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從2020年開始以來,跨國汽車企業逐步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其中,車企的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各方面數據也相繼浮出水面。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據瞭解,發佈財務報表的跨國車企在整體銷量上,大部分保持平衡,沒有出現大幅增長或下滑狀態。具體到美系車企,其在營業收入和利潤方面出現了全軍覆沒,紛紛下降。其中,福特2019年淨利潤僅為4700萬美元,暴跌98.7%。

對於跨國車企而言,利潤無論出現增長還是下滑,很大程度上都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汽車逐步衰弱,整體發展形勢、關稅政策、經營成本等也將影響跨國車企的財務情況。除此之外,不同車企還將採取關閉工廠、裁員等不同措施進行應對,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盈利。

1

跨國車企2019年銷量穩定,營收出現微降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下行發展,目前多家跨國車企巨頭沒能逃脫業績下滑的命運,整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儘管目前多數跨國車企財報數據不如預期,出現下滑,但相比而言,銷量還尚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大眾集團以全球累計銷量1097.46萬輛奪得第一,相比去年同期,其增加幅度僅為1.3%。與此同時,豐田汽車2019年全球銷量達到1074 .21萬輛,同比增長1.4%,連續4年實現銷量增長,同時也刷新年銷量新紀錄。而日產-雷諾-三菱聯盟在2019年的總銷量為1015.52萬輛,相比2018年下滑5.6%,排名全球第三。

眾所周知,2019年全球車市並不景氣,但從全球銷量前三名的表現來看,其依舊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雖然日產-雷諾-三菱聯盟的銷量下滑幅度達到5.6%,但相比多數車企在營收、利潤等方面的雙位數下滑,全球多數跨國車企銷量表現較為穩定。

數據顯示,在目前已公佈財務數據的跨國車企中,整體營業收入偏向下滑趨勢,但基於銷量的相對穩定,營收方面的變化幅度不大,幾乎都在個位數上浮動,僅有日產汽車營收為7.5073萬億日元,同比下滑12.5%,創下跌幅最大。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除此之外,大眾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為1866億歐元,同比增長6.9%;戴姆勒集團2019年收入達到1727億歐元,微增3%;沃爾沃2019年營業收入達到2741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8.5%;豐田汽車在2019年4月至12月的淨收入為22.8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6%;現代汽車營業收入105.7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9.3%。

從營銷收入上看,大眾、戴姆勒、沃爾沃汽車、豐田等車企都在以向上的態勢穩定發展。由此可見,除去企業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跨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中還處在一個良好的階段。

2

美系全軍覆沒 車企盈利大幅下降

從整體上看,跨國車企的營收變化浮動不是很大,但作為美系車企,無論是在營業收入還是利潤、銷量上,其可謂是全軍覆沒,皆呈現下滑發展態勢。同時,在利潤數據上,福特的降幅已經達到98.7%,這在汽車行業中極為少見。

具體而言,福特汽車2019年全球銷量為490萬輛,同比下滑7.7%,其中福特中國銷量為56.78萬輛,同比下降26.1%。同時,在財務數據中,福特2019年全年營收為1559億美元,同比減少3%。在通用汽車的2019年財報中,其營業收入1372億美元,同比下滑6.7%;淨利潤67億美元,同比下滑17.4%;全球銷量774.47萬輛,同比下降10.7%。除此之外,FCA在2019年全年營收1190億美元,同比下降2%;淨利潤下滑19%至30億美元;銷量為436萬,同比下滑3.8%。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對於美系車企財務數據的集體下滑,這主要是受銷量、成本、政策等方面的影響。在過去的2019年中,福特汽車遭遇工人罷工,由此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新的勞工協議,補貼6億美元,同時福特汽車還在僱員退休計劃中支出22億美元。這些支出在整體上增加了福特汽車的成本,從而使北美地區的利潤大大降低。

另外,通用汽車在美國工人為期40天的罷工中,直接造成了36億美元的損失,這最終導致淨利潤下降。在此環境中,FCA可以算作是三大美系車企中較為幸運的一員,其2019年在亞洲地區發展不如預期,銷量僅為14.9萬輛,使亞洲市場全年虧損達到3960萬美元。

3

裁員、關廠成為主流車企選擇

在全球市場中,跨國車企利潤整體下滑,這對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為此,很多汽車企業計劃選擇多種措施改變現狀,增加利潤,以更好的迎接未來挑戰。

在此之前,戴姆勒在發佈2019年財報前就已傳出將在2020年擴大裁員規模至1.5萬人,並減少對非核心業務的投資,同時縮減產品陣容的消息。戴姆勒在2019年財報中表示,戴姆勒已經在全球業務板塊內大力實施增效舉措,包括縮減人力和材料成本、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臺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預計在2020財年即可對利潤產生初步的積極效應。

從戴姆勒方面,人力成本的減少將是其未來不可缺少的發展措施,而這也是全球主流車企應對利潤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重要方式。據相關統計,主流跨國車企在2019年公開裁員計劃已涉及8萬人以上。

除此之外,大眾方面目前計劃關閉其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的兩個燃煤發電廠,接下來將通過燃氣輪機發電廠進行發電。在此基礎上,大眾工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60%,相當於87萬輛汽車的排放量。對於未走出“排放門”事件,不斷進行賠償的大眾而言,這或將是減少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比大眾和戴姆勒,本田將2019年利潤降低的原因主要歸咎於研發成本的提高和部分地區銷量的下降,為此,本田方面已決定率先關閉菲律賓和英國的一家工廠,以此減少工廠成本上的浪費。

另外,在福特和通用兩家美系車企中,它們認為福未來必須做出改變,尤其在產品方面,將按照當下的行業發展趨勢,把智能化、網聯化、電氣化、共享化放在戰略規劃的重要位置,實現不同技術之間的平衡、穩定、可持續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