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们能不能在平原上人造一座山,高度超过8千米,供人游览观光?夏天还可以避暑?

阿标8394


这个问题题主理想很好,但把造山想简单了。要造8千米如此高的山,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保证安全施工堆上,那么假设就取30度的坡度好了,根据正切关系,则可估算这座山的半径r大概为13.85千米,进而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圆底面积x高x1/3,估算出这座山的体积为1607立方千米,看起挺小,但换算为立方米,大概为16070亿立方米,这对人类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三峡工程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794万立方米,水库的容积量393亿立方米,换句话说,接近41座容积量才能把这座山装下。如果把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量做个折算到土石方挖填量上去,三峡工程土石方量为3亿立方米,人类需要5350座三峡大坝工程量挖土石才能满足这座山。

根据估算,目前全世界日夜不停挖矿,一年下来挖到矿石大概在4立方千米,按此计算的话,人类需要400多年才能挖好这些土石。当然不排除今后人类挖掘潜力的提升,但估计我们都没机会看到这座人造山成功之日了。

这只是考虑了土石方量的问题,具体实施起来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因为题主要在平原造山,首先基底要选好,免得造山造到一半,把地壳给压破了,人为造个地震出来。

其次土石料的来源要丰富,平原远离山区,所以还要铁路运输把石头从山区运出。我国2018年全国货物运输量为40亿吨,一立方土石方大概1.5吨,这座山就是24000亿吨,我国铁路一年啥不运,也要600年才能运完。随着山的高度,运输的能量消耗将指数级增加,不知又要耗费多少能源。

所以造这么高的山真的是一项很费钱费时间的事,要作旅游项目的话估计回本也是千年之后的事了。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这是个好主意。我也有此想法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老家是冀中大平原,一望无际,平淡无奇,有个深沟大壑,就是我儿时天堂。每到秋季和春季,漫天飞沙,尘土满室,连年天旱,禾苗枯萎。

我知道山能行云,云能致雨,就心中想啊,怎样在我的家乡,村北一里的地方建起一座高山。村民们住在山之阳,冬暖夏凉,闲暇时间还可以到山上登高远望,浏览草木虫鱼,悠哉游哉,好不快乐。

然而,高山怎样来呢?

垒砌是不行的。把地核的岩浆或火山引导到地面上来?虽是个好办法,不过,动用国家资源,为了自己的家乡谋福利,好像又不合适;再说我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调动国家资源。最后,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

这就是我掌握了特异功能,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能够翻江倒海,沧海桑田;能够背河担山。念动神咒,就能把南方云贵高原妨碍人事的、远在万里之外的荒山野嶺从高空中飞行到任意一个地方。

这样,又能为一个地方减去自然山害,又可以造福另一地方百姓。真是一举数得,有百利而无一害。岂不是天大好事。

一旦人们知道了冀中平原有一座飞来之山,旅游观光之人纷杂而至,人们面对神奇世界,无不拍案叫绝,惊喜之情,岂不快哉?

我还可以借助神功,把祖国改变的更加神奇和美好。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当然,我是提供有偿劳务,顺便捞个千亿富翁过把瘾。


南宫外史


古代出愚公是精神可嘉,现在出这话题就是个奇葩玩意 儿![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返濮归甄


能不能在平原造一坐八干米的高山?又一个脑残出现了,问题很二,你那么喜欢高山吗?那就去西藏好拉,何必自己造山呢?你喜欢八千米的高山,世界也没儿座,就一个珠峰,还不知你有勇气登吗?平原造山,是神话吗?你是神吗?太逗了,行啦,我也无言以对啦,只愿你造山成功,祝你早日大功告成。



龙龙6576


就目前国内造山技术来说,人工堆造八千米的高山,土石方工程建设,返璞归真功效,还有点难度。对于人为制造的游览观光景区,广大游客看惯了人工复制,用假当真的景点,是不会领情的,挑不起旅游观光的热情胃口。


再说了,堆造八千的高山,所建造的工程费用,占地面积,是相当可观的。这批建设费用如何回本,那只有变卖门票,门票价格定贵了,游客能买账去观赏吗。这种以假乱真工程,无非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很难占领旅游份额的。同时也违背了,当今游客体验游的大趋势。


人工制造的八千米高山,脱离了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结构,只会是冬冷夏热。更谈不上夏天供游客避暑的功能。你能接触地层地区气。


就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海拨五千多米高山,除穆郎玛峰以外也是寥寥无几。还得受地球演变的控制影响,就算人工制作的八千米高山,建成投放市场,能排除地球地壳变化的干扰吗。


云中赏雲


8000米的人造山,它的高度已经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相媲美了,建造这样的一座高山是现代人类科技还无法企及的。

曾经有过一位作家有这样的设想,并且还获得了当地登山协会、荷兰滑雪协会等众多运动协会的支持,他们计划在荷兰建造一个高度为2000米的人造高山,在高山上建立酒店、健身所、滑雪场地、游泳池等一系列设施,他们甚至已经起草了计划,计划表明这样的一个庞大工程将耗时30年,花费400亿到270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3450-2.3万亿人民币),这样的支出即便是一个大国也是承受不起的。

而这也只是高度为2000米的人造高山罢了,题目所说的8000米高山,是上文的四倍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科学船坞


为什么要另外造8000米的山?珠穆朗玛峰现成的,移过来就可以了啊,高度刚刚好还多一点。


怡江风331


真会胡扯,造山?“愚公”说:我刚教育人“挖山移山”,你又造山?

造山当景点?中国那么多山,那么多优美的景点都被“你们这些见利忘义”的人,搞的没人游览了,还要造山造景点?

造山?还要造8000米高的山?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也许是因为无知吧?

8000米高的石块,或者混凝土,每平方米对地球表面的压力是3.2万吨,地球上到哪里去寻找有这么大的“地耐力”平面?

地球上的山峰,尤其是50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地球板块运动形成的,山峰地下部分有几十千米的岩石地基,人类是无法施工的!


财经耕耘客


呃……这个脑洞,很大!但也就止步于脑洞了~

先不考虑人造山要用的土石从哪里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金钱成本,只说8000米的山供人游览观光,只怕是很有难度。

参见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登山之前都是要准备好各种装备,进行体能锻炼,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去的。登这样高度的山峰,不能抱着郊游踏青去放松的心情,是需要严肃对待的。

我们知道,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是逐渐降低的,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1000米的山山顶和山下就能差6℃左右。

所以一般在比较高的山上,山顶和山脚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去泰山华山这种海拔一两千米的山上登顶看日出尚且要穿军大衣,8000米高的山,不穿专业的登山服就别上去了,不仅仅是夏天能避暑,一年四季都可冷冻。

而且在8000米高度的山峰上,要面对的除了极低的气温,还有稀薄的氧气和变化莫测的天气。

还是拿珠峰举例子好了,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都有零下3、40℃,山上很多地方积雪是终年不化的。即使是在海拔7500米左右的地方,气温最高的8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0℃左右。

而且山区天气一般都很多变,说来就来的雨雪,弥漫在山间的雾气,还有七八级的大风,都足以说明这种环境并不适宜游览观光。

另外呢,海拔越高,氧气浓度越低,如果没有提前适应和训练,高原反应是可能是很危险的。

综合以上~这座山,还是别建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嘻嘻。


不吃肠的大肠


完全可以。也可以在长城上贴瓷砖,给太平洋装护栏,给珠峰装电梯,关键是:这钱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