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作為成年人,能聊一下童年時的貧窮都帶來了什麼嗎?

超級電磁懸浮


從小生長的地方,是北方一個最為常見的小村莊,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那種。而我家的房子在村子最南邊的一條衚衕裡,出了衚衕,與之一路之隔的,便是大片的田地,沿著田間小路走到盡頭,橫在面前的是一條寬約四五米的水溝,村裡的人們都管它叫‘南大溝',一條有故事的溝。之所以有故事的原因是這裡曾淹死過人。

每次回家,都習慣性的去地裡走走,大概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有一股鄉土氣吧,無論身處何地,每當看到大片的土地或成片的莊稼,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天時地利的緣故,我們衚衕裡的一幫孩子少不了去地裡瘋跑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初春,地裡的泥土剛剛解凍,鬆鬆軟軟,用那句‘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來形容是非常恰當不過的了。而此時尚早,未到耕種時節,於是至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群孩子在地裡瘋跑著放風箏的樣子。風箏很簡易,是用紙和竹片做成的,紙還是報紙,燕子的形狀,即使這樣也只有一個,一個人放,一群人跟著跑,不停地歡呼雀躍,那個場景現在想來都覺得奢侈。天空湛藍,紙風箏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最後終於飛的很高,越來越小,一起放飛的還有童年如一汪清水般的純真和快樂!

那時侯,大人們好像有很多永遠也幹不清的農活,整天長在地裡,基本上是沒人管孩子的。天擦黑了如果自家娃還沒回家的話,便會站在衚衕口扯開嗓門喊,那喊聲真的似有魔力,幾聲過後孩子便不知從哪小跑著奔過來,合著大人的罵聲消失在傍晚漸濃的幕色中。

村上春樹說過,我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其實是一瞬間變老的。而長大也似乎是剎那間的事。

童年的時光就像是偷來的,匆匆而過,每每回憶起來都賊香賊甜。











豐林秀


嘿,我來咯!

童年的貧窮帶了歡樂。從小長在鄉下,地地道道農村人,雖然生活艱苦,但是很歡樂。每次放假約上幾個好友滿山的跑,跑去人家果園摘人家桃子吃,雖然很害怕,但是很刺激(因為還小不懂事)。每次放晚學回家做完作業,和隔壁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出去放牛啊,趕鵝啊等等,有時候和幾個小朋友玩的太投入,牛跑得很遠,回到家免不了一頓罵,雖然每次都會罵哭,但是還是開心的;到了農耕季節,和父母一起下田收農物播幼苗,累並快樂著!現在長大了,雖然進入了城市生活,條件也跟了上來,但是每天在城市的喧囂中忙碌著,童年時期在農村的快樂消失了。如果你累了那就放緩腳步,回憶一下曾經的快樂時光,如果你哭了,那就嘴角上揚,抹乾眼淚,回頭看看吧!



揹著D90的集市


小時候家裡條件很一般,父親是一名鐵路職工,母親是家屬,零零散散的幹一些活貼補家用,我有個姐姐,一家四口生活還算過得去。記得還沒上學的時候自己的玩具只有一個上發條的鐵皮小火車,還是姑姑給買的,缺少玩具就和同齡的孩子一起撿煙盒,撿酒瓶蓋,冰棍棒玩,也還算樂在其中。

早上母親去買菜我就盼著她能給我帶回來一根3分錢的冰棍,但不是每次都能如願,每當母親從自己編的菜籃裡拿出快要化掉的冰棍遞給我時心裡別提多高興了。看著母親暖暖的笑容,我就堅持讓她咬一口,然後我們一起開心的笑著……那時候我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好吃的一定要父母先吃,包括我現在的女兒也繼承了我這一點。

小時候姐姐在市裡上小學,住在叔叔家,幾百公里的路程。那時候每次學校放假我們才能見面,見面時感覺好親啊,我們一起玩,一起看書,一起幹活,有時候兩個人鬧彆扭我總打不過她,被她擰著胳膊疼的哭鼻子……等氣都消了我們又像沒事一樣。還記得因為和姐姐見面時間少,家裡也沒有電話,想姐姐的時候還會躲在被窩裡哭……

寫到這裡感覺有些跑題了,沒有想別人家那樣從小就需要幹活,掙錢養家,吃不好穿不暖的我也確實體會不到貧窮帶來了什麼,只覺得父母的性格教會我做人要正直,凡事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做一個老實巴交的人。


藍色深海里的心的風景


  童年時家裡比較窮,如果再出生早幾年,那我是三代貧農,根紅苗正。彼時農村剛開始包產到戶,很多農民的收入見漲,而我們家是在農場,依然是集體勞作,父母們也不是純粹的農民,而是所謂農場上班的工人。只是貧窮這件事情是實實在在的。

