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明朝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下场有多惨?

别酒流年


唐塞尔,一个敢在朱棣头上动土的传奇女子,一个不畏惧死亡带领农民起义的白莲教佛母,她的一生可谓颇具神奇色彩。

这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执政期间,这时候肯定就会有小伙伴心中不解,朱棣执政期间不正是明朝国力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起义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啊!但这件事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而且领头人还是一个女性,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女性力量的强大,如果她想干成一件大事,那么有时候可能比男人还要厉害,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中豪杰。当然起义肯定是事出有因,不然唐赛尔是吃饱了没事干把自己往火坑里送吗?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称唐塞尔为白莲教佛母的原因了。

唐赛儿凄苦的生活

唐塞尔在她1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县民林三,婚后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加之又遇到了自然灾害——蝗虫。这让本身就靠天吃饭的老百姓们束手无策。此时朱棣正忙于国家建设,所有的物资粮食都运到了前线,根本顾不及这些贫苦的百姓。唐赛尔眼睁睁的看着身边这些饥寒交迫的老百姓们在鬼门关晃。官府也不开仓救济。经过一番决议之后,唐塞尔决定带领百姓去官府抢粮。但我们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帮没有战斗力的老百姓怎能是官府的对手。也就是在抢粮的过程中,唐赛尔的丈夫林三和他的朋友们被杀害了,这下唐塞尔不仅成了年轻的寡妇,更是父母双亡,此时此刻的她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据史料记载,唐塞尔从小就十分喜欢读佛经,所以她自身对一些“妖术”很感兴趣。为了给丈夫报仇,唐赛尔想出了一个奇招,把自己伪装成佛母,然后以此来反对明朝政府。唐塞尔天生丽质,长相又无比清纯,还带有一些正气,这一包装让不少人真的以为唐塞尔是白莲教圣母降世,而且加之明朝时期人们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当时的人对鬼神这一类东西就十分的迷信。

女中豪杰唐赛儿的起义

唐塞尔这一宣传更是有很多人投奔于她,所以没过多久这支起义队伍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万人以上。之后就是我们所想象的了,她带着农民起义。我们之所以说唐塞尔是一个传奇女子就体现在这了,她不仅能够替天行道,而且她真的有指挥带兵剿匪的本领,第一次跟明军交战的时候,它毫无畏惧,没费多大功夫,就将明军大败,搞得声势浩大,这一起义让朱棣大怒,更是引起了他的重视。最后明成祖朱棣亲自率军进攻山东来镇压唐塞尔的武装力量。最终唐赛尔寡不敌众,率领的白莲教教军还是败给了明军。

但侥幸的是,唐塞尔并没有被明军给抓住,而是趁乱逃跑了。她本身可能想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己如果被抓了,那真的是没有什么盼头了,如果自己溜走了,就有重头再来的机会。我们也可以想象能够把明朝开创成永乐盛世的朱棣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可能任唐塞尔在民间利用那些“妖术”迷惑老百姓。所以朱棣就派大军去抓捕唐塞尔,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天祸患不除,一天就不停对她进行抓捕,只要有一点风声,就统统抓过来审问,一个都不放过。

唐赛儿的结局

后来听说唐塞尔到了一个尼姑庵,剃了头发做了尼姑,朱棣就下命令将那个尼姑庵里的所有尼姑都抓过来审问,可最终也没有抓到,动怒命令把这些尼姑都给杀掉。当然隐藏起来的唐塞尔也有些后怕了,本身自己起义就是为了老百姓,而自己躲起来一天不出现老百姓就多一分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赛儿再也无法隐藏,为了阻止官府的滥杀,唐赛儿主动站出来,最后被官府抓住,官府对唐赛儿恨之入骨,他们扒光了唐赛儿的衣服羞辱她,给她上木驴之刑,最后活活刮了2000多刀,唐赛儿在狱中丧命。也有人说她在受完酷刑之后,最终并没有被杀,而是自己将身上的铁链子都退去 ,在狱卒眼前就消失了,可能升天而去了。但这可能只是出于后对白莲教无上纯洁的佛母的一种美好幻想吧,真实的历史永远都那么残忍。

