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作者 | 黃文莉(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化學與生物技術工程碩士)

排版 | 博雅

校對 | 陳臻宇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急淋”),是最為常見的兒童癌症之一。

但你知道嗎?60年前,患上這種病的孩子裡,沒有人能看到治癒的曙光。而芭芭拉,正是世界上第一批感受到“治癒”的兒童急淋患者之一……


01

患上“急淋”的芭芭拉

1968年的夏天,五歲的芭芭拉•鮑爾斯(Barbara Bowles)在跟小夥伴們玩耍後,感到特別的疲憊。她以前從來不會這樣——一頭棕發的芭芭拉是家裡三個小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活脫脫是個假小子。她總是和周圍的孩子們打成一片,即便學了鋼琴,也沒法變成一個完全的“淑女”。

芭芭拉的父親開始注意到女兒的異常:比起以前,芭芭拉顯得特別的沒精力,臉色蒼白,經常抱怨關節痛,不時會流鼻血,連體重也開始下降。

父親帶芭芭拉去看了當地的兒科醫生。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告訴芭芭拉的父母一個壞消息:在芭芭拉的骨髓深處,白細胞正在不受控制地增殖。這些異常增殖的白細胞有著不成熟的結構,在芭芭拉身體內到處流動,擠佔了健康血細胞的活動空間。

而且,這些異常的白細胞還在芭芭拉體內不斷累積,並且在數量上佔據了優勢,使她的血液變得蒼白——芭芭拉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即便是現在,孩子患上白血病,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更何況是在半個世紀前的1968年!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在當時,兒童急性白血病的死亡率是100%,因為病變細胞處於身體的每一個角落,並且持續性地流動,醫生無法完全消滅它們。芭芭拉的父母絕望不已:“這個消息就像一封死亡判決書。”芭芭拉的父親說,“留給我們的只有恐懼。”

芭芭拉的家庭醫生抱歉地告訴這對父母:對這個病,醫生真的無能為力。當時美國有幾家醫院能夠用藥物延長芭芭拉的生命,但治標不治本——那些藥物毒性很高,即使能延長芭芭拉的壽命,她也會在幾個月之後因為復發或者免疫體系崩潰而去世。

事實上,從1827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被發現以來,它的患者都離世了,無一例外。

所有人都以為,芭芭拉將會和其他患者一樣,無法逃出病魔的掌心,但此時事情卻出現了轉機——芭芭拉的家庭醫生聽說,在美國孟菲斯市的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裡,有一群醫生正在研究如何治癒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02

倔強的平克爾醫生

懷著一線渺茫的希望,在1968年的盛夏,芭芭拉一家驅車從美國密西西比州一路向北,來到了位於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

在他們的目的地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裡,有一位醫生正在雄心勃勃地推動兒童白血病療法的研究。這位醫生名叫唐納德•平克爾(Donald Pinkel)。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在平克爾職業生涯的早期,他曾在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和西德尼•法伯(Sidney Farber)一起工作——後者後來建立了著名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Institute),是全美最優秀的癌症研究所之一,這是後話。而在當時,在波士頓兒童醫院,法伯正在研究一種能緩解兒童白血病的藥物——氨基蝶呤。

儘管這離真正治癒兒童白血病還很遙遠,但是法伯的研究在平克爾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並在日後幫助他找到了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1956年,平克爾來到位於水牛城的羅斯威爾帕克癌症研究所(Roswell Park CancerInstitute),成為了該研究所的首席兒科醫生。雖然平克爾非常熱愛他的工作,但水牛城嚴酷的冬季使他的肺炎經常復發。就在這時,他聽說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丹尼•托馬斯(Danny Thomas)將在位於南方的孟菲斯市投資,建立一所兒童研究醫院,他心動了。

當時,孟菲斯市只是一箇中等規模的城市,從來沒有過前沿的醫學研究。而且,一個由喜劇演員投資建立的醫院?這可沒法成為主流科研型醫院。同時,當時美國南部種族問題相對緊張,種族偏見並不少有,而平克爾是堅定的種族平等主義者,因此他頗為顧慮。而他身邊所有的人都不支持他去孟菲斯,認為他是在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冒險。

但平克爾還是和這所新醫院的董事會成員見了面。董事會保證,醫院對不同膚色的患兒都一視同仁。這讓平克爾終於下定了決心。在1961年的夏天,他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還在修建中的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成為了該院醫療部門的負責人。

平克爾有一個目標,他想要研究出治癒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方法。那時候,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中,大家只說“緩解”,從不說“治癒”——“治癒”幾乎成了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禁語,因為沒有人認為它可能實現。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唐納德•平克爾醫生 圖片來自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網站

因此,平克爾的雄心壯志讓他的同事們驚愕不已。有些人認為他這個想法非常不負責任,只會給家長們帶來不切實際的幻想。可是平克爾依然堅持著這個目標。他在採訪中說道:“我是個非常倔的人。一個教練曾告訴我:‘永遠不要逃避戰鬥——你逃得越遠,它就會反撲得越激烈。’”


