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可燃冰勘探开采有哪些难点?

西芒


1930年,在西伯利亚地区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就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到1960年,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但直到2017年5月才成功实现了可燃冰的试采。近90年的研究历程,由此可见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确实十分艰难,那么都有哪些难点呢?

首先,可燃冰是由甲烷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类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燃料,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少量分布于陆地永久冻土带。这样低温、高压的极端环境对于勘探人员来说本身就很有难度,在确定勘探区域后主要通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勘探方法,结合地质学的原理选出有利的成藏区,并计算出其储量和分布。

但可燃冰是固态的,它的开采可不像石油那样有时候会自喷流出,也不能把水合物简单分解成气体,像开采天然气一样抽上来。因为分解气体可能不会按照人为设计的通道移动,如果泄漏到大气层中会对环境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溶于海水中也将破坏海底生态系统,甚至可能会因为可燃冰的开采而降低海底沉积物的稳定程度进而引发大陆架倾斜面发生滑坡和海啸,对人类有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现阶段,国内外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有注热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和化学试剂开采法等,我国科研人员更是自主研发了一套地层流体抽取法。但由于其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商业化程度低以及技术设备和装置的不完善等问题,可燃冰这种清洁能源短期内可能还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难点同时也是机遇,相信未来可燃冰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