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西汉名人东方朔为什么一年换一个媳妇?

国史春秋


古人能够留名青史,有的靠战功、有的靠政绩、有的靠才华、有的靠技艺、也有的因恶行,但东方朔却是靠另类,而且另类到历史难觅,独树一帜。

明明是一位饱学之士,西汉著名词赋家;朝廷要员,官至常侍郎、太中大夫,秩比一千石。可他却没有一点士子之范、官员之风。汉武帝赏赐给他的饭食肉块,他不顾弄脏官服,当场将肉块揣了进去,带回家中给老婆吃;汉武帝赏赐的绸缎,他自己或扛或抱或挑或搬,拿回家中送给老婆;甚至公然酒后在汉武帝的办公场所撒尿。丝毫不顾及官员的形象和士子的风范,可谓心态“强大”到难以想象。

更为另类的是,他明明那么“爱老婆“,却又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妻不同”。不但年年换老婆,而且娶老婆的标准也很特别,按照《史记》中的说法,必需是长安人,还要是小美人。而汉武帝赏赐的财帛和自己的俸禄,则全部用于“欢送”旧老婆,迎娶新老婆,还真做到了好聚好散的境界。在古代,原本三妻四妾的现象也很正常,但他却不纳妾,而是年年换老婆,实在让人费解。

那么,他一年换一个媳妇,究竟是本性使然,还是另有隐情?

表面看,东方朔一生活得非常潇洒,非常会享受,令人羡慕。但是,实质上,这样的官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就算再有才华,那个领导会重用,那个领导又敢重用,却又不得不用,处境岂不是非常的尴尬。

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才华的疯子,更是一个令人琢磨不透的隐士。因为,他经常在酒席上高唱:“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以此来看,他一年换一个老婆的行为似乎是为了“保全自身”。但是,他本无争权夺利之心,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说,他只是想做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为何又要“公车上书,凡用三千枚木简”,汉武帝看了两个月才看完,可见他有多么的用心。同时,他又非常的坚守原则,敢于阻止劳民伤财的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只是未能成功;他手持长戟镇守大殿,就算汉武帝前来说情,也坚决不放窦少主的男宠进入正殿祸乱纲纪;在昭平君杀人之事上,极力劝谏汉武帝公正执法。可见,他并非真的想做一个隐士。

如果说,他没有进取之心,又为何会向汉武帝自荐:“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就是说,自己是集“孟贲、庆忌、鲍叔、尾生”四大杰出青年优点于一身的文武大才,完全可以成为皇上身边的重臣。不过,从结果来看,汉武帝只是将他当成了一个“怪才”,而非“大才”,虽然喜欢,却并不真正重用。

如果说,他没有功名之心,他又为何要十三岁开始读书,十五岁学击剑,十九岁又开始学习兵法、战策、军械使用等。正所谓:“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所以,他又岂能没有建功立业之志。

如果说,他是一个疯子,没有个正经,但他又为何在临死之时对汉武帝说:“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就是劝谏汉武帝要远离那些“巧言谄媚的小人”。当时,汉武帝也感到很是惊奇:“如今东方朔说话竟如此正经。”因此,汉武帝恻然长叹一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似乎,他又非常的正常。

因此,可以说东方朔是一个性格矛盾的综合体,而他的一年换一个媳妇,则是他的性格矛盾综合体下的天性使然。也可以说,他的这些行为是心有所想,行有所为的心性使然。对此,毕竟没有历史记载,或许也有胸中抱负难展的自我沉醉。


祥子谈历史


《史记》中记载:“(东方朔)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意思是说,东方朔好色,每次娶了媳妇,一年期满后,便付分手费打发掉,然后再娶。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他都花在换老婆这事上了。

(东方朔剧照)

那么,东方朔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说起来,东方朔的行事,还真是有悖常理。

汉武帝登基后,为了得到贤才辅佐他,便打破了“举孝廉”的选拔制度,公开向天下征诏有才之士。

一时之间,天下的读书人闻声而动,纷纷向汉武帝投简历。

在浩如烟海的简历中,东方朔的简历是最醒目的。他的简历足有3千片,得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正因为如此,这才吸引了汉武帝的眼光。

在简历中,东方朔以清丽简洁的文字,向汉武帝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方方面面,同时又点评了自己诸多优点。甚至为了让汉武帝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还详细地注明了自己的外貌。

害得汉武帝整整看了2个多月,才算把他的简历看完。如此,他还真是给汉武帝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汉武帝命他在公车署等待诏见。

