05.17 孩子記得小時候被父母打罵的事,是沒良心嗎?可別再冤枉他啦

大學畢業的弟弟跟我們一起吃飯,飯桌上聊天,他突然來了一句,“我小時候,也是大家一起吃飯,因為把酒杯碰灑了,被媽媽捏著耳朵拎出去了,到現在還記得呢”,一句話說的媽媽好傷心,氣急敗壞地說,“你這個臭小子,我啥時候拎你耳朵了?就算拎了,都這麼多年了,你還記仇吶?你咋不記得我放學接你,被雨淋溼了,病了將近一個月?”

孩子記得小時候被父母打罵的事,是沒良心嗎?可別再冤枉他啦

孩子“記仇”好像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孩子長大後,還能記起小時候捱打的畫面,包括父母的表情,他當時的委屈勁,甚至父母說話的語氣都記憶猶新,卻對生活中的溫暖瞬間都不記得了,為什麼他們的大腦會優先選擇記住這些“仇事”呢?真的是沒良心嗎?下面我們就來澄清一下。

捱打捱罵更能讓孩子產生深刻的印象

小孩子捱打,勢必會產生害怕的情緒,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能夠預示這種危險,潛意識地開始保護自己,比如小孩子知道要捱打了,媽媽剛一抬手,他就會做出防禦的動作,比如縮脖子、抬手護住自己等,這些都是動物的本能反應,他甚至能夠調動一切主觀能動性,這種體驗是與眾不同的,能夠快速進入大腦皮層,產生深刻的記憶,在以後的歲月裡,如果出現類似的場景,他就會不自覺想起來,記憶自然就深刻了。

孩子記得小時候被父母打罵的事,是沒良心嗎?可別再冤枉他啦

捱打捱罵的情緒體驗更多

當孩子得到某種特殊表揚,或者獲得榮譽,他其實也能記憶深刻,但是比起捱打捱罵,他的情緒體驗會更多,他會緊張地申辯、大聲地哭泣,甚至還會有疼痛在身體出現,這是一種調動全身的運動,他可能很久才會平復情緒,跟快樂比起來,痛苦的時間更長,如果受到了某種委屈,他的情緒體驗就會更加特殊,想忘記也更難。

事發之後沒有得到安撫和釋放

很多被孩子念念不忘的痛點,都是伴隨著某種委屈的,比如老弟記住媽媽拎他的耳朵,這是孩子感到委屈的地方,明明不是故意的,卻還要受到懲罰,事後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安撫,孩子就這麼委屈地記住了,等到了多年後,說出來的瞬間,一種釋放的感覺出現了,他可能才會真正地釋然。所以說,親子關係需要父母更多地維護,親子關係鏈斷裂或者出現傷痕,都要及時修補,父母如果做錯了,也要主動“認錯”,也能減少記仇的情況發生。

孩子記得小時候被父母打罵的事,是沒良心嗎?可別再冤枉他啦

其實,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也能讓孩子記住一輩子,比如我小時候牙齒掉了,嗚嗚哭了一晚上,感覺自己變醜了,可是第二天,媽媽卻告訴我,牙仙子拿走了我的牙齒,承諾一個月後就會給我一個新的牙齒,我信以為真,還開始認真地刷牙,害怕牙仙子嫌我的嘴不衛生,不給我新的牙齒,後來果然長出了新的牙齒,雖然是媽媽騙我,但是我卻很開心,現在還記憶深刻呢。

孩子記得小時候被父母打罵的事,是沒良心嗎?可別再冤枉他啦

所以,孩子記仇可不是沒良心呢,他只不過對這種經歷記憶深刻罷了,父母要想讓孩子從“記仇”變為“幸福回憶”,就要減少對孩子的打罵,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她的記憶力,自然就有很多幸福和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