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你最烦恼的问题是什么?

VLoOq_DEEDEE


我还没有孩子 作为一个从孩子长成的青年 我想说几句

/ 其实 我们都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

自己的爸爸妈妈 他们也是生而为人 第一次的经验

自己的爸爸妈妈 他们也曾是孩子

/ 将来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会教导孩子什么呢

/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 和平 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一样 它们既非从天而降 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

/ 我希望孩子能有着真正的自由 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感知着美丽的城市 艺术 音乐

/ 我希望孩子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 见识不一样的人 聆听不一样的声音

/ 我希望孩子的一生 不为家庭 现实 婚姻所定义 他应该有着完整的自己

/ 我对自己孩子的希望 恰恰也是对自己的希望 作为爸爸妈妈 说明自己已然是一个成年人 那成年人有时候也容易迷茫 失控 可是合格的成年人就是在面对这些沮丧的时候 无数次的站起来 这个过程可能很可能是不快乐的 甚至是痛苦的 可是作为大人 务必要悄悄坚持 要有勇气 与生活的挫败对峙



灿烂如阳


诚邀,hi~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虽然我还不能清楚明白父母的苦恼。但作为一个孩子的角度,也多多少少对这个问题有些心得。

我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曾经很多次跟我促膝长谈,谈关于我的未来……他经常说他这辈子知足了,一个农村娃通过读书走出来,考上师范,一直教书直到在县城定居。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未来,我的自律问题了。

说来让大家见笑了,我其实是一个不太会能管得住自己的人。从小学开始我就不爱写作业严重到叫家长。贪玩也严重到烧过洗衣机。也被骂过打过跪过。

其中有件事我就印象深刻,那时我非得叫妈妈给我买游戏机(大概60块钱左右,是关于某网站一个叫洛克王国的游戏)。然后买了我也不知道藏起来,光明正大的摆在桌子上充电,接着我爸爸就看见了。最后在爸爸的注视下我亲手砸了它。那时起我便明白了有些东西可以买而有些买了也不一定保得住。

那是我小学的时光,我个人觉得他们的烦恼便是我不太听话吧。

当然,到了中学我也不是太听话,但父母的烦恼变成担心我的学习问题了。这应该是绝大部分父母都烦恼的问题吧!这个烦恼直到今天都一直存在。

除了这个,还有好多好多。我以前爱撒谎,爱去网吧,懒惰等等等等。我不是一个好孩子。曾经我父亲喝醉了酒我扶着他进家门,他酩酊大醉的对我说要我努力学习。曾经我撒谎被父亲罚跪在地上,父亲在那里站着说我不听话是他的责任后便扇自己巴掌……

现在想想自己其实很对不起自己的父亲。我认为不管是什么烦恼都可以化作一个烦恼。那便是孩子的未来。父母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他们想让子女有一个好的未来!

我想说,爸爸谢谢你!请原谅我曾经的不懂事!


小丿C


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觉得烦恼的事可以说是一波接着一波吧,没有说最烦恼的事情,因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刚出生的时候担心母乳不够哇,然后奶粉贵呀,又担心生病啊,然后呢孩子到了青春期啊,又担心他学习不好,总之就是烦恼一个接一个,绝不会说今天有一个烦恼明天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烦恼从来不会间断的,只是在每个阶段哪一个烦恼会让你更加焦虑更加不安,这就要看个人的感受啦。

对于我来说,在目前这个阶段,最烦恼的事,是姐姐不喜欢妹妹,姐姐正值青春期萌芽状态,有了二宝妹妹。

我们在妹妹出生之前,是给他做了心理建设的,也征询过她的意见,姐姐当时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也没有提出过不开心的想法。可是生完二宝之后呢,她的身体却很诚实,对妹妹十分的抗拒,不怎么接近妹妹,也不喜欢妹妹。现在妹妹已经快两岁了,她对妹妹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这个对我来说是目前最大的困扰和烦恼。

各种道理也不是没有说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是孩子也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所以我觉得可能也需要换下思路,允许她不喜欢妹妹,顺其自然不去强迫她,反正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人生,我相信她也有权利喜欢他喜欢的事情,不喜欢她不喜欢的人,这也是他的自由。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在家庭的教育当中,自己的心态要放平和一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然后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自己要适时的改变。

