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光緒皇帝可以叫「光緒」,他爲什麼不用避「道光」中「光」字的諱?

山東呼保義


我雖然學富五車,可取個年號我容易嘛我——明朝某大官


今天看到有網友在問,為何道光皇帝的年號裡有“光”,光緒年號裡也有“光”,難道光緒不需要避諱嗎?

實際上,中國古代,最主要避諱的是帝王、長輩的名字而非年號。

小時候讀唐詩,有一件事記得很死。詩鬼李賀被人妒才,考進士時,有人指出,進士的“進”與他父親李晉肅的“晉”同音,該避諱,李賀你沒資格考進士,否則就是不孝。李賀氣極而走,終未成進士。

但是,避諱名字,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做好。

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篇》裡記載“避諱”時如此寫到——

(朱允炆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古來帝王避諱甚嚴……而建文年號,音同御名,舉朝稱之凡四年。何以不少諱也?至建文二子,長名文奎,次曰文圭,其音又與“炆”字無少異,又可也?豈拘於太祖所定帝系相傳之二十字耶?似亦宜變而通之。當時方、黃諸大儒在事,紛紛偃武修文,何以不議及此?

意思是,建文帝名朱允炆,名字與年號重合;而他的兒子又叫朱文奎,朱文圭,跟炆讀音相似,也沒有避諱。那時方孝孺等大儒都在,為何沒人提出來?看來,有些事能變通就別瞎梗著。

至於年號,一則理論上無需避諱,二則當然最好也是搞出點新鮮玩意,別跟人家的重了。雖然那時沒有知識產權一說,但原創的總比無意中“抄襲”好啊。

但事情就是那麼有趣。

沈德符說到,“古來紀年多有犯重複者。即本朝亦有之,如永樂、天順、正德、皆是也”。

(朱棣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明成祖朱棣的永樂年號,十六國時前涼桓王用過,宋朝方臘用過,五代南漢循州農民起義軍張遇賢也用過……

天順呢,則更有趣了。

元朝只做了一個月皇帝的阿速吉八所用的年號,就是天順。

如果說這個130年前蒙古人用過的年號隔得太遠,扶朱祁鎮復辟的“石亨輩俱武人”,只想取個“美名以彰天眷”,沒有能力去考證;可就在明英宗重登皇帝前一個多月,被押到京城凌遲處死的叛賊李珍,僭越“築臺偽稱皇帝”時,掛起的就是“天順”這個年號。

也就是說,明英宗竟然用了一個“萑符(古稱盜賊)小寇”想到的詞。你說搞笑不搞笑?

列位,選年號,看來真是個技術活,又要好聽,又要有寓意,又要沒人用過……幾者要碰到一起,實在不容易。

(張居正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沈德符認為,萬曆年號,就取得很好,“惟今上所紀最新而確。即今御歷久長,如川方至,業已應之”。之所以能如此,“蓋時高、張二相,學問自勝前人也”——都是高拱、張居正有學問,所以才能搞出這麼好的年號來。

中國如此,日本也是如此。他們的年號,多數來自中國古書,很多直接照搬中國年號。而且,日本一次性就取很多年號,下一位天皇即位,就從中選一個。有些替補了很多年,才終於被選上了。


凡人摸史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諱的,而光緒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號,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愛新覺羅·載湉,愛新覺羅·旻寧。廟號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這些是不需要避諱的。

