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攝影大師使用的設備一定是最先進的嗎?

無敵馬克兔


攝影是一門藝術不同於畫畫、寫字、他們使用的是一支筆而攝影使用的相機和鏡頭,好的畫筆確實可以提高效率但有了更好畫筆不見得你的作品就會更好,字人人都會寫但不是人人都是書法家。

所以大師很多時候在乎的是畫面的內容,而拿個相機只是一個工具在先進的工具也是人設計的也是人制造的,它在先進在厲害也沒有靈魂需要有獨到看法的人去使用他賦予它靈魂。

很多時候去看那些攝影大師其實使用的相機很普通,但拍攝出的作品卻能給人無限遐想空間,這就是攝影最大的魅力。

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我到底怎麼拍,拍什麼,如何挖掘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就是創作的靈魂所在,相機他只是一個你手裡的工具而已。

大神的相機很普通用起來順手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就夠了,至於多快的連拍、多高的像素、多牛的對焦、多厲害的鏡頭、其實都是服從於背後的那個你,你才是那個最核心的創作者。

不見得大師用的設備就是最先進的,攝影注重的是作品出來帶給人的美感,很多好作品往往都來自凡人。







唱媽攝影日記


不一定的,攝影圈有一句話叫,拼技術不拼設備。筆者認為,在以前工業條件差,相機做工都普遍有差異,很多攝影大師,當代的傑克遜,哈利特 維克都是用手機拍攝的。那以前的攝影大師馬克紐曼等等用的事20+24寶麗來的相機。所以我認為在現在有先進的設備可以更快快捷的記錄瞬間,沒有先進的設備也可以記錄瞬間。所以不是所有大師都是用專業設備。



職業攝影人丶可樂



一 車手與賽車的關係:一臺好的賽車沒有好的車手駕馭,他很難獲得冠軍,同樣的道理是一個好的賽車手沒有一臺好的賽車不一定拿不了冠軍,只是拿的過程中可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這個跟設備也是一樣的道理,懂得攝影的大師搭配好的設備是讓拍攝變得輕鬆。而攝影大師使用的設備不一定是先進的,但是卻是比較趁手的。而且現在的設備基本差距變小了,非極端的拍攝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沒有必要用最先進的。

二 用技術彌補裝備缺陷:很多時候新的技術都是菜鳥用得比較多,新的技術就是讓拍攝變得簡單,一些特好的裝備基本也是一樣,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攝影大師他已經知道每個場景該怎麼拍就好了,也知道如何去規避一臺相機的短板。就像小編有個做攝影的朋友人家還是用個普通的單反和標準鏡頭做事。所以不是極端,他們也不會更換最先進的設備。

三 理性消費:雖說很多大師也是有錢的主,但是他們懂得用技術彌補短板,知道怎麼做。設備更新換代必然的,電子設備也是入手就開始貶值,而且這幾年的裝備已經很不錯了,也沒有太多革命性的更新替代。作為一個技術不錯的攝影大師又怎麼可能入坑,當然除了設備狂除外。


春夏VS秋冬


既然都是攝影大師了,那肯定經濟收入也不錯,當然要用好相機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的攝影老師,一年收入幾百萬,用的都是兩萬多的相機,她說好的相機清晰度,對焦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拍出來的人物頭髮都能數的很清楚,絲絲分明。不過這並不代表沒有好的器材就拍不出好照片,只要自己有一定的審美,用手機也可以拍出大片,我平時喜歡用手機拍風景,好多都刪了,只找到下面這幾張。











攝影師滿媽


攝影從以前的少數人撐握到現在全民攝影,當然能稱得上攝影作品的還是少數。攝影師最重要的是腦子,而不是攝影器材,一張照片如果僅僅是像數高,銳度好,而沒有吸引人的內容,那這張照片不能稱為攝影作品。相反,即便是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有內容,有故事,可以打動到人,那也是一張好作品。




南社謝煥標


攝影是一門藝術不同於畫畫、寫字、他們使用的是一支筆而攝影使用的相機和鏡頭,好的畫筆確實可以提高效率但有了更好畫筆不見得你的作品就會更好,字人人都會寫但不是人人都是書法家。

所以大師很多時候在乎的是畫面的內容,而拿個相機只是一個工具在先進的工具也是人設計的也是人制造的,它在先進在厲害也沒有靈魂需要有獨到看法的人去使用他賦予它靈魂。

很多時候去看那些攝影大師其實使用的相機很普通,但拍攝出的作品卻能給人無限遐想空間,這就是攝影最大的魅力。

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我到底怎麼拍,拍什麼,如何挖掘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就是創作的靈魂所在,相機他只是一個你手裡的工具而已。


玩攝影想要有突破真心不建議追求器材,器材永無止境只有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如何拍攝出令人感動的瞬間才是正道,總覺得有了好的器材就能拍出好的照片這種思想還是別再想了。

大神的相機很普通用起來順手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就夠了,至於多快的連拍、多高的像素、多牛的對焦、多厲害的鏡頭、其實都是服從於背後的那個你,你才是那個最核心的創作者,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一些幫助。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1、有好器材就能拍出好照片嗎?