不过,东方朔在公车署中,坐了很久的冷板凳。

虽说可以领到微薄的俸禄,但这显然不是东方朔希望得到的。为了能尽快得到汉武帝诏见,他便吓唬公车署里给汉武帝牵马的侏儒,说,皇上已经说你们没用了,要杀你们呢。结果侏儒信以为真,哭着向汉武帝讨饶。

汉武帝很生气,召见犯大罪的东方朔,准备治他的罪。

谁知东方朔这个段子手,三言两语便化解了危机,还让汉武帝转怒为喜。汉武帝觉得他是个很搞笑的人,就把他留在身边做近侍。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精于射覆。有一次,谁都猜不中他藏在盂中的东西,结果东方朔猜中了,汉武帝赏了他十匹帛。

有个叫郭舍人的倡优,一向得汉武帝宠爱。见东方朔抢了他的风头,非常妒忌,非要和东方朔一较高下。并表示,如果他输了,情愿挨100个板子。结果不论他藏什么,东方朔都能猜中。气急败坏的他,又出谜语,东方朔还是张口就答,每次都答对。汉武帝见此,知道东方朔知识渊博,是个极聪明的人,便把东方朔封为常侍郎,从此让他伴游左右。

东方朔虽说没有身居高位,但他也常常在汉武帝高兴时直言进谏。不过,他的方式却与那些古板的大臣不一样。

比如汉武帝姐姐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滥杀无辜,犯了杀人罪。

昭平君入狱后,掌刑狱的官员不敢判罪,便向汉武帝请求。

汉武帝想起当年隆虑公主去世时,他曾答应免昭平君一死的诺言。于是,在朝堂上假意哭泣,希望大臣们为昭平君求情,他好顺水推舟,免除昭平君的罪过。

大臣们亦心照不宣,纷纷上前求情。

谁知东方朔却突然举杯上前,称赞汉武帝是法令分明的人,并祝贺他万寿无疆。

东方朔这样一闹,汉武帝不好徇私枉法了,只得让管刑狱的官员,法办昭平君。

事后,恼怒的汉武帝责问东方朔。

东方朔称,他是怕悲伤会损毁汉武帝的身体,因此希望他能借酒消愁。同时,他认为汉武帝刚正不阿,因此,愿身为明君的汉武帝万寿无疆。

汉武帝醒悟过来,于是赏东方朔金帛布匹,又把他封为中郎。

(昭平君剧照)

此后,东方朔在陪伴汉武帝的时候,常常察言观色,多有进谏,对西汉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汉武帝始终认为,他只是个搞笑的俳伶,从没想过要给他从政的机会。

不过,由于东方朔非常搞笑,常逗得汉武帝哈哈大笑,所以汉武帝对他非常宠幸,经常赏赐不断。

对于汉武帝的赏赐,东方朔也和常人不一样。换一般人,肯定就是买房置地挣家业。但东方朔却把那些赏赐,全拿来娶长安城里的漂亮小姑娘,并且年年送旧迎新做新郎。

那些郎官们,看到东方朔这样做,没少在汉武帝面前弹劾东方朔。汉武帝却对这些郎官笑着说,他若行事不荒唐,你们哪一个又能比得上他。

如此看来,只有汉武帝是看明白了东方朔的。东方朔正是因为要做这么荒唐的事情,他才能留在汉武帝身边。如果他做法严肃而正经,像一般大臣那样,作古正经劝说汉武帝,可能汉武帝早就让他滚蛋了。还有,他虽然一年换一个媳妇儿,却也都把钱财散给了那些媳妇儿,不聚敛钱财,也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能够经常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提醒汉武帝吧。

(参考史料:《史记》《汉书·东方朔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西汉有奇人,名为东方朔,疯疯又癫癫,一年娶一妻,表面荒谬不经,实则暗含大道,众人笑其无大智,只有武帝知其心”,这便是东方朔。

东方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娶媳妇,而且是出了名的愿意娶媳妇,东方朔为官说白了主要就是一个为汉武帝排忧解难的谋士,没有什么实职,年收入不高不低,东方朔为人清廉,不贪污腐败,但是却把这不高不低的工资全部用来娶媳妇,结果就是东方朔一年娶一个出身长安城的年轻漂亮媳妇。 这可羡煞旁人,但是也被旁人嘲笑至极,尤其是他的同僚们,均认为其一天疯疯癫癫的就算了,还好女色,胸无大志,经常对其指指点点,甚至还闹到汉武帝身边,要弹劾东方朔,认为他生活作风有问题,生活不检点。但是每有此事,汉武帝都不发表言论,将其给搪塞过去,也就是说不给予追究。




