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時,自然撕裂和側切哪個恢復的快?產後要怎麼護理?

用楊避局孝


首先,我要科普一下什麼是側切?哪些情況下會使用側切?

順產時,當醫生判斷孕婦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使胎頭娩出困難,並估計會陰撕裂不可避免時會使用側切,另外,當需要產鉗助產或者母兒有病理情況需要緊急結束分娩時也需要側切。

那麼,我們就會看到,會陰側切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為了避免會陰撕裂,同時減輕會陰損傷、減少肛門括約肌損傷、減少產時出血、保護新生兒,將產後盆底功能障礙降低到最低程度。

那麼,這二者之間到底誰好誰壞?或者哪個恢復的更快呢?

會陰側切後傷口邊緣整齊,經過縫線處理後,產後3-5天就可以拆線,產後2-4周就可以自然恢復。但是,會陰撕裂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會陰撕裂按照撕裂的嚴重程度需要分等級:

I度裂傷,就是會陰部皮膚以及陰道入口淺表的黏膜損傷,一般出血不多,損傷不大,一般無需處理,產後3-5天就能自然癒合,如果範圍大,經過幾針縫線處理,也會很快恢復。

II度裂傷,就是指已經損傷到會陰體的肌肉層,損傷範圍及深度較大,創口邊緣不整齊,出血也比較多,需要分層縫合,恢復時間可以類比會陰側切。

III度裂傷,是最嚴重的裂傷,已經損傷到肛門括約肌,甚至包括直腸壁的損傷,此種情況組織損傷嚴重,縫合困難,並且由於創口靠近直腸,傷口容易感染,不易癒合,術後恢復也慢,並且也會影響到盆底功能。

因此,經過上述講解,相信大家不會覺得自然撕裂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因此,在順產時,當醫生判斷孕婦會陰過緊並且估計撕裂無法避免時,會提前進行會陰側切,也是保護會陰的一種方法。

無論是撕裂還是側切,產後都離不開科學的護理。

在生產之後,每天要對會陰的傷口進行擦洗2次,產婦最好穿透氣的裙子或寬鬆的褲子,勤換護墊,避免長期臥床,要適當走動,但不能劇烈或長時間的運動。如果會陰水腫,可以進行會陰切口照燈,促進循環和水腫的消除。產後1周後,可以進行坐浴,可以用高錳酸鉀粉兌水,配成1:5000溶液(一般就是弄半盆溫開水,放高錳酸鉀大米粒大小,顏色變淡粉即可,千萬不能放多)。如果發現會陰傷口愈發腫痛,需要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

希望春雨醫生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春雨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喲。


春雨醫生


什麼是側切?

側切一般指的是母親在分娩寶寶的時候由於陰道口不能開的足夠大,需要將會陰切開一個口子,有的情況下,醫生也會用手撕裂開。 等產婦分娩完之後,又會將側切開的會陰重新縫縫合上。側切可以預防軟產道損傷,以及增加會陰出口的彈性,這樣可以減輕肛門括約肌的損傷。



只是在國外,很多產婦一般不選擇人工側切,而是選擇自然撕裂,因為自然撕裂可以減少破壞的細胞組織,更容易癒合。 但其實對於徹切的傷口來說,更加整齊,縫合起來更加容易點。不過對於現在的醫生都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在分娩的時候儘量選擇側切,而是輕微的撕開恰當的口子。

產後應該怎麼護理?

大部分的孕婦,在寶寶分娩之後都會產生陰道肌肉鬆弛的情況。所以有條件的媽媽們儘量在惡露乾淨了之後去做相關的盆底肌,現在很多當地的三甲醫院以及衛生院開始普及了產後盆底肌的相關康復治療。