避名諱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第一個階段就是天天順,就是天命、天聰、順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這三朝名字沒有避諱。努爾哈赤朝在考進士的時候,“努爾哈赤”分著寫都不避諱,太宗皇太極時期,“皇太極”這 三個字考試的時候,寫都不用避諱。順治的名字叫“福臨”,寫的時候也不避諱,但是有一條,《實錄》、《玉牒》等官書出現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這個名字的時候,上面蓋一個黃籤,上面貼一個黃籤,把它蓋住,就是表示避諱的意思,字並不改。這個原因,就是清朝 初期主要是滿洲文化,漢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別嚴格強調皇帝名字的避諱,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觸了漢族的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就實行皇帝的名諱,就是牽扯到皇帝名字的時候,要避諱,讀音、寫字都要避諱。譬如說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燁”,就是這個“玄”字在康熙年間,凡是寫“玄”字不可 以這樣寫,你要考進士答卷,“玄”字這麼寫肯定名落孫山,怎麼寫呢?最後這筆諱缺,避諱不寫,這一點不寫,“玄”字這還比較簡單,就是一個“玄”字,麻煩在哪兒呢?就是凡是帶“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絲”字等等,凡是帶“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諱,最後這一點,叫諱缺,缺這筆,如果不缺,那麼您這進士肯定就考不中,這是“玄”字。玄燁還有個“燁”字怎麼辦,康熙名字玄燁這個“燁”,左邊一個“火”字,右面一箇中華的“華”字,繁體字的,寫“玄”字的 時候最後這筆諱缺,缺了,“燁”字最後這一筆、這一豎不能寫。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後,凡是寫“玄”“燁”的時候,必須把“玄”字這點諱,把“燁”字最後這筆諱了,這叫皇帝名諱,這是康熙。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禛”,就是這個“胤”,趙匡 胤這個“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這麼寫,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麼寫呢?把最後那一筆諱了,最後這一筆不寫,他“胤”“禛”兩個字,還有“禛”字呢?“胤禛”正式寫的時候,“胤”最後這筆諱缺,“禛”最後這點諱缺,不能寫。這是在雍正朝,雍正 朝之前的刻的書寫的字都不要改,因為往前改那就沒完了,就是從雍正登上皇位那天開始,“胤”“禛”這兩個字就要避諱了。那有人問了為什麼雍正叫“胤禛”,他那幾個兄弟都不叫“胤”呢?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都是“允”呢?雍正時候做一個規定,這個“胤” 字只許雍正用,他幾個兄弟凡是這個“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這不就避諱了嗎,這是雍正朝。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曆”,就是這個“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這樣寫的。我小時候有一個學校,叫“弘達學院”,發達的“達”,它就沒這個點,我當時就 不明白,這個字怎麼沒這個點,那時侯很小,後來大了就明白了,它把這個諱給避了,避諱,“歷”字也換一個寫法,這是康、雍、乾這三朝皇帝的避諱,就是缺末筆。

第三個階段就是嘉道,嘉慶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綿寧”,在這個時候,乾隆做了一個規定,他按漢族的排輩,大家知道孔子的後裔不是排輩嗎!孟子的後代不也排輩嗎,乾隆說愛新覺羅的後代要排輩,他就給排了,從乾隆以後“永、綿、奕、載”,“溥 、毓、恆、啟”是後加的,凡是乾隆兒子輩都得帶“永”字,孫子輩都得帶“綿”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問題就來了,那乾隆的兒子是“永”字輩,乾隆的繼位人就是嘉慶,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慮一個問題,這個“永”字是經常寫的,經常用,那天下所有的 “永”字避諱起來這事情就比較複雜,乾隆想了個辦法把這個“永”字改了,改成“顒琰”,這個字不常用,避諱起來就簡單一點。但是在寫的時候,還要避諱末一筆,“琰”字也要換一個寫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諱的“永”字就相對來說簡化了一點,這是嘉慶。 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屬於“綿”字輩,“永、綿、奕、載”,“綿”字輩,皇帝又說了“綿”是老百姓衣服裡頭必須用的字,經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綿”字都避諱的話,就比較複雜,說改一下,皇帝把這個字變通一下,變成一個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 這樣相近。這樣,天下所有的“綿”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寫的時候也不能這樣寫,皇帝再要做文章、出書、考試碰到這個“旻”字的時候,這一點不寫,這一點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個變通,變成一橫一豎,它原來是寶蓋頭下面一個“心”字,到這個時候 ,“心”字改成了一橫一撇,這樣來敬避一下,這是第三個時期,嘉道時期。

