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關興張苞都在衝鋒陷陣,為何唯獨不見趙雲的兒子?

weiyiserg


從正史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蜀國的年輕一輩們拋頭顱灑熱血保衛先祖苦心創建的基業,如關興張苞隨同劉備出征東吳,跟從諸葛出師北伐,其中趙雲的後人卻鮮為人知。

1.關平

記載很少,隨關羽鎮守荊州,關羽率軍北伐樊城,關平一同前往。

孫權背後偷襲荊州,關羽的人馬肯定都是荊州人士,妻子兒女在東吳手裡,軍心渙散,士卒紛紛逃走。

關平與其父在撤退到麥城時中了東吳軍埋伏一同被擒,最後一起被押往南郡的臨沮斬首。

2.關興

正史中沒有講關平和關興哪個是長次順序。

關興隨劉備入蜀,關平留在荊州。

三國演義講關羽北伐,水淹七軍,派兒子關興入成都報捷,顯然正史的角度講不可能,隨劉備入川的概率較大。

關興繼承關羽爵位,年少時機靈聰慧,諸葛亮非常器重他,二十歲時當上了蜀國的侍中、中監軍,顯然是劉禪時期受封的。短短几年後就去世了,屬於英年早逝。

兒子關統,娶了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沒有嫡長子,庶長子關彝續封。

3.張苞

張飛長子,早逝。張苞的兒子張遵,年長後擔任尚書,陰平之戰時,蜀軍被鄧艾擊敗,隨諸葛瞻戰死綿竹。

4.張紹

張飛次子,繼承張飛爵位,官至侍中尚書僕射。

5.趙統

趙雲長子,繼承趙雲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就是暫代領軍的職務。

6.趙廣

趙雲次子,擔任牙門將。景耀五年,跟隨姜維率軍北伐,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時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趙廣也跟姜維在沓中種麥。

同年八月,魏國開始滅蜀戰略,分兵三路大規模伐蜀,徵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餘人,由狄道出發進攻姜維駐守沓中的蜀軍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攻武都攔截姜維退路,鍾會率領十多萬魏軍主力攻打漢中。

姜維看出魏國的戰略意圖,慌忙撤往陰平,魏軍追擊蜀軍小敗,牙門將趙廣在這場戰役中殿後戰死。


譜寫歷史長歌


趙雲是三國時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是一員儒將,英俊瀟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績。他被稱為常勝將軍,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最完美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據說趙雲有兩兒一女,長子趙統,次子趙廣。趙統在趙雲去世後繼承了趙雲永昌亭侯的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隨姜維前往沓中,曹魏的司馬氏派五路大軍進攻蜀漢時,趙廣跟隨大將軍姜維與魏兵在疆川口交戰,姜維敗走,退守劍閣,趙廣在沓中臨陣戰死。趙雲還有一個女兒趙氏,為關平之妻,生有一子關樾。由於在那時候,女子地位比較低,她們的名字基本都不見於史書,即使貴為孫權的妹妹以及劉備的老婆的孫夫人也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名字,而孫尚香的名字也只是傳說。

三國後期,蜀國老將大多病亡戰死,剩下趙雲也英雄暮年,孔明最後一次伐魏,關興張苞為爭主帥位子差點在朝堂動手,幸虧趙雲出面震攝,兩人跟著做了先鋒,後在征伐途中中了魏軍埋伏,兩人陣亡,而那時,趙雲兩子還小,沒有跟得上衝鋒陷陣。


硬漢1818


首先我們來看看趙雲有沒有兒子,陳壽的《三國志 趙雲傳》中記載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趙統,一個叫趙廣。趙統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趙廣門牙將,隨姜維出戰。從職務可以看出趙雲的大兒子繼承趙雲的官職,基本是處理內務,也有不可能去衝鋒陷陣,古代出名只有兩項:要麼讀書中狀元做大官,要麼打仗立戰功做將軍。可以看出趙統這兩項都沒有機會,因此不出名很正常。再來看看趙廣,門牙將就是隨軍出戰的部將。姜維時期的蜀國已屬於弱蜀,基本沒打什麼勝仗,因此不可能建立戰功高升了。

其次我們來看看關興張苞,張苞善戰,和父親張飛一樣,是位猛將。關興從小聽話懂事,諸葛亮對於故人之後很器重。帶著張苞徵站,由於張苞善戰,建立不少戰功,成為像張飛一樣的將軍。關興由於諸葛亮的器重,年少在蜀中擔任侍中,名聲顯赫。

