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春天来了,怎么给孩子穿对衣服?


今年的春天注定不一样,因为肆虐横行的新冠肺炎还没有过去,所以人们还没有过春天的欣喜劲。

但是,毕竟气温一天天在转暖,细心的家长想,怎么给孩子穿衣?才不至于在这“咋暖还寒”的气候中,平安度过,毕竟孩子去年已经中招过一次感冒。

不是说“春捂秋冻”吗?难不成继续穿着冬天的衣服?不行,太热了难受呀?万一孩子出门自己把衣服脱了不是又中招了?那就索性穿上毛衣出去,唉,万一受风感冒怎么办?

关于换季穿衣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尤其是孩子,对冷热穿脱衣服真没有“自觉性”,所以家长是要把穿衣的心操到底滴。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哎,每次穿衣宝宝都要哭


一、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有什么来历吗?是否真的有道理呢?

1、“春捂秋冻”一说的由来: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 “春捂秋冻” 的保健谚语,可以说是民间老人给孩子们唠叨的“穿衣宝典”,流传至今到底有没有它的道理呢?当然有了,它的出处是我们老祖宗的中医理论做基础的。何谓 “春捂秋冻”?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具有的一脉相承之理。

2中医解释“春捂秋冻”: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春捂秋冻”是中医的保健谚语,很有道理


所谓春季,既是阳气将至而未旺盛,阴气将退而未衰尽,穿衣的“尴尬”季节。

刚刚入春,我们因为“捂”了一个冬天,身体里的阳气不够旺盛,体表尤其是皮肤的抗寒能力相对还比较弱,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继续“捂着”,而兴致勃勃的把轻薄的衣服穿上,就很容易损伤到积攒了一个冬天的阳气,而生病。因此,初春,要特别需要注意保暖和御寒,此乃“春捂”

而在秋季,恰恰与春季相反,我们身体则是阴气将至而未旺盛,阳气将退减而未衰尽。秋天里,气温是一天天的降下来,人的机体阳气开始收敛,为冬季储藏精气而做准备。这个时候如果一下子添置太多的衣物,会影响到阳气的收敛。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冷空气的适当刺激,有利于体表皮肤的收缩和阳气的储藏,还能增强人体的适应和抗寒能力,这就是我们说的

“秋冻”

3、春季和秋季气候特点对孩子穿衣的影响

通常每年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很特别,都是过渡性的季节;但从气候看,又存在较大差异,一个是从低温向高温过渡,一个是从高温向低温过渡。

春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白天温度相对较高,而早晚温度相对较低且春季又属于回暖期,室外温度要比室内热很多因此,就决定了我们穿衣为什么要“捂”一阵子。


秋季:与春天不同,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会先冷下来,室内反而更加暖和一些,为了适应天气由热转凉的过程,我们穿衣还得再“冻”一阵子。

春季与秋季最大特点是气温变化较大,由此给人带来身体的不适应性,容易产生穿衣不知所措的错觉,而伤风感冒、脾胃不适等等,因此“春捂秋冻”是有一定的道理。

4、春季和秋季气候变化与对孩子的体温调节影响较大:

人对各种气候变化需要适应过程,皮肤汗腺及体温调节中枢对冷热的刺激,均要有一个反应调节的过程,尤其是孩子,体温中枢并不完善、皮肤的防御能力比较差,因此,穿脱衣服是要讲科学的。

春天来了,孩子要“捂一捂”吗?春天早、中、晚及室内、外均有较大的温差变化,尤其是我国北方,一天的气温差就可以到10℃左右。假如孩子一遇到“热”就急着把衣服脱了,身体不能很快适应由冷转热的变化,皮肤扩张、汗腺分泌和反射调节能力较弱,就会出现冷热失调,风寒感冒、脾胃不适,要么打喷嚏、流鼻涕、头痛脑热、恶心呕吐等等病症,所以到了所谓“春暖花开”的时候,家长可别急着把冬天的衣服给孩子脱了。

同理,秋天之所以要“冻一冻”,是因为,秋天天气变凉,如果孩子一遇冷就加衣服,也会不适应温度变化及室内外温差(外冷内热),而影响到体温调节,和不能适应。秋天气温虽然凉下来,但还不至于太寒冷。