如果沒有條件的媽媽們也可以在家裡自主的訓練,關於訓練的課程網上也有很多。


KK健康


不論是自然撕裂還是側切,都存在傷口,哪個癒合得快,並無定數。

傷口小、護理好,那就恢復的快。

孕婦在分娩前,醫生和助產士會對孕產婦的會陰條件進行評估,如果會陰很緊、估計胎兒大、胎兒窘迫徵象,容易導致二度或者三度裂傷或者新生兒窒息,會選擇做一個會陰切口。

會陰切口有直切和側切兩種,直切是剪開會陰後聯合,這種切口一般出血少、對組織損傷小,但是延裂到肛門的風險大;而會陰側切是側邊切開,使損傷大,出血也相對多,但是延裂到肛門的風險小。



如果產婦會陰條件良好,胎兒不大,胎兒狀況良好,一般是不做側切的。可能會陰會有一點點的撕裂,但是不太嚴重,癒合也會比會陰側切恢復快。

另外,助產士在接生的時候,也會注意對產婦進行會陰保護,會指導產婦緩慢用力,讓胎兒頭緩慢通過陰道口,充分擴張會陰,避免裂傷形成。

所以這裡有兩個因素特別重要,一個是助產士的水平,對會陰條件的正確評估以及對會陰保護程度,第二個就是產婦的配合和自身的身體條件,不配合裂得亂七八糟真的讓醫務人員很頭疼。

會陰血供豐富,傷口一般4到7天能夠癒合。

主要的護理是:

1、產後不許再用成人紙尿褲,要用衛生巾並勤更換!用紙尿褲一個是不透氣,二來價格貴,有的孕媽不捨得頻繁更換,這些容易導致感染。

2.每次大小便之後要擦乾淨,先擦會陰再擦肛門,擦過肛門不能擦會陰,對用清水清洗外陰,保持幹潔。

3.要洗澡,有的地方風俗坐月子不能洗澡,那個我們婦產科醫生是反對的,月子期間可以淋浴,不要盆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奮鬥在婦產科臨床一線的小醫生,歡迎關注的頭條號“婦產科小超人”,也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chaorenaini666(超人愛你666),和你分享有趣的故事和科普。
謝謝陪我一起成長變更好的粉絲們,比心。


婦產科小超人


關於側切和自然撕裂那個恢復的快?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側切和自然撕裂在分娩時,怎麼選擇的問題,是否要選擇側切?是側切後傷口恢復的快還是自然撕裂傷口恢復的快?側切後傷口要如何護理?

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側切是什麼?為什麼要側切?

側切的又稱為“會陰側切”,指的是在分娩的時候主要是第二產程過程(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中,醫生主動在產婦的會陰部位用切開一個口子,等分娩結束後又重新縫上這樣一個過程。

當母親會陰過緊,會陰體長、組織硬韌或遇急產時會陰未能充分擴張,估計胎頭娩出時將發生Ⅱ度以上裂傷者,胎兒過大、需要使用產鉗或者吸引器助產、生殖道有疤痕(曾經有過撕裂傷)、胎兒有宮內缺氧或者產婦有心臟病需要立即終止妊娠時,需要進行會陰切開。側切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軟產道損傷,人為地擴大會陰出口的面積,增加會陰出口的彈性,這樣會減輕會陰損傷、減少肛門括約肌損傷、減少產時出血、保護新生兒,將產後盆底功能障礙降低到最低程度。

其次,我們該如何在側切和自然撕裂中選擇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是我們討論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醫生該關注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學術問題,目前在學術界對側切和自然撕裂的選擇尚有爭論, 其中世界衛生組織(WHO),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技術優化研究所(NICE)(是全球頗為重要的衛生技術評價機構)指南,以及美國的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都不推薦陰道分娩時常規進行會陰側切,而只是在有指徵時進行會陰側切。所以這些指證的掌握至關重要,在明確有側切指徵時,就要側切,而不是你事先和醫生談好,“我不要側切,一定不要給我側切”,“我要選擇自然撕裂”等等。

最後,如果進行了側切該如何護理傷口?

