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孫小榮工作室2019年原創人文旅行圖書《有一種生活叫日照——旅遊生活36計》,已由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通過尋訪日照,選取36個典型場景,將日照生活具象化;創作36篇文稿,讓日照生活場景化;記錄36個故事,讓日照生活人格化,來展現“有一種生活叫日照”的場景體驗。“小榮說”連載系列文稿,與讀者分享36種日照生活。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初聞白鷺灣,只覺得像一首隱藏了情緒的古詩詞。


比如,張志和在《漁歌子》中,以“斜風”“細雨”“白鷺飛”來表達漁夫捕魚時的愉悅;又或是,李白借白鷺寓自然,宣揚“物我為一”的世界觀;還有“田園派”詩人王維吟誦著“漠漠水田飛白鷺”,盡顯脫離塵俗的閒情逸致。


以現代視角看,這是一個自帶“中國風”氣質的名字。白鷺與灣,兩個名詞的重疊鋪展開一幅充滿想象的詩情畫意。灣,在水面彎曲流淌時帶著一種歡快又靈動的步調,又因為有白鷺為伴,讓人們的旅程充滿浪漫的詩意。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一個酷熱的夏日,渴望清涼的人們步入一片水草豐美之地,幾隻白鷺或安靜 獨立水面之上如漁翁愜意垂釣,或引頸放歌自由飛行於青天之上,在深深淺淺的綠中是明明亮亮的白,欲雲做媒,灣做家,成就一處輕柔纏綿的白鷺灣。


來到這裡,不禁自問,是誰選址在這偏僻山谷贈予了這一大片清澈,又是誰收藏了一灣碧波在三面青山環繞之處造就了一個灣裡小鎮,叩響懷鄉的心門。


大山深處溪谷田園


發源於五蓮縣九仙山的潮白河原本一路浩浩蕩蕩20餘公里東流入海,可是卻在途經五蓮山下時故意繞了幾道彎,好似有仙人指路,在此停留為迎接從東麓始發常年不竭的“天地二泉”潺潺流出的甘甜瓊漿,共同澆灌出一片蘆花滿天、鷺鳥翔集、白沙鋪地的潮白河溼地。或許是自然的偏愛才讓白鷺灣小鎮成為這裡的守護者,保證它的邊界不被打擾,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感受這片清新棲息地存在的意義。溼地公園不僅是白鷺,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鸛、遺鷗,以及白琵鷺、野鴨、灰鶴等野生水鳥棲息的天堂,因此這裡也成為日照市少有的觀鳥勝地。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夏日正是荷花盛放的限定賞期。漫步棧橋,目之所及的水面擠滿了荷花、荷葉和蓮蓬,但它們又錯落有致,在微風吹拂下,最貼近腳邊的荷葉如綠浪翻滾,在那之上是或紅或白的花瓣微微盪漾,與之相對的蓮蓬自然彎曲恰似一個個碧綠鈴鐺,敲響圓鼓鼓待熟的蓮子。幸好棧橋無心節外生枝,一條路延伸至荷塘深處,否則,遊人迷失在這荷花陣也未可知,沿著橋,跨過荷塘,便到了白鷺灣小鎮生活與藝術並存的溪谷田園。


生活的常態是無處不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生活感受似乎又成為琴棋書 畫詩酒花。白鷺灣的生活更像是生活感受的容器,所有味道調和在一起,既是日常之鹽也是心頭一點甜。


走進白色格柵吊頂撐起的人文空間,才算真正步入了田園溪谷核心,一個沒 有圍牆限制視野的自然場景,地面水池環繞,石板橋將水面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方塊,有的是鵝卵石打底,映襯出地上樹木、花朵的倒影,讓空間變得錯落有致;有的是青磚鋪面,形成一個水上T臺做小型表演。


作為建築設計者藤本壯介比任何人都懂得白鷺灣小鎮上空間留白的重要性, 與其說是奉行簡約風格,不如說是把他的建築理念以最純粹的實踐表達出來。作為世界知名的設計大師,他常常通過與建築所在地的基地條件以及歷史文化背景的對話尋找靈感。在白鷺灣小鎮構建之初,不被打擾的自然生態和讓建築迴歸“原始”成為創意出發點,也為小鎮營造出人與自然輕鬆自如的相處之道。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坐在廳堂中,彷彿置身於一片生態叢林,近處池水微波盪漾,遠一點可見白鷺相依,再朝向山峰望去,白雲落於天邊。人的眼睛可以望向多遠,手邊掠過的風又能吹向哪裡,而胸懷又能承載多少不易,都會在靜靜感受的這一刻得到釋懷。