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孩子的不高兴抗拒,可能更多的来自于是他没有安全感,爱的获得感太少了,所以他才会这么抗拒吧。所以这方面更多的应该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没注意到她内心的感受,又或者是在她的养育过程中还是有些缺陷的。

因为当初养育姐姐的时候,零到三岁之前,是主要由奶奶抚养,经常会被带回奶奶家,然后待在我身边的时候不是很多,我没有全情的陪伴他这个最需要母爱的这个阶段,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人生最大的一个缺憾吧。养育孩子越久,才越会发现原来陪伴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零到三岁,然后再三到六岁,在这个阶段的陪伴又是重中之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的话,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童年伤害无法弥补,对于家长来说也同样是。

所以为什么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就是这个道理吧。

已经发生的缺憾是不能弥补的,唯一可以弥补的就是用后续无限的耐心和无限的爱去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想可能是可以改变现状的一些方法吧!

所以我觉得他现在不开心,不接受也是她的选择,我不会去强迫她,我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告诉他什么是爱而展现给他爱的美好,我觉得他自然就会感受到吧,毕竟青春期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什么都应该为她开路,什么都应该以他为准。但是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我们只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静待花开。(附上热爱汉服的姐姐妹妹的照片[呲牙])





清水吧


从怀上宝宝,我就离职在自己娘家待产了。一直生活到孩子上小学,我就出去工作。自己的妈很疼我,平时我只管照顾孩子的生活,其余的家务一点儿不用做。接下来就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孕期,当然少不了就是胎教故事,胎教音乐,然后就是孕妇各种补充营养。

婴儿时期,刚开始母乳很好,两个月母乳减少,吃了不少发奶的食物,墨鱼,中药。孩子开始长牙,坚持给孩子刷牙,这里强调说明一点儿,我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喝夜奶,喝了夜奶之后一定记得给孩子清洁口腔,我家孩子不吃糖,但是因为夜奶问题,长了蛀牙。这点我没有注意到,觉得非常对不住孩子。接下来说说孩子断奶的问题,不介意断奶的时候,妈妈也躲着孩子,本来没有母乳孩子就很焦虑,妈妈又缺失,孩子肯定很难受,循序渐进。

孩子渐渐到了上幼儿园的时期,我不提倡过早送孩子上幼儿园,我家孩子算是比较晚上幼儿园的,直接从中班开始,第一天我还担心她哭闹,结果很意外 她很乖,还说"妈妈,我去上学了,不能在家照顾你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哦!"心里一万点感动,之后的学习一直很顺利,孩子从来没有一次想过不去上学,都很主动。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每晚坚持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唐诗给孩子背诵记忆。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不要让孩子自己选择。三岁半我家孩子开始学习英语,当时很多人反对,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此时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英语和中文同步学习,她的接受能力很强,如果等中文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开始学习英语,一些固有的中文模式,会影响孩子的英语学习,英语启蒙非常重要,现在孩子的英语在同龄人中很不错。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隔代宠爱的问题,孩子的姥姥姥爷非常宠爱孩子,具体表现:

1.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不在家的时候,不加以节制,一切随孩子开心。

2.零食从来不控制,我交孩子进超市只能买一件你想要的零食,并且不能买糖、巧克力、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但是姥姥姥爷买奇趣蛋给孩子都是四到五个的买,还教孩子不能告诉妈妈。

3.孩子吃饭问题,我一直有意识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家里老人总担心孩子自己吃吃不饱,饭菜会冷,坚持喂孩子。

4.孩子的惩罚问题,犯错不仅仅是道歉,一定要改正并且接受惩罚。家里老人绝对不允许,这上面直接说我收拾孩子他们就收拾我。

5.家务问题,孩子四岁多开始,我教孩子慢慢学会自己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扫地,五岁开始洗碗,摘菜一些简单的厨房家务。老人兼职接受不了,认为我懒。

综上的问题,我天天和自家爸妈吵,你说道理不听,你和他们吵也不听。软硬不吃,不管我怎么做,怎么说,他们就回我,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唉😔


西子爱剧


第一个照书养,第二个照猪养!我相信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


第一个的时候,毕竟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多多少少从惊喜过渡到懵逼的状态,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会咨询书本,咨询过来人,咨询医生。。。让自己能进入当父母的状态。