一般無論是側切的傷口還是自然撕裂的傷口,基本在4-7天會癒合。

其實這個時間正好是在醫院住院的時間,在醫院裡關於傷口的護理會有護士做專業指導,即便是出院回家,醫生和護士也會對關於傷口的護理交代的非常清楚,因此大可不必擔心傷口該如何護理。

這裡簡要介紹一些關於傷口的護理,一般對於傷口護理主要是避免傷口感染和防止傷口裂開。

1、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感染

每次便後都要消毒擦洗外陰,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而且還要再次沖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溼透,浸溼傷口。

2、防止傷口裂開

特別是在拆線後前三天,要特別注意不可用力擴張會陰部。

說了這麼多,大家不要對側切抱有任何看法,側切其實就是最大程度上挽救嬰兒和保護母體,沒有必要商量,真的需要側切時,你只需要配合醫生,無需恐懼。


骨傷的楊張張揚


會陰側切術,即會陰切開縫合術,指的是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將產婦會陰側向切開,是分娩期第二產程中進行的簡便小手術,目的是防止產道的嚴重撕裂傷及減少嬰兒胎頭受壓的損傷。臨床資料顯示,在我國經陰道分娩臨床實踐中,會陰側切率高達90%。


會陰側切術也存在多種弊端。首先,在進行會陰側切時會陰深橫肌、球海綿體肌、部分提肛肌被切斷以及左側陰道的神經、會陰部分神經被切斷。而陰道淺層肌肉坐骨海綿體肌、球海綿體肌及陰道深層肌都在維持正常性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次,會陰側切後的瘢痕組織較會陰自然裂傷瘢痕組織相對較大,軟化時間更長,因此,行會陰側切後的婦女,由於陰道神經、會陰部神經的損傷、會陰部較大的瘢痕,在性生活的感覺、障礙較會陰自然裂傷的婦女嚴重。可見,生產後,自然撕裂比會陰側切恢復快。

會陰側切術後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護理措施:

預防會陰切口感染

產時常規進行外陰的肥皂水、清水沖洗,\n 碘伏消毒, 用甲硝唑沖洗切口後縫合, 可減少汙染, 有利於傷口癒合, 降低術後感染髮生率。 產後注意切口有無滲血或形成血腫, \n如發現有裂開或感染等問題及時給予對症處理;保持外陰清潔, 使用消毒的會陰墊, 並用安爾碘或稀釋碘伏溶液沖洗外陰部。

加強術後護理, 及時處理產後併發症 

產後檢查切口有無紅腫、惡露是否有異味, 並及時予以相應處理。 保持切口清潔、乾燥, 加強孕產婦孕期及產後飲食指導, 合理搭配飲食結構, 加強營養, 增強機體抵抗力。

此外,還應注意,產婦因便秘用力, 極易引起切口裂開而影響切口癒合;產後未注意會陰衛生, 衛生墊更換不勤、術後穿化纖內褲、墊未經消毒的衛生墊是影響切口癒合的重要因素。


懸壺小兒科


如果自然撕裂的傷口比較小,那麼是自然撕裂的傷口癒合比較快;但是如果是二度以上的裂傷,甚至是更深度的三度裂傷,有可能撕裂到肛門,這個癒合相對於側切口就癒合比較慢了。

很多產婦在分娩前都對“側切”有一定陰影,覺得那麼剪一刀肯定特別痛,而且會擔心影響到日後的性生活等等。其實側切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也不是每個產婦都需要做側切。

會陰側切主要是在會陰過緊,胎兒過大,預測會發生裂傷,胎心變化需要儘快結束妊娠,或者是情況需要使用產鉗助產等情況下,為了預防軟產道損傷,做一個斜切口來擴大會陰出口的面積,還可以增加會陰出口的彈性,幫助胎頭更好通過,這樣也可以減輕會陰損傷和肛門括約肌的損傷、減少產時出血、降低新生兒窒息的風險,還可以儘可能降低產後盆底肌的功能障礙。

會陰側切口比較整齊,比起撕裂的傷口容易縫合,癒合後瘢痕組織面積比較小,一般也不會對日後生活造成明顯影響,所以大家真的不必視會陰側切為洪水猛獸,甚至在分娩前要求“我不要側切”“千萬不要給我側切”,相對於母子平安來說,如果真的出現側切指徵,醫生會幫你選擇最有利的方式,而不是一味拒絕。

在產後護理上,首先是注意衛生,可以每天消毒傷口。衛生巾和產婦墊一定要及時更換。在惡露沒有完全乾淨之前,不建議恢復性生活。內褲選擇寬鬆舒適的純棉質地,避免過緊,不透氣的化纖內褲造成會陰部不透氣。同時多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婦產科女司機


先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需要再布上開個口子,你是選擇把布撕開,還是剪開呢?