最後就是劉家人一直打壓趙家,從摔阿斗給趙雲看開始,雖然趙雲能力很強,一身徵站沒有敗績,保衛劉備也是盡心盡力,但劉備就是不重用趙雲。阿斗對於救命恩人也只是敷衍了事,給了趙雲這個五虎上將位置而已。對於後人並不重要,因此也是趙雲後人不出名原因。

綜上所述:一個人需要出名,除了能力好之外,遇到伯樂也同樣重要。大家覺得是趙雲後人不厲害還是其他原因呢?關係大家評論區留言。


歷史追尋者


看《三國演義》,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張飛和關羽的兒子們都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奮勇殺敵,不減老爸當年之勇猛,唯有趙雲的兒子縮在大後方,鮮有耳聞,這是怎麼回事呢?

先說關羽。


關羽有兩子一女,大兒子叫關平,二兒子叫關興,女兒據說叫關銀屏。

《三國演義》中關平是關羽的義子,實則不然,關平不是義子,而是其親生兒子。關平隨父鎮守荊州,荊州失陷之後,又隨關羽一起遇害。

關興是關羽次子,在演義中出場較多,武藝高強,驍勇善戰,曾隨諸葛亮北伐中原,立下了赫赫戰功,還曾手刃殺父仇人潘璋,奪回了青龍偃月刀,並用潘璋的心肝祭奠了關羽的亡靈。

其實,這是演義杜撰的,真實的關興英年早逝,不到二十就死了,沒有隨諸葛亮出征,也沒有手刃潘璋,潘璋實則自然死亡的。

關銀屏是關羽的“虎女”,當年孫權主動討好關羽,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結果關羽來了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此言一出,關羽倒是過了嘴癮,不過也徹底激怒了孫權。

關羽死了之後,“虎女”哪裡去了呢?這是個謎!

再說張飛。


張飛有兩子兩女,大兒子叫張苞,二兒子叫張紹,明顯張苞名氣更大,張苞與關興組成了“小關張”二人組,重現了父輩之勇猛,重展父輩之雄風,成為了諸葛亮北伐的得力干將。

不過,張苞運氣不好,在二次北伐途中,追逐敵將之時,不幸連人帶馬墜入了山澗之中,傷重不治而亡。

張紹是張飛的次子,蜀國滅亡之後,張紹隨著劉禪一起投降,受到了魏國的優待,還封了侯,可以說結局相當不錯的了。

至於張飛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劉禪當了皇后,大女兒死了之後,二女兒又嫁給了劉禪,也當了皇后。

最後說趙雲。


趙雲是個好同志,不近女色,當年趙範如此美麗的嫂子要嫁給趙雲,但趙雲死活不肯就範,還做了個落跑新郎。

因為趙雲不喜女色,只喜打仗,所以一直沒結婚,直到將近而立之年才娶妻生子,後來妻子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叫趙統,小兒子叫趙廣。

至於趙雲兩個兒子為何表現不突出呢?原因有二。

一則,趙雲結婚晚,他的兒子比張飛、關羽的兒子小了十多歲,當“小關張”在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大放異彩之時,趙統還是個小娃娃,當然不能打仗了。

不過,趙雲的兒子也不是啥事沒幹,大兒子趙統襲了趙雲的爵位,後隨劉禪投降。二兒子趙廣長大之後,在姜維帳下幹了牙門將,後來在成都保衛戰中壯烈犧牲。


二則,拜羅貫中老爺子所賜,羅貫中主要筆墨集中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六次北伐,之後隨著蜀漢的日趨衰亡,著墨也少了許多。

整部《三國演義》,主要是以劉關張三兄弟打天下寫起的,諸葛亮六次北伐是故事的延續,至於姜維北伐那是故事的尾聲了。

所以,老羅先生對劉關張的時代著墨很多,大書特書,所以才顯得這個階段英雄層出不窮,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到了後期,特別是諸葛亮死了之後,故事已近尾聲了,老羅先生沒必要花費過多筆墨了,所以說,不是後面沒有英雄了,而是老羅先生不肯再“造”英雄了。

況且,趙雲的兒子年紀太小,又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老羅先生又不肯著墨,所以才顯得趙雲的兒子泯然眾人矣。