小姐姐讲史说:

无论如何,一代女豪杰就此结束生命,下场凄惨,令人惋惜。她的起义,给了大明朝一个警惕,他所谓的永乐盛世不过是民不聊生。她的呐喊,振聋发聩,为朱棣敲响警钟。


小姐姐讲史


明成祖朱棣时期的起义军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结局有多惨?在民间传说中,唐赛儿的结局非常惨。

据说,唐赛儿被俘后,先是被扒光了衣服,骑着古代的专用刑具木驴,游街示众。之后,唐赛儿全身赤裸的骑着木驴被送往了刑场。在刑场上,唐赛儿遭受了历史上最残酷的刑法凌迟。行刑一直持续了三天,唐赛儿被凌迟了两三千刀,才断气。

不过呢,这些都是后世的传说而已,实际上并非如此。

唐赛儿是山东蒲台人,即现代的山东滨州浦城人。她主要生活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十几岁时就嫁给了林三为妻。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成了主战场。战争致使当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难。朱棣登基后,又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宫;同时,为了方便将南方的粮食运往京城,又开始疏通大运河。大型工程,自然需要大量征调民夫,山东及周边的壮劳力就被大量征用。这让原本就生活困难的山东百姓,连基本的农耕生产都无法保证了。再加上当时连年的水、旱灾害,瘟疫流行,山东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到了只能吃树皮、草根为生的地步,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现象。

据说唐赛儿的丈夫林三因冲进官府讨粮,被打死了。唐赛儿为了报仇,就编造了偶得“石函中宝书神剑”的故事。并且说她在研习后,修炼成了可以“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的法术。同时,唐赛儿还以“白莲教”为名,自称“佛母”,往来于附近多个州县,聚集了数千民众,跟随她起义。

永乐十八年初,就是北京紫禁城正式建成,朱棣准备迁都的那年,唐赛儿占据了卸石棚寨,并斩杀了前来镇压的青州指挥使高凤。霎时间,唐赛儿声威大振,周围州县的数十支队伍纷纷起义响应。农民军很快占领了数座州县城,他们“毁官府,烧仓库”,积极打击守卫的各处明军。

朱棣听闻消息之后,立刻任命安远候柳升和都指挥刘忠为正副总兵,率军平叛。官军很快包围了赛儿寨。唐赛儿很聪明,使用诈降,夜袭了毫无防备的官军。明军副统帅刘忠战死,唐赛儿趁机突围逃遁。柳升到了天亮才得知了消息,已经来不及追赶唐赛儿了,只能部署明军抓捕了一些未来的及逃跑的男女教众百余人。

其实,从此之后,一直到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跟征讨匈奴的西汉大将军卫青同名)彻底将唐赛儿起义的各路军队,全部击溃消灭为止,明军都没有抓到唐赛儿,即“赛儿卒不获”。

朱棣当时非常想抓到唐赛儿。因为唐赛儿传播白莲教,而且自称“佛母”,有人就跟朱棣说,唐赛儿可能假扮尼姑,藏了起来。朱棣就下令,“尽逮山东、北京尼及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不过,最终还是没能发现唐赛儿。

朱棣作为一代明君,也从这次起义中吸取了教训,开始减少劳役,即“民力为矜宥,人情始安”,这才逐渐迎来了永乐盛世。

正是因为唐赛儿失踪,成了未解之谜,所以,后世的小说笔记中才有了关于唐赛儿结局的各类传说版本。

比如,有一个版本就说,明军以教众的性命威胁,迫使唐赛儿投降。士卒抓到了唐赛儿之后,畏惧她的法术,就用铁链将唐赛儿锁了起来。后来,士卒见唐赛儿长的漂亮,淫性大发,“奸达三日”,致死。而那些行凶的士卒为了逃避追责,干脆将唐赛儿的尸体抛入荒涧,说从来没有抓到过唐赛儿。