  父母都算是外來人口,沒有老人在身邊幫忙照看孩子,而幼兒園還是收費的,父母是承擔不起的,於是我在父母上班的時間裡就成了野孩子,在場子裡到處遊蕩。有一次,場裡有兩個年輕小夥拿著汽槍打麻雀,興奮的我就跟在人家後邊幫忙撿打到的獵物,不知不覺就到臨近的村子裡,到了午飯時間也沒回家。那天正好是暴雨過後,河水大漲,等我從臨村往家走時,看到場子裡眾多的大人們正在橋邊拉網,我很好奇,問一個人他們在做什麼。那個見到我沒理我,卻向大家高聲喊到,我回來了。原來,父母找不到我,發到全場的大人們在附近找了半天無果,懷疑我玩水落水了,如果橋邊的漁網拉上來還不見我,場長就要下令所有男職工下河拉網了。其實,幼兒園的費用不會太高,畢竟就是為農場職工服務的,經此一事,我倒為大夥謀得了一項福利,自打那天起,幼兒園免費入園。

  還有很多其它與貧窮人家雷同的故事,比如媽媽為了10塊錢借遍全場;我的衣服破了也縫補後要繼續穿;上街第一次看到香蕉想吃,媽媽問完價格後,我就乖巧說不吃了;打破一個碗會惹得父母大發雷霆,那可是損失了家裡為數不多的資產;手電筒還真就是家裡惟一電器。雖然不至於吃不飽,偶爾吃不上飯也是經歷過的。

  迴歸正題,兒時的貧窮對成年之後的我帶來的哪些影響呢?

  第一,比較節儉,甚至形成過度畸形的節儉。

  購買任何東西,價格是第一位的,很少考慮品質。當然,東西能不買就不買。有了女朋友之後,她總結我是一年兩雙鞋,冬天一雙夏天一雙,襯衫穿四季,冬天內穿夏天外穿。在她的教化下,才開始吃麥當勞、肯德基,當然那時自己依然是不會去的,只是陪她吃才會去。

  第二,買回來的稍貴重點東西,太過愛惜,往往成為擺設。

  按理說,東西買回來得物盡其用才算買得值,才是發揮了東西的價值,獲得了最高的回報。但窮人家裡出來的孩子,好東西怕用壞了啊,只在必須用的時候才用。結果,往往東西不是用壞的而是放壞的或者放過時了,其實這才是最大的浪廢。

  第三,與同齡人交往時,涉及金錢特別敏感。

  無論多要好的朋友,一旦涉及金錢,理性與理智會讓我做出正確的行為,但是心底一定會打個小算盤,計算一下自己多付出了多少錢或者受人饋贈了多少錢。不清楚這算不算一個負面的影響,總歸是有些小氣吧。

  第四,窮過的人,容易被短期利益誘惑,高估風險,忽視長遠規劃。

  在看得見的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做選擇時,往往過高估計風險,更多的時候寧願要眼前的小利,對長期的大利會以風險過高為理由放棄,對可能存在風險帶的可能的結果心存恐懼,所以終究難發大財、難有格局。

  當然,這裡談的只是我個人的經歷與感受,人和人是不同的,據說某東的老闆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單就從其成就來說,人家可沒有受到因貧窮而帶來的這些困擾吧。  


樂恩的故事


回頭看看,那個時候的貧窮養成了現在自己比較節儉的習慣,因為窮怕了!還有,幾年的勤工儉學養成了自己勤勞的習慣,因為後面換了幾次工作,每次中間的間隔最長時間都沒有超過10臺,所以這次疫情宅在家裡一個多月,感覺非常幸福。還有因為貧窮,上大學的時候遭受了很多傷害和痛苦的事情,反而讓自己樹立了一個簡單明瞭的目標,我要努力工作賺錢,改變自己的生活,改變別人對我孩子的看法!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每一件事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回首往事,我內心深處其實是滿滿的感動,感謝生活的磨練讓我成長,感謝生活的打擊讓我堅強!再次感謝邀請,讓我突然回到年少輕狂時候的感覺。


平安小李飛哥


童年時,是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親卻被小孩子的生病搞得經濟和人都非常緊張。父母那時年青事業心強經常加班加點工作,父母親工作年年評上先進,媽媽還得過全國三八獎狀,媽媽還是縣裡政協常委。老大才一歲多生病醫治無效病故,老二、老四也發燒、結石等生病,我還行瘦瘦的不生病。父母親錢再緊張也要我們好好學習,等長得稍大後就鼓勵我們勤工儉學,利用署假去幹活掙學費生活費。我們一個個都很爭氣地考上中專大學從家裡飛了出去,後來我們家仨姐弟全憑自個的努力參加了革命工作,幸福之家讓親朋們都很羨慕,父母也感到很榮光,不求大富大貴平平安安才是好。