第四個時期,就是鹹、同、光、宣,咸豐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綿、奕、載”,“奕詝”,這個時候又簡化了,皇帝的名字是兩個字,奕詝,第一個字不避諱了,就避諱第二個字,就避諱這個“詝”字,“詝”字怎麼避諱呢?就缺末筆,最後這一筆不寫了,諱缺 ,叫避諱,把它缺這一筆,就寫成奕詝就可以了,這是比原來又簡化了一點。咸豐之後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載淳。我們講了叫“永、綿、奕、載”。載淳,還是第一個字不避諱,只避諱第二個字,第二個字,載淳的“淳”跟“亨”字讀那個音,換一個寫法,載淳的“淳 ”這麼寫,這麼來表示避諱。再底下就是光緒,“永、綿、奕、載”嘛,光緒是“載”字輩,光緒的載湉,也有叫載湉的,“載”字不避諱,就避諱最後這個字,這個字怎麼避諱呢?就是避諱最後一筆。“口”字不封口,這要是考舉人,考進士,牽扯到這個字,如果多寫了 一筆,肯定這進士、舉人都考不上,這是光緒。宣統,宣統叫溥儀,還是第一個字不避諱,第二個字避諱。“儀”字,第二個字怎麼避諱呢,叫諱缺末筆,最後這一撇不寫。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諱分作這麼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天天順這三朝,名字不避諱只是在《玉牒 》《實錄》等重要場合,上面貼上一個黃籤,第二個時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諱。第三個時期是嘉、道,改一個字,諱筆。第四個時期就是鹹、同、光、宣,皇帝名字兩個字,第一個字不避,第二個字缺最後一筆。

皇帝的名諱在當時來說造成很多的不便,當時有人因為疏忽了,忘了避諱,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職,考試的,落榜,甚至有論斬之罪。但是從學術研究角度也有好處,你譬如說康熙皇帝叫“玄燁”,這個“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聰、順治都不避諱,第一次出現 避諱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現避諱“玄”字。這個書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會早於康熙。你譬如說有個叫《康熙順天府志》,那這部書是什麼時候的?時間不一樣,有人說是明朝的,有人說是清朝的,清朝的,還有人說是光緒的,怎麼來斷定這個書的時代。原因很多了, 其中一個就是凡是玄燁那個“玄”都避諱,所有帶“玄”字偏旁全都避諱,全書一共避諱70處,那就可以斷定這個書不是明朝的書,是清朝的書。清朝的書,不是努爾哈赤時期,不是皇太極時期,也不是順治時期,最早就是康熙時期,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 也可能是光緒,因為從康熙之後,到宣統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須避,都必須避諱。那這書上還有啊,它收錄材料最晚的時間是康熙二十四年,這樣,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體上可以確定這一部《順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間的書,是 康熙朝的《順天府志》,如果沒有這個名諱,皇帝的名諱這個書的時間斷代上就會有更多的困難,所以學者們利用皇帝的名諱來有助於學術研究。另外對歷史的瞭解很有用,譬如說皇宮的後門,明朝叫做“玄武門”,“玄”字和康熙玄燁的“玄”犯了避諱,所以康熙朝就改 成神武門,我們現在都知道,故宮的後門是神武門,是康熙時候改的。譬如說北京現在有個叫做廣安門,明朝沒有,明朝叫廣寧門,道光皇帝名字叫綿寧,這個“寧”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諱了,所以道光朝改“廣寧門”為“廣安門”,那就可以斷定“廣寧門”改“廣安門”, 時間應當在道光朝。

所以瞭解皇帝的名諱,對研究歷史、對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視劇當中這些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名字不能混用。你比如說孝莊,孝莊文皇后,“文”就是她丈夫是誰?是文皇帝,文皇帝清朝只有一個,就是皇太極,孝莊“孝”字,女 的都帶個“孝”字,“莊”就是莊妃,她自己,就是兩個字就斷定她的身份,和她和誰是夫妻關係,底下我還要談到這個問題,所以皇帝的稱謂和皇帝的名諱是我們看書,是我們瞭解文物,看影視劇,都是很基本的普通的常識,在這裡給大家做一點簡單地介紹


腦洞局長


我看到一位網友評論:年號就是給老百姓用的,避啥避!