首先第一個問題:好的器材能讓你拍出好看的照片嗎?不少攝影小白或者玩了不久攝影的朋友有這樣的習慣,看到一張不錯的照片就問攝影師:“你拿什麼相機拍的?”這其實是一個很蠢的問題。

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照片是否好看與器材無關”,專業一點的說法是“畫面是否具有美感、情緒與器材無關”。

總結起來,因為用手機拍攝的朋友,他了解攝影美感來源的相關知識,懂得如何利用攝影語言去表達美。

而用單反拍攝的朋友,則完全沒有想如何構圖、如何用光,如何能拍出景色的美,更別提拍完後通過後期美化照片了。正是因為這些跟攝影真正相關的問題他都沒有考慮,那麼拍出來的必然是一張很普通的照片。

所以這第一個問題,就讓各位瞭解了,有好器材並不意味著能拍出好照片,思考並有能力發現、控制產生畫面美感的元素,比如構圖、光線、色彩、節奏、意境等才能拍出好照片。而要想具備這樣的能力,我們需要學習。

學習攝影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學習別人的優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學習對場景進行仔細的觀察、並多思考,找到美感的來源。

正因如此,不要讓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研究哪個相機好,哪個鏡頭好,更多的應該投入到攝影學習中,才能讓你拍出好看的照片。

2、買高端器材的意義在哪裡?

說到這兒,就要討論第二個問題了,既然器材跟拍出好看的照片沒關係,那好的器材優勢在哪兒呢?難道我們買了高價的器材都是被商家騙了?

高端的器材,其優勢有很多,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指出其中主要的兩點,主要是讓各位理解好的器材可以讓我們的拍攝有更多的選擇,並且畫面細節、色彩表現會更優秀。

第一點:特定題材或極端環境下更容易拍出清晰的圖片

注意,這裡說的是“清晰”的圖片。優秀的攝影器材比如那些高端的單反,高端的鏡頭,高端的三腳架等等。

但試想一下,如果手機拍攝的照片清晰度高一些,你會更喜歡哪張照片?如果你理解了第一個問題,那麼就不會在此處有疑惑了。

另外有些鏡頭帶防抖,有的不帶。帶防抖的價格要高出不少,同樣是為了更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這就是高端設備帶來的優勢。

關於星空攝影,好機友攝影之前推送了一篇非常全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攝友可以前去閱讀: 星野攝影超詳細教學,從器材、設置、參數確定到後期處理為您全面講解

第二點:高端的器材可以提供更好的畫質

為何將畫質與清晰分開,因為有些照片在拍攝時就不想讓他清晰,比如表現速度感用的慢門或者是追隨手法,亦或是虛焦等等。這些不清晰的畫面你不能說它畫質差。

首先“畫質”這個概念很複雜,細節豐富、後期寬容度高、高動態範圍、色彩還原準確等其他參數都可以說這個器材拍攝的照片“畫質”好。在這裡我們僅以細節豐富這一點來說明高端器材的優勢。

同樣是大光比環境,單反拍攝的照片其亮部與暗部都有細節,專業一點的說法叫動態範圍很高。

而手機拍攝的照片,為了讓暗部有細節,高光部分(天空)已經完全失去細節了,成為死白。即便如此,陰影部分還是有出現死黑的情況,也就是畫滿細節與單反拍攝的相比要差很多。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高端的器材,其畫面細節、色彩還原能力要比低端器材更好。

其他的比如好的鏡頭畸變控制能力更好,像素高的相機可以輸出更大尺寸等,這些都是高端器材的好處。

但還是要強調一點:再好的畫質、再好的色彩還原能力、再高的快門速度、再大的光圈都不能讓你拍出好看的照片,這在第一個問題中已經向各位證明過了,但這些優勢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拍攝選擇。

換言之,如果拍攝條件非常完美,又不需要捕捉動態影像,那麼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低端器材和高端器材其實沒有什麼明顯差別。如果你既有過硬的器材、又懂得攝影技法以及攝影美學,也就有了拍攝特殊題材並在極端環境下拍出震撼畫面的資本了。

3、你能發揮出器材的優勢嗎?

說到高端器材的優勢,那就有一個問題:你真的能發揮這些器材的優勢嗎?之所以拋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很多攝友花大價錢買了個高端相機,但你會發現他在打鳥的時候,依舊使用單點對焦區域模式…在抓拍的時候,依舊使用單次快門釋放模式…在光線很好的情況下拍攝,ISO還用著400、800…用三腳架拍攝的時候,鏡頭防抖功能還在啟用。

更別提什麼多重曝光根本一次沒用過,包圍曝光與HDR還傻傻分不清,不要笑,您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呢?