撕開的布,纖維都已經混亂,還會有很多斷茬,今後再縫起來不僅外觀難看,強度也不夠;而剪開的布則切口乾淨、美觀,縫起來以後強度也比較有保證。

雖然這個類比不太科學,人體的組織也比布覆雜的多,但是撕裂引起的損傷大於剪切卻是有普遍性的。

我們來看看不同程度的會陰撕裂,損傷的結構都包括哪些:

I度會陰裂傷:指會陰部皮膚粘膜裂傷,包括陰唇、前庭粘膜破裂。
Ⅱ度會陰裂傷:會陰皮膚、粘膜、肌肉裂傷,但肛門括約肌是完整的。

Ⅲ度會陰裂傷:會陰皮膚、粘膜、會陰體、肛門括約肌完全裂傷,多伴有直腸壁裂傷。


但如果採取會陰側切,則通過犧牲側面的粘膜、平滑肌避免了更重要解剖結構的損傷。總體來說對產婦的收益更大一些。另外,如果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出現了心腦缺氧等情況需要快速結束分娩時,會陰側切會擴大產道的外口,加速分娩的過程,從而保護了胎兒的健康甚至生命。

用鋒利的剪刀剪開產婦的皮肉,雖然聽上去很殘忍,但其實是丟卒保車的明智之舉。而且與其等著被撕裂,造成難以修復的組織損傷,還不如主動犧牲一些容易修復的組織,從而避免更大的創傷——這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智慧。


同時值得指出的一點是,會陰側切的傷口出血一般不是特別多,而且術後恢復遠比撕裂要快得多。很多會陰撕裂的患者分娩後重則出現大小便失禁、子宮直腸脫垂,甚至直腸陰道瘻、膀胱陰道瘻,輕則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的不和諧。而側切的傷口對今後的性生活和生活質量影響都比較小。


一些以惡意揣度醫生心理的小人總是說醫生都喜歡做側切,因為側切算一項手術,可以多收一份錢。但其實真正在醫院工作的人都知道,側切這項手術收費很少,但是術後會增加產婦住院時間,長期佔用床位。而目前產科病房都比較緊張,多收一個新產婦遠比照顧一個側切術後的患者產生的經濟收入高。所以單純算經濟賬,這種揣度也站不住腳。

請大家理性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對側切產生恐慌。

在分娩之前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需要側切,所以當醫生在和產婦及家屬談會陰側切的可能時,請千萬不要猶豫,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挽救胎兒和產婦生命的一項操作。


菲利普醫生


  生產時,自然撕裂和側切哪個恢復得快?並沒有明確資料顯示哪個會更快恢復,主要還是因情而異。其實倒不如說,側切和自然撕裂在分娩時,如何選擇更好?咱們做以下探討。

  一、什麼是側切?

  側切即“會陰側切”,指的是在分娩的時候主要是第二產程過程(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中,醫生主動在產婦的會陰部位用側切剪切開一道口,分娩結束後又重新縫上的一個過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軟產道損傷,減輕會陰損傷,減少肛門括約肌損傷,減少產時出血,保護新生兒,將產後盆底功能障礙降到最低程度。

  二、自然撕裂是如何發生的?

  分娩時,胎兒從產道出來,產婦生殖器擴張,這樣才能讓寶寶順利分娩。雖然在孕期身體會分泌激素,讓宮頸變得柔軟有彈性,分娩時宮縮擴張能促使胎兒娩出,但不得不說大部分的初產婦都會有自然撕裂,如果是輕微的撕裂,與側切相比,對盆底肌的影響要小一點,也恢復得更快。

  三、側切和自然撕裂在分娩時,怎麼選擇?