其实“凉”与“冷”与“冻”的区别就在于温度差的变化;前两者之间应该是气温在“零上”,而晚秋的冻是气温应在“零下”,我们所说的“秋冻”应该是在“零上”这个温度,身体是可以抵御的冷。

入秋后适当慢些加衣服或比夏日穿的厚一点点,既能使身体渐渐适应气候由凉转冷再到寒冻的过程,同时还可增加身体御寒能力,顺利向深秋及冬季过度。正所谓“春天要一件件的脱衣,秋天要一件件的穿衣”。


二、春天里孩子穿衣有什么讲究呢?

在这里我们说的穿衣讲究可不是漂亮的讲究,而是对身体的影响。“春捂秋冻”是应讲究

“度”的,不是没完没了,而是应尊重客观规律。如果在春末、秋末,气温已经过渡到夏天和冬天模式,还是捂得很严实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

因此,我们在春秋季节的穿衣需要根据节气和气候变化、孩子的生理机能,做适当的、必要的增减,那么孩子在春天穿衣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衣服的加减法


1、避免穿衣过于厚重且一成不变:过去许多老人带孩子的观念就是“宁可捂着,不能凉着”;尽可能多的给孩子穿衣服,只要不冻着就是对的,而且冬至春来一成不变的穿衣。其实,这是孩子穿衣错误。春天气温回升,穿衣服要“因地制宜”,尽量做到孩子自我感觉不冷不热,比较舒适,而且过于厚重的衣服一方面孩子会闷热烦躁,同时不方便病必要的活动。

2、合适的气温穿合适的衣服:春天昼夜气温变化大,早晚冷,而午间在阳光照射下暖洋洋的,这需要家长随时给孩子增减衣服,气温低则添一件衣服,气温高则脱一件衣服。这就是我们说到滴:“穿衣一件件的穿,脱衣要一件件的脱”,循序渐进,掌握冷暖。

3、穿衣宽松舒适利于健康: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手脚活动不受约束,加之过敏缘故,内衣易穿棉质、宽松、舒适度好的衣服;小婴儿不宜穿毛茸茸衣服,这样孩子不自主拉扯形成

绕绕指而不安全;不宜给孩子穿紧身衣服,不方便孩子四肢活动,还容易捂热、皮肤过敏和影响生长发育。这是孩子穿衣的基本要求。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不宜穿如此绒球球衣服

三、春天到底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才是正确的呢?

都说穿衣有讲究,可是到了眼前,问题来了,天气变幻莫测,人有大大小小和体质之分,具体怎么搞定孩子穿衣?

“我家宝宝才2个月这么点大,怎么穿衣服算是合适”?

“我家孩子皮死了,不叫不回家,一疯一身汗,怎么给他穿脱衣服才不生病”?

“这春天来了,一阵风、一阵太阳,连我自己都跟不上老天变脸,怎么搞定孩子穿脱衣服的方法”?

“”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现在到了打脸的时候,会说不会做,干脆听老人说:二八月、乱穿衣;怎么方便怎么来。别着急,且听我们给家长支招吧:


1、从小给孩子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培养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

呵,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家长新鲜了,莫说孩子啥啥听不太懂,每天早晨起床跟打仗一样,能给他穿利索就不错了。习惯是养成的,你不培养他是不会养成的。

家长养育孩子不仅仅是给他吃、喝、拉、撒、睡,教育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恐怕比给他什么滴,更重要。我们要教他认识自然、认知穿衣、吃饭的意义,还要懂得热脱衣、冷穿衣的道理,对他今后生活能力无疑帮助是很大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展启蒙教育,要唠唠叨叨的说:这么穿衣服为什么会舒服?为什么要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件件衣服穿起来,怎么感觉是热、是冷?为什么热要脱、冷要穿?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漂亮?这样天长日久,孩子有了穿衣理念、懂得自然现象,为将来学会自理打下基础。

有了从小懂得穿衣的启蒙教育,再不厌其烦的教会他穿衣、穿鞋,平时除了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穿衣裤、鞋袜的机会,再教点穿脱衣服的小技巧,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呢。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选择什么材质的衣服?

