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光緒把李鴻章免職想用退休伊藤博文,結果惹怒慈禧,誰對誰錯?

一見如故199437879


從個人才幹來說,伊藤博文強於中國的官員,但是伊藤博文的先進思想在中國也無法推行。


中華龍文化


1898年,清朝光緒24年,也是日本明治31年的9月20日,伊藤博文應邀前來中國,幫助光緒改革派實行新政變法,並且提供新政改革方針。

戊戌變法是1898年6月11日正式開始,於1898年9月21日宣佈結束。而變法結束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20日,光緒皇帝秘密接見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這件事對慈禧來說打擊非常大,因為伊藤博文在日本是著名的改革派,可以說日本的君主立憲改革,和伊藤博文的關係非常大。

慈禧太后最害怕的就是這麼一個君主立憲制度,她認為這就是用來限制皇權的,其他什麼作用都沒有。所以慈禧對這位伊藤博文也非常討厭,她當然不能再忍受光緒這麼搞下去,所以開始血腥鎮壓這次變法。

01光緒任用伊藤博文對不對?取代李鴻章是什麼目的?

曾經有人提出,光緒這天與伊藤博文秘密約見以後,是打算任用伊藤博文為自己的宰相,取代李鴻章的位置,主持變法活動。

維時聞貴大臣談論及此,不勝佩服,且深佩貴大臣為變革俗尚,以至於此。我國之事,囿於習俗,未能如願以償。當時貴大臣相勸雲,中國地廣人眾,變革諸政,應由漸來。今轉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為抱歉,自慚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已。貴國兵將,悉照西法,訓練甚精;各項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進京,與士大夫相論,亦有深知我國必宜改變方能自立者。---李鴻章

這件事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在慈禧太后這裡,動誰都可以,就是不能動李鴻章。為什麼呢?因為李鴻章始終都是慈禧太后最忠誠的大臣。

李鴻章手握重權,也就相當於慈禧太后手握重權一樣。即使甲午戰敗以後,李鴻章心灰意冷,慈禧太后都不願意放棄李鴻章,可見這兩人的關係那是相當好的。

  1. 光緒皇帝這次決心改革,的確是不容易的。這讓伊藤博文看到一個覺醒的帝國,所以他應邀前來。伊藤博文是一位政治家,他一輩子就是為了搞政治而活著,所以能夠幫助清帝國實行變法,對伊藤博文來說,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戰和吸引力的事情。
  2. 對光緒來說,李鴻章被拿下,是有很大好處的。李鴻章如果下臺,那麼慈禧手裡的權力也就被削弱了。光緒變相地就獲得了更大的權力。
  3. 光緒皇帝希望通過變法,不僅能夠使得清王朝變得強大起來,更希望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目前的狀況是慈禧始終掌握著核心權力,因為光緒手裡沒有人,而慈禧手裡有人。

所以光緒這次還希望能夠培養出一幫自己的得力干將,將來用這幫人幫助自己奪取政權。這是非常不錯的一個想法,所以任用伊藤博文取代李鴻章是最冒險的一步。

02光緒密會伊藤博文,是戊戌變法失敗的導火索。

1898年9月20日,光緒皇帝與伊藤博文見面,僅僅隔了一天到了21日,慈禧太后下令大肆抓捕改革成員,就連光緒皇帝本人,都被囚禁了。

由此可見,此前的所有事情,慈禧太后都在忍受,唯獨光緒想要用伊藤博文這件事,慈禧太后決不答應,她認為光緒這是在胡鬧。她這麼想,當然是有自己的理由。

  1. 首先,伊藤博文是日本前任首相,也是主持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的罪魁禍首。可以說伊藤博文是大清國的敵人。
  2. 其次,伊藤博文主張君主立憲,這一套制度慈禧早有耳聞,那就是限制君主權力的。限制皇權豈不就是限制了慈禧太后的權力?她不可能答應。
  3. 再者,光緒希望伊藤博文取代李鴻章的地位,這件事更是天方夜譚。李鴻章是慈禧太后的人,是慈禧掌權的工具。而伊藤博文是日本人,光緒真的昏了頭。

有了這麼幾個十分合理的理由,慈禧太后當然不會答應光緒皇帝這種無理的要求。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依舊在慈禧太后手裡,所以這件事沒有慈禧太后的允許,絕對是不可能成功的。

