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徵方臘死了七十個梁山好漢,到底是方臘太強,還是宋江無能?


  儘管《水滸傳》中宋江帶領眾多好漢向朝廷妥協,選擇招安這一做法,在讀者看來就像魚刺卡在喉嚨,讓人不吐不快。但其實最開始徵遼、金都是順利的,可到了方臘,卻死了有七十個好漢,差點團滅,這其中究竟是敵人太強大,還是宋江太無能?既然說到招安以後,就需要把梁山好漢後面的征戰梳理一下。徵遼、金,其實名義上是徵,其實是守,面對外族進攻,朝廷需要梁山的這些戰鬥力去進行援助。

徵方臘死了七十個梁山好漢,到底是方臘太強,還是宋江無能?

  這時候的朝廷與梁山其實是一心的,在戰術上會給予指導,後援上會提供幫助,甚至梁山上的好漢即便不願意招安,也會團結一致對外。但方臘,其實和梁山好漢是一個性質的,都是農民起義軍,但比梁山泊上的組織機構成熟,不僅自稱為“聖公”,還給定了年號“永樂”,設置了朝廷官員,可以說是一個小型國家的出現。

徵方臘死了七十個梁山好漢,到底是方臘太強,還是宋江無能?

  方臘在小說中沒有記載有多少武功高強之人,只說有八名大將,數量上遠不如梁山好漢和朝廷軍隊。但八人,各個都是高質量人才,比如兵部尚書王寅,雖然說是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但他作為軍師,一出手就殺了四名梁山好漢,要不是孫立、林沖等五人聯手,還不知道有多少梁山好漢要死在他手裡。吳用等人雖說計謀過人,招攬人手時小聰明不斷,但真上了戰場,在軍事才能方面遠遠比不上此人。

徵方臘死了七十個梁山好漢,到底是方臘太強,還是宋江無能?

  方臘起義的名頭是反對花石綱酷害百姓,再加上藉助宗教摩尼教的政治宣傳。和梁山好漢所代表的大宋朝廷不同,方臘在揚州、浙江等地的老百姓心中,威望非常高,而梁山好漢則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失道者寡助,自然打不過。再加上梁山泊本就內部矛盾重重,招安前就已經有不願意招安的,尤其是打完田虎以後,還有好幾個走的走了,留在都城的,其實出發的好漢,並沒有一百零八位。況且朝廷讓梁山打方臘,本就有坐山觀虎鬥之意,不肯插手,也不願意援助。

徵方臘死了七十個梁山好漢,到底是方臘太強,還是宋江無能?

  比如徐寧,作為戰死第一人,中了毒箭,當場七竅流血,關勝把人帶回來,卻得知神醫已經被皇帝的詔令喊回都城,他竟然因為受傷得不到救治,半個月後死去。朝廷與其說是讓他們徵方臘,其實無異於讓他們去送死,這也是梁山好漢最終的悲劇,就像宋江最後喝下的那杯毒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