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神话中,鲤鱼化龙和蛇化龙有什么分别?其地位又有怎样的不同?

古今小道友


当然不同了,区别大着呢!

咱们常听过这样一句话: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龙(成龙的儿子吸毒),这是蛇化龙的一个基本流程。而鱼化龙,则是直接成龙,但是没有更高的上升空间了。

鱼龙——— 鱼化龙,泛指“鱼龙”。

(先秦)“鱼龙”最早起源于《山海经》:“陵居以北有鱼龙,状如鲤”。(战国)《尔雅》一书认为,《山海经》中所说的“鱼龙”,是一种叫做“大鲵”的动物,即娃娃鱼。

随着时代的推移,商朝首先将“鱼龙”神化。

(殷商)商朝晚期,“鱼龙”以皇家瑞兽的身份,出现在玉雕之中。 到了周朝,鱼龙则被归为“水族”一类。注意,水族与龙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周朝)《周礼》中记载,鱼龙属“鳞物”。“鳞物”泛指“水族”。

(两晋)两晋时期著名的风水学家、文学家郭璞认为,“鱼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属于“水族”中的“人鱼”一族。

(宋朝)宋朝首先将“鱼龙”神化。宋朝古书《埤雅》:“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在宋朝文化中,鲤鱼越过龙门之后,便会化为真龙,而不是鱼龙。

然而“龙”分为真龙、角龙、黄龙、应龙四个阶段,鲤鱼所幻化的龙,应该是最低阶段的“真龙”。 因为《西游记》中曾经提到过,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敖烈,撒的一泡龙尿,被鲤鱼饮用过后,鲤鱼也会化为“真龙”,所以鲤鱼所幻化的龙,在龙族中地位非常的低。

从历史角度来讲,鲤鱼跃龙门化龙的体系是在宋朝才真正系统化。

蛇龙—— 在中国,“蛇文化”要早于“龙文化”。

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伏羲、黄帝、女娲等上古大神都被描绘成人面蛇身的形象。

如果秉承着尊重古代传说的角度来看待“蛇文化”,那么“炎黄二帝”其实是蛇的后裔,因为创造人类的女娲娘娘,发明太极八卦的人皇伏羲,无不是人面蛇身的形象。但若把“传统神话”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最早的“龙形象”实际上是由“蛇”演变而来的。

根据古代传说记载,在上古时期的各大部落之间,都有象征着各自文化的“图腾”,黄帝统一华夏之后,将所有的图腾融为一体,创造出了“龙”,而黄帝部族的图腾便是“蛇”,可以说“蛇”是“龙”的雏形。

炎黄二帝之后,民间便有了“天上龙,地上蛇”的传统说法,而古人们也普遍认为,蛇可以通过修炼,变化为真龙。不知从何时开始,古代神话中出现了一套“蛇变龙”的完整过程:

蛇——蟒——蚺——蛟——真龙——角龙——黄龙——应龙。

《述异记》有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因此,蛇通过修炼,能够变为最高等级的“应龙”,而鲤鱼只能变化为“真龙”,两者在“质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归根结底,在最早的时候,鲤鱼并没有化龙的能力,直到隋唐时期出现科考制度之后,才出现了“鲤鱼跃龙门”这句比喻高中状元的学子们一步登天的话。

鲤鱼化龙只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而蛇化龙,则要不断的修炼,不断的进化。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变成龙是鲤鱼的终点,而蛇变成龙之后,还可以追求更高的层次。


白话历史君


在神话传说中,鲤鱼一族,本就是龙族的分支,龙族,也很愿意,娶鲤鱼族为妻,鲤鱼,只要跳过大海中的龙门,就得飞升成龙,化为龙身,这也是龙界或者神界,较为认可的成龙方式,鲤鱼化的龙,也被人间所认可,是正统的。

但蛇化龙,却被仙凡两界,认为是妖精作乱,有记载中认为:虺(蛇)活(修炼)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蛟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而我们也看到了,蛟,蛟龙那是居水作乱,角龙为居陆作乱,应龙为天空作乱。