这个版本的故事,有一定的可信度,反正下层军官都知道唐赛儿死了,怕被问责,就欺骗了朱棣,也是死无对证了。不过,长达“三日”,还是有点不可信。三天都不发公文汇报请功,这帮士兵真的是脑袋生火了。

另外一个版本的传说,说是抓到了唐赛儿,“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赤裸裸的捆着唐赛儿,游街押赴刑场,但是兵刃却砍不动。无奈之下,只能将唐赛儿“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所谓的“三木”,是夹住脖子、手和脚的三种木质刑具,分别叫“桎、梏、拲”,并非是“木驴”。最后,唐赛儿不知道怎么的解脱了束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明显神怪了点,而且唐赛儿也从来都没有被正式抓捕到,根本不可信。

不过呢,也就是从这个故事中的“裸而缚之”和“三木”,演绎成了骑木驴游街,然后被凌迟的桥段。唐赛儿的这个结局明显也是假的。如果唐赛儿真的是这个结局,朱棣连数万尼姑都抓了,而且还被史料记载下来了,更不要说凌迟唐赛儿。那岂不是更要大书特书,用来震慑那些想学唐赛儿造反的人。

因此,根据各种史料来推测,唐赛儿的结局可能并没有那么惨。最大的可能,唐赛儿应该是死于乱军之中了。因为遗体无法辨识,才造成了失踪的谜团。


奕天读历史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朱棣在位时发动起义的白莲教著名女首领,山东蒲台县人(今山东滨州市蒲城乡),林三之妻。

江湖风闻自称为白莲圣母的唐赛儿因为朱棣为了抓到她,大开杀戒。抓捕并杀害了两万多名尼姑、女道士。唐赛儿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的人被牵连遭遇屠戮,主动向官军自首,最后被处以裸身骑木驴游街示众加以羞辱,再送到刑场凌迟处死,一共剐了两千多刀。



这只是传说,实际情况是另外一回事。据说唐赛儿的丈夫林三死后,唐赛儿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赛儿通过深入研习,通晓了法术兵法。遂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起事。

虽然说的神乎其神,但是我个人以为,这都是古人要搞事前装神弄鬼、蛊惑民心的套路。就如同陈胜吴广这样的乡野莽夫,要闹起义也还在鱼肚子里塞了写着字的布条唬人一样的道理。



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明朝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大受鼓舞,纷纷响应。朱棣一怒之下,派出精兵强将,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进行讨伐和镇压。

明军仗着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跟他们玩了一个诈降,随后乘机夜袭官军军营。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带着部下突围而出。随后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了安邱。


虽然看上去确实足智多谋,但是毕竟势单力薄,最后唐赛儿部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后消灭(看起来历史上叫卫青的人都比较厉害)。不过唐赛儿本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

所以,实际情况是唐赛儿一直没有下落,销声匿迹,或许死于乱军,或许从此隐遁,但是肯定没有骑木驴千刀万剐,因为如果真是如此,历史上就会留下痕迹。目前已知的记载是不知所踪、下落不明。


谢金澎


农民起义一旦失败,其领头的首领大都结局凄惨,但唐赛儿不同,她作为明初白莲教女首领,在起义失败后竟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知所踪。


唐赛儿起义发生在明朝国力最鼎盛的永乐年间,这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毕竟在人们的眼里太平盛世不易出现阶级矛盾,但是永乐年间的“伪”盛世,恰恰是唐赛儿发动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即位的建文帝实行削藩国策,试图收回各地藩王叔叔的兵权。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倾君侧”的名义靖难起兵,而“靖难之役”的主要战场恰恰是在唐赛儿的老家山东。朱棣推翻建文帝统治后,在南京即位,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迁都北京,并大修宫殿,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又征发天下民工,疏浚运河,开凿会通河,以方便南粮北调,山东由于距离京畿重地较近,因此征发民工也最多。而更不幸的是永乐年间山东又连遭水旱蝗灾,百姓绝粮,竟以树皮草根果腹,而瑶役暴敛更甚于过去。