一半秋色


眾所周知,劉備麾下的關羽、張飛、趙雲曾為蜀漢的建立馳騁沙場,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劉備建立蜀國後,分封 “五虎上將”時關張趙位列前三。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關索,以及張飛的兒子張苞,都曾為蜀漢作戰,特別是關平曾力敵龐德,關興張苞也是屢次陣前殺敵,立下赫赫戰功。卻很少見趙雲的兒子的身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來看關羽。

關羽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就是孫權來求親,曾被關羽回絕的那位“羽罵辱其使,不許婚”,可以說正是他的女兒間接害死了關羽。

關羽的長子關平,並不是演義中所說的義子。他隨關羽鎮守荊州,關平娶的是趙雲的女兒,生了兒子關樾。《三國志》記載如下: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可見,後來關羽大竟失荊州兵敗突圍時,關平隨父一起在臨沮被擒身死。

關羽的兒子關興,驍勇異常,諸葛亮對他也是“深器異之”,襲父爵後擔任侍中、中監軍。

在演義裡最出名事蹟的就是隨劉備東征伐吳,斬殺潘璋,奪回父親的青龍偃月刀。而史實中,關興屬於年少成名,卻英年早逝,在二十歲多歲便病逝,其子關統襲爵,關統無後,後改為關平的庶子關彝襲爵。據蜀記說,鍾會鄧艾破蜀,關羽全家被龐德子龐會殺死。

其實來看張飛。

張飛因為是劉備結拜兄弟,在五虎上將中僅排關羽之後,位列第二。關羽慘死後,劉備大肆伐東吳,令張飛做好準備,因鞭撻士卒,被手下張達、範強用新亭侯刀暗殺,割了首級投奔孫權。張飛死後,留有二子二女。

長子張苞,演義裡面,張苞不但繼承了父親張飛的性格特徵,而且勇猛剛強,也為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他和關興號稱是“小關張”。實際上,張苞也是英年早逝,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長子苞,早夭”。其中對於張苞的功績並沒有過多記載,而張苞的兒子張遵,官至蜀國尚書,在隨諸葛瞻駐守綿竹時戰死殉國,書寫了英雄的傳奇。

次子張紹在張苞死後,他繼承了張飛的西鄉侯爵位,官職至侍中、尚書僕射。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蜀漢滅亡,出城遞交投降書的就是張紹和鄧良,後來張紹隨劉禪一起遷往洛陽,投降後封侯“及歸魏國,得封列侯”。

張飛二位女兒都被劉禪迎入後宮,先後封皇后,稱大小張後。

最後來看趙雲。

趙雲原是公孫瓚手下,見公孫不能成事,後來轉投劉備,後隨劉備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立下赫赫戰功。趙雲也有二位兒子一位女兒,長子趙統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督行領軍。

據悉,趙雲屬於典型的晚婚晚育,公元209年,趙雲取桂陽時還沒有結婚,到234年諸葛亮去世時,趙去的兩個兒子趙廣、趙統還沒有20歲。可以說,趙雲的兩個兒子比關興、張苞至少小10歲。因此,在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戰役中,尚未成年的趙雲的兩個兒子自然不會上陣殺敵了。

趙雲長子趙統在趙雲死後襲爵永昌亭侯,受劉禪封拜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趙雲二子趙廣,倒是關張趙三家後人能和關平一樣征戰沙場的人物,他官拜牙門將,多次隨軍出征,姜維掌兵後期,黃皓弄權,姜維誅之不得,只得率兵到沓中屯田養戰,又上表要求劉禪派出兵士把守陽安關口和陰平橋頭,以防曹魏偷襲,在黃皓的蠱惑下,劉禪不聽,致使曹魏三路大軍並進,鄧艾正面進攻姜維,另有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阻斷蜀軍入川之路,姜維無奈,擺脫鄧艾後假裝要進攻雍州,趁諸葛緒回師自救時偷過陰平橋入蜀,魏軍進行圍追堵截,趙廣

為了掩護姜維突圍奪取橋頭,拖住鄧艾所部而死的,何其的壯烈。

總之,趙雲的兒子並非沒有投身前線,相反,趙雲的兩個兒子中,一個主宮中宿衛,為劉禪直接服務,一個戰死保衛蜀國的戰場上,比起關張的兒子要麼夭折,要麼投降,反倒更是仁義忠烈。

舉報/反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老爹回答的第412個問題】

三國時期的歷史,經過文學作品以及相關的戲劇、評書等的宣傳,得以被大眾所熟知。但是,其中有一個令人疑惑的現象。

即:關興張苞都在衝鋒陷陣,為何唯獨不見趙雲的兒子?

