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虚竹为什么不找乔峰报仇?

庸者智也


虚竹和乔峰本来也没什么仇啊,不过就是萧远山在少林揭发了当年的带头大哥就是少林方丈,而少林方正恰好就是虚竹的父亲,说起来也算是上一代的恩怨了,况且当年的确是方丈受了慕容博的蛊惑犯下的错误,这个方丈本是也是挺后悔的,害的乔峰一家家破人亡,而虚竹本人跟段誉一样并不喜欢仇杀,一心向佛,恩怨仇杀这种事能化解尽量化解,不喜欢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现在又和乔峰是结拜兄弟,方丈本身也不是乔峰杀的就更谈不上报仇这回事了,再者充结拜的时候可以看出虚竹还是挺敬佩他这位结拜大哥的,乔峰本身也是把英雄本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勇有谋,大义凛然,加上他们的结义之情,虚竹又怎么会去找乔峰寻仇呢。


帝翔影音


少林一役,虚竹的经历实在太戏剧化。在段誉的介绍下,虚竹成功和乔峰结拜,三兄弟首次同框作战。结果萧远山却揭露出当年雁门关事件的真相,带头大哥竟是少林方丈玄慈大师,而且虚竹还是他跟叶二娘的孩子。最后玄慈为了赎罪选择自尽,叶二娘也随他而去,虚竹短短一天内经历了两次从喜到悲,也是令人心疼。不过有一点不太明白的是,叶二娘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儿子,她好不容易和虚竹相认,为何又忍心离他而去呢?而且萧远山算是逼死玄慈的凶手,但虚竹并没有因此和乔峰反目,他刚刚和乔峰结拜为兄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换做别人恐怕早就崩溃了。所以说虚竹经历这般大起大落,也是不容易,他究竟是怎样说服自己,还能继续把乔峰当大哥的呢?

首先,这件事和乔峰根本没有关系,要说罪魁祸首只能怪慕容博,要不是他假传消息雁门关悲剧就不会发生。毕竟是玄慈方丈害的萧远山家破人亡,别人报仇天经地义。而且在整起事件中,乔峰也是一位受害者,而且他背负的压力是虚竹的百倍不止,等于是和整个武林为敌,也不得不说萧远山这次是把乔峰给坑惨了。好在乔峰行事光明磊落,也没什么把柄能落入他人之手,虚竹之所以会和他结拜也是明白大哥的为人

虚竹怎么说也是在少林长大,精通佛法,明白对人不对事的道理,而且冤冤相报何时了,只能徒生悲痛罢了。虚竹性格老实,为人善良,待人坦诚,最重要的是分得清黑白。虽然他刚刚同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结果下一秒又阴阳两格,但他明白玄慈正是因为想把双方的恩怨在他身上画下句点,所以才这样做。不然他完全可以极力否认,并且煽动各派,把矛头指向萧远山,萧远山毕竟是契丹人,光是他的身份就站不住脚。

其实萧远山明白乔峰不会答应他对汉人下手报仇,所以才处心积虑设计了这一场场的事件,把乔峰逼到武林各派的对立面。乔峰是最不想大宋和辽国开战的人,他们也当成了一个共识,明白真正的仇人其实是慕容博。但此时扫地僧突然出面,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奇迹般的让萧远山和慕容博都放下了仇恨,决定皈依佛门。扫地僧竟然能让慕容博放弃复国的志向,实在太不容易了。