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今滨州蒲城乡)农民林三之妻。明政府开凿会通河,唐赛儿之父被抓做苦役,因百姓缺粮,他和丈夫林三与其他百姓冲进官府讨粮,林三不幸被杀害,而唐赛儿双亲也在不久后死去。被逼上绝路的唐赛儿,以传白莲教为命,聚众百姓数千人,历数官府的各种残暴苛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发动起义。



山东百姓对官府压抑了很久的不满终于爆发了,他们首先攻克了军事重镇,又把前来围剿的青州卫指挥使高凤打的大败,千余名官兵被歼,高凤也被乱刀砍死。起义军初战告捷,这大大的鼓舞了周边各地百姓反抗明朝暴政的决心。于是响应者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唐赛儿的义军短短的时间起义队伍扩大到数万人,唐赛儿率领义军连克莱州、胶州、诸城等九个州县,人们杀地主豪绅,开仓放粮,痛歼官军,起义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明朝自建立以来还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明成祖朱棣闻讯后更是大为震动,他首先派人到起义总根据地卸石寨招安,但遭到了唐赛儿的严词拒绝,见招安不成,朝廷又急调5000官兵前来围剿,将卸磨寨层层包围,但官军轻敌骄傲,结果在义军诈降后不加防备,官军遭到义军的突然袭击,官军大败,死伤无数。唐赛儿率领义军余部安全转移。



但是随着官军不断增兵,义军节节败退,损失极为惨遭,持续了60多天的唐赛儿起义,在官军的全力围剿下遭到了失败。明王朝虽然残酷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但起义领袖唐赛儿、宾鸿、董彦谋等人却逃出官兵的搜捕而平安转移。这样的结果自然让朱棣极为不满,盛怒之下将参与平乱的山东主要官员全部处死。为了追查唐赛儿的下落,甚至两次下诏逮捕京师、山东境内的尼姑和女道士,后又将排查范围扩大到全国的数万尼姑和女道士,但始终没有发现唐赛儿的踪迹。




唐赛儿此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湮没于民间,而民间关于她的不少传说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唐赛儿自号“佛母”,利用当时拥有深厚民间影响力的白莲教作为起义精神纲领,声称能预知未来,因此很快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影响和拥护,这一次的起义对明王朝的震动很大,更是打脸明成祖的“洪武盛世”。关于唐赛儿的踪迹,民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有的说她飞升成仙了,也有的说她跑到大草原成了一个部落首领……总之,这个女中豪杰已经无所踪迹,人不知其所在了。


大国布衣


唐赛儿是明朝时期的一名传奇女子,她在永乐帝朱棣年间发动反明斗争,结果遭到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孽待和折磨,也是让人讶异。


唐赛儿的抉择和结局,悦史君认为,离不开明朝大环境的影响。

建文帝初年,唐赛儿出生在山东,童年时期经历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山东饱受战乱之苦,再加上灾荒,唐赛儿过得非常苦。