03

其實在1960年代早期,已經有好幾種不同的高毒性藥物研發成功,如巰嘌呤、甲氨蝶呤、長春新鹼、環磷酰胺。但是它們都只能作為緩解症狀的藥物,並不能根治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當時的醫生一次只給患者用一種藥物。上述的每一種藥物都能夠在短期內緩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是幾個月內,患者的疾病就會復發,然後醫生就會給患者使用另一種藥物。而最終,在嘗試過所有的藥物後,大多數的患者還是再次復發,並因此離世了。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白血病患者的血細胞染色 圖片來自網絡

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白血病細胞能躲藏在體內深處,特別是腦膜的位置,沒有任何一種單獨的藥物能夠完全殺死所有的病變細胞,因此復發只是早晚的事情,已有的藥物都無法治癒這種疾病。

而平克爾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這些藥物組合起來,一起給患者使用;同時再加上頭顱和脊髓放療,從多個角度一起摧毀病變細胞。平克爾把這種方案稱之為“整體治療”(Total Therapy)。他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法做到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癒,而不僅僅只是緩解病情。

在當時看來,這個方案是相當激進的。要知道,這些藥物裡每個的毒性都非常高,即便只用其中一種都非常危險。雖然風險極大,但是在平克爾看來,這個治療方案可能會帶來治癒的機會,總比不去嘗試要好。

於是,在1962年至1967年間,平克爾帶領團隊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了4次整體治療的臨床研究,其中有7位病人得到了長期的病情緩解。這讓平克爾看到了治癒疾病的曙光。

在多次的臨床試驗中,平克爾及其團隊對治療方案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1968年,平克爾開始了第5次整體治療的研究中。這一次,為了降低白血病在腦膜復發的可能性,平克爾在前4次研究的方案上入了新的元素——直接在脊髓中央管內注射甲氨蝶呤(這種方法稱為鞘內注射)。

04

戰勝不可治癒的神話

芭芭拉一家就在這時候來到了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加入了平克爾的第5次整體治療臨床試驗。很快,芭芭拉的病情就得到了緩解,並在1968年秋天出院了。之後,芭芭拉繼續進行化療,並且每週進行一次複查。複查結果令人振奮——芭芭拉的白血病一直沒有復發的跡象。

1980年,芭芭拉最後一次回到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複查。這次,醫生正式宣佈,她的白血病治癒了!

事實上,平克爾的第5次整體治療臨床研究非常成功,35位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中,有一半得到了治癒。從此,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儘管平克爾的整體治療方案一開始並不被所有醫生所接受,但是由於它切切實實的治療效果,這個治療方案最終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一時之間,大量兒科醫生專程趕到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來學習整體治療方案。平克爾博士也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的兒科醫院,講授整體治療方案,甚至還去前蘇聯與當地的兒科醫生交流。

這種兒童白血病如今治癒率高達70%,60年前卻是不治之症

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如今已經是全美最優秀的兒童醫院之一 圖片來自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網站

在整體治療方案研究成功以後,兒科醫生們對它進行了不斷的研究和調整,而且新藥和新的診斷方法也在不斷面世。許許多多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孩子,終於能夠和芭芭拉一樣,徹底戰勝病魔。

如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癒率已經高達70%,在某些醫療技術較為發達的醫院,甚至高達90%

05

如今的芭芭拉

芭芭拉現在已經是一位精神飽滿的銀髮奶奶。當年,儘管出院後還要定期去醫院化療、複查,但芭芭拉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天天上學,沒有落下一天的功課。她後來攻讀了地質學碩士,成為了一名環境科學家,並且在自家院子裡打理了一座美麗的花園。

遺憾的是,由於當年的藥物和醫療手段都很有限,藥物的毒性對芭芭拉的生育能力帶來了損害,她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同時,藥物的遠期副作用也給她帶來了一些健康問題。

但是,每次想起自己白血病的治療過程,芭芭拉都依然覺得上天在眷顧著自己——她幸運地在對的時間去了對的地方,遇到了一位善良而有勇氣的醫生。

這就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整體治療的故事。這個曾經被認為不可戰勝的疾病,如今依然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之一,但大部分孩子和他們的家庭都已不必再面對死神的威脅。

這條通往治癒的路並不容易,但所幸,我們有許許多多像平克爾一樣的醫生和科學家,為我們鋪平了這條通往健康和未來的路。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還在不斷進行著。未來,還會有更多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Childhood Leukemia Was Practically UntreatableUntil Dr. Don Pinkel and St. Jude Hospital Found a Cure | Innovation |Smithsonian Magazine,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innovation/childhood-leukemia-untreatable-dr-don-pinkel-st-jude-180959501/], (accessed 18 December 2019).

2、Curing Pediatric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https://www.hematology.org/About/History/50-Years/1530.aspx], (accessed 18 December 2019).

3、J. V. Simone, History of the treatment ofchildhood ALL: A paradigm for cancer cure,Best Practice & ResearchClinical Haematology, 2006, 19, 353–359.

4、C.-H. Pui and W. E. Evans, A 50-Year Journey toCure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Seminars in Hematology,2013, 50, 185–1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