而且,最重要的是,鲤鱼跳龙门,最多跳不过摔死就罢了,跳过去,就成龙了,只需要平时加紧修炼,就可以了。

但蛇不一样,每一个变化节点,一直到应龙,都要经历五劫一灾、天魔噬体,万不存一。

这也充分说明,仙凡两界,鼓励鲤鱼成龙,而尽力阻止蛇成龙。可想而知,因为蛇成的龙,闹灾闹乱。


董江波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鲤鱼只需越过龙门就能化龙;而蛇则要经历变虺,由虺变蛟,再由蛟变龙。


而且蛇要经历太长时间的慢慢蜕变,由底层熬上来,中间还要度过无数劫难才最终能变成龙,即便变成龙之后,还是相对较低的角龙,还得从角龙再修炼渡劫变应龙。而且烛龙是蛇无论如何也修炼进化不到的。

鲤鱼未能越过龙门,只要等下一次风云际会,他仍然为鲤。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赠崔侍郎·其一》


但是五百年一次的渡劫,蛇即便已经进化成蛟,一着不慎,仍然会渡劫失败,灰飞烟灭。


所以鲤鱼和蛇化龙最大的区别,颇似佛经中的“顿悟”和“渐悟”。

一个凭靠的是机遇;一个凭靠的是磨练。但是鲤鱼是论出身的,鲤鱼化龙比蛇化龙看似容易,但是没人告诉你,世间万千生灵,唯有鲤鱼可以跃龙门化龙。

“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埤雅·释鱼》

而蛇有万千种,却不论出身。只要能够历经万千劫难,便可一步步进阶变龙。


然而蛇化蛟龙,人皆忌之。而鲤鱼化龙,人皆奉之。

这是因为鲤鱼化龙后成为了天庭的封疆大吏,替天庭管辖主管水域水族,比如四海之龙王,泾河之龙王,但最终他要受到天帝的管辖。鱼化龙最大的无奈,就是若碰到大鹏鸟这类如来的外甥,即便被吃个几百条也不会有任何说法。


而蛇化之龙,蛟龙出海、火龙过山,每次渡劫带来的是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灾害。伤害有余却不能造福人类,所以古人遇水架桥,桥下必悬斩龙剑。角龙、应龙本领虽强,却干的却都是撞倒不周山,水漫金山之事。

所以鲤鱼化龙,更像是读书人考功名,出仕为官;而蛇化龙更像行伍出身,在尸体山血海里崛起。




炒米视角


在人们看来,鲤鱼化龙和蛇化龙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鲤鱼化龙的话,人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鲤鱼集合跃龙门,只要跃过去,就能成龙。

而蛇化龙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很多记载里,蛇先要经过数百年的修行才能化为蛟,蛟再经过上千年的修行才能化为龙,这难度就不是鲤鱼跃龙门能比的,而且据说化龙并不是终点,蛇化龙后,再过数百年化为角龙,再过上千年化为应龙,这便是脚踏实地的修炼了。如此看来,蛇化龙之后,经过修炼地位应该会更高一些。

古代的神话传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故事,其中的诸多题材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有的人说,这两者一个就像关系户,一个就像个体户,大家是怎么看的呢?另外,大家心心念念的龙原型到底是什么,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河青文化


鲤鱼是通过跳龙门实现化龙,蛇是通过不断的进化实现化龙。鲤鱼是运气选手,蛇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俗话说,运气选手走不远,鲤鱼注定是要当炮灰的。

《述异记》有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水虺便是传说中的大蟒蛇,它需要努力一千五百年,方可化为龙。而在此期间,出现任何闪失,水虺都会化作烟尘,前功尽弃。水虺通过不断的量变,终于达到之变,终化成龙,实力自不必质疑。

鲤鱼化龙又是如何来的呢?这就不得不从大禹治水说起。

当年洪荒世界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鲧盗天帝之息壤治水。息壤源源不断涌出,堵住洪水,阻碍河川,造成无数堰塞湖。然而如此治水之法,终究是治标,洪水积累之下,仍会卷土再来。