朱棣取得皇位后,为了稳固统治,加紧迁都、修运河、北伐南征等,百姓的赋税徭役加重,更引发了唐赛儿的不满。


后来,唐赛儿的父亲被抓去服役,唐赛儿和丈夫林三去官府求情,结果林三被杀,父亲悲痛去世,母亲卧病身亡。

唐赛儿在家破人亡的惨景中,对明朝的恨更深了,在自我神话后,身边聚集了一批人,就势起兵反明。

唐赛儿率部与前来镇压的明军作战,取得几次胜利,势力不断壮大,还激发了其他反明武装。

朱棣大怒,调遣精兵良将继续镇压,两个多月后,唐赛儿的队伍被打散。

之后,唐赛儿在史书中的记载是“不知所终”,也就是抓不到。


朱棣为此抓获了很多尼姑、道姑,折磨了不少女人,但没有找到唐赛儿。

明朝人写的笔记中,曾记载唐赛儿被生擒,受到裸身酷刑,但她毫不畏惧,而且身怀绝技,最后竟然脱逃,这显然是想像的场景了。

悦史君认为,唐赛儿的结局只有两种,一是死于乱军之中,但尸体无从辨认或被草草埋葬;二是隐居深山野林,了却残生。总的来说,也是一位传奇女子了。


历史这样说


据蒲台人说,唐赛儿是战死在战场上的,因为她从小练过武,并且武艺高强,不论是步下还是马上很少有人能与她为敌,朝廷派人来剿灭她,结果被她接连杀死几员大将,后来有人给统帅出主意,派了一个使大刀的人一丝不挂骑马与她迎战,那是思想比较封建,女人见不得光天化日之下这样裸露的男人,所以交战时唐赛儿不敢正眼与他交战,结果一不留心被他用大刀斜肩带背给劈下了马,义军和官军都上前争抢唐赛儿的尸首,结果义军只抢到了身子和一只胳膊,被砍下的头颅脖颈及另一只胳膊被官军抢去向皇帝领赏去了,义军为了全身安葬唐赛儿,给她塑了一个金头和玉胳膊,所以当地人都说唐赛儿是金头玉臂,据说埋在了现在三河湖镇大营兰村附近,因为那时唐赛儿在那儿扎过大营,故取名为大营兰,现在这个村的土地不让打动土木,据说有历史古迹,说的就是唐赛儿的墓


把根留住001


我是历史的书签,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 质疑

唐赛儿的下场有多惨,网上有说唐赛儿被抓后,被判裸身骑在木驴上送往刑场凌迟处死,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从哪来的,反正我是没找到出处。


  • 唐赛儿下落的三种说法

关于唐赛儿的下落能在史料上查到的共有三种说法。

一:《明史》卷一七五《卫青列传》记载:唐赛儿兵败后,官军疑其藏于尼姑或女道士中,于是逮捕了北京、山东等地尼姑女道士多人,送京都审问,但始终未能抓获唐赛儿。

二:《九朝野记》载:“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已,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就是说唐赛儿被抓后,送去行刑时,刀都无法切开她的身体,没办法只能下狱,囚禁的很牢固,还是让她跑了,不知所踪。这种说法有点扯淡,可信度不高。

三:野史《八王列传》载:“诱以教众性命,乃入瓮,众士卒聚尔围捕,皆惧其诡道异术,后用铁索得之,因士卒惊尔暴起,奸达三日,恐上官查问之,遂弃其尸于荒涧。”这里比较好理解,就不翻译了。这种说法认为唐赛儿被抓后被弃其尸于荒涧了。


  • 起义的背景

朱棣时代,堪称是明朝的“大有为”时代:征蒙古,通西域,下西洋,开运河,迁国都,修大典。累累功业,至今让国人引以为豪。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始终无法回避:耗费巨大。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开始,山东就陷入了连环自然灾害中,洪水、地震、瘟疫、干旱一个接一个的来,偏偏在这时候,靖难之役打响。之后三年,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就在山东,山东百姓刚经过灾荒,旋即又遭兵祸。朱棣攻济南坚城,鏖战东昌,大军征伐无数,所过之处皆是累累白骨,赤地千里。

三年后,朱棣历经千辛万苦攻下南京,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征蒙古,郑和下西洋,重开运河,迁都北京就随之而来,仅重开运河就在山东征用了十万民夫。

频繁的“大动作”让百姓如牛负重,灾难深重的山东百姓,在逆来顺受数年后,一场巨大的反抗风暴也在酝酿。


  • 起义的经过

当时,滨州民间白莲教盛行。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农民群众广泛信奉白莲教,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相互帮助。