由此可見,伊藤博文的出現,是戊戌變法的導火索。慈禧太后正式對戊戌變法採取鎮壓措施,也正是在伊藤博文來到中國以後,可見這件事已經觸碰到了慈禧太后的底線。

上雖親政,遇事仍承太后意旨,久感外侮,思變法圖強,用有為言,三月維新,中外震仰。唯新進驟起,機事不密,遂致害成。時傳將以兵圍頤和園劫太后,人心惶惑。上硃諭銳等籌議調和,有“朕位且不能保”之語,語具銳傳。於是太后復垂簾,盡罷新政。以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褫職逮捕。有為先走免,逮其弟廣仁及楊銳等下獄,並處斬。---《清史稿》

此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為光緒皇帝賣命,光緒被囚禁了起來,永遠失去了權力。戊戌變法其實是一場奪權變法,可惜失敗了而已。

03伊藤博文主動遞出橄欖枝,面對袁世凱,光緒一言不發。

這場變法最關鍵的時刻還是到來了,慈禧太后已經秘密回宮,此刻伊藤博文正在與光緒聊天。伊藤博文表示,如果有需要,他可以為中國的變法事業做點事情,光緒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並且希望他能夠將自己的心得寫下來呈送給他。

  • 這麼一來,這兩位的君臣關係,似乎已經快要確立了。但是慈禧太后的出現,徹底打碎了所有的計劃。在慈禧太后的壓迫下,光緒皇帝不得不屈服,而康有為和梁啟超則在伊藤博文的幫助下,緊急前往日本避難。
  • 其實這個時候的伊藤博文並沒有老到不中用,也不是我們想象中退休的模樣。伊藤博文後來回到日本依舊組織了不少活動,由此可見如果這次光緒皇帝接受了伊藤博文,那麼他可能就要留在中國幫助光緒變法了。

此後袁世凱匆匆入宮,光緒皇帝面對袁世凱是一言不發。他想要看看袁世凱的態度,袁世凱的話十分刺耳。他認為變法的確可以,但是要重用老臣,比如張之洞這樣的。而不是重用康有為這些剛出道的人,他們靠不住。

上雖親政,遇事仍承太后意旨,久感外侮,思變法圖強,用有為言,三月維新,中外震仰。唯新進驟起,機事不密,遂致害成。時傳將以兵圍頤和園劫太后,人心惶惑。上硃諭銳等籌議調和,有“朕位且不能保”之語,語具銳傳。於是太后復垂簾,盡罷新政。以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褫職逮捕。有為先走免,逮其弟廣仁及楊銳等下獄,並處斬。---《清史稿》

袁世凱的話一語成讖,這幫人果然是靠不住的。殺的殺,逃的逃,根本沒有哪一個可以幫助光緒撐起一片天。

總結:任何一個敢於變法的國度,都值得世人欽佩。

很顯然,戊戌變法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戊戌變法不值得欽佩嗎?當然值得。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值得後人紀念。

後世有多少人敢於這樣的嘗試呢?太少太少。伊藤博文得知光緒帶領大臣實行戊戌變法以後,感到非常高興,並且表示了對光緒皇帝的欽佩,認為他有日本明治天皇的風采。

伊藤博文希望在限制君主權力的同時,使得更多民眾參與到執政的行列中來,這種執政理念,當然是被慈禧拒絕的。因為慈禧始終希望自己一個人高高在上,讓民眾參政?豈不是瘋了麼?


江湖小曉生


是走向共和裡面的劇情吧

其實真正使慈禧生氣的是康有為提出“中日合邦”計劃,所謂中日合邦顧名思義就是中日合成一個國家。(可能因為敏感,不能拍)自康有為提出這個“奇思妙想”,在朝堂上得到不少人的支持。這其中就有當時的刑部主事洪汝衝。

洪汝衝當時向光緒提出了遷都、借才、聯邦三條建議。其中聯邦和康有為的"中日合邦"如出一轍。

所謂借才,便是借剛剛卸任前日本伊藤博文。甲午中日一戰,不但不記恨伊藤博文,反而請來為清朝效力。難不成,甲午海戰的水都進腦子不成?