第二个的时候,基本都是过来人了,各个方面基本都经历过来了,所以也比较淡定,第一个的经验都在呢放着,所以基本都属于放养的状态。

长大后,男孩和女孩的天性都显现出来了,要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性格去区别对待,尤其是玩具,女孩基本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男孩基本枪,汽车,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在他们小的时候我只想平安健康,大的时候只想让他们快快乐乐!别的无欲无求!大女儿4岁,小儿子1岁半。


一定要注意的是,小的时候一定要认识一个儿科医生,因为有非常多非常多要学习的东西。然后就是老师,甚至多认识几个老师,包括课外的老师。接下来的日子里头疼的只有学习了,在保留学习的兴趣之外,还有课外活动。在大一点一定需要一个警察叔叔,让他们知道人间的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个人愚见,个人愚见,见笑见笑!


名字可以可以起真长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方面对于为人父母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易产生烦恼分歧的问题。

在我认为养育二字是分开的问题,养是针对身体方面。合理均衡的饮食,规律充足的睡眠,再加上孩子喜欢能坚持的运动,这些成为他(她)的好习惯,基本上的自律 ,一个好身体还是可以养成的。


那么让我感到有些烦恼的是,这个育儿成才的心情大家应该相当有共识。这方面有孩子的天性,另一半的方式方法,是产生矛盾的重要点。我承认在教育孩子上也有时候和另一半发生争吵。我比较提倡孩子自理自立,什么事交给他自己处理。确实结果是他的行动执行能力不错,不过有时候也养成了孩子主观意识很强,不喜欢别人给他拿主意,倔强不服输的苗头。妻子就更难管理了,散养育其独立出现的问题让我也很是烦恼,最近想了想,可能这个度没掌握好,在这里愿意和大家一块探讨进步。


一城一诗


老话说:养儿一百年,长忧九十九。的确,宝宝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要遇到很多让我担心的问题!

烦恼一

 添加辅食后宝宝开始厌奶

  一般,厌奶的问题会在宝宝添加辅食后出现,比如:宝宝4个月时添加辅食,到宝宝5个月时候,就很有可能会产生厌奶现象。这主要是该时期的宝宝,好奇心与日俱增,味觉也开始产生了变化,胃口也和从前不一样了。加上辅食的各种新鲜味道,都会让宝宝产生对食物的好奇,对长期吃惯的奶水味道产生些许的抗拒,因此很难把心思还放在吃奶上。

  建议宝妈在喂奶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以免影响宝宝吃奶,这个时期的宝宝好奇心强,稍有点动静就会让宝宝忘了“要吃奶”这件事儿…另外也可以通过消耗宝宝体力的方法改善宝宝的食欲,平时要多和宝宝互动。

特别强调

  不要因为宝宝不吃而使用强迫的手段,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恐惧,可以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给宝宝喂奶,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

烦恼二

 牙没长全,怎么就不长了?

  我家二宝的时候不到6个月时一下出了两颗牙,后来紧接着又出了两颗。一直到现在都还是这四颗牙,都一岁多了,为啥不出了?是不是因为缺钙?

宝宝牙齿长长停停、时快时慢是很正常的。就像宝宝有些长牙早,有些长牙晚一样,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即便长到一半停了,三四个月都没动静,也没问题。很可能过了这段时间,牙齿就一下全冒出来了。

  不管长牙早晚,只要1岁前出牙了就好,在2岁半到3岁之间长齐20颗乳牙就行。

烦恼三

 说话为什么这么晚?

淼宝贝都一岁六个月了还是不太会说话,平时都是用手指。教他说“妈妈”,他就指着我,说“爸爸”就指他爸,该吃饭了会指碗,问喜欢什么会指车。有时候急了会说出一两个字。我感觉他心里什么都懂,但为什么他就是不开口说话呢?我自己在网上查宝宝不爱说话,感觉自闭症的症状和我家宝宝很像,这该不会真的是有自闭症吧?