关于唐赛儿的身世,历代史料的记录颇有出入,明清文人的笔记里多把她形容为“精通妖法”的“邪女”,诚为道听途说甚至胡编乱造。

而现代许多史料乃至影视作品,将她说成一个原本老实本分,却因丈夫被官府拷掠致死愤然起义的“平民百姓”,却也并非是这样简单。

还是让我们去粗取精看一下:根据滨州地方志的有关记录,唐赛儿,山东滨州人,明建文元年(1399年)生人,自小博览群书,精习武艺,容貌出众,成年后与同县农民林三结为夫妻,婚后不久丈夫即染病而亡。

这期间她以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为中心,在周边的诸城,即墨,安丘等地招募“义士”,发展势力,终于永乐十八年二月起事,打响了反抗明王朝的战争。

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的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起事,击杀青州都指挥使高凤,农民军初战告捷,鼓舞了青州以东各地人民。他们纷纷起兵响应,计有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大小数十支起义军。以卸石棚寨为中心的农民革命风暴,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以及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9个州县,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董彦皋率众2000余人,在莒州、日照、诸城一带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寿光、安丘、胶州等地,农民军“毁官府、烧仓库”,打击明军。派部将宾鸿、董彦皋攻下莒州、即墨等地,烧毁官衙仓库,包围安丘。

明成祖派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


  • 起义的影响

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明王朝的统治,更震撼了通过农民起义夺得政权的明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明王朝不得不对农民的压榨和剥削作了一些让步。据明史记载:“是月,赈青、莱饥。”第二年( 1421年)成祖“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这种当月就赈灾青州、莱州,随即罢免徭赋及受灾田粮的举措,与唐赛儿的抗争密不可分。


历史的书签


早逃出升天了,哪里死的惨了?

唐赛儿本是淫妇,是北极冰宫(北冰洋沿岸)罗刹国(俄国)魔教在中国扶植的白骨教的护法,也是白骨教教主在中土的代理人。

这魔教本是西方欧罗巴的邪教,教主是犹太人,因传魔教害人让西方各国教会和修炼者组成的同盟击败,只能去罗刹国冰宫躲藏。

唐赛儿在罗刹国让魔教教主训练洗脑后精通魔教道法,尤其精通采阴补阳和洗脑换髓之术。

受教主安排替魔教出面勾结本地白莲教搞“两教合作”,出面煽动大明百姓造反。

这白骨教表面是均贫富帮穷苦人,实际上主张“共妻”,教徒财产都交教主,男女关系混乱,美其名曰说是“采补之术”!

初期逆贼为祸一方:

1先是在道观中帮当地女子求子(实际是给女的吃春药加轮奸)大显神通。(其实就是排卵药物加人工轮流受精)

2派女教徒勾引当地富商官绅入教敛财,美其名曰“求圆满”。

3唐赛儿曾去乌斯藏同密宗法王借种,修炼“双修”,自己号称空行母转世,还和法王生下所谓“佛子”,号称这“佛子”是弥勒佛转世,法力在大宝法王之上,是白骨教和白莲教两教的救世主,能解救大明百姓得大“圆满”。

4以人传人的现代传销手段,得“圆满”为诱饵,开粥铺救济穷人当幌子,拉贫苦百姓去教会享福(色诱加精神控制)

5给当地军队发放神仙丸(毒品),控制军队伺机造反

6发放根据罗刹魔教教义改编的白骨教小册子给当地百姓洗脑

后来官军重金请来了茅山派掌教,率领练气士破了白骨教和唐赛儿的妖术,加上反贼淫乱,“梅花大疮”流行,一举破了逆党。唐赛儿坐鬼抬轿逃脱。

唐赛儿逃脱后冒充女尼姑,逃到四川,继续在庙里靠“采补之术”吸男人原阳提高妖术,一面敛财,90多岁才让江湖上的义士群杀。

据说唐赛儿90高龄被杀后仍然肉身美如少女。冤鬼不散,不肯转世投胎,化为厉鬼逃到罗刹国魔教教主处重新获得“永远年轻的身体”。

编在话:百年后,天启年间白莲邪教头子护花天尊徐承儒为欺骗教徒笼络人心而有意编造神话,让一个和自己有染的女信徒诈称是永乐年间兵败失踪的白莲教女匪首唐赛儿,当年逃脱追捕后遁入海外修炼至今已是二百多年道行的肉体成圣的圣人,令教匪称她不老圣姑,声称是弥勒佛祖派来的救世主,则真假难说。