誠然此理,年號不避諱。明清兩代,雖然有以年號代稱皇帝本人的說法,然年號非皇帝名諱,非名諱,則不必諱。

然餘意猶未盡,且再續貂補一點知識和趣話吧。

古代,給皇帝避諱,是常識,所以在給皇子取名時,儘量使用常用字,不然民生就會十分不便。比如清代入關後的第一代皇帝順治帝福臨,他霸氣得很,把福氣的“福”字給佔了,以後逢年過年,老百姓再在門上貼喜帖,就要在“福”字頭上少寫一筆(稱為“缺筆”,是最常見的避諱形式)。


這無論對福臨本人晦氣(缺筆等於捱了一刀,而且民間掛福字,還總是倒掛),對普通百姓也是十分不便。

福臨便下詔,令臣民不必避福字,說“不可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這是清朝初定天下時收攬民心的舉措,但後來寫門聯仍禁止用“五福臨門”等字。

與皇帝名諱用字不同,年號往往挑吉祥字眼,並且帶有美好的意涵,比如順治,就是“順天而治”的意思,用這個年號,也是希望天下百姓“順從大清之治”。順治二字若避諱了,還要不要天下大順?

有趣的是,“大順”是李自成自建的國號,兩“順”撞車!大順最後亡了,它自然不是為避順治之諱而亡,而是打不過人家,被清給滅了。


明末北京同時受到來自四面的威脅,為此加築了宛平城。宛平城其實就是個軍事要塞,它一東一西兩個城門,你猜叫什麼?一個叫永昌,一個叫順治!竟然是未來爭奪大明天下的兩個年號,城門預兆已定,就看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呢!最後順治皇帝驅逐了大順朝的永昌皇帝(李自成),“永昌”也不許用了,這個城門改名為威嚴門。順治門則不改,說明它不必避新主兒的諱。


順治的孫子叫雍正,雍不是常用字,但“正”是,人們在記賬時,不是總要在數字末尾寫一個正字?另外宮裡還有一座“正大光明”匾額,雍正他爸爸康熙的立儲密詔就藏在後面。雍正年號啟用後,這塊著名的匾額也沒改,也說明正字不必避。

雍正兒子的年號叫乾隆,而紫禁城的“天子正寢”,仍叫乾清宮,宮門仍叫乾清門。說明乾字不改,一如上理。

我再講明代一個例子,明神宗萬曆皇帝名叫朱翊鈞,他的愛妃鄭貴妃所居的宮殿名叫翼坤宮,本名是翊坤宮,改名顯然是為了避皇上的諱(入清後又改回翊坤宮)。這說明,如果有避諱字眼,就是宮裡的宮啊殿啊門啊匾牌啊,都得一體改正,不得例外。而乾清宮、乾清門、正大光明不改,正說明乾、正等年號用字是不必諱的。


最後我再說一點,古代的避諱是十分不講理的,尤其是逼令古人避今人的諱。眾所周知的一個例子是,漢代的王昭君,到了西晉,為了避司馬昭的諱,竟被改為“明妃”。我再說一個年號被改的例子,比如明代的孝宗皇帝,年號為弘治,在史上擁有“弘治致治”的美譽,結果到了清朝,為了避乾隆帝弘曆的名諱,竟被改為“宏治”。不清楚避諱這檔子事的人,還以為看史書不細,漏掉一個朝代呢!

誰先誰後,咋講理不講啊?對,避諱這事,就是這麼不講理。所幸年號不避諱,不然大清國到雍正時,全國都要不正呢!