2、给孩子穿衣方法应用洋葱穿衣法”: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叠加、一层层的脱去,不可以只图省事;简单的要么一下子脱掉,要么只加不脱。

具体穿衣建议 上身穿:棉质内衣+毛衣+背心+外套(温度越高层数越少/衣服越薄);下身穿:棉质秋裤+长裤。

我们还要选一些方便宝宝穿脱的衣服,譬如:选择开襟的绒线衫、羊毛衫;裤子、衣服都别太紧,不要选择束腹、束胸、束臀的衣服;以方便穿脱衣服、手脚活动自如。


3、给孩子穿衣还应下厚上薄:因为孩子的腿脚对外界寒冷刺激最敏感,由于腿脚血液循环不如头胸部好,如果腿脚穿的太少而受刺激,引起皮肤汗腺血管收缩,自然会觉得全身寒冷不适,甚至感冒、咽痛、呕吐、腹痛等。如果孩子头胸部捂得过热甚至出汗较多,容易引起头晕脑胀、烦躁不安;反之,给孩子腿脚、背部及腹部相对穿厚一点(多一件),头胸部要相对穿薄一点,就会让孩子温暖舒适和神清气爽。所以,孩子春季穿衣的一个要点是“下厚上薄”或者秋裤要多穿一阵“捂一捂

”。

4、选择穿纯棉、排汗功能好的内衣(秋衣秋裤):即可做内搭也可单穿的;中间衣物主要是保暖即可,最外层最好具有防水防风作用。

最好多穿开口衣服,如绒线衫、羊毛衫最好选开襟,这种着衣的好处就是方便热了脱、冷了穿,可以根据冷热和气温变化,方便随时增减,室内室外自由穿脱及更换裤子、衣服。孩子衣服不能太紧,不要选束腹、束胸、束臀、穿脱、活动不方便的衣服。

假如大点孩子玩疯了也可以随机脱掉一两件,如果在外玩耍家长见孩子出汗,就摸摸孩子背禁,随机给孩子背上临时垫一块手帕或小毛巾,以免湿衣服凉下来就感冒了,因为这时候孩子的汗腺是打开的。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穿什么衣服宝宝舒服

四、不同月龄及年龄段的孩子穿衣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新生儿期:新生宝宝穿衣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

宝宝在妈妈子宫的温度较高且保持恒温,但是当宝宝出生断脐开始,助产师首先会给宝宝采取“保温”措施,因为子宫内外温度变化太大。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肤薄,棕色脂肪少,如果出生不马上保温,体温会随宫内外温度骤然变化而造成新生宝宝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症。

新生儿穿衣小贴士:宝宝出生后,用手触摸宝宝后背,如果温暖无汗,说明穿衣合适哟;如果有汗则宝宝衣服穿多了,要适当的减衣服哟;以免宝宝出汗再受凉。摸宝宝手脚,判断穿衣是否合适的方法如今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孩子的四肢循环为末梢循环,不如身体其他部位的血供,遇冷血管收缩,手脚温度低于身体温度,因此不能以手脚凉判断宝宝穿衣。

2、婴幼儿期: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在室外就要多穿一件

我国中医理论认为,孩子要保持“三分饥与寒”,才更利于其健康成长。因为婴幼儿身体阳气盛,体肤容易生热,如果穿得过暖和,小婴儿的筋骨会变得柔软,而不利于生长发育;还会伤害孩子肌肤,重则伤到血脉,出现“疮痒”(湿疹)或皮肤病。因此在穿衣方面还是要遵循“三暖二凉”的原则。

“三暖 ”

一暖背: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记住是“适当温暖”,而不可“过暖”如背部出汗,使背部湿凉而伤风感冒。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二暖肚:宝宝肚子保暖,能保护胃肠道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肚子受凉而引起的腹胀、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个别家长怕孩子踢被子,想方设法给孩子“捂着”。其实孩子睡觉时,最忌讳的是“捂热”,以免缺氧、出汗、窒息等意外。