乔峰当然也能做到秉公对待,他信任虚竹所以才会把从不外传的降龙十八掌还有打狗棒法传授于他,可能当时乔峰已经做好必死的决心,所以想让虚竹把丐帮绝学交给下一任帮主。

总之,乔峰和虚竹虽然上一辈有怨,但并没有影响他们这一代,这才是令人敬佩的兄弟情义。


棉白


一,雁门关一役,在带头大哥的带领下,也就是虚竹的老爹,乔峰的母亲及其众多佣人都惨死在大宋众多武林高手的手中。这样来说就是虚竹老爹先对不住乔峰父子的。


二,玄慈与叶二娘的死并不是萧远山直接造成的,他俩双双自杀,慕容博的远程攻击才是最致命的,要说报仇应该慕容父子才是虚竹的第一仇人。

三,虚竹与乔峰是结拜兄弟,这是义;虚竹心地善良,这是仁;虚竹又是一个讲道理,明白大是大非的人,经过三弟段誉及众多武林前辈的调解他也会放下恩怨。


四,虚竹万一没忍住,冲动起来找乔峰报仇,论武功虚竹也干不赢乔峰。论势力,虚竹只是缥缈峰灵鹫宫的宫主,而乔峰是大辽国的南院大王,这方面虚竹也是弱势。

就这四点虚竹都不可能找乔峰报仇。


乘风破浪11022


萧远山在天下人面前揭破玄慈丑陋面目致其身败名裂,自杀身亡,叶二娘也当场为其殉情。虚竹刚刚找回来的父母,一瞬间又全部失去,心难道不痛吗?可是他不仅不痛,也不报仇,还与仇人的儿子萧峰称兄道弟,最后结尾还为其拼命,这点让人非常费解。

在《天龙八部》中其实有不少情节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萧远山为何总是坑儿子?明明就知道萧峰是他儿子,就是不相认。二十多年前就知道了带头大哥是玄慈,还把他儿子抢走仍在少林寺菜园子里,非要等到萧峰身份被揭穿了才把仇人杀掉,搞得他被整个江湖人追杀。他若是真的爱儿子,不应该是保护他吗?还有就是段誉明明已经是百毒不侵了,结果一次被阴阳和合迷倒差点乱伦,后来又被王夫人的迷药给迷倒了。

另外大阴谋家慕容博所做事情也不怎么合理,宋辽两国本就水火不容,死个萧远山就能挑起两国大战?不去招兵买马却躲在少林寺偷袭学艺,结果一无所成。

但是我以为比虚竹,他们都算比较合理了。萧远山在天下人面前逼死玄慈,叶二娘也因此殉情而去,自己也是被他仍到少林寺菜园子里,天天见到父亲却不知。此等深仇大恨,岂能一句话了之?俗话说“父母大仇,不共戴天。”在少林寺一战之后,虚竹不仅没有报仇,更是没有一点怨恨萧峰父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虚竹在得知身世之前还替萧峰打了一架,收拾了一个丁春秋,与萧峰在天下人面前结为八拜之交。而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就身世被揭破,父母又离世而去。这一切来得太快也去得太快了,对于玄慈还有叶二娘可以说还没感情,也还没来得及建立。而萧峰则不一样,喝了一趟酒,又打了一架,可以说在心里是认可这个大哥了。知道萧峰乃是仁义之士,也是受害者,在感情至少比玄慈还有叶二娘更多一点。

因此虚竹之所以一点都不怨萧峰,乃是因为他对玄慈叶二娘根本就没有一点感情,反而对萧峰有兄弟之情,这也解释了为何虚竹后来拼命的去救萧峰。


知行河北


首先分析虚竹和乔峰之间有何仇怨?虚竹的母亲叶二娘,脸上的三道血印,就拜萧远山所赐,这谈不上深仇大恨。其次作为虚竹的父亲玄慈方丈,死因也与乔峰毫无干系,如果说仇恨,一切都是上一代的恩怨。玄慈错杀萧远山的爱妻,而萧远山偷走虚竹,将其放在少林寺的菜园之中,使其父子二人不得相认。

一、无仇无怨


归根结底上一代的恩怨,不该牵扯乔峰和虚竹,首先萧远山偷偷抱走虚竹,并没有加害于他,如果说将此事算到乔峰头上,也谈不上性命相搏,只能说造化弄人。若谈及报仇,也是乔峰与玄慈之间的恩怨,况且当年二十一位高手,也是为了大宋的安危。至于错杀乔峰的母亲,众人也始终蒙在鼓里,严格分析,罪魁祸首应该是慕容博,如果虚竹和乔峰要报仇,首先应该和慕容博做一个了断。

故而虚竹和乔峰之间,没有所谓的仇深似海,玄慈身败名裂,虽然与萧远山有关,可乔峰是无辜的,于情于理,谈不上仇恨。进一步讲,如果二人仇深似海,虚竹也不会以德报怨,置乔峰于死地。