皇帝不稱朕


古代的官方避諱,是針對帝王們和聖人的名字,年號並不在避諱之列。非但不避諱,而且有些朝代還曾經重複使用了同一個年號。

如元朝,世祖忽必烈年號至元,後邊還有元成宗的元貞、元武宗的至大、元英宗的至治、元文宗的至順、元順帝的至正,總共5個帶“至”的年號。

元朝歷史上,至元這個年號還使用了2次,第一次是1264~1294年,是元世祖使用;第二次是1335~1340年,是元順帝使用。為了加以區分,將元順帝使用的至元年號稱為“後至元”。元統三年(1335)十一月二十一、二十二日,連續發生太陰犯太微垣和太陰犯左執法的天象,元政府以為此乃示警之兆,遂重新使用元世祖的年號以消弭。

明朝的年號,也有用字重複的現象。洪武和洪熙,天順和天啟,宣德、正統和正德,景泰和泰昌,弘治和弘光,永樂、萬曆和永曆等。


雖然清代的道光和光緒,在漢字看來重複的是一個“光”字,但在滿文中重複的卻是另一個詞彙。

道光,滿文的羅馬轉寫為Doro eldengge;光緒,滿文的羅馬轉寫為Badarangga doro。

道光的“道”和光緒的“緒”,在滿文中是一個詞彙:doro。Doro在滿文詞典中的解釋為:道,道理;常例;禮,禮儀。有些情況下,doro也音譯為“多羅”,比如“多羅貝勒”滿文為“doro i beiile”。


道光之“光”,Eldengge在滿文中的含義是光華、光輝、軒昂。清太宗皇太極昭陵的昭字在滿文中也是eldengge。

光緒之“光”,Badarangga在滿文中的含義是興旺的、興隆的、興盛的、昌盛的、繁榮的。

此外,清代年號中天命的“天”,和乾隆的“乾”在滿文中也是同一個詞abkai。但是,同帶“天”字的年號天聰,有特定的譯法Sure han。


鄧海春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的光緒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號,而不是名諱,所以是不用避諱的。

如果是皇帝的名諱,就必須要避諱,就比如唐朝唐太宗名諱李世民,因為要避世這個字的名諱,觀世音菩薩都要改為觀音菩薩。再說一個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為愛新覺羅·玄燁,紫禁城的城門原來有一個叫做玄武門,後來要避諱改為了神武門。即使是清朝皇帝的兄弟,在皇帝繼位後,因為要避諱,名字也要改。我們比較熟悉的,雍正皇帝名字為胤禛,他的兄弟也是胤字輩兒的,但是他繼位後,他的兄弟名字都改為允字輩而了,由此可見清朝皇帝專制的厲害。


未來3區科技


首先解釋一下“避諱”,什麼是“避諱”?避諱的意思是指避開名諱,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嚴重者甚至要避開與君主或尊長名諱同音、同義或諧音的字。

避諱一詞出處甚多,《淮南子·要略》、《顏氏家訓·風操》、《蒲劍集·屈原考》等均有記載,但《公羊傳·閔公元年》的那一句"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才是避諱總則。

避諱古來有之,可分為避君主諱(國諱)、避長輩諱(家諱)、避長官諱(憲諱)和避聖賢諱(聖諱)。

避諱之風從漢朝開始大為發展,至唐宋以後,極為盛行,清朝也不例外,在入關以後,清朝漢化程度日漸加深,避諱之風盛行。像剛入關時順治帝(福臨)下詔:"不可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但到了乾隆時期,一樣要避諱。