如果麵包會說話


推開懶麵包坊重重的木門,像是進入了一個童話屋。圓拱形凸起的穹頂像極 了馬戲團的大帳篷,原木色頂棚被白色立體線條呈射線狀切分,鑲嵌著星星點點的小圓燈閃耀出暖而亮的光芒。從270°圓弧形大窗望出去,林木鬱鬱蔥蔥,倒讓這裡更像是一座森林小屋。


麵包坊的師傅們已經開始準備當天烤制面包的材料。我們的目光卻早被屋裡 另一處獨特造型所吸引,一個由夯土打造形狀類似於倒扣的大鐘,在頂部豎起細長的煙筒。經師傅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傳統的柴窯烤制面包。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關於窯烤麵包,你或許會在歐美影視劇中找到些許影像,的確,窯爐造型足夠特別。它既沒有現代電烤爐的強大功能,也無光亮而精緻的形象,手工搭建的窯爐只有古樸而圓潤的造型用以區分開爐膛和爐灶兩處空間,膛內烤制面包,灶下碼齊柴火。據說早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就發明了窯烤工藝,後來傳到歐洲,又根據當地飲食習慣,改良窯爐材質、形狀並沿用至今。


小鎮懶麵包坊裡的窯烤爐出自一位臺灣窯烤麵包大師之手。老先生早年遊歷 世界,對歐洲窯烤麵包產生了濃厚興趣,而彼時臺灣烘焙也漸漸興起,形成口碑。柴燒窯烤麵包憑藉自然溫度發酵的窯爐烤製出無添加的手工產品,一下子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大師以“抹香鯨”自居,並且調皮地將自己的漫畫形象畫在窯爐口處,如果你在其他地方也看到一樣的畫像,自不必說是他設計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品質保障。


名字雖然叫作“懶麵包”,可製作過程卻沒有一處可以偷懶。不同於電烤箱的程式化操作,柴燒窯控制溫度的方法全憑師傅的經驗,要保持窯爐高溫達8小時以上,停止燒火後,隨著窯內溫度下降到280°C,才能把麵包胚放進去烤制。為了保證當天懶麵包的供應需求,通常是前一天晚上師傅便要守著爐火。“我們這裡烤麵包的小麥來自法國,因為是低溫發酵,需要提前準備好麵糰,所以一天的烤制量最多也就是60多個,非常搶手,有些客人都提前向我們預定。”麵包師傅向我們解釋道。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這時,我們才感覺到屋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酸甜氣,對於城市面包店裡奶香 濃郁的甜麵包而言,這種味道聞起來卻是“淡而無味”了。但當師傅取出每個重達1斤2兩的懶麵包時,其表面因為發酵後膨脹自然開裂,散發著獨特的香氣,堅果油脂讓原本沒有任何調料的麵粉團裹上一層植物的氣味,略硬的表皮包裹著有咬勁的麵包芯,藏在氣孔中酸甜的果肉新鮮而飽滿,又全部推翻了我們以往對面包的認知。


“窖烤麵包最大的特點是‘空氣發酵’。利用溫潤的泥土吸附空氣中的雜質,麵包胚再從空氣中獲取酵母菌種,自然發酵,就會散發出麵粉原始的香氣,這就是我們的秘密武器。”提起窯烤的製作過程,麵包師傅開始滔滔不絕。


我打量著眼前這位麵包師傅,或者說是一位熱情的大姐,不可思議的是她對 麵包烘焙的理解。她笑著說:“我原來就在附近村裡種地,到處打工,哪裡懂得做麵包,最開始就以為像蒸饅頭一樣呢。”說著,她呵呵笑起來,“後來應聘到這裡,跟著公司專門去臺灣學習烤麵包的技術,這才逐漸瞭解瞭如何做好麵包,去年我們又組織去了一次臺灣,學習綜合烘焙課程,回來開發新產品。”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落後”的烤制方式和“先進”的麵包文化理念,或許只有在白鷺灣才能生長出來,讓這裡既保留了樸實無華的原麥味道,也沒有因此而封閉自我,反而讓麵包文化在這裡紮根,成為傳統與現代生活的一次對話。