  一般情况下,宝宝六七个月大时发单音,八九个月说叠字,1岁左右可以用不一样的单词表达意愿,1岁半以后则能用短句和大人对话了。但每个宝宝的生长环境、家庭氛围、家长教育方式不同,因此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如果带孩子的家长没有经常与宝宝交流,总指望孩子自学成才,出口成章,那孩子说话自然会晚些。同时,男宝也比女宝说话晚。

  此外,还有些宝宝是不肯说,到了他愿意开口时,你会发现他的进步飞速。这类孩子通常都能清楚地知道大人说什么,反应也很灵敏,家长不用担心。

特别强调

  如果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于正常标准超过半年,最好去医院查查是否有问题。对于说话晚的宝宝,还应特别注意一下他们是否有听力问题,能否对大人的话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舌系带异常。

烦恼四

 1岁多为啥还走不稳

我家宝宝八九个月大的时候,满屋子爬,可溜。当时就能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不过走不了几步。这现在一岁多了咋还走不稳?我婆婆说是因为学会爬了就不会走了,真的吗?

走路属于宝宝发育过程中“大运动”的范畴。一般来说,1岁的宝宝能扶着东西迈步或独走,1岁半走稳。但这个标准同样有浮动范围,晚两三个月都是正常的。

  此外,还要注意有没有其他因素导致宝宝走路晚。比如早产儿发育可能会慢些,冬天衣服穿得过多,也可能影响到他们走路。不存在学会爬了就不会走路的说法,反而,爬行很好的宝宝,很有助于锻炼四肢协调性,待腿部肌肉足以支撑身体重量时,孩子自然就会站立行走了。

烦恼五

 认生是胆子太小吗?

  我生完孩子就在婆家,上礼拜才带着宝宝回我娘家。以前给家也没觉得宝宝可黏我,这回家了一直让我抱着,看不见我就嗷嗷地哭,谁都哄不住。这是为什么?

宝宝认生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所谓的“认生期”,这是宝宝心理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这种对熟人依赖,对生人躲闪的行为,属于认知度、记忆力提高的一种典型表现,家长没必要担心。

需要提醒的是,认生有个度,如果宝宝一见到陌生人就发抖,应引起家长重视,要多鼓励宝宝与人交流。比如,在宝宝发抖的时候给个拥抱,介绍一下这位是谁,要怎么称呼。千万不要过分顺着宝宝,让孩子躲在身后,外人碰不得。要知道,这不是爱,而是放纵。

  我们千万不要随便就给宝宝贴上胆小、害羞的标签。你的一言一行对于宝宝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可能你的一句话就足以改变宝宝幼小的心理。时常夸赞你的宝宝,鼓励宝宝,对他\\她良好性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必要!

烦恼六

 宝宝突然爱打人了

最近我发现我家二宝不知道跟谁学的,突然变得很暴力。和其他小朋友玩着玩着,就推人家一下,有时还会爆粗口“麻蛋,麻蛋”的骂人。我和老公平时很注意,从不在宝宝面前说脏话,更不会动手打人,真不知道这是跟谁学的,这该怎么纠正啊?

  宝宝的认知水平较低,是非对错观念也都比较弱,他们的行为更多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宝宝的攻击性,多出现在4岁左右,男宝比女宝表现得更明显。家长需要做到的是尽可能避免宝宝接触暴力环境,如电视节目等。如果父母之间有了矛盾,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或大声争论,要时刻记得为他们树立榜样。

特别强调

  如果突然发现宝宝爱打人了,我们切忌以暴制暴。可以把宝宝晾在一边,或是找个宽敞明亮的房间,让他“闭门思过”,直到愿意道歉。总之,宝宝的一切行为,包括攻击行为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用户149144774653453


每个父母可能有自己不同的苦恼,家长小学 这些年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感悟和收获。

在我自己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我接触很多父母,听完他们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我心里总会有一个声音,父母为什么这么不能理解孩子。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小孩,才越来越发现育儿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和大家聊聊育儿的难处在哪里。

现代的父母主要是70后和80后,都是三四十岁的人,是人生的主要阶段,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是社会的主劳力,是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来形容70后和80后:“是已经结婚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全家重担的家庭骨干,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日夜勤勉、上下奔波,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提高收入、改善处境,没有晚上、周末、假日、休息的“讨生活者”、“夹缝中求生存者”,是被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老子、妻子、孩子“N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感到自己入不敷出、黔驴技穷的“苦难一族”,是在没完没了的应酬、“人比人气死人”的攀比、明里暗里的争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爬升当中过早伤了身体、坏了情感、愁了心绪、白了头发的“可怜亦可悲分子”。”可见承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