01.趙雲有沒有兒子?

趙雲,無論是在三國的正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他的人物形象,都是最被人所接受的,並且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由此可知,趙雲有兩個兒子,分別是趙廣和趙統。

02.為何在三國時期的戰場上,並沒有趙雲兒子征戰的記錄?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為三國正史和《三國演義》,兩種情況,去分析。

首先,記載三國正史的《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三國志注》,這兩本文獻,都沒有詳細記載趙雲的兩個兒子。

只是非常簡單的,交待了趙雲兩個兒子的生平。趙雲的大兒子趙統,官至虎賁中郎將,統領軍隊。趙雲的次子趙廣,擔任軍中牙門將,隨姜維出征戰死。

其次,在《三國演義》中,對於趙雲的兩個兒子,也有一定的交待。

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七回,記載了自趙雲死後,後主劉禪是如何安排,趙雲兩個兒子的。原文如下:“卻說後主思念趙雲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趙統為虎賁中郎,趙廣為牙門將,就令守墳。二人辭謝而去。”

也就是說,後主劉禪安排趙雲的兩個兒子,去替趙雲守墳,並未讓他們上戰場。

03.總結:

做一個合理的推斷,小說《三國演義》裡記載的,對於趙雲兩個兒子的安排,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至於,後主劉禪在蜀漢的末期,有沒有派遣趙統和趙廣,領兵打仗,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老爹有話說


因為他們的父親工作性質不一樣。關羽與張飛都是統兵的將軍,因此他們的兒子學的也大多是帶兵打仗的經驗。也就是說乾的都是很容易出成績露臉工作。

趙雲跟隨劉備千難萬險,不改忠貞,深得劉備的信任,趙雲大部分時間都做了劉備安全保衛工作。他因此統兵打仗機會不多,到了晚年,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

趙雲教兒子學的也應該是安全保衛的知識與經驗,教兒子光明磊落,不結黨營私,性情冷靜。帶兵當主帥決不是兒子學習的重點,自然就看不到趙雲兒子衝鋒陷陣了。

趙雲的大兒子趙統在父親死後繼承了爵位,被任命為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趙雲的小兒子叫趙廣,其被封為牙門將。

這個職位是擔任宮中宿衛,是繼承趙雲的工作。說明皇帝是象信任趙雲一樣信任他們,把性命交給他們。


刪繁就簡347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

這類問題都是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毒害,為了凸顯關羽、張飛的神武,小說把他們的兒子也全部神話,硬生生地搞出了“小關張”,好像“虎父無犬子”。

在《三國演義》中,關興跟隨劉備討伐東吳,斬殺了東吳大將潘璋,奪回了關羽的兵器青龍偃月刀,好一齣“子報父仇”;後來跟隨諸葛亮北伐,表現突出,斬殺越吉等大將,還和魏延合夥把張郃引進諸葛亮的埋伏圈,導致張郃被萬箭射死。從以上的表現來看,關興可以說沒有辱沒關羽的威名,但是他怎麼死的,小說裡面沒有提到。

張苞,作為張飛的兒子,也必須勇猛異常,而且使用家傳武器八丈蛇矛,在小說裡作為諸葛亮北伐的先鋒,擊敗郭淮、孫禮等大將,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在一次追擊的過程中,不慎掉落到山澗裡,腦袋受傷而亡,為此諸葛亮自責痛苦,還咳出了血。

不過請各位注意,以上都是小說的演義,真正的關興和張苞可沒有這麼風光。

關興,繼承了關羽的爵位,當了侍中,是皇帝的近臣,後來做中監軍,就是幫助統帥處理一些雜務,順便作為皇帝監督將軍的耳目,可以看出來,關興並沒有做過將軍,更沒有上陣殺敵,而且只活了20多歲,具體生卒年竟然不詳!

張苞還不如關興,史書記載他早夭,生卒年同樣不詳,張飛的爵位也是由次子張紹承襲。

反觀趙雲的兩個兒子趙統和趙廣,確實也是默默無聞,《三國演義》中兩人同時出場,作用是向諸葛亮報喪,趙雲去世,然後被諸葛亮命令回去守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連羅貫中都懶得幫他們編一編嗎?