天帝发现之后,大怒,两罪并罚,将鲧赐死。父债子还,鲧造成的失误,当然留给给了大禹来偿还。

大禹治水的方法与鲧又很大的差异,他选择的是因势利导,修筑排水沟将洪水疏散。

就是靠这种方法,大禹很快就平息了洪水。可是洪水虽然平息了,鲧所盗之息壤仍在源源不断的生长。如此一来,大禹好不容易挖出来的水沟,又被堵上了。

为了消除这个隐患,大禹想出来鲤鱼跳龙门的方法,来抵制息壤。

大禹行走息壤,在河之上空作龙门。令鲤鱼跃之,能跳过此龙门者,皆可成龙。龙门十年出现一次,每次之出现一个时辰。龙门出现时,鲤鱼借水流之力,自上而下纷纷尝试跃龙门。

便是靠着鲤鱼扎入水中的这个惯性,大禹成功将增长的息壤削去,从而保证了河道的畅通。

说到底,鲤鱼跃龙门不过是大禹的奖励措施而已。

大禹彼时不过是一个功臣,还未成为天下共主,更勿论是天神。他有何德何能将鲤鱼化神?他的奖励,不过是个空头支票而已。所谓的化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后来大禹成了天下共主,说过的话便不好食言。于是便承诺跳过龙门的鲤鱼可以成龙,然而大禹作为人王,怎么可能让如此便宜这帮鲤鱼呢?

鲤鱼跃过龙门之后,的确都化作龙飞入天空。既然如此,世上应该有很多龙的,怎么就一条都见不到?

玉皇大帝在开蟠桃会的时候,有一道菜叫:龙肝凤胆。嗯,我只能说到这里了。

鲤鱼化龙与水虺化龙,孰强孰弱,还用多说吗?


祗树


鲤鱼跳龙门是震卦之象,震也为龙,震为阳气从地里往上冲升,震即为阳。阳为善,善需善功德为基础,鲤鱼为阳善积功累德型,大家认为鲤鱼化龙更光明正大,有君子风范,让人喜乐。鲤鱼跳就是尾巴在水里一反弹一震即起,与龙特相应。同时鲤鱼一旦修行到很高级别,弹跳过龙门时会产生风雷激荡,或者说是召来天劫。毕竟跳龙门产生的力量会惊动各种力量而遭到反弹,自然可以叫化龙天劫。

还有老人们常说生鸡鲤鱼吃了造火,可见鲤鱼是阳火型,一旦成龙就会发出火光或感召闪电反弹。鲤鱼跳龙门后成龙本身要有打雷闪电的本事,自然就有风雷激荡、雷霆霹雳的现象,当然要经过雷火的洗礼!

传闻蛇化龙的现象少!蛇多半有毒,纵然无毒也是冰冷阴寒的。已为蛇,纳巽卦,巽旺则仙,巽衰则毒。巽旺为暖风,衰为寒风。巽反为兑,蛇有兑坎之象。兑破坎险,蛇喜咬人且阴险。

阴险的动物属阴。震阳巽阴为夫妻卦。震为东方阳,兑坎为西北阴。阴类想成龙是不可能的!除非化为木少阳类的动物。蛟没人见过,鳄鱼多象朽木。蛇可能要进化为蛟鳄或者进化为大蟒,蟒也是护法天龙之类,可以积累功德。改为善类!蛟依然是坏多善少!只有积善成德方能化龙。蛟成龙自然就少了。蟒有成龙的。

鲤鱼成龙多上天成为公龙的多,阴类成的龙多是在地、山、水、泽、海之中,多为母的。

以上未必有理,一是道听途说,二是连猜带蒙,三是神话神答。呵呵呵!


古道禅旅


主要有两点区别。

一、化龙的方法不同,鱼是要跃过龙门,然后天火烧掉尾巴之后就可以化龙了,民间把鱼跃龙门看作是一种祥瑞之兆,而蛇不同,蛇要先化蛟,然后引发洪水,顺势进入海中,才能化龙,因此民间又把洪水称为走蛟,绝对算是自然灾害了。

二、两者所化的龙有不同,鱼化龙是天龙,所以飞升天界,而蛟化龙是孽龙生活在水里,天龙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孽龙则在海里翻江倒海,破坏过往船只伤人性命。

所以在过去鱼化龙是人们乐意看到的,但是如果是蛇化蛟,蛟化龙,那就要请有道之士来收服妖孽了,别说地位差距了,完全就不是一个待遇好么。



爱讲神话的小志


神话与社会

历史学学者有过这样的认知:几乎每个民族的神话,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史前的历史真相以及现实的投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步寓言化,成为表达文人思想主张的一种工具。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中,有“鲤鱼化龙”和“蛇化龙”的区别,那么,这两种龙,在地位上有什么区别?

