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按這是怎麼回事呢?此人叫冷志中,1957年出生,為四川汶川縣臥龍鄉臥龍關村的村民。1983年1月3日,家裡很窮的冷志中為了養家,就學著別人的樣子在“五一棚”一帶安放獵套。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五一棚”位於橫貫臥龍的皮條河的支流臭水溝北側山腰上。臭水溝流域宛若一隻瓢,那時“瓢”內生活著18只大熊貓。科技人員將這些熊貓分別取了可愛的名字,給它們戴上有無線發報裝置的項圈,任其自由活動,來研究大熊貓的野外活動規律。

“憨憨”是被重點跟蹤觀察的一隻處於育齡期的雌性大熊貓,它的活動吸引著周圍幾隻雄性大熊貓,為科技人員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料。而冷志中放獵套的目的原本就只是打算套殺獐子,獵取麝香。到了“五一棚”後,他在山上設下了設下6、70個陷阱。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1月23日這天,冷志中再次進山查看是否有獵物入“圈”。可這一看把他嚇得呀,差點暈了。原來冷志中設的陷進啥獵物都沒弄到,倒是弄到了“國寶”大熊貓——“憨憨”。可惜這時的“憨憨”早就死了。也就是說,冷志中的無心之過,誤殺了大熊貓。

面對這種狀況,冷志中先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回家拿起刀,返回“五一棚”,割斷“憨憨”的項圈,切下“憨憨”的4只熊掌,將“憨憨”開膛破肚,取出內臟,並剝下熊貓皮,將熊貓肉切成大塊運回了家。接著,警方開始調查“憨憨”的失蹤案。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因為“憨憨”的死引起發可巨大的動靜,所以冷志中打算風聲過了再出手大熊貓肉和皮毛。期間他還讓老婆用蘿蔔燉了一鍋熊貓肉,但全家嫌熊貓肉不好吃,所以剩餘的熊貓肉都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1983年,中國人絕大部分還不太富裕,肉食非常匱乏。

一般來說,只要肉類基本能滿足可以吃下去的程度,相信沒有幾個人會把這麼大一坨肉拿去餵豬吧。其次這還是在四川,川菜都搞不定的食材,大熊貓肉這是要有多難吃!沒過多久,警方就將冷志中抓捕歸案。然而在如何定罪時,科技人員和當地群眾卻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科技人員認為,冷志中的犯罪是明知故犯,造成的損失巨大,影響十 分惡劣,應予嚴懲,否則難以給眾多熱愛“國寶”的人們一個滿意的答覆。而當地人卻認為,捕獵是他們祖上傳下來的生存手段。他們生活在邊遠山區,條件極其艱苦。

而保護區的成立,限制了他們的狩獵生活,他們因此而減少了收入,生活更加艱苦。因此,他們的狩獵是有原因的。最終,司法人員經過慎重的考慮,判處冷志中有期徒刑2年,緩期2年執行。(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