二、精研佛法


虚竹从小生活在少林寺,故而有一副慈悲心肠,从不好勇斗狠,身在少林二十余载,只习得韦陀掌和罗汉拳两套入门的武功。

他和段誉极为相似,不喜欢打打杀杀,即便后期武功大成,也十分谦逊,从未欺压武功低微之人,从这一点来看,虚竹不会向乔峰痛下杀手。况且二人有结义之情,于情于理都不会伺机报复乔峰。


其中主要是佛法渡人,如果虚竹是游坦之的性格,极有可能遭人利用,或许会有乔峰和虚竹一战。然而虚竹的天性使然,与游坦之恰恰相反,精修佛法之后,更是有普度众生之心,对于生死和仇恨,早已看淡,百年之后,也只不过是一堆白骨而已。

三、功过相抵


乔峰是丐帮帮主,曾抵御西夏和辽国,令大宋守军有备,而丐帮是大宋天然的屏障,乔峰身先士卒抵御强敌。这一点虚竹岂能不知?就算萧远山当年犯下过错,可乔峰所做之事,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弥补。

严格分析玄慈方丈错杀乔峰生母,如果要报仇,也会牵连虚竹,萧远山虽然偷走虚竹,可始终没伤他分毫。相互比较之下,虚竹也就释然了,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且慕容博和萧远山已经皈依佛门,纵使有天大的仇恨,也随风而逝矣。虚竹是一个相当明白事理的人,于公于私也不会向乔峰报复。


结语:


当年雁门关一战,始终是玄慈铸成大错,也间接改变乔峰和虚竹的命运,后期二人结拜,也算是冥冥中的安排。乔峰为人豪迈,虚竹谦逊有礼,无论上一辈的恩怨是怎样的,虚竹都不会残害乔峰,就算没有结义之情,也不会妄动。

况且玄慈方丈和叶二娘,始终没有怪罪于乔峰,如果虚竹执意报仇,也算是不孝,综合因素考虑,这段仇恨是不存在的。只是慕容博利用玄慈方丈,令萧远山误会而已,如今上一代的恩怨,已经一笔勾销,虚竹又岂能好坏不分呢。


古金武侠



这事儿不难理解。

首先,这是因为虚竹本质上是个善良,有正义感的人,简单来说是个好人。

这是前提,如果虚竹是个二杆子,不讲理,那他很可能就会认为自己父母的死是乔峰父子造成,就会死缠烂打的找乔峰报仇。

正是因为虚竹是个好人,他就会用好人的思维思考问题。

其次,虚竹虽然有时的言行比较中二,但并不傻,他能想明白这件事儿。

他的父母,玄慈和叶二娘并不是高大上的伟大人物。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乔峰,给很多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

当初是他父亲玄慈带头,在雁门关伏击萧远山的,把本来幸福的一家搞得家破人亡,同时也点燃了乔峰悲剧人生的导火索。

虽然他们的动机是伟光正的,但确确实实办了一件大坏事。

退一步说,这属于为了民族大义,还有值得商榷的余地。

但即使只看他们的个人品行的话,也差强人意。

玄慈做为少林寺的方丈,武林中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却和一个民女叶二娘私通,还有了私生子。

不论叶二娘多么崇拜,爱慕玄慈,此时的她处于弱势地位,玄慈也有乘人之危之嫌。

就和现在的一些无良导师一样,仗着自己手中掌握着学生成绩的生杀大权,威逼,诱导学生干一些不情愿的事情,无耻之极。

就算玄慈在这件事上是被动的一方,在法理上也无法原谅。

叶二娘就更过分了,厉害的大恶人把她的孩子偷走,她不去想方设法找大恶人报仇,却祸害那些比她更弱的群体,摧残一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

书中,她一出现,就抱走了无量剑宗宗主左子穆的儿子,像猫捉老鼠一样调戏左子穆,感觉很嗨,很有成就感。

我就想问,段誉和虚竹的年龄差不多,段誉小的时候,叶二娘为什么不去大理皇宫偷呢,是不是怕被段正明的一阳指戳死呢?

弱小者选择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比强者欺压弱者的行为更让人所不齿。

这些事情是明摆着的,虚竹稍微一想就透,所以他并不怨恨乔峰。

最后,等萧远山、慕容博和无名老僧悉数登场后,真相大白。

包括虚竹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了,造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慕容博,他才是始作俑者。

是他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直接或间接制造了这么多人间惨剧。

虚竹即使想为父母报仇,也要找他。

但是慕容博到最后,他已经大彻大悟了,皈依了佛门。

虚竹本就是个善良到有点儿迂腐的人,又浸淫佛学多年,肯定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因果轮回”的道理。



所以,他甚至连慕容父子的麻烦都没找,又怎么会傻乎乎的去找乔峰报仇呢!