阶层跃迁

春秋时代,儒家始祖孔子曾赞叹道家始祖老子是龙一样的神人。说明在先秦时代,龙便作为一种神物而存在。汉朝刘邦为了神话自己,曾说自己是神龙和其母苟合的产物。由此可见,最晚从汉朝开始,龙就有了尊贵的属性。

从社会角度来说,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实现阶层跃迁,都是社会底层人的梦想,不过,空有梦想没有方法也是无济于事。在古代中国,作为草根子弟,其实现阶层跃迁,大体上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折射到神话中,就有了“鲤鱼化龙”和“蛇化龙”的传说。

鲤鱼化龙

所谓“鲤鱼化龙”,又有一种说法,叫做“鲤鱼跳龙门”。传说黄河中的鲤鱼,只要跳过龙门(龙门位于山西河津段黄河的峡谷),就可以成为神龙。从概率角度来说,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寥寥无几。不过,此番跳不过去,下次还有机会,只要这条鲤鱼还在世间。

对应在现实中,鲤鱼化龙和科举取士较为雷同,科举取士通过率很低,但一旦获得功名,就等于改变了自己的阶层。在古代全世界范围里,科举取士对草根子弟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阶层跃迁途径。

蛇化龙

蛇想变成龙,就需要不断的修炼,并且每到一个修炼关口,就会遭遇上天降下来的劫难,只有躲过劫难,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修炼,直到完成所有阶段的修炼后,蛇才会成为龙——并且,一旦修炼关口遇到的劫难蛇没能有效规避,蛇就会被天雷击杀焚烧,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神话传说中,蛇需要修炼一百年,然后躲过劫难,才会变成蛟;蛟需要修炼一千年,才会变成角龙——随后,角龙需要继续修炼、躲过劫难升级为应龙,应龙需要继续修炼、躲过劫难升级为神龙,到神龙阶段,蛇才真正意义上成为龙。

对应在现实中,蛇化龙,可以理解成科举考试之外改变阶层的道路。比如从军,而后熬过刀光剑影、战阵厮杀,最后功成名就——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蛇化龙的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鲤鱼化龙的系数。

地位差别

在神话中,古人没有明确这两种龙的地位差别,不过,蛇化龙经过种种磨难方能成为神龙,这个磨练过程,让蛇化龙具备的能量,远远超过鲤鱼化龙,因此个人感觉,蛇化龙的能量要高一些。

对应在古代,科举出身的子弟,总体上地位最高者,莫过于封侯拜相;而武将出身居于高位的人,却不乏取代天子创立新朝的。


藤树先生


呵呵一笑,每当说到龙都忍不住想笑,这龙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最初的印象里,龙应该下面这样的形象,光彩夺目,不怒自威,带着一股天下霸主的气息。

然而,自古至今对龙的说法太多了,这也难怪,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虽然皇帝把龙作为皇权的象征,但是丝毫不影响古人对龙的编排。比如说什么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啦,比如四象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啦,比如龙凤龟麒麟为四灵之一啦。到了《西游记》里,龙的形象大大贬低,要么被当作神仙的美味佳肴,要么什么一口井一个小池塘就藏着龙,总之,龙不值钱了。就说那个龙生九子吧,这造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有个儿子叫赑屃,那模样就是个大乌龟啊,圆滚滚一大坨,哪里有开篇那金龙的威武霸气。

既然关于龙的说法那么多,那龙是从哪来的呢。显然,龙作为一个想象出来的物种,来源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种就是天生的,跟其他鸡鸭猪狗啥的类似,本来就有龙,这龙又欲望强烈,喜欢到处交配,所以才有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说法。别看这样生下的龙子龙孙稀奇古怪,这些龙可是根正苗红,血统高贵,毕竟是天生真龙的产物。