超甲巡2


正史里面对唐赛儿起义失败后的记载是他消失不见了,对她的下场到底什么样的也并不清楚。不过民间对它的消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她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从此与世隔绝,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她被明军抓起来了,受到折磨,把衣服扒掉了,在市场上临刑,但是刀却没法入体,就又被关到大牢里面去,遭受了骑木驴的酷刑,最后身上的刑具自行脱落,然后跑掉了,从此不知所踪。

唐塞尔起义之前生活来就很惨,被逼无奈起义反抗

其实要说唐塞尔起义失败后的下场有多惨,其实她在起义之前,生活就很惨,而且起义是被逼无奈的。唐赛儿出生在山东,的童年正好处在建文帝和永乐大帝朱棣时期,当时山东本来就因为灾荒饿殍遍地。这时候朱棣又发动靖难之役,当时山东又是主战场,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当时,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为了供养京师,大量征调民夫开凿运河,主要也是山东人民,后来山东又有遭受了水旱灾害,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唐赛儿的父亲就是被抓去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官府讨粮,官府将他的丈夫林三杀害。她父亲因此悲愤而死,母亲也重病身亡。可以说你说她最亲近的人已经死绝了,这也就导致了她忍无可忍,最后决心率众起义。

起义初期迅速发展壮大,最终仍然失败了

唐赛儿组织的起义军,名叫“白莲军”聚众数千人,当时明朝政府听到唐赛儿起义后,就命令当时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帅兵围剿,企图消灭起义军。但是却被唐赛儿趁着明军刚到,没来得及进行侦查,在夜里突袭明军,将高凤当场斩杀,将前来围剿的明军全部消灭。

因为这场胜利,唐赛儿的起义军名声大盛,也得到了当时青州各地的民众响应,巅峰时期发展到了两万多人。影响了明朝政府当时对整个青州的控制,后来永乐大帝朱棣为了控制局面,就派大臣来进行诏安,但是唐赛儿怒斩了来使。

这件事导致了朱棣非常的愤怒,起义军的实力相对于当时整个明朝的军事实力来说还是太弱了,毕竟当时明朝立国没有多久。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所以在朱棣调遣精兵强将去围剿之后,民初的农民起义还是失败了。

虽然起义失败,但是唐赛儿的起义对明朝政府还是有影响的

唐赛儿失败之后,明朝政府也多次搜捕她,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虽然她失败了,但是这场农民起义有力地打击了明朝政府的统治,要知道明朝政府也是通过农民起义夺得的政权。当时的统治者知道农民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所以当时的明朝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做出了让步。

据明史记载:“是月,赈青、莱饥。”第二年( 1421年)成祖“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

也就是说起义军失败第二年,永乐大帝就对青州进行了赈灾,可以说这是与唐赛儿的农民起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唐赛儿可以说是十分悲惨的,其实,农民是最可以忍受磨难的群体,只要有活路走,都不会起来进行反抗,但是古代很多的统治者要么不知农民疾苦,要么不顾农民疾苦,最终导致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



月古史话,欢迎大家一起多角度畅谈历史文化,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月古史话


唐赛儿,一个厉害炸了的白莲教佛母,一个具有传奇经历农民军起义的神奇女性,一个最后遭到了极大磨难的女传奇。


唐赛儿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带领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明成祖时期。按理说这个时期正是明朝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明军的战斗力经过靖难之役,更上一层楼,无论是从国内层面还是从战斗力层面,白莲教起义都不应该发生在这个时候。

可是唐赛儿率领的白莲教,农民确确实实发生了,也给当时的明成祖时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明朝政府一度想过和唐赛儿的武装团体进行招降和解,可见这个女人有多厉害。

