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每一个孩子自呱呱落地开始,他们都有父母亲的精心呵护疼爱,在原声家庭里是无忧无虑的小天使,一旦进入了真实生活环境后都会感知到社会的陌生和残酷。对于父母教育来说,赋予给孩子的爱不仅仅是生养之责,还有教育上的感知以及循循教导。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当孩子没有进入到真实世界之前,他们都是在父母亲的引导下去学习如何沟通和互动,去学习怎样和外界相处。求学的最初感知都会进入到他们的潜意识里,然后成为孩子往后感知和选择的重要支撑力量。


案例:

朋友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告诉我,很多父母的养育方式都是有问题的,错误的养育方式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痛苦的情绪。在进入到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或者是关系建立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挫感。家庭教育里的育儿方式真得很重要,错误的育儿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未来社会化的能力变得相对于弱残。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朋友所经受的心理咨询案例有很多,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桩单亲家庭的事例,事例的主人公是一个9岁小女孩。有一天,朋友接待了一个9岁小女孩,女孩的种种表现都指向抑郁和自闭。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孩子并非是闭口不言的忧郁性格,活泼开朗的时候也调皮的让人嫌弃。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不过这种活泼,随着爸爸妈妈的争吵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心理咨询过后,朋友对女孩的诊断结论就是"心病还需心药医",不找到女孩的心结又如何去想办法解开呢?女孩的心结就在于爸爸妈妈离婚的争吵不休,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争吵,就相当于黑暗里摸不清的深渊一样让人心慌害怕。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离异家庭,或者是父母整日争吵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安全感缺失。缺失安全感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养出相对较弱的社会化能力,在人际交往里更是缺少情商转换。


不想让孩子成为社会里相对较弱的群体,家长就需要去杜绝以下3种养育方法出现:

1、责怪孩子的同时又去替孩子"擦屁股"

每一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包括大人在内都不可能完全做到不犯错的完美。在很多家庭里见过许多父母一边去唠叨自己的孩子,一边去责怪、批评孩子,但另一边又悄悄地给孩子"擦屁股"。犯了错的孩子,父母需要去提醒也可以责怪,但一定不能去抱怨孩子之后,又立马帮孩子摆平孩子犯下的错误。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我们提醒孩子犯错的时候,其本意是希望孩子可以知错就改,如果孩子一犯错,家长提醒、责怪之后就立马帮其摆平事情,孩子在养成依赖性格的同时,对所经历的错事也完全不知悔改,更不知道担当二字该如何去背负。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委屈自己、满足孩子,然而这种盲目的满足式疼爱,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把孩子往啃老族上绑定着。


2、责怪孩子的同时又不认可孩子所做的决定

在生活当中,经常有父母去责怪或者是抱怨自己的孩子,这种情绪在家庭教育当中非常常见。但是在责怪孩子的同时,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独立自信心,被批评后的孩子,心中自然是坎坷不平、不自信。当责怪和不认可聚拢在一起的时候,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情感就是"被抛弃"的安全感缺失,这类孩子在长大之后很容易孤独、没有安全感。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朋友小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强人,但是小李却是一个不愿意信任别人的警惕人,能自己做的从不会麻烦他人,不能自己做的想办法也要自己去完成。在小李坚强的表面光环下,尽是岁月蹉跎的寂寞、警惕和小心。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的小李,虽然业绩一直都是行业里的一把手,但是坚强的背后,尽是同事们藐视的排斥。缺少合作伙伴、同事理解的小李,在事业之路的发展上,也只能维系在底层位置混口饭吃罢了。没有安全感的小李,不愿意相信旁人,也不愿意去试着和别人接触,这样的固执者又如何能生活得开心,去感受到来自大千世界更多的美好呢?


3、鼓励孩子的同时依然大包大揽地处处包办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经常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还是习惯性地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很多父母都不再采取以上两种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当中更多的是鼓励和理解,但"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说得就是难以割舍。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很多父母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明明前一秒还对孩子鼓励支持,下一秒却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对于孩子来说,大包大揽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那些性子天生比较胆怯、没有主见的孩子,更不能地大包大揽去管教孩子,给孩子适当的成长空间会让孩子更自信一些。

有3种养育方式,会养出相对较弱的处社会的能力,这其中有你吗?

总而言之,父母应当意识到孩子和大人之间的界限距离,一切的养育都应该在尊重和承认的边界上顺藤摸瓜。对孩子多赞美、多支持,少批评、不越界就是最美的教育,父母在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告诉孩子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亲永远是身后最坚强的后盾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