东方朔好娶妻是出了名的,但是东方朔为何这样,一年娶一妻,难道是妻子不够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东方朔好女色只是其表,而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告诉汉武帝,我东方朔不追求功名利禄,只要成为你一个谋士,为你排忧解难,所以我东方朔说的话,全部是出自于为你排忧解难的目的,没有其他的私心,要说私心也不过是在工作的过程挣一些日常所需的生活费而已。 也正是利用这种信任,他才可以少一点顾忌,对汉武帝产生一些影响。比如昭平君杀人,他用祝酒的方式,赞颂汉武帝公平合法的处理方式。汉武帝想修建上林苑,他敢于列举纣王和秦始皇,劝汉武帝打消念头。




汉武帝又不傻,他自然知道东方朔是什么人:表面玩世不恭,内心深藏辅佐之志。 所以,别人不管怎么说东方朔,汉武帝也就是哈哈一笑,对大家说:有啥奇怪的,东方朔一直都是这样…… 虽然伴君如伴虎,但是摸透了老虎的脾气,又让老虎知道自己的心意,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夏至未至你已至


东方朔那可是西汉的牛人,一年换一个媳妇,年年做新郎。这可是史书有记载的,绝非野史所言。

有道是,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天天换女友跟年年换新娘,性质是不一样的。

据《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记载:

(东方朔)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於女子。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述颇丰,司马迁老先生把他列入在了滑稽列传中,这很有意思。他的故事都很精彩,充满了足足的智慧,把汉武帝赏赐给他的钱,全部用来娶媳妇,每年都换新的,这就是其中之一。

当朝的郎官都以为东方朔疯疯癫癫,是个十足的疯子,但汉武帝却不认为他做的就是荒唐之事。

汉武帝继位之初,下诏征求天下贤才。东方朔就写了自荐书,整整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扛得起,汉武帝则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认为东方朔气概非凡,就命令他在公车署待诏。

由于公车令的俸禄微薄,又始终得不到武帝的召见,东方朔很不满意。于是,就吓唬给武帝养马的侏儒,说:“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对于国家没啥益处,准备杀掉你们。”侏儒们害怕,就去向汉武帝求情。

汉武帝问明原委,就召见东方朔责备他。东方朔却说:“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而我跟侏儒的俸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饿死小臣吧。”

汉武帝听后,捧腹大笑,于是命他在金马门待诏。至此,东方朔得以与皇帝稍微亲近。

东方朔善于猜物,而且屡猜屡中,没有谁能难得住他。由此得到汉武帝的宠幸,任命他为常侍郎。

汉武帝喜欢游猎,就萌生了修建上林苑的想法。由于占用大量农田,东方朔就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够体恤农时,观察天象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汉武帝因此拜东方朔为一千石太中大夫,加给事中,并赏赐黄金百斤。

后来,东方朔由于喝醉了酒,在殿上小便,被弹劾,以大不敬之罪被汉武帝下诏贬为庶人,但仍让他在宦者署待诏。由此可见,汉武帝对东方朔多么喜爱。

汉武帝姐姐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因为杀人被捕入狱。武帝答应其姐姐死前请求,用黄金千斤、钱一千万为昭平君赎罪。

汉武帝不想违逆法律,命法官依法判决,武帝因为违背了对姐姐的承诺而难受。

东方朔这时却举杯向武帝祝寿,武帝认为东方朔说话不分时宜,很不高兴,就离开了。傍晚召见他询问原因,东方朔就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讲述悲伤对身体有害,说酒是最好的消愁之物。以酒祝寿,既显明陛下刚直不阿,又可以为陛下解哀愁。

汉武帝很高兴,于是又任命东方朔为中郎之职,并赏赐布帛百匹。


东方朔的所作所为,就跟年年换媳妇一样,看似荒诞不经,其实,这其中隐藏着很大的智慧。

其传记所记载的另一个故事,就足以说明这一切。

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东方朔认为避世隐居,未必一定在深山老林。他在酒酣之时便唱道:“隐居世俗中,避世金马门。宫殿可隐居,何必深山中。“

这正是:高隐隐俗世,大隐隐朝堂。中隐隐城郭,小隐隐山野。

东方朔终其一生,最高的职务就是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青史中也未留下丰功伟绩。然而他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相伴多年,对武帝的行为举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能够察言观色,以巧妙的方式,多次力谏,全身而退,的确聪明之至。