可是龙这玩意太神奇了,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说这就是龙,于是关于龙的来源更多说法又诞生了,比较常见的一个是蛇化蛟,蛟化龙,还有一种就是鲤鱼鱼跃龙门成龙。这两种说法都各有各的精彩,我只是想谈谈这些说法是怎么来的。

从古代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看,关于龙,最可能的来源就是现实物种的拟态加想象。比如早期出土的红山玉龙,那玩意第一眼看就像是鱼和蛇的混合体,所以说鱼或者蛇化龙都变得顺理成章。

蛇那种东西,细细长长,冰冰凉凉,经常出没阴暗的角落,给人以神秘感。还有一点蛇有十分强悍的生命力,都说打蛇打七寸,一般人想杀死蛇还真不容易,难免就引人崇拜。于是乎,蛇化龙的传说也就出现了。

鱼化龙也是类似道理,为何偏偏是鲤鱼呢。首先这个龙门是有讲究的,是在今天黄河流域山西境内的一个地方。一来北方地区鱼的品种不是很多,鲤鱼是最常见的一种,二来鲤鱼特别喜欢跳跃,今天家里养鲤鱼,也会看到它们时常翻腾跳跃,三来鲤鱼有很多颜色鲜艳,色泽金红,格外引人注目。既然鱼要化龙,当然要挑选最优秀最突出的鲤鱼当作演绎对象了。

要说这两种龙的差异,那就别提了,你看那真龙之子差别都那么大,蛇化龙鱼化龙自然各有各的不同了。作为进化而来的龙,实力强弱要看个体历练了,就好像今天争论狮子老虎哪个厉害一样,只能说品类无高低,个体有差异,鱼化龙蛇化龙都是有厉害有不厉害的,甚至超越真龙也不一定。


一览众河小


在神话中,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传说很多动物体内都有一丝龙血,也就有很多化龙的传说,如蛇,龙龟,鲤鱼,鄂鱼等。事物都是二面的,人有善恶,龙自然有好坏。在化龙的各种传说里,如果把鲤鱼化龙看作美好阳光的一面,那么蛇化龙就算是丑恶阴暗的一方,这或许和他们成龙的过程方法有关。

鲤鱼跃龙门,那是亿万鲤鱼都不知有没有一条能成功的壮举。天地间,无数鲤鱼从各江湖河溪甚至是池塘水沟等地用各种方法进入黄河,在黄河中逆流而上,中途遇到的各种激流,漩涡,瀑布等,这些都是要用生命来逆行,中途也会遇到各种天敌,天灾,最终能来到龙们前的鲤鱼,那可都是磨炼身强志坚,内心强大,智慧超鱼的鲤鱼,真正能通过种种磨炼到达龙门前的鲤鱼也只有千万分之一吧!此时的鲤鱼可只能算是龙鲤,而想真正化龙面前还有一道真正的天埑,龙门。最终能跃过龙门成龙的也又能有几条,这可是比起一个平民在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竞争上总统的概率还要低,又有多少鲤鱼经历千难万劫来到龙门前却折在龙门下。鲤鱼在成龙的道路上,完全是单枪匹马逆战天下历尽各种磨炼不断进步最终取得成功的奋斗典范。这样的龙然自然受到各生灵善待,仙佛神灵争相交好,在人间上更是有鱼跃龙门来祝贺取得成功的人。

而由蛇化龙,也同样是不断强大自身缓慢演化最终经历雷劫,化蛇为龙。蛇是先化成蛟再化成为龙的,需要长时间修炼,而多数蛇蛟为了快速增加功力,便常常吞噬各种生灵也包括人类来增强自身,这也是蛇化蛟,蛟化龙都会有雷劫异常猛烈的原因了。蛇化龙,可以说是通过掠夺别的生灵生命来强大自身从而化龙的,其成龙后自然被很多仙佛神灵所不喜了。人间也只传恶名,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当然白娘子等没伤过生灵的另得算。

当然,这二者都是神话传说,不同人也有不同见解,欢迎来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