家长小学 告诉你家庭教育的难题在哪里。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孩子个性突显的时代,这一代的父母更加触手无策。因为大部分自己都是在严厉的环境中长大,只被教导做一个乖听话的孩子,否则就是不孝,从小就是被评判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就是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孩子慢慢长大,才发现时代经变了,现代的孩子不吃这一套了。

一个妈妈对我说,面对16岁的女儿她已经无能为力了。她看中了一件三千多的外套,妈妈觉得这么贵的衣服和她学生身份不符合,没有答应她。女儿第二天早上起床说没有找到自己要穿的衣服,就不去学校了。

看到这样的问题,通常我们会给孩子贴上很多标签:孩子爱慕虚荣,不懂体谅父母,或者不懂事等等。然而正如我经常说的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孩子今天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和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家长小学发现:家庭教育的难题,吼真的没用!

家长小学经验总结:学会欣赏孩子

我告诉妈妈:16岁的孩子这个时候社交的需求是非常重要,非常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欣赏,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孩子今天这样的行为有些偏差,是她对“认可”和“欣赏”这道爱的食物极度匮乏,才会拼命的在外面寻找存在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非常低的。

妈妈说,确实在她读初中一年级以前老是否定她限制她,等到她上初中后才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妈妈叹了一口气:我从小就是被否定声中长大的,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欣赏孩子。 现代父母还有一个非常焦虑的地方,就是孩子读书的问题了。每次讲座的时候,几乎都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孩子不爱做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深深感受着父母话语中透露出焦虑的心情和焦虑的状态。

我的邻居告诉我,孩子上一年级后自己就辞掉工作了。如果工作就没办法协助孩子学习了。每天微信里老师发的全班孩子作业的情况,哪个是A,哪个是B,中午哪些孩子需要留堂,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你家孩子需要注意的是什么。邻居无奈地说如果内心不强大,真的没办法淡定。曾有一个妈妈一聊到孩子眼泪就刷刷地掉了。孩子在重点学校,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经常暗示孩子拖班级后腿,希望孩子转学。孩子也一直在努力,但状态不是很好,成绩没有起色。每天收到很多冷眼嘲笑,可孩子坚决不愿意转学,妈妈心里好痛。和孩子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70后80后的这一代父母,很多时候都是老人在帮忙照顾着孩子。在我的课堂里,经常被问到婆媳之间的育儿、生活习惯、饮食等等冲突。一个很小的例子,孩子生病了,现代父母已经接受新的理念,能不吊瓶就不要吊瓶,能不打针就不要打针,可老人家着急啊,吊水好的快。都是为着孩子好,相互都有理,经常有苦说不出。

面对现代父母诸多育儿难处,换一个角度,真是太好了,当我们透过成长自己不断强大自己内心,不断调整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其实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壁立千仞无需则刚


最烦恼的也是最不应该的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不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比如小时候好哭鼻子,不会说话时可能是不舒服了,衣服那点紧了裹着了等。等大些了又说不出个123,委屈。特别是上学以后,每个做父母的都是寄托了无限希望,严格要求,往往忽落了他还是个孩子,他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玩,不讲方式的一味做比较。这可能会持续到下学或离开家去上大学了。孩子总归会长大,社会在变化,他也最终只能是他自己。人各有命,开心和睦才是前提。


帮帮我好呀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为人父母哪有不爱自己的子女?因爱产生的烦恼自然而然地产生!

有些父母为孩子的健康而烦恼,有些父母为孩子的学习而烦恼,有些父母为孩子的调皮任性而烦恼,而我为孩子的晚睡而烦恼。

每天孩子都是在凌晨两点才睡,真令人怄气,多次言训都无法改变他的习惯。因为我深知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诱发疾病,长此下去定会透支身体健康!古人都有一种说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这样才能健康长寿!所以我着急孩子这种生活习惯!

现在细细想来,孩子晚睡自有他的道理,唯有想方设法改变他的观念,让他自己认识到晚睡的坏处,自己就会去纠正过来!因此借些相关书籍给他看,找些有良好生活习惯的朋友同他聊聊,近朱者赤,一定能改变他的生活习惯!

用心所到,必出效果,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