田获三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和乔峰有什么关系?

首先,虚竹父亲玄慈听信谣言,杀死了乔峰的母亲,父亲萧远山也因此自杀侥幸没死,乔峰从小失去父母被陌生人收养。

虽然玄慈是被人欺骗,但终究同乔峰有着杀母大仇。

要说报仇,应该是乔峰找玄慈报仇。

其次,萧远山出面报仇,以牙还牙,也夺走玄慈的儿子,让他们骨肉分离,最后也揭穿他的丑闻,让他身败名裂。

可以说,萧远山做的不算过分。

他完全可以一掌将虚竹打死,但他选择交给少林寺收养,说明他并没有殃及无辜婴儿。

虚竹在少林寺长大并没有吃苦受罪,被师兄、师傅照顾的不错。

相反,乔峰在贫穷人家长大,从小缺吃少穿,因为看病还被医生踢打,萧远山也算不错了。

还有,萧远山并没有杀死玄慈,也没有杀死叶二娘,只是揭露了他们的丑闻。

而玄慈作为少林寺方丈在外养女人,生儿子,这么多年还不忏悔坦白,本来就是下三滥的做法。

他明知道叶二娘因儿子丢失迁怒别人,大肆残害婴儿,却不去劝阻,也属于冷血无情。

这种人本来就活该被人揭露。

而玄慈的死亡是被少林寺责打,不是萧远山杀了他,不是一回事。

总之,以玄慈的所作所为,萧远山如此报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虚竹也没什么好说,反而要感激萧远山手下留情。而萧远山自己随后也忏悔出家,这事就结束了。

乔峰从开始到最后,并没有参与萧远山的复仇,虚竹不可能去找他算账。


萨沙


虚竹为什么不找乔峰报仇?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因为“带头大哥”的谜团被解开后,虚竹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谁,一家三口刚刚相认,却阴阳两隔。这时虚竹不去报仇的原因有四点:理,佛,情,义。

一、理

虚竹父母的死,不能归结于是谁害死的,都是自愿的,虚竹父母都是因为有错在先,都是因为愧疚。所以虚竹报仇的理由不充份。

二、佛

虚竹自小就在少林寺张大,受佛门的熏陶,知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自身的思想境界很高,对仇恨看的不重。

三、情

虚竹、段誉和乔峰是结拜兄弟,虚竹是一个十分看中兄弟情义的人,而且虚竹很崇拜大哥乔峰的为人,内心很向往乔峰的行事作风。虚竹父母的死是因为乔峰寻找“带头大哥”引起的。他不想把自己陷入两难的处境中,所以虚竹不可能去找乔峰报仇。

四、义

虚竹知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凡事都在因果报应,自己父母做错了事,就一定会有报应的,做错了事,就一定要去承担相应的责任。虚竹知道父母当年犯下的错造成了乔峰一家人的悲剧,这个责任是一定要承担的。

至于有的人说因为虚竹的武功没有乔峰的武功高,这点我不赞同,虚竹报仇不报仇和他的武功无关,如果想报仇,不论武功怎么样,都会义不容辞的去报仇。

不去报仇的原因是虚竹心中有理,心中有佛,心中有情,心中有义。


小强爱写作




江湖,恩怨纠缠。萧峰、虚竹、段誉三人结拜,少室山上大战游坦之、丁春秋、慕容复,快意恩仇,让人热血沸腾。怎奈慕容博、萧远山的相继现身,三十年前的雁门关惨案真相大白。虚竹的父亲玄慈,也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因萧远山的揭露,最后接受寺规惩罚而身亡,虚竹要不要找萧峰报仇?

如果追根溯源,一切恩怨的罪魁祸首是慕容博。但雁门关惨案中,玄慈毕竟作为带头大哥劫杀萧远山一家,并且导致了萧峰母亲的身亡,玄慈难逃其咎。虚竹如果要找萧峰报仇,萧峰又要找谁雪恨呢?