据《东方朔传》记载: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

东方朔老了,临终前用《诗经》里的话来劝谏汉武帝,希望陛下远离巧言献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重用贤良的君子。

汉武帝感到十分惊奇,非常感慨地说:“如今东方朔说话,竟然如此正经。”

不久后,东方朔就病逝了。这正如古书所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实,并非是人将要死去时,才会说正经的人话,伴君如伴虎,说了正经话,可能就坑了自己。东方朔一生看似疯疯癫癫,荒诞不经,是出于自身保护,满满的巨大智慧。


豹眼看历史


东方朔的确是有大智慧的人,两千年前就明白了“想吃猪肉不必养猪”的道理,并用在了婚姻上,创造性地发明了“一年换一个老婆”这种做法,既能够为婚姻保鲜,同时还能避免麻烦,更会增加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存在感,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不过其中也有令人困惑之处:如果他的某一位老婆在这一年中怀孕了,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东方先生在避孕方面也有独门绝技!



汉武帝登基后,发布文告广纳天下贤才,东方朔信心满满地写了一篇自荐信。他的这封自荐信长达三千多片竹简,必须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光是看就看了两个多月。东方朔从出身、学识以及外表等方面,全方位地把自己狠狠地表扬了一顿,汉武帝没想到天下还有这么厚脸皮的人,于是就把他召到长安,想亲眼看看这位号称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奇男子。

结果东方朔到了长安之后,汉武帝估计因为国事繁忙,早已经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他只能在公车署中等待召见。为了能尽快地见到大老板,东方朔想了个歪主意,他找机会去吓唬给汉武帝养马的侏儒:皇帝说你们干农活、打仗都不行,更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养着都是浪费粮食,所以准备杀了你们!侏儒们被东方朔吓得要死,赶忙找机会向汉武帝哀求饶命,汉武帝弄清楚了谣言来自东方朔,当即将他找来问责,东方朔说:这些侏儒们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但我们的俸禄却一样多,这不公平啊!皇帝如果觉得我有用就重用我,如果觉得我浪费粮食就赶紧打发我回家吧!



汉武帝很欣赏东方朔的聪敏,就升了他的官职,从此开始对他亲近起来。东方朔有真才实学,更懂得用诙谐的方法去劝谏汉武帝,经常能让大老板在开心之余能有所收获,这本领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更令人称奇的是,东方朔对于《易经》有很深的研究,往往能通过卦象猜中汉武帝藏起来的东西,这让汉武帝啧啧称奇,对东方朔的赏赐更加丰厚。

有钱有地位自然也要有女人,东方朔在对待女色上,态度和做法也迥于常人。《史记》记载说: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於女子。大概意思是说,皇帝发的薪水和赏赐,东方朔都用来娶媳妇了,而且他娶媳妇还必须是长安女子、容貌姣好,娶回家之后一年就用钱打发对方走人,自己再接着换老婆。



司马迁和东方朔生活的年代大体相同,而以司马迁的较真劲儿,东方朔一年换个老婆这件事必然是真的,这种做法好处大大的,也从侧面证明了东方朔的大智慧。

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东方朔能阅尽长安美女,自然是享尽了艳福,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想吃肉不一定要养头猪,随吃随买肉更新鲜。其次是避免了麻烦,东方朔必然对女人“远之则怨,近之则厌”的性格特点有很深的了解,老婆娶回家过了蜜月温柔期后,无一例外都会成为唠叨鬼长舌妇,一年一换绝对能避免被虐。最后,东方朔这样的做法标新立异,皇帝看在眼里自然记在心里,东方朔的存在感必然大大加强了。

其实在我看来,东方朔此举的最大目的,还是要在皇帝面前坐实自己“弄臣”的身份。伴君如伴虎,他又明知道汉武帝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所以只能自污,让汉武帝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与众不同之人,如果将来出现什么错误,汉武帝也能一笑了之!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东方朔行为怪诞,很多人都到汉武帝面前去告状,汉武帝也果然是一笑了之: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汉武帝说:假如东方朔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汉武帝可以说是目光如炬,对于东方朔举动的用意心知肚明。


据说东方朔一年换个老婆这个举动,一直持续了十八年,也就是说他换了十八个老婆。这虽然是一举数得的办法,但估计也让东方朔比较苦恼。首先的确是费钱,娶媳妇花钱分手费更花钱,以致于汉武帝给他的欣赏和赏赐,全都花干净了,东方朔的日子过的应该比较清苦;其次是新妇猛如虎狼,东方朔的身体估计透支严重;最关键的一点是,在这期间,新媳妇绝对不能怀孕,如果有了身孕,东方朔想必也不忍心将对方扫地出门吧,这也间接证明了一点:东方朔在避孕方面必然有独门绝技。