確實,您花1萬元、2萬元買了器材,但可能,您只發揮了它50%的性能。為了發揮剩下50%的性能,成本最低的方法,也是無數法師苦口婆心告訴各位新手的就是:看說明書。但我知道,您還是沒看。

畢竟看說明書確實有些枯燥,但學習渠道有很多,比如看視頻學習如何使用器材就是個很好的方法,網絡上有很多相關的課程。

但最方便,最實用的,還是“好機友攝影綜合學習U盤”。請原諒我在這裡不小心打了個廣告,但的確是方便、實用的好方法。

只有通過學習、瞭解這些功能的作用,才能讓您知道什麼條件下去使用這些功能。比如上文說的,打鳥還用單點區域對焦模式,那是因為不知道還有9點、27點,甚至某些高端機型還有153點區域對焦這種神器,也沒有人告訴您什麼時候適合用這功能。

4、攝影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們從畫面美感與器材無關,聊到好的器材可以在極端條件依然拍攝出高清晰度、高畫質的照片。有些攝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那什麼才是玩攝影最重要的?難道構圖、用光、色彩等攝影美學才是攝影的全部?

想拍出好看的照片,當然需要這些攝影知識,但攝影絕不僅僅如此。不同的人對於攝影有不同的感悟,有些照片的美感雖然不強但卻能打動人心。所以我個人的理解,攝影最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想法


hangmu612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說一說我的一點見解吧。

攝影是一門需要主觀思維很強的“藝術”,攝影界有句俗話:後面那個頭比前面那個頭重要!也說明攝影唯設備論是很錯誤的,如果你拿起了相機,看中的是相機先不先進,頭腦裡沒有自己的思想,我想你也就僅僅能拍出有個影像“遊客照”,還稱不上叫攝影作品!

另外,攝影中設備只是工具,只有跟思想結合在一起,它才有了靈魂,拍出的作品才有了思想。我們拿起工具的時候,我的拍攝主題是什麼?我的主題要如何表達?拍攝時光如何佈置?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比設備更重要更需要考慮的點。

回到問題本身,任何一個攝影大師都是一個有創作思想的靈魂,他們的作品給人傳達的是思想,而拍攝出這些作品的設備不是不重要,也重要,但是隻能定義為他們是大師手中錦上添花的工具,如果沒有思想的注入,那它也僅僅就只能是個工具!多似繁星的優秀作品有很多還出自大師們的手機呢,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當我們準備或者已經進去攝影的大門,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為何入門,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初心,沉下心來認真學習,有思想的技術才能成就大師!一定不能唯設備論,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力選擇合適自己的設備。記住,錯誤的定位,盲目的追求設備的高端會毀了你的攝影之路!





晨爸VVV


這個問題我想說一點我的看法。

這個問題,應該是討論了很多年了,且早有定論。但還是有人不斷地提出這個問題。

設備對一個人來講是隻是一種工具,它會幫助你改進產品的質量,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和決定性的因素,對於攝影也是一樣。

照相機通過這些年的更新換代,已經非常先進,技術上已經很完美了。早已不像早些年代的相機,還需要人工計算曝光和手動對焦,給攝影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攝影的入門門檻非常低,但是你要拍出好的作品,可不光是按快門那麼簡單。 需要攝影者有深厚的底蘊,這就包括:文學、歷史、美學、光學等各個門類的綜合,還要有自己的思想,深度的思考。你看當下成千上萬的人在拍照,又能有多少張留住你的目光,引發你思考、感動、記憶呢?能拍出這樣的照片的人,就可以成為攝影大師。我接觸過一些知名攝影大師,看到他們的相機都不是最先進的,有的還是用的7、8年前的老相機,漆都磨掉了,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決定了他的攝影作品的高度,而靠高級的照像機是做不到的。我們愛好攝影的人就應該多學習、多讀書、多思考、多看優秀作品,吸取營養,充實自己,沉澱文化厚度,抓住時代的脈搏去拍攝。這樣我們就能拍出一些有深度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能讓人思考,讓人記住,那你就是一個好攝影師,這樣的作品越多,你離攝影大師的距離也就不遠了。




建成看世界


用先進的設備就能成為攝影大師嗎?

我相信90%的人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為什麼到了這個問題還會有人沒答案?我相信你成為大師以後,肯定有能力買得起最先進的設備。即使你不買,攝影廠商會送他的產品給你。所以真正的成為攝影家。藝術家靠的肯定不完全是先進的設備。 而買得起先進設備的那麼多人裡面也很少有人成為大師。

我看過一個訪談是採訪森山大道。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最近使用的器材是什麼?森山大道愣了一會兒,扭頭跟旁邊的助理耳語下。後來才知道他是問助理我最近用的什麼器材。

現在的攝影技術,雖然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拼想法審美。因為隨著科技的提高,普通的入門單反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之前需要苦練的那些技能變成了一鍵掌握。

所以我的想法是, 器材滿足你的使用需求就行了。

最重要還是要提高眼界和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