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2018年12月获批上市第一个国产PD-1抗体,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2019年2月,拓益开始销售,仅半年时间,就贡献超3亿元营业收入。但公司从2013年至2018年12月已经历10轮融资,累计金额超48亿元。然而,大笔融资并没有堵上亏损的窟窿,从2015年直到2019年三季度期间,连年亏损累计金额高达15.24亿元,它就是君实生物。

即将成为三大板块上市公司

君实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具备完整的从创新药物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能力。公司拥有卓越的创新药物发现能力、强大的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大规模生产技术及快速扩大的极具市场潜力的在研药品组合。

早在2015年,君实生物已通过新三板第一次在资本市场露面;2018年12月,君实生物又登陆港股,成为首家“新三板+H股”公司。若此次能顺利登陆科创板,君实生物将成为首个“新三板+H股+科创板”的上市公司。

(1)它为什么研发投入强度这么高?多年亏损,仍有人看好?

(2)它究竟研究了什么药物,毛利率能够达到84.92%?

研发投入这么高?能赚钱?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熊凤祥、熊俊父子,合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9.80%。其股权结构如下: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公司产品主要为创新型生物制品,大部分为源头创新、自主研发,同时通过合作开发引进与公司原创产品线有协同作用的产品,增强公司产品管线。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以下简称“JS001”或“特瑞普利”)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D-1注射用单克隆抗体,针对各种恶性肿瘤。

从2015年直到2019年三季度期间,君实生物连年亏损,累计金额高达15.24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15414.86%;实现归母净亏损2.91亿元,亏损幅度有收窄趋势。

目前,收入主要来源是新药品销售、技术转让与服务、制剂耗材销售。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新药品销售—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以下简称“JS001”或“特瑞普利”)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PD-1 注射用单克隆抗体,针对各种恶性肿瘤。

技术转让与服务—2017 年度公司与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向其转让重组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50%权益,并向其提供与之相关的技术服务。

其上游:君实生物主要采购的原材料为培养基干粉、除病毒过滤器、储液袋、搅拌袋、亲和填料、层析填料等。

其下游:为分销商、医院等,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都在60%以上。

三年研发复合增长率为110.03%

研发投入的高低、研发管线的广度和市场规模,决定了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研发投入: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3月,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200.1万元、27,530.34万元、53,818.28万元和19,395.06 万元,2017年度及2018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25.66%和95.49%,2016年至2018年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0.03%。

看完研发投入,我们再看研发管线

目前包括此项已上市销售产品的拓展适应症研究在内,公司共有19项在研产品,其中17项为创新药、2项为生物类似药,覆盖肿瘤免疫治疗、代谢类疾病、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十轮融资仍多年亏损,创新药能否扭转?

目前国内市场上共有5个PD-1药物获批上市,其中2个进口、3个国产。目前获批上市的国产PD-1药物,主要集中在小瘤种上。行业观点认为,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谁的PD-1药物能开发更多适应症,谁就更有机会占据先机。

据君实生物披露,公司正在或即将就特瑞普利单抗开展超过20项临床试验,包括11项关键注册临床,与国内众多临床试验中心进行包括肺癌、肝癌、尿路上皮癌、食管癌及鼻咽癌等多个适应症在内的 I 期、II 期和 III 期临床试验,并在美国同步进行 I 期临床试验。此外,公司还是首家抗PCSK9单克隆抗体和抗BLyS单克隆抗体取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的中国公司,公司还向美国药监局申请并获得了全球首个抗BTLA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临床试验批准。

特瑞普利

目前仅一个产品上市,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以下简称“JS001”或“特瑞普利”)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PD-1 注射用单克隆抗体,针对各种恶性肿瘤。

该药品尽在2019年销售, 毛利率为84.92%,与同行业公司基本持平,但是公司前几年一直亏损,2016 年度及 2018 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2018年12月17日,特瑞普利获 NMPA 有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目前,特瑞普利的适应症拓展也正在进行中,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正在或即将开展的临床试验超过 20 项,包括11项关键注册临床,针对多项拓展适应症如非小细胞肺癌(EGFR 阴性)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EGFR 阳性、TKI 治疗失败)一线治疗,食管癌一线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鼻咽癌二线治疗,肝细胞癌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等。

总结

公司的源头创新能力,即有能力进行药物前期开发的新靶点发现和验证,意味着更高的药物研究水平,更大的药物发现与成功可能性,以及更广泛的疾病领域覆盖范围。随着公司持续进行更多创新靶点的探索与验证工作,会有更多的在研药品进入未来的开发管线,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未来三年增速要看目前核心药品的适应症和临床试验开发情况,看特瑞普利能不能获取更大的适应症范围,同时扩大市场规模。而其他几款药要看研发进度和上市申请进度。未来十年增速还是看研发能力,如果能有更多的资金支持研发,增加研发速度和在研药品规模,还是比较有想象空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