回到題目中來,道光和光緒為什麼不用避諱,因為年號絕大部分時間內都不在避諱的範疇之內。

年號是用來紀年的,本來就是讓老百姓用的,況且在明清之前,每個皇帝有多個年號,都是好字,且大部分是常用字,撞一起的概率是很大的,要是避諱,無疑是在給皇帝找事。

給老百姓找事可以,給皇帝找事不行。話說回來,給死去的非本朝皇帝找事好像是可以的,像北宋,就拿前朝年號做起了文章。

宋仁宗叫趙禎,所以北宋人編撰《新唐書》的時候,唐太宗的年號"貞觀"寫作"真觀"或"正觀"。另外還有很罕見的避年號諱也出現在北宋。

(Chóng)師道,原名建中,因避諱宋徽宗建中靖國的年號,改名為師極,後被宋徽宗御賜名為師道。

這是個例,只出現在北宋,在清朝沒有,所以愛新覺羅·載湉(tián)可以把年號定成“光緒”,而不用避他爺爺愛新覺羅·旻寧的“道光”年號。


平沙趣說歷史


傻孩子,因為那是年號啊。

古代老百姓避諱的是皇帝名字,哪有避諱年號的?康熙帝名叫愛新覺羅·玄燁,那麼無論是大臣作文,還是百姓說話,就都得避諱“玄”和“燁”兩個字。“康熙”倆字就是給人用給人說的,避諱啥啊?

清代,中草藥裡有個草藥叫“玄參”,就被醫藥行業改稱了“元參”。

唐人為了避諱唐高祖李淵的名,就把同時代的淵蓋蘇文改稱泉蓋蘇文。

李世民因為“世”“民”這兩個字太常見,他在世的時候說大家不用特意避諱,只要不是連起來說就行。後來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即位,規定就連“世”和“民”單獨說也不行了,《阿房宮賦》把“民亦念其家”寫成“人亦念其家”。

當迫不得已需要寫“玄”字的時候,則應用缺筆避諱,寫“玄”故意漏掉一點,以表示自己避諱了。寫“泫”也是,右邊不能寫全。

你看,這些都是皇帝的名字,而不是姓,也不是年號。姓和年號都不用避諱,否則你皇帝姓朱,別人不和你同宗,就不能姓朱了麼?人們避諱“玄”字(玄燁的“燁”這個字很偏,不常用),卻完全不避諱“康熙”兩字,因為“康熙”就是讓老百姓說的啊。這和年號“道光”“光緒”,是一個道理。

道光皇帝原來叫綿寧,他兄弟都是“綿”字輩,他不想麻煩別人,就改叫“旻寧”。“旻”不常用,如果是必須要寫的場合,中間就缺一點寫。另外他第二個“寧”字,繁體字其實是“寧”,直接用另外一個同音字“甯”代替。清代,康熙皇帝有個小小的惠政,就是給皇子起的名字故意取得罕見,如胤褆、胤礽、胤祉 、胤禩。意思是萬一哪個皇子未來當皇帝了,天下人也不必那麼麻煩地去避諱。到這一步了,如果有人直接那麼寫,那就是故意的了。


豆子人民藝術家


年號是用來紀年的,一般不需要避諱。否則如何紀年?比方說,你要寫“光緒二年”,如果避諱,當如何寫?清人胡式鈺說,“王者製為年號,原以示便於天下,後世共稱。雖記載一切,不以為褻,無所避也。”年號是不用避諱的。

宋代比較講究避諱,但年號也不需避諱。舉個例子:明道,是宋仁宗的年號。而宋代的程顥,人稱“明道先生”。程顥去世後,文彥博還給他的墓碑題詞曰:“大宋明道先生程君之墓”。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宋代有不少年號,還有意從祖宗朝用過的年號中摘取一字,以示對祖宗朝的致敬,比如“建炎”是對“建隆”的致敬;“元祐”是對“嘉祐”與“元豐”的致敬,崇寧是對“熙寧”的致敬。清代的“光緒”年號,也是從“道光”而來,是有意的。

原來,道光帝駕崩,由其子咸豐帝繼位;咸豐帝駕崩,又由其子同治帝繼位。但同治帝去世,沒有留下子嗣,咸豐帝一脈便中斷了,慈禧太后只好從旁支中選了光緒皇帝繼位。光緒帝是道光的直系後裔,用“光緒”為年號,是表明“續道光之皇緒”的意思。


