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本文共1291字,閱讀約需4分鐘



近年來大棚黃瓜種植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大棚內黃瓜栽培沒有采取地膜覆蓋,黃瓜長勢過旺,植株粗壯,葉片寬大,葉色淡綠,結瓜較少,不少瓜條彎曲,出現了黃瓜尖頭瓜、化瓜和花打頂等現象;病害方面,主要是黃瓜黑星病、枯萎病、灰黴病和少數發生的霜黴病。針對大棚黃瓜的管理要點,現整理如下: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加強水肥管理

早春大棚黃瓜栽培按照“每採收兩次黃瓜,澆兩遍水,施一遍肥,打一遍藥”即可。選擇高氮高鉀型複合肥,如“美邦”“通植脈”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每畝每次使用15~25公斤。方法是:澆水時,抓一把肥料撒在兩行黃瓜架下,讓水自然沖刷溶解即可。肥料的多少依據植株的長勢而定,肉眼觀察缺肥現象嚴重時可適當增加肥料的用量。此外棚內溫度控制在26~28℃為宜。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對症下藥,準確用藥

當前大部分地區春季黃瓜的主要病害是黑星病和霜黴病。

對於黑星病,首先要了解其症狀,黑星病表現為植株矮小、少數植株“無頭”或“禿頭”,葉片裂損或葉片中間穿孔,葉色深綠。在黃瓜幼苗時,農戶一旦發現黑星病應立即拔除,並抓一把石灰硫磺混合物(重量比2:1)撒在黃瓜穴中,預防病原菌對外傳染,在噴藥防治其他病害時,該病也得到有效預防。

對於霜黴病,霜黴病又叫“跑馬乾”,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背面出現水浸狀斑點,呈多角形、黃色,空氣溼度大時可產生稀疏的灰黑色黴層。葉片正面初期褪綠,邊界模糊,後呈黃色或褐色壞死斑。防治藥效較好的有80%大生可溼性粉劑、58%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72.2%普力克水劑、60%滅克可溼性粉劑、52.5%抑快淨水分散粒劑、72%霜疫清可溼性粉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甲霜靈銅可溼性粉劑、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25%烯肟菌酯乳油、25%阿米西達懇乳劑、69%的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另外植物源藥劑石楠枝、合歡葉、必效散、大黃、側柏葉等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也很突出。

此外,農戶可以用“糖氮液”(4%紅糖+1%尿素)葉面噴施,此法操作簡便,費用低廉,選擇在早晚噴施。另外,可選擇百菌清煙燻防治。畝用百菌清煙劑250克,在傍晚蓋苦前,分成4-6堆點燃,密閉一夜,隔7-8天再燻一次。黃瓜枯萎病目前無藥可治,只能採用黑籽南瓜嫁接的方法加以解決。針對灰黴病,可用速克靈煙藥劑燻蒸防治,也可用速克靈、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特別提醒廣大菜農,在噴藥時,配合“通植脈”腐植酸葉面肥,既能增加藥效,還能增強植株抗性,是簡便易行的好辦法。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防治花打頂的問題

花打頂病表現為瓜蔓生長點內縮,葉色黑綠,幼瓜上揚,高出生長點。此病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尤其是氮肥)或噴農藥量過大造成。管理上應採取三條措施:一是重澆一水,隨水施入“金脈恩”高鉀型離植酸水溶肥料15公斤/廟;二是在生長點噴低濃度赤黴素。三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0.5%米醋混合液,效果良好。

白粉蝨和美洲斑潛蠅的防治

針對白粉蝨,利用該蟲趨黃色的特性,可採取黃板誘殺法,同時利用該蟲懼怕銀灰色的特性,可將銀灰色薄膜剪成長條,掛於黃瓜架間,可趨避白粉和蚜蟲,減少危害。藥劑防治,可噴施吡蟲啉、功夫、辛硫磷等殺蟲劑,兼治美洲斑潛蠅等害蟲。



春季大棚黃瓜高產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