事實上,慈禧並不是極力反對維新,而是知道合邦的打算,而光緒真把伊藤博文給請來了。慈禧明白光緒雖然同意,但也沒拒絕。萬一引狼入室,將愛新覺羅江山至於何處?慈禧遂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瀛臺。走向共和裡面光緒被送往瀛臺,慈禧哭了,我相信那裡面也有恨光緒不爭氣,政治嗅覺低的眼淚。

事實上,中日合邦就是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前身,之後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汪精衛也曾用中日合邦這一理念給自己開脫過。




史爭朝夕


你好,我是涼夜寒塘,歷史愛好者,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事情的發展經過。

1895年,伊藤博文時任日本首相,先是對大清發動了甲午海戰,這場戰爭以大清慘敗收場。隨後又是威逼利誘、恩威並施,讓李鴻章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898年,也就是甲午海戰的三年之後,伊藤博文這個時候已經退休。但他不但沒閒著,還以個人名義來到了大清國。

恰逢清朝在光緒皇帝的帶領下正在搞變法,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戊戌變法。當時的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見伊藤博文來了,都希望伊藤博文能給他們當導師,指導他們的變法運動。

據說在維新派人士的大力舉薦下,光緒帝接見了伊藤博文,並且

有意聘請他當大清的變法顧問。至於光緒帝想不想免職李鴻章,這個我們無法得知。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光緒帝這邊還沒想明白呢,慈禧就立馬發動戊戌政變,直接把光緒帝給囚禁在中南海瀛臺。變法失敗,維新人士被逮捕,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

那麼誰對誰錯?

涼夜認為,這件事是光緒帝錯了。

伊藤博文何許人也?甲午海戰的罪魁禍首,整個大清國的敵人,讓這種人指導大清變法真的靠譜嗎?史料記載伊藤博文曾私下對侍郎張蔭桓說,“今四五年內中國必有大變,政府意主變法,但變亦不可太驟,欲速則不達,徒使天下騷擾不寧而已。”

這句話表面上表達了對大清變法殷切的期待與建議,但我們仔細想一下,伊藤博文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不過籠絡、收買人心,他其實只是想插手大清的內政,恰好這個時候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我們再分析一下慈禧的做法。首先,甲午海戰帶來的仇恨不必多說。其次,伊藤博文給光緒帝的四條建議分別是設立中央銀行、設立軍官學校、實行徵兵制、建立南北鐵路。客觀來看,這是幫助大清實現變法自強,但要真正實施起來,無疑是在和清朝的老制度硬碰硬。以前的人都有一個觀念,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是不能動的。慈禧作為清末保守主降派的代表人物,其實很反感這樣的變法。

再者,伊藤博文是傾向於君主立憲制的。如果伊藤博文指導變法,很可能會在有意無意間削弱慈禧的權力,照題主所說,光緒帝都敢動免職李鴻章的心思了。李鴻章可是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動李鴻章就意味著挑戰慈禧的權威,這個沒得商量。為了鞏固權力,慈禧自然果斷出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題主的疑惑


涼夜寒塘


光緒和慈禧都是聰明人,兩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你問的對錯如果是從改革的角度來說,光緒是對的,伊藤博文是激進的改革派。但是從國家的穩定性而言,光緒是錯誤的,因為伊藤博文是日本愛國注意,他肯定會以日本利益為核心。總體來講光緒錯了,伊藤博文是不能用的,他畢竟心中有大日本帝國主義,其心必異。慈禧自私,但是求穩,大清高層機密不能讓外人知道。我認為,伊藤博文改革而毀國,李鴻章求穩而存國。


我是菜菜菜叫獸


歷史不能假設,更不能重來!如果當年真讓伊藤博文掛了相印,沒準兒我們今天還在大清朝呢!或者中日合邦早就一體了,也未可知。

歷史走向,回頭看,好似一切都是註定,但其實無論好與壞,都沒有絕對!

今日所謂的必然,在當時都只是偶然!