吳鉤的鉤沉


因為“光緒”和“道光”都是年號,年號是新皇帝繼位的時候制定的,雖然年號可以用來特指某個皇帝,但它不是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諱。像明朝末年的崇禎、袁崇煥兩人都有崇,但是袁崇煥不用避諱,因為崇禎不是他名字,他名字叫朱由檢。

光緒

避諱的四種情況

1,帝王

當代帝王和本朝歷代帝王都需要避諱,這被稱為是“國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秀才就改稱為茂才,觀世音菩薩遇到了李世民,改為了觀音菩薩。

2,上級領導

就是要避上級的名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個叫田登的官員就不許他手下叫他名字,元宵節這天可以點燈三日,小吏就寫成“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燈改成了火,這才鬧了笑話。
道光劇照


3,聖賢

避孔子和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老子和黃帝的名諱。孔子名丘,在清朝時期,凡是姓“丘”的人一律再加一個耳字旁成“邱”,並且還不準讀qu,要讀qi。

4,家中長輩

避父母和祖父母的名諱,也叫做“家諱”,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直接稱呼別人長輩的名諱是極為不禮貌的。杜甫的父親叫“杜閒”,為避其父的名諱,杜甫的詩詞中一個“閒”字都沒有出現過。

古人的避諱方法

1,改字形,用同義字來代替他。比如唐高宗李治的“治”就用“理”代替。前面的孔丘也改成了“邱”。

2,改字音,陰曆的一月本來叫“政月”,但是處於秦始皇嬴政的關係,“政”改為了“正”,讀音也從四聲變為第一聲。

3,改字,即用別的字代替,例如戶部在唐朝之前是叫做民部的,李世民登基後民部就改為了戶部。

還有兩種分別是空字和缺筆,即空掉那個字以及寫那個字的時候少寫最後一筆。


歷史先森


中國古代皇帝有本名、年號、廟號和諡號,比如漢光武帝劉秀,劉秀是本命,“建武”是年號,“世祖”是廟號,“光武”是諡號。前兩個是生前用的,後兩個是生後後人給的。

皇帝的本名

古代皇帝是天的兒子,人神一體,是天在人間的代言人,因此,皇帝本名是要避諱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叫皇帝的名字就是對天不敬,是人神共怒的舉動。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裡在說阿Q的名諱的時候提到這麼一段,為了避諱劉秀的本命,把“秀才”改成了“茂才”。

皇帝的年號

年號始於漢武帝,是一種相對天干地支容易的紀年的方式。一開始大多皇帝都有好幾個年號,但明清的皇帝大多隻有一個,所以年號也被當做皇帝的稱呼。比如上文說的光武帝的年號叫“建武”、“建武中元”,還有題主提到的“道光”、“光緒”,這本來就是給人叫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避諱了。

廟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要在皇家的家廟裡有個位置,皇室根據皇帝在家族裡的身份上的尊號,比如“太祖”、“太宗”、“高宗”這些廟號。上文我們講到的光武帝劉秀,他的廟號叫“世祖”;現在網民發明的“毛太祖”,也勉強可以這麼說。這既是一種尊稱,那麼也就不用避諱了。

諡號

諡號是皇帝死後,官方根據皇帝的生平定的稱號,算是一個榮譽稱號。上文中提到的“光武”,就是劉秀的諡號。但諡號與年號、廟號不一樣,後面兩個差不多算是皇帝專有的稱呼,而諡號並不是皇帝的獨享,而且,也是可以叫的。

古代朝廷大臣死後,官方也會酌情給予,算是對其一生的肯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有講到皇帝退位後,那些清朝的遺臣死後,他們的家人向溥儀申請諡號的事情,類似於現代人死後覆蓋國旗、黨旗一樣,也就是一種榮譽。現代人比較熟悉的,比如曾國藩的諡號“文正”,所以他的文集也叫《曾文正公文集》。前幾年劉燁演的《北平無戰事》,多次提到這本書,很多人一頭霧水,曾文正公誰啊?其實就是曾國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