  如果產婦宮頸彈性並沒有那麼好,而且胎兒還很大,就有可能發生嚴重撕裂,對身體的損傷很大,容易發生感染,留下後遺症,傷口癒合也比較慢,這種情況應該及時選擇側切,人為擴大開口,傷口整齊也比較好縫合和恢復!因此,分娩時是側切還是自然撕裂,要根據自身情況,並結合主治醫生建議即可。

  最後說說,產後要怎樣護理?

  無論是側切或自然撕裂,時刻保持個人乾淨衛生很重要,如每次小便後用清水清洗,防止發生感染;每次都使用一次性衛生墊;注意保證水分的攝入,避免發生便秘;注意不要用清潔液,傷口恢復期不要做幅度太大的動作,更不能勞累,如果發現有紅腫現象,要及時就醫,以防感染!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生產時,自然撕裂和側切哪個恢復的快?

首先,我認為生產時還是選擇側切比較好,因為自然撕裂和側切在產後縫針的時候就顯出利弊了。自然撕裂是胎兒出生時伴隨會陰部的自然撕裂,會導致傷口不規則,不僅增加醫生的難度還會使產婦自己多受罪;側切是醫生在胎兒即將生出時根據最佳情況選擇側切位置,不但利於胎兒滑出產道,還能進行很好產後恢復。



我女兒出生時,醫生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側切,當時還心裡不樂意,有點抱怨醫生的做法,但現在想來幸虧這樣做了!

其次,無論是自然撕裂還是側切,產後都一定要做好護理。產後惡露排出時間久、月子飲食不當易便秘、會陰部位不乾淨等都會影響傷口的恢復,所以產後一定要勤換紙巾,便後用溫水洗乾淨並用毛巾擦乾淨,如果便秘也不能太用力導致傷口再次撕裂。傷口恢復過程中會有種種不適,畢竟還要帶孩子,產婦的體質也正處於虛弱的階段,但是還是要做好護理,以免留下後遺症。



總之,側切比自然撕裂更好恢復,能選擇側切就不要造成自然撕裂。產後的護理也一定要做好,哪怕多花一點時間呢!


靜媽咪成長記



通常什麼情況下需要側切,什麼情況下選擇自然撕裂呢?

側切的前提條件:

1. 一般是初產婦,據說90%的人都會有側切經歷。


2. 產道彈性小,胎頭大,胎兒過於肥胖,為了避免產程延長,胎兒出現缺氧窒息的現象,會做側切幫助胎兒娩出。

3. 羊水渾濁或伴有胎便,急需寶寶娩出時。因此孕晚期的產檢非常重要。

4. 35歲以後的高齡產婦,如果伴隨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降低妊娠風險會做側切助產。

什麼時候會讓產婦自然撕裂呢?

在產婦生產前,助產士或醫生會對產婦的身體狀況、會陰情況以及胎兒做出合理分析與判斷,如果產婦的產道彈性良好、胎兒不大、胎兒狀況良好、外陰和宮頸柔軟而富有彈性等,如果條件允許,助產士會讓產婦自然撕裂。

有經驗的助產士會控制胎兒的娩出速度,避免產程過快,產道來不及擴張而出現較大撕裂。

那麼產後要怎麼護理呢?

記得醫生跟我交待,回家以後不要使用衛生巾,就用衛生紙就行。我當時有點詫異,不都是用產婦衛生巾嗎?後來醫生解釋說,衛生巾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傷口恢復,並且衛生紙價格便宜,勤換也不心疼😸,醫生們考慮的很周到啊。


除此之外,還要用××鎂兌熱水,每天清洗傷口兩次,洗好之後還要噴消毒藥水或用碘伏消毒,直至傷口恢復好。

記得產後一週內還不敢坐,一週之後明顯好了很多,兩週之後傷口基本不疼了,感覺恢復的還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再次撕裂傷口,不要久坐,不要同房,每天給傷口清洗加消毒,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爽,不出現感染。

祝準媽媽們生產順利,恢復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