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平果县果化镇山营村山心屯的一座山上,一百多级台阶依次向上,一座纪念碑高高耸立在山顶,苍劲有力的“红七军伏击战纪念碑”几个大字刻在碑上。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红七军伏击战纪念碑

“1930年,这里发生了一场恶战,红七军许多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此。”现年74岁的平果县退休老干部农存贵说。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农存贵讲述红色历史

当时,云南军阀龙云奉蒋介石命令,率师入桂攻打南宁,袭扰桂系后方,牵制桂军北进。滇军由滇桂边的剥隘进入广西,取道右江攻打南宁。得知消息后,红七军鉴于滇军实力强于自身,决定待滇军大部通过后,伏击其后部,拦截辎重,补充红军。

同年7月上旬,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视察思林至果德县(今平果县)独石滩一带军事要地,选定鹧鸪坳至果化山心一带为红七军伏击滇军阵地。7月中旬,滇军进抵果化鹧鸪坳,战斗打响。当地群众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支援红七军,军民齐心,打了胜仗。

为缅怀革命先烈,2010年10月起,农存贵与村“两委”干部带头捐款,当地不少单位和个人也踊跃捐款捐物,最终筹集到26万元,群众自觉投工投劳,在当年红七军战斗过的山顶上建设纪念碑园,供后人瞻仰。山心屯的烈士遗骸被重新收殓,统一安葬在纪念碑附近。

2014年,平果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扩建纪念碑园,将规模扩大到4亩。该县一些在其他地方牺牲的革命烈士,也被安葬于此。

“太阳还没升起,四面八方冒出火花,炮声惊天,杀声动地。白军四散,骡马奔跑,车辆粉碎,红军向前……”已经去世的红七军老战士李志明曾写下伏击战斗纪实诗《山心山》,提醒当地群众牢记历史,不要忘记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山心山》诗文

离开红七军伏击滇军战场旧址,车子驶向平果县黎明乡,记者来到了通天地下河景区。当地群众似乎更习惯称之为敢沫岩,或是红军洞。

1930年12月,桂军吴伟奇师进犯恩隆七里山区,江洲革命根据地失守,黄显金率领右江赤卫军独立营一部及部分群众来到敢沫岩隐蔽。而黄大权、王菊秋(韦拔群爱人)在被俘逃脱后带着部分战士回东兰时,在此与黄显金会合。

众人进洞后,当地的豪绅黄建鹏等人收到报讯,立即纠集反动武装500多名,于1931年1月2日围攻敢沫岩。敌人疯狂地发动进攻,红七军和赤卫军战士依然咬紧牙关,顽强战斗。被困36天后,48名军民从洞烈屯洞口突围,安全转移。

1982年,平果县人民政府为了让后人铭记红七军勇士们战斗过的地方,颂扬革命勇士,决定把敢沫岩命名为“红军洞”,并作为平果县二级保护革命文物之一。

2003年3月27日至4月10日,中英联合探险队对此地进行为期13天的探险考察,中外专家经过充分论证后一致认为,该洞从地质结构、洞内景观来看,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004年3月,平果县人民政府决定对敢沫岩进行规划设计、开发。2006年5月1日,敢沫岩正式对游客开放,成为平果县第一个旅游景点,当天接待游客达1600多人,门票收入超过5万元。

让红色革命遗址“活起来”

红七军伏击战纪念碑

“我们是一个种田地的人,每天太阳烈似火,还低头做工”“大家都起来,打倒土豪,打倒劣绅”,黎明乡群众黄照儒在洞口前唱起了流传已久的红军歌曲,前来度假的游客们围在一旁,打着拍子,静静聆听……谁也没想到,当初的荒山变乐园,寂静村庄变景区。

现在的通天地下河景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山川秀丽、民风纯朴、交通便利。该景区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全新建设,2500平方米园林古建风格的综合服务楼,配套有可容纳250人同时用餐的风味餐厅、可同时容纳60人休息的游客中心、司陪豪华休息室、购物中心、医疗室、照相服务中心等。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景区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观光、接受红色教育,为周边群众创造了20余个工作岗位,并优先让贫困户到景区务工,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

值班主任:庞叶

右江日报全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