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當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免疫力?

我們如何從日常飲食及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來應對此次疫情呢?

1.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消除疲勞,修復並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反之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毒趁虛而入,一般成人每天保證睡眠7-8小時,但也不宜過多。

2.堅持鍛鍊: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能夠幫助人體“排出”有害物質,加速體內細胞更新換代,提高免系統檢測疾病能力。疫情當前,人們都宅在家中,只吃不動只會增加肥胖風險,正確的方式是每天堅持適量運動,每次30-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

疫情當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免疫力?

3.多曬太陽:常曬太陽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充足的維生素D還能幫助新陳代謝,減少肥胖風險,而曬太陽是最經濟有效地補充鈣的方法,每次不超過半小時為宜;

4.保持良好心態:愉悅心情能降低應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從而提高免疫力。在重大疫情面前,適度的焦慮對大眾來講是不可避免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建議,每天接受與疫情相關的信息總量,不超過我們接受信息總量的40%。換句話說,不要把過多的精力用於去關注疾病方面的信息。

5.避免吸菸:吸菸會刺激呼吸道,而菸草中的有害物質還會損傷肺功能、減低身體抵抗力,增加受到感染的可能,呼出的二手菸霧也會危害到周邊人的健康,另外,吸菸時無法佩戴口罩,手部會觸碰口鼻,也會增加病毒感染風險。

疫情當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免疫力?

6.均衡合理的飲食保障:食物種類、來源及色彩豐富多樣,每天不少於20種食物,不要偏食,葷素搭配。具體要求:

碳水化合物:谷薯類食物要保證,每天應攝入250-400g,包括大米、小麥、玉米、蕎麥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超過5種,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果類。新鮮蔬菜、水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調節免疫作用,應注意補充。也可適量添加營養素補充劑。

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膳食纖維攝入量增加會引發抗炎細胞因子的表達量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增加會提高人體內針對肺炎鏈球菌抗體的數量。當受試者每天吃到500g新鮮蔬菜水果的情況下,抗體數量增加了4倍。由此可見,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每天5份)可能會提高免疫力。

蛋白質:日常飲食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攝入對免疫系統非常重要,是免疫細胞不可或缺的能量底物。

優質蛋白類食物要充足,包括瘦肉類、魚、蝦、蛋等,每日150-200g蛋白質食物,奶類、大豆類食物要多選,堅持每天一個雞蛋。為了保證有效的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必須條件。研究顯示,乳清蛋白攝入會增加人體對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反應,相關抗體的產生數量增加。在絕經期女性研究群體中,大豆蛋白攝入增加了體內B細胞(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的數量。

蛋白質的攝入量對免疫細胞的活力很重要,不一定非得魚翅海參,普通的魚、禽、肉、蛋和大豆類製品均衡攝入就很棒,不要接觸和購買野生動物。

脂肪:適當增加優質脂肪攝入,包括烹調用富含n-9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類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等,總脂肪供能比達到膳食總能量25-30%。有研究顯示,含有EPA的膳食補充劑會降低老年人群呼吸系統的免疫防禦反應。另外一項研究也顯示即使低劑量魚油的攝入也會一定程度抑制免疫防禦反應。對於老年人來說,並不推薦常規服用魚油等含有EPA的膳食補充劑,直接吃天然食物更好。

水:保證充足的飲水量,每天1500-2000ml,多次少量,有效飲水;可以飲溫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後清淡的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他:對於飲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患者,建議增加商業化腸內營養劑(特醫食品),每天額外補充不少於500大卡;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不要節食,不要減重。

免疫力最愛7種營養素:在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量補充以下七種營養素,可以增強對疾病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