毛遂自薦的書店店長


如果尋找日照的網紅打卡地,字裡窗間書店一定是不可錯過的風景。作為“網紅”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分別是顏值高、體驗好、能曬圈。單從設計風格上看,恐怕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家能將自然與藝術融合得如此貼切的書店了。更重要的是將字、裡、窗、間四個字真正融入這個人文空間,甚至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書店的店長先生便是改變者之一。店長的求職經歷也頗為戲劇化,離家30餘年的他選擇在白鷺灣安度晚年,一次和妻子遛彎來到書店,偏巧店長先生又是一位愛書之人,於是毛遂自薦成為書店裡的“看書人”。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他對書店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年輕時在部隊上,就喜歡讀書,也知道了多讀書的好處,這裡雖然是個縣城,農民的心一年到頭都在土地上,開個書店未必受大家歡迎。但是我想即便他不喜歡書也從來沒有走進過書店,總有機會來到這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對書有認同感,就算成年人或者中老年人,他不會再培養讀書習慣了,可是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也是有幫助的,對於這些山裡的孩子來說,這些書可能就是一座橋,通向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們這間書店賣出的不僅僅是一本書,還是對未來一代的希望,與其總是抱怨環境弱勢,不如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書店叫‘字裡窗間’,就是在做知識的積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事情。” 店長先生架著一副寬大的眼鏡,說到激動處,總會推一推鏡框,而此時沒有鏡片遮擋的眼睛更顯得專注。


作為一家獨立書店,藏書量顯然不是衡量品質的唯一標準,在書店的文學館 內按照童書、詩歌、外文書、小說、經典名著、人物傳記等分類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書架分佈在書店四周,中間留出了足夠的場地進行功能分區。休閒區提供咖啡、蛋糕等精緻小品,也會定期舉辦咖啡沖泡、拉花等體驗課程。多功能區滿足電影放映、小型發佈會、主題演講等活動,但最亮眼的是黑膠唱機。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

店長自豪地說:“我們書店裡的黑膠唱片很多都是絕版,我們有一個黑膠發燒友圈子,通過換購而來,不怕你見笑,光是唱機這套設備就是幾十萬元,你在其他書店不可能有這種體驗。”階梯式座椅可以將書店內景一覽無餘,巨大的落地窗被書架隔成一個一個小格子,透過書與窗的間隙,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窗外的世界。


書店的原創生活館以白色打造,以售賣生活方式的設計品牌和創意品牌為 主,流線型的展臺,包含了很多愛不釋手的獨立設計師原創手工和收藏愛好品,對於辦公室一族而言,這些小物件無疑是增添桌面趣味的不錯選擇。而這裡的圖書風格非常鮮明,以美食、旅遊、生活為主題,搭配手賬本、筆記本、貼紙、膠帶等周邊產品,往往是閨密小姐妹最愛駐足的地方。


走進幾米的漫畫中


在白鷺灣小鎮裡只有兩種人,大孩子和小孩子,大孩子在字裡窗間書店、白鷺灣學社忙著學手藝,看演唱會音樂會、小孩子則在幾米的童話夢中收集童年的歡樂。在幾米的漫畫中,火車是夢的載體,擁有通向世界的魔法,小鎮上的火車公園成為孩子們的嬉戲樂園。漫畫家幾米將對兒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融入這個火車公園,上演了一段現實版的漫畫真人秀,每位出現在這裡的客人都將成為漫畫人物,構成了一個又一個童話小故事。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

都說幾米的漫畫是成長治癒的良藥,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獲得了溫暖 與尊重,這與白鷺灣的生活理念不謀而合,每一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一次熱愛都是前行的動力。在青山綠水間用蟬鳴蛙叫喚醒僵硬的身體,在藝術的氛圍中用文化體驗打開封閉的想象,讓快樂充滿所有來客的心,所有人無一不是笑談有鴻儒,往來皆興趣。


白鷺灣,唱出來是一首田園歌,停下來是一片棲息地,鬧起來就能與有趣的靈魂相遇,愛下去已成為心中美好的存在。這裡不是景區卻成為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它以新型社區理念,用藝術串聯起村、鎮之間生產與生活功能有機融合的舒適區。正如英國詩人蘭德曾寫下“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169年後,我們在白鷺灣小鎮真實地感受到這裡的人們正如詩人一般創作著生活之美的詩歌。

憋太久了,想去“白鷺灣”:有鷺有書有面包 |“日照生活36計”3

《有一種生活叫日照 旅遊生活36計》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