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與公婆相處?

onelove陽光


關於你的描述,其實我只想說孩子本身是自己的,就應該自己帶,雖然我說的不好聽,至少你不會喜歡,但是這是事實,而且自己帶出來的孩子比隔代更好。估計你還年輕,後面會慢慢體會到。

既然你問了這個問題,那麼我說一下如何相處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1公婆那代人比較唸叨,新媳婦估計聽起來厭煩。不過可以想想,我們的爸媽不也一直那樣嘮叨我們,也許就豁然開朗。

2做飯做些公婆喜歡的飯菜。過節給爸媽買些禮物的同時,也給公婆買,把他們當爸媽看待,鐵石心腸也會融化。

3即使公婆不對,也不要吵架理論,畢竟媳婦是晚輩,說出去未必能贏。可以先擱置,等大家心平氣和再合計,或者讓自己的丈夫從中調解。

4不要背後說公婆的壞話,說給第三人聽總歸不好,說不定哪天又會傳到他們耳朵去,容易惹出事端。

5孩子是婚姻維繫的紐帶,也是親情維繫的紐帶。把孩子教育得懂事乖巧,深得公婆歡心,也能緩解很多矛盾。

6同一個屋簷下,難免磕磕碰碰,計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有時放寬心才能走得遠。如果已經很畢恭畢敬,但是永遠得不到公婆的賞識,也可以跟丈夫商量與公婆分開住,也儘量別離太遠,相互可以照應。


布丁的銀紐扣


這個問題我很有經驗,我家公公在老公十多歲時就過世了,婆婆一個人在農村帶著三個孩子含辛茹苦把他們拉扯大,她很能幹也性格較強勢。我是湖南遠嫁到廣東,與老公剛結婚時,感覺婆婆看不慣我這個外地媳婦,總是時不時發脾氣,老公很孝順,夾在中間很是為難,只是在背地裡安慰我。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方式,只要是休息的日子,家務搶著做,一日三餐基本都包了,晚上又陪她散步聊天,關係相處很融洽,其實主要是順她的意,老人家嘛,多哄哄就好了[呲牙]


梓子冰


公婆和自己並與任何血緣關係,只是因為自己的老公,所以,這一直是眾所周知的一個難題!我和公婆住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開始的時候和平共處,相安無事,日子久了,矛盾重重,後來,我發現,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包容,溝通理解。老人嘛,總會有嘮叨的時候,我們作為媳婦的忍忍,但是,不能太過,如果公婆真的一再得寸進尺,偶爾需要反抗一下,前提是先和老公溝通解決,然後和老公一起去和公婆溝通!


糖小妞兒


1

放低要求。俗話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你和婆婆的聯繫是你的老公,這個紐帶遠遠比不上血親、姻親、親戚甚至利益,她畢竟是外人,所以你對她的要求不能太高,更不能要求她像女兒一樣待你,既是她說要對你像親女兒一樣,你千萬不要相信。

2

管住嘴巴。俗話說,語遲則言貴,水深則流緩。當我們和婆婆相處時,不能和對待媽媽那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一定要經過大腦的過濾。該說的少說,不該說的一概不說。

3

壓住脾氣。俗話說,衝動是魔鬼。如果你不高興或者很生氣你婆婆的做法,你要壓住脾氣,告訴自己要淡定,你可以把你的不滿告訴你老公,讓你老公去說。你說她一次,她會記一輩子,她兒子說她,下一分鐘就沒事了,這就是差距。

4

調和習慣。來自不同家庭的兩個人,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如果不是一個地方的比如說南方和北方,甚至同是南方或者北方的不同地方,生活習慣更不相同。要學著調和習慣,看不慣的少看,吃不慣的少吃。不要試圖讓你婆婆來改變習慣,況且習慣也不太好改,就是好改,她也不一定願意改。

5

學會忍耐。在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說她,要說也要委婉的說,但是不能避免她要說你,這時你要忍耐,就當沒聽見。想想你忍耐是為了老公和孩子,畢竟她是老公的媽媽,孩子的奶奶,而且孩子還指望她幫你帶呢,如果她有錢的話,還有錢可圖。


心冷無心生活隨拍


與公婆相處真是個難!難!再難也要和陸相處!我個人看法:

1.婆婆不喜歡你,這很正常!但不怎麼喜歡你的小孩?你是不是生的是女孩,而老人有封建想法重男輕女。這樣老人就會無法給孫女過多的疼愛。有些老人甚至會討厭孫女,就因為是女孩。

2.如果生的男孩!而你婆婆也不怎麼喜歡?那可能是你婆婆本來就不疼愛的你老公。有些老人是這樣的,不疼愛這個兒子會連他老婆孩子都不喜歡。這樣的事在我身邊就有。

3.要是以上兩點都不是。你婆婆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可能她這個人會自私點!不幫你帶孩子這個不可埋怨!作婆婆的也沒有這個義務要帶孫子(孫女)寧可自己辛苦點把孩子帶大。

4.要是家庭困難,自己要帶孩子,婆婆又不肯幫忙帶。這是真的會討厭她!困難總會過去,你也不能埋怨太多,在家做好兒媳婦的本身:家務要幹,公婆照樣要孝敬!有什麼好吃要先叫公婆吃!作為兒媳婦的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所以給後人作榜樣!