但是與小說相反,歷史上的趙統和趙廣要比關興、張苞出鏡率更高一點,特別是趙廣被任命為牙門將,跟隨姜維抵擋曹魏軍隊,最後在沓中戰死,也算是為國盡忠。


榮耀歷史


趙雲有兩個兒子趙廣和趙統,但只能說他們倆確實平庸。要不然憑藉蜀漢後期人才那麼凋零,但凡你有點本事,是不是?就能派的上用場。可惜,這兩個人基本上也沒有用得上。可以說是相當的平庸甚至無能。

當然,關興,張苞也只是在《三國演義》裡比較給力。實際上,在《三國志》的記載中關興和張苞都是早早夭折,更別說做將軍先鋒什麼的立大功了。而好歹趙廣是跟隨姜維出師北伐的牙門將,在姜維戰敗還守劍閣的時候,趙廣臨陣戰死。怎麼說也是為國犧牲了。

總之實際上關羽,張飛,趙雲的後代都算不上優秀,真是虎父犬子的代表(聯想阿斗可能蜀漢的創始人集體對後代都是教子無方)。只是張飛,關羽的後人好歹在小說演繹中露臉了一下,而趙雲的兩個後人基本沒出現過。因此有樓主的疑問。





書行客


如果追究起歷史的真實,那就無法回答了,

本回答僅植根於《三國演義》並結合自己所想闡明個人觀點:

在演義中,關興張苞的確不辱父名,出色的演繹了“虎父無犬子”,這種子承父志的結果很受大眾喜愛和接受。

但個人覺得,即便演義真如史料,關興張苞和趙雲之子也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首先,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趙雲並不在列,

關鍵時候還是他哥兒仨親,趙雲畢竟外人,雖然關羽也承認趙雲久隨劉備,亦其弟也!

但畢竟沒有正式結拜,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理不通,

劉關張之間的情義已經超越家國生死,一人若然遇害,其他二人必然或從於地下或拼死報仇。

但趙雲就不同了,他有自己保留的大局觀和冷靜的利害分析,這點從關羽被害就可以看出,

劉張二人不顧身死國滅誓要報仇,而趙雲卻有並不過於哀傷關羽之死,上奏劉備:國賊乃曹操,兄弟之仇為私,豈可因私廢公?

反之亦然,如果某一戰役戰死的是趙雲,劉備也頂多是像哭龐統一樣,憐而厚葬之,或養其子於府中……

這就不難理解,劉關張和趙雲之間都存在感情因素的區別,隔代如隔山,即便二者後代都算世交,

可世交和世交也是不同的,關興張苞勇猛衝鋒陷陣如同捍衛本家基業,

而趙雲只不過是個忠實的打工者,其子更不肖說,若然魏吳入侵或者蜀國內亂,被動迎戰不幸戰死或有可能,

但如果主動出擊請戰則可能性不大,畢竟事不關己成分多些。

再則,關興張苞二人父親都遭遇害,於東吳有殺父之仇,切齒之恨,身為人子,其志必欲報仇,

配合上劉備的伐吳大計,爭當急先鋒,也就不難理解了,無論劉備伐吳是否全心尋仇,但二子必出全力是真的,

經歷此番並肩作戰之後,無論成敗如何,關張二人肯定會遇戰當先,逢敵向前,全力以死相報知己。

但趙雲之子就不同了,其父尚在,無復仇之心切,凡事有父出頭,他們樂得清閒,建功立業意念也並不強烈。

再則,按照演義中的說法,趙雲取桂陽的時,趙範介紹寡嫂給趙雲,說明趙雲尚未婚配,其子尚未出世,

即便取桂陽當年趙雲娶妻生子,而後劉備取益州用了三年,漢中之戰持續了2年,

到得夷陵之戰,趙雲之子也才5-6歲,

或牙牙學語或嬉戲玩耍,而此刻關興張苞業已成年,關張二人衝鋒陷陣尚可,趙子怎麼可能呢?

還有,關興張苞跟著父輩們於戰亂中長大,耳濡目染於父輩們的英雄事蹟,父英雄,兒好漢,子承父業保河山,對成為父輩那樣的英雄的意念比較強烈,再加上從小受到長輩們言傳身教,根深蒂固心目中早已確立了劉關張一家親的思想觀念,

但趙雲之子卻不同爾語,劉備雖待趙雲親厚,但趙雲也曾長坂坡救幼主,截江救阿斗相報,所以趙氏兒男並不欠蜀漢多少情。

所以作為打工者之子,他們的想法或許是:該吃吃,該喝喝,只要別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