小说原著中已经说明,雁门关惨案的幕后黑手是慕容博,萧远山也算是原谅了玄慈,直接找慕容博算账。玄慈之所以接受寺规惩罚,乃是他勾引叶二娘,玷污了少林寺百年的清誉,作为方丈他愿意接受加倍严惩。所以玄慈之死自然怪不得萧远山,和萧峰更没有关系。

虚竹刚和父母相认,瞬间父母又离他远去,作为一个江湖阅历浅薄、性格憨厚之人,一时竟毫无主意。萧峰是他的结拜大哥,义薄云天,虚竹当然不会和他拳脚相对。如果不是扫地僧的出现,他或许会直接出手帮助萧峰对付慕容博。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天龙八部》中的天龙三兄弟每个人的身世都有段离奇的故事。三弟段誉到段正淳死后才得知道自己的亲身父亲是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可喜的是本以为这些如花似玉的妹妹都变成了老婆;二弟虚竹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刚和自己亲生父母相认还未享受团圆喜庆,父母却被双双逼死;大哥乔峰身世真相大白之时,老爹却看破红尘少林出家。三兄弟最大相似之处是身世的离奇和武功卓越。而二弟虚竹的身世却和大哥乔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虚竹父母可以说是被乔峰老爹给逼死的。

在武侠江湖中的情仇中,杀父杀母之仇是最大的,经常可以看到为了报杀父杀母之仇一身苦练武功,目标就只有一个报仇,手刃仇人不惜花费一切代价,甚至是父仇子承,一代没报这仇就留于下一代继续报仇。而在《天龙八部》中却不同,乔峰老爹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虚竹却既没有找萧远山报仇也没有找乔峰报仇,这是为什么呢?

一、受佛法熏陶,明是非

虚竹从小是在少林寺由师父慧轮大师带大,从小到大都未知父母是谁,也未从得过父母的一丝关爱,对父母毫无概念。反倒是从小在师父身边,从穿衣吃饭日常起居都是由师父照顾,要说到感情也只有对师父的感情。再加上虚竹自幼接受佛家的教育,虽然没有达到无嗔无怒的境界,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早已远超一般人,所以他不会像普通人那样的冲动,不问青红皂白操起家伙就讲报仇。虚竹虽然为人木讷,但是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他懂得是非对错,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对萧峰产生恨意,而且身为和尚,就应该清心寡欲,放下恨,看破红尘。

二、因果报应,冤冤相报何时了

虚竹父亲玄慈方丈的死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他的死怪不得别人,他身为和尚,但是却破了清规,甚至还有了孩子,他感觉对不起少林。玄慈方丈是雁门关带头大哥,可以说乔峰及其家人悲惨的一生都是因为他,玄慈的死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对乔峰和其父亲是赎罪,虚竹没有理由对其有恨意。虽然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是他父亲的死是自己选的。就像杨过的父亲杨康虽然是间接被黄蓉害死,但是杨康是咎由自取,所以杨过也放下了仇恨。同样的,虚竹也没有仇恨乔峰的理由。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是玄慈理亏在前。

三、兄弟情深

少室山下,乔峰受到天下群雄围攻的时候,他不顾自己是少林和尚的身份,义无反顾的和乔峰站在了一起,为了乔峰可以背叛自己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少林,这份感情有多深可想而知。虽然和乔峰第一次见面,萧峰的英雄事迹以及为人,虚竹早就从段誉那里了解的清清楚楚。对其为人深为佩服,对其一生的遭遇也深为同情。虽然自己的父母是在乔峰父亲的逼迫下走投无路,为当年的错买单,确实也怪不得萧峰父子。要恨也只能恨这事的罪魁祸首慕容博。

当然虚竹心里还有一定的阴影,天天和自己相处二十多年的玄慈方丈,和四大恶人之一的叶二娘竟是自己的亲身父母,从心理层面来说有点接受不了。上一辈的恩怨,与萧峰和虚竹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何必把恩怨对错,看得太重呢?虚竹对于乔峰的更多的是那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的情怀。所以综合以上几点,乔峰的老爹逼死虚竹老子,虚竹没有找萧远山报仇更没有找乔峰报仇的真正原因。天龙三兄弟还是以前情深义重的三兄弟。如有不同看法请在留言区评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持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