貓咪—地球


現在和兒子講起我的童年,總以為我編故事,根本不會相信。小時候小麥粉很少吃到,只有過年才吃個痛快,肉更是難得。早上上學就拿塊窩窩頭邊走邊吃。只到十歲左右國家施行單幹才有白麵吃。衣服很少做新的,基本小孩穿大姐或哥穿小的,過年才每人一套新衣,那種穿新衣的快樂心情真的無以言表。學校是土房子,課桌是土坯壘的,上面糊一層紙,二三個年級孩子一教室,上晚自習每人帶一自制小油燈,只到上初中才用上汽燈。冬天每個學生自帶玉米芯點火盆取暖,大多手腳是凍爛的。夏秋放學是沒有太多時間玩的,不是打豬菜就幹農活,因為那時農活只靠人力的多,拖拉機也後來才有的。幹活很累很累,累到躺地裡一動也不想動。不過那時天很藍,野花很多,隨時在草叢裡可找到鳥蛋。冬天的雪很厚很白,霧也是白茫茫的,冬天雪化屋簷上冰棒掛一溜,大人會及時弄掉怕傷到孩子,河裡冰很厚很厚,那是孩子們的遊樂場。童年清貧但也快樂!





雨落野空寂


我不認為童年物質上的貧窮能給我帶來什麼影響,反而讓我現在覺得那反而是一種寶貴的經歷,讓我反而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我的家鄉是一個南方的小山村,靠近長江邊,丘陵地帶。當我出生已是家中老七,那時正值包產到戶,農村開始每家分田分地的年代。哥哥姐姐們年紀也大了些,也能夠幫助家裡幹些農活,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過的忙忙碌碌,卻反而過得喜氣洋洋。所以今天的我們無法體會到當初那個精神高漲的年代,每個人好像有使不玩的力氣,努力工作的樣子。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幸福的。雖說在農村常吃紅薯稀飯,但總的來說卻不至於餓癟肚子。我的母親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我們改善伙食。印象最深是我和姐姐去地裡挖野菜,然後和著米磨碎的粉,我們叫米粉“搞糊子”吃。這種熟悉的味道如今卻再也嘗不到了。我常常對我十多歲挑食的兒子說,嫌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那你是沒經歷爸爸每天上學就兜裡二個紅薯。每天吃著紅薯,吃的噁心,吃的吐!


那時的我們最盼望著莫過於過年。以前過去農村孩子多的家庭,衣服一般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好歹過年還會制辦件新衣服穿。家裡面也會買上二斤肉,制辦些年貨,但那一般是招待客人所用。那時的人們是那樣的樸實,往往來客只吃麵條和湯水,把雞蛋和肉絲都留起來,留著下家客人到來。等到最後才分給我們一個流著口水,眼神直溜溜叮著碗裡,嘴上卻說“我不要,我不要,我吃過了,吃過了。”最後恨不得把碗都哧溜吮一遍。

那時的我們物質是貧窮的,但精神上卻是富有。一家人和和睦睦風雨相擁。慢慢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物質也逐漸豐富起來,真是每一天都是過年啊!回想這一切童年苦難地經歷,現在都變成了我寶貴的財富,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生活是要人創造的。我曾經把我童年的經歷講給我兒子聽,他簡直像聽天書般。他無法理解父輩所經受的磨難。在他的眼裡睜眼就是“肯德基,麥當勞”,玩的也是手機電腦。他也無法體會那父輩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

我曾半開玩笑的對他說,把你送到深山僻壤的地方去住一段時間,他卻欣欣瑞舞起來,他不知什麼是貧窮,什麼叫餓著肚子。吃一顆糖果都要吮一天,以為天天有糖吃,那就是幸福。時代在進步,社會在向前發展。過去的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回到過去。但我仍然在教育著他: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勤儉樸實,熱愛生活,幸福的生活是要靠我們去創適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反而生生不息,蒸蒸日上的結果吧!


樂風Rv8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我帶回了童年了,時光過得真的很快,一晃就幾十年了。那個年代的主題與回憶就是一個窮字,啥都成為一種奢侈品。盆窮給我帶來的更多是一種羨慕,一種奮鬥,一個目標。

記得那時候,家裡值錢的東西沒有,什麼童年玩具、美食沒有,玩具就是石頭、木頭......,其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到河裡玩水,稍大的時候就在河裡抓魚蟹和全村滿巷跑玩抓迷藏,人家有些錢的家庭,經常會看到人家小孩玩具是買回來,吃的花樣太多,呵呵,那個時候就是羨慕[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段時間,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家米也不夠吃[大哭],飯只有晚餐吃,但飯前必須先解決一窩地瓜,否則飯不夠吃[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或許,真的是窮人孩子早當家,從小我就知道要奮鬥要努力,成大後要好好幹。知道嗎?那時候我的願望是長大後要買很多很多豆腐花來吃,買一桶放在家裡,我想吃就吃[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小樣的!就這個願望嗎?呵呵,你不知道的,那是我那時候很大的夢想哦,小人物有小夢想,但足以支撐起我整個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與美好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