唐赛儿这个女人,人生颇为传奇,18岁和丈夫林三结婚。但是因为遇上大灾之年,官府不肯开仓赈粮,于是林三带领着一批人去官府抢粮,可是饥寒交迫的农民,哪里是吃的饱饱的官兵的对手。林山和他的朋友们都在抢粮的过程中,被杀害了。遭受大难,唐赛儿不仅成了年轻的寡妇,更是父母双亡,悲惨不已。

圣母出世

唐赛儿为了为丈夫和父母报仇,天天想着如何反抗明朝政府,他见到当时的人,非常信封弥勒转世的白莲教,心生一计,开始了包装自己“白莲圣母”的形象。

唐赛儿,开始在当时的白莲教盛行区域广为为宣传自己是白莲教的圣母降生,自己从丈夫林三的墓旁获得了弥勒佛赐予的 白莲教的书籍与宝剑,并且有着替天行道的法术本事,再加上广为流传唐赛儿长得美艳动人,清纯无比。


人们都相信她是佛母本人,是真正的白莲下凡。一传十十传百,便开始对他的崇拜进行了神化,声称佛母唐赛儿通晓各种神术,能够预知未来,并且能够剪纸为兵,有源源不断的战斗力。白莲圣母下凡就是为了带领穷苦人反抗,明朝暴政。

唐赛儿的自我包装很起成效,很快就拉起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这个奇女子除了在自我推广上有着强烈的心机之外,她有着天赐的清纯容颜,让当时的信众,都无比相信这个漂亮女人的所有话语。因此无数信众对她,无不是五体投地,忠心耿耿。


除了能够让自己在信众心中无比厉害之外,她还表现出了专业的指挥才能,面对明朝的大军围剿,不仅毫不畏惧,竟然还利用诈降,轻易打败明朝大军,趁机占领了莒州、即墨等地,青州以东各地的群众纷纷响应,益都、诸城、安丘、莒州、胶州等州县先后出现了十几支义军。声势浩大,引起了明朝的震动,这让朱棣大怒不已。

兵败失踪

最终,明成祖朱棣派出柳升率大军进攻山东的唐赛儿武装力量。最终寡不敌众,她率领的白莲教军我还是败给了明朝大军,但最后又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的是,唐赛儿最后下落不明了。


有种记载声称,在而在明朝大军消灭了白莲教之后,唐赛儿化妆易容偷偷潜逃了。然后明朝便派出了成千上万的锦衣卫,前往山东缉拿,为了防止唐赛儿化妆成尼姑或者是道姑,朱棣竟然下令,将当地所有的新的女尼姑全部抓来,最终抓了1万人之多,让许多无辜的年轻女性遭受了无妄之灾。

话说明朝的锦衣卫非常残忍,只要抓到了长相疑似唐赛儿的女性,立刻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剃光包括头发在内的毛发,然后各种能想出来的刑罚不一而足,有些女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惩罚,违心承认自己就是唐赛儿,游街之后,最终更是被处以极刑!

投案救人


但为了免于更多人受到折磨,唐赛儿主动投案,也因此遭受了全部的刑罚折磨,可以说是吧所有的全部都用了一遍,残忍到无所不用其极,还有极其侮辱性的刑罚,在古代,这种刑罚被认为往往是不贞节的,是下贱的。所以说就算她们死后,也很少被人伸冤!

当然也有野史,非常神奇的渲染唐赛儿的英勇过程和最终结局。九朝野记所载:“

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


也就是说她在受完酷刑之后,最终并没有被杀,而是所有的身上的铁链子都自己退去 ,在狱卒眼前就消失了,可能升天而去了。但这可能只是出于后对白莲教无上纯洁的佛母的一种美好幻想吧了,真实的历史永远都那么残忍。

但是唐赛儿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其具有传奇性的女性例子。她以一己之力,可以搅动当时的,兴盛的永乐王朝,也形成了那么震撼的效应,还善于指挥,能够调动人心。真是厉害炸了!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女性的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