要避免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或把室温调过高的情况下睡觉。最简单地方法是:给孩子换上睡衣或背心,盖上适合的被子睡觉,孩子反而不容易踢被子,能睡安稳觉。如果孩子穿衣服睡觉,起床后反而感觉身上发冷,更易着凉。

三暖脚:脚部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外周血管遇冷容易收缩,当孩子脚保持温暖,就能保持身体温暖,以适应外界气候温度变化。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二凉”:

头凉:宝宝的头部与背部恰恰相反,头“喜凉恶热”;一般宝宝阳气汇集在头部,是需要散发的,如果捂着不散发,就会让人头晕脑胀。

宝宝经过体表散发的热量,其中1\\3是从头部散发,所以头部最容易发热,用手抚摸额头粗略感觉一下体温就是这个道理。宝宝保暖采用“重足轻头”或“足暖头凉”会使宝宝神清气爽,气血顺畅。

心胸凉:如果给宝宝穿着过于厚重及臃肿,感觉压迫胸部不舒适而心烦和内热,使孩子容易烦躁哭闹,还影响呼吸与心功能活动。

婴幼儿穿衣小贴士:婴幼儿还很小,睡觉不自主蹬被子,肚子受凉可伤及脾胃,所以爸爸妈妈夏天睡觉时最好给宝宝戴肚兜兜,其他季节最好给宝宝穿小马甲,睡觉最好用全能型睡袋。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我冷

3、学龄儿童:室内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但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春季里,孩子穿衣要掌握温差变化大的特点,注意“随时添衣”。

老人讲“春天气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可以“随机播报”,前一天风和日丽、阳光和煦,到了今天说不定就寒风凌冽了——气温“跳水”。面对气温变化如此大的春季,家长操心孩子穿衣方面,可能比婴幼儿时期还要多,因为他们经常要在户外蹦蹦跳跳,受气温变化影响,要嘱咐孩子及时添衣,防止孩子着凉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添衣呢?科学研究证明,昼夜温差大于8°C是添衣的信号。


▶穿衣要增加提前量,不要等冷空气来了再添衣哟

初春时节有时会有寒潮来袭,冷空气南下导致迅速降温。一些大意的家长会等冷空气来了再给孩子添衣,可能就会瞬间让孩子因来不及适应气温变化而伤风感冒。

我国医疗气象学方面专家指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的时间、降温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相关性。

其中,最典型的伤风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往往在冷空气到达前就进入发病高峰。因此,天气预报冷空气来袭之前的24~48小时,我们就应该开始给孩子添衣了!


▶减衣应循序渐进,过程持续1~2周为宜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捂着的衣服总要减下来滴。但要记住,减衣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最好1~2周为宜,不可操之过急一下子减掉,比如“昨天过冬天、今天过夏天”,这样过上车似得穿衣,孩子是免不了会中招感冒发烧的。

学龄儿童穿衣防感冒的注意点:孩子一天从早到晚蹦蹦跳跳,活动量大、出汗多,天气变化无常,因此要时刻关注、提醒、帮助孩子穿脱衣服哟。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这样穿衣

▶如果家长不确定是不是应该给孩子减衣了,先拿自己穿衣“做实验”哟?如果你减衣几天,不觉得冷什么滴,那你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减衣了!假如你吃不准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适,就“以身试法”哟,自己和孩子穿差不多厚薄的衣服做参照,觉得适宜,说明孩子这么穿也是合适滴,或者让孩子多加一件单衣也未尝不可。


▶孩子出去运动时,给他选择宽松、舒适、吸汗、透气性好的衣服;运动量大的活动如儿童蹦床、滑梯,要注意适当减少一些衣服。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反之从寒冷的室外到温暖的室内时,是要及时脱掉外套滴。

综上所述:孩子从小到大最让家长操心的就是“健康”,要想健康,穿衣讲究也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学问,尤其是春季来临,气候变化,穿衣更要遵循节气及温度变化;孩子身体发育规律,各个年龄段孩子穿衣要素,认真摸索穿衣经验,细心的呵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孩子穿衣不得不让家长讲究起来。


谁说来着“春捂秋冻”?春天究竟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能不被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