聼雨僧廬下


說起伊藤博文,這個人可以說對日本的現代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日本後期的立憲,可以說沒有他就絕對沒有後來的日本君主立憲,伊藤博文也被稱為日本憲法之父。是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他還是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總監,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官至從一位、大勳位、公爵。伊藤博文在1909年在哈爾濱受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而身亡,終年68歲,死後日本政府為其舉行國葬。可以說是日本當年一個很厲害的角色。《馬關條約》當時簽訂,他即使日本的負責人。真的是位高權重,而且對日本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推動。

就因為這樣,所以當年康有為在上書光緒皇帝的時候就建議說我們把伊藤博文請過來,來主持我們的改革吧,你看,日本都被他改造成一個大國了,我們如果把他請過來,肯定也能成為世界級的強國。日本能被伊藤博文改造成那樣,是因為伊藤博文是日本人。他又不是清朝的人,即使真的被你請來,又有什麼用的額,真的會為清朝去打日本嗎?

而且清朝的沒落真的不是說一個人兩個人就能搞定的,清朝後期的四大名臣哪一個不是治世能臣,最後還不是說救不了這個國家。當年的伊藤博文就對李鴻章說過,要是你來日本改革,做的絕對比我好,要是我去清朝,做的肯定還不如你。這句話是在甲午戰爭之後說的。可見當年李鴻章這種人都救不了中國,其他人估計更難。日本能成功不僅是因為伊藤博文的原因,是國家君民一條心,都在為國家的強大奮鬥。


樂167676378


用現在的目光來看聘請有賢能的伊藤博文為相不失為一項好的方案,因為伊藤有了明治維新後日本日新月異進步的經驗,並且當時的日本已經是全民的天下,不像大清愛新覺羅家天下。思想還是比較開明,如果能把大清引領向君主立憲制,清國實現中興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我們要結合當時的現狀來看,中國經歷了數千年的封建制度,雖然有些進步人士出現,民主呼聲嶄露頭角,但皇家奴化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比如大清祖制漢人都不得為都撫,若非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絕不可位極人臣,更何況伊藤這個死對頭呢?甲午戰敗馬關條約的陰影還籠罩著大地,大清上下不可能有太多人能接受。又比如辛亥革命最初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滿族尚不能為先期革命者所容,更何況倭奴乎?所以綜上我覺得結合歷史背景還是不選伊藤為上。


小張隨筆


光緒年輕,執政經驗不豐富,又急於求成,要搞中日合邦,欲罷免李鴻章,想用伊藤博文為相,幸得慈禧及時制止,險些又釀成大禍。

甲午戰後,列強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清朝遇到了自太平天國以降,最大的危機,變法圖強,救亡圖存成為了主流,光緒更是變法急先鋒,立志不做亡國之君。

伊藤博文主持日本明治維新,成績斐然,在甲午一役中居然打敗了清朝。因此,光緒天真的想用伊藤博文為相,中興大清。

可伊藤博文一旦為相,則清朝機密與各種權力必落入日人手中,則會加深日本對於清朝的控制,而日本一直妄圖佔領清朝,為清朝心腹大患。此舉會使清朝喪失更多的權力,會給日本吞併清朝大開方便之門。

至於中日合邦,則更荒唐。合邦之後,以誰為尊?是日本天皇?還是光緒或慈禧?政從何出?是清廷還是日本皇宮?

日本為君主立憲政體,政令出於首相。

光緒設想,將中國政令也交於伊藤博文。這不是傻嗎?將政權拱手讓於敵人。若真如此,日本可在光緒時期吞併中國,實現大東亞共榮!

光緒,不過是一政治白痴爾!之前為了立威和掌控軍權,而發動甲午戰爭,最後一敗塗地,威信掃地。又要立伊藤博文為相,推行中日合邦,送羊入虎口,名為救亡圖存,實為滿清頭號賣國賊!

反觀慈禧,政治老練,深通治國之道。然清末局勢糜爛,遇三千年之未有之大變局,非一人之力可迴天!

太平天國運動後,地方實力急劇增長,軍閥割據之勢己成,全憑慈禧以一己之力為清朝續命五十年。



當代曹植


伊藤博文肯定在中國活不下去,官場的江湖很多的時候連皇上也搞不定,更何況外來的宰相,掣肘很多不說,國情文化都不一樣,中國不像日本兩千年來基本上都是一個王朝,中國弄不好就改朝換代。再者說中國在民國以前一直一來看不起日本人,民意也絕對不配合他的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