5.婆婆日常嘮叨嘮叨的你可以不用理她就好,有什麼事跟自己老公說。你老公會和好溝通。你學會哄哄公婆就好了:多點叫媽!吃飯了!媽!讓我來做吧!反正多點叫媽,對你有好處!多點順著她就好了!老人嘛沒什麼的,多哄哄!




值得吃飯


與公婆相處是個千年難題,因為每家的情況不一樣所以處理起來難度就大了。但是用的來說有這麼幾種辦法。

一、保持距離

年輕的夫妻最好不要和公婆住在一起,因為大家年齡層不一樣,不可能所見所感所做能一樣,當然不一樣就會出現隔閡。另外一點,住在一起,你自己算算,就算你生了小孩,也相當與是你進入了他們的大家庭,從人類的生活習慣上來說也是少數服從多數,原來的家庭結構不會因為你的加入而有什麼改變,那只有你這個少數去改,那我就問了,你要是能改了,還會出現矛盾嗎?[摳鼻]。所以呀,還是現實點讓距離產生美,大家和平共處,互不干涉。

二、學會換位思考,溝通為主

當然如果是避免不了的住在了一起,那就不要主動去創造矛盾。不管發生什麼事兒,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自己是婆婆我們會怎麼辦、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和狀態。要是想不通,那就用溝通來解決,能直接溝通的就直接溝通,不能直接溝通的就讓老公去溝通。一開始的相處不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不要積少成多留有後患。

三、同一屋簷下各過各的

這種情況比較嚴重,就是不得不在一個屋簷下還溝通不了。那就放開自己,為自己著想,自己怎麼開心怎麼過,心情好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心情不好時,就當家裡只有你自己就好了。

但是總的來說,只要年輕人對男方父母沒有什麼奢求,自己的小生活是獨立的。公婆相處的事情就很好處理,能相處的來就多來往,相處不來就各過各的。他們養大了你的老公,你的老公給他們送終,你完全沒必要摻合進入。



儀米媽媽


雖然現在是21世紀,但如何與公婆和諧相處還是一個讓人絞盡腦計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為這個家生了孩子,自已平時也沒有做錯什麼,可公公或婆婆就是不能對自已好一點,不能像對待自已的親生孩子一樣對自已。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但這樣並不是長久之計,只要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就免不了誰看誰不順眼,對誰也沒有好處,而好的家風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和公公婆婆好好相處,讓她們喜歡自已呢,以下有幾條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把公公婆婆當親生父母一樣對待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好。你做的一切,公公婆婆是會看到的,平時要對他們多關心。

2.不要計較

對於公公婆婆做了什麼讓自已不滿意的,只要是不觸及底線的,不侵犯利益的都可以一笑置之,只有寬容才能贏得尊重。沒有什麼比家人重要,在外都得要對他人好,何況是家人呢。所以要放開心來,不去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才不會覺得委屈。

3.學會謙讓

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在某些方面可能會斤斤計較,不滿意這不滿意那的,作為子女要做的就是體諒他們,順從一下他們,千萬不要和他們吵起來。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有時候他們會無理取鬧讓自已不開心,但每次都謙讓一點點,以後就會更好,家庭也會更加美滿、興旺。好的家庭才能養出好的風水。

4.尊重老人

無論自已感到如何的委屈,都不想把委屈放大,一定要尊重老人,不要去過分責怪,老人也需要被關愛,不尊重老人是一種特別不道德的行為,切莫把因為委屈而失去正常的說話方式和態度。

5.調整自已的心態和情緒

在和公公婆婆鬧了不愉快的時候,不要在背後埋怨和講他們的壞話,一定要靜下心來,暗示自已不要生氣,這些都是小事,是不必要的。只有平衡好情緒才能以積極的態度生活,關係才會樂觀,事情才會慢慢好起來。





羅馬姑娘


和公婆相處,最好的方式肯定是互諒互讓,和睦相處了,但是這種情況不容易達成,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可以,所以只要有一方不講道理,那麼這種理想的方式就無法形成。

假如公婆比較多事,老公又是媽寶男,事事聽父母的話,不敢違背半分,那麼做妻子的要想家庭和睦,就得受點委屈。

假如公婆比較明事理,而做兒媳的卻事事挑剔,甚至慫恿老公去和父母作對,這種情況也無法實現和睦相處,而要想息事寧人,做父母的就得和子女分開住,沒事少聚到一起,免得生事端。

在與公婆相處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形成以上兩種模式,就得先從自身出發,先培養好自己明事理,辨是非的能力,主動尊重老人,孝敬他們。

即便是遇到了難於相處的公婆,面對他們的無端指責,也不要一味忍讓,而是就事論事,不卑不亢,拿出自己的姿態,亮出自己的觀點,能採納就和睦相處,實在忍受不了,就分開住,少在一起聚,這樣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與公婆相處的過程中,切忌偏聽偏信,被人利用,更不應該口出惡言,傷害老人,這是最令人反感的行為。


秋葉子


這就相當於如何和舍友生活是一樣的道理。

坦然看待,用心接納,問心無愧。

你是第一次做別人的兒媳婦,他們也是第一次做公公婆婆,生活中難免有摩擦,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沒有摩擦那不是和路上擦肩而過陌生人一樣嗎,所以生活上的摩擦換個思維把它消耗掉,人生只有一次,獨樂了不如眾樂樂,大家開心這不是更好嗎?

日子平淡,人生漫長,開心就好!


飆車的九兒


真誠加寬容再加換位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