李飞叨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记载:“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于女子”。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东方朔娶老婆一般一年期满以后,便付分手费打发掉,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也基本上花在换老婆事情上,其实这件事情不难理解,因为东方朔本就是奇人。

汉武大帝登基后,征询有才之士,东方朔向汉武帝投的简历竟然足足有3000片奏牍,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起。他的才学也证明了他自己足以需要3000片奏牍。

唐宋以来,《东方朔占书》《东方朔相术》等书在江湖上此起彼伏,虽然不一定都是东方朔所写,但也可以看出东方朔的地位。

东方朔行事如此诡异,也就不难理解东方朔为什么要一年取一个妻子,也许这正如这正符合东方朔肆意妄为的性格。东方朔在朝廷供职,要想在诡谲的朝堂上地保全自己,谈何容易。东方朔能够得以善终,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狂怪忤世的举动。


是阿维啊


小雪微鉴:东方朔,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谋士,他官至中郎,在汉武帝的身边一直出谋划策。都说伴君如伴虎,然而东方朔却和汉武帝的关系,就像武皇和狄仁杰的关系一样,亦君亦友。东方朔最大的优点就是,讲话诙谐幽默,虽然常常在宫中闹出笑话,但以现代人的眼光,他更像是一个演员。据史书记载,东方朔一年换一个媳妇,事实亦如此吗,请听小雪娓娓道来。

男权社会,即使一年换一个媳妇,也是无可厚非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古代男子常常有三妻四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思想一直是儒家的正统思想,西汉王朝的东方朔自然也不例外。

提起这个人,在小雪的印象中,他不仅有敏锐的政治思想,还常常语出惊人,非常像是说相声的,但是说的句句在理,这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在被选为大夫之前,汉武帝刘彻向全国征招士大夫,东方朔就给刘彻的书简,差不多有20多堆,在那个没有纸的年代,只有竹简可以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工具,汉武帝读了差不多两个月才读完。

东方朔从小就熟读《春秋》《诗经》等,后来在20岁左右,已经达到了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程度,刘彻欣赏东方朔的才华,就把他征招到了宫中。

在私下里,东方朔可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用现代人的话说,有一表人才。在他当郎官的时候,刘彻经常赏赐他一些肉、绸锦,他把肉带回家给他的媳妇,把绫罗绸缎拿回家,希望可以娶遍长安城年轻貌美的女子,岁更其妇这个词,就是由东方朔的故事而来。

诙谐幽默的性格,让他多次身陷囹圄却能转危为安

如果说东方朔能活到最后,是因为他的政治魄力,其实这是夸大了他的政治才能,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语言风格。

说一个小故事吧,在有一次,刘彻正好有一堆上好的肉,自己吃不完,他就想着宴请群臣,可是这个时候,杀肉的官员却迟迟不来,大臣们都在焦急等待,这个时候,东方朔却直接拿起刀割了一部分,就踹起来走了。

刘彻很是生气,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大不敬之罪,不过,他却自辩说,把肉拿回家给媳妇吃,又把刘彻吹嘘了一番,汉武帝就由生气转成了高兴,这就是他的语言的魅力。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说到东方朔,我们就会想到《史记》,他会不会一年换一个媳妇,我们先来看看史书吧。

《史记》是这样说的,

汉武帝时,齐地有人叫东方朔。他喜欢古书,喜欢儒家的经典,也看了很多的诸子百家的书。意思是,博览群书。

有道是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东方朔也是如此。他就凭借自己才学,到了长安。然后去公车府,呈上自己的奏书。这让我想到了董仲舒。他也是上了天人三策,然后获得重用的。他一共用了三千枚木简,公车府派出了两个人,一同去抬他的奏书,才勉强抬了起来。而皇上刘彻呢,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了。应该说,东方朔是有才学的,竟然让刘彻读完了。这说明文章还是有吸引力的,我也佩服刘彻求贤若渴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东方朔被封为郎官。时常在皇帝左右听候差遣。成了皇上身边的的红人。

有多么红呢,他不仅侍候在皇帝的左右,让他到跟前说话。问这问那。而且每次都能把皇上逗乐了,开怀大笑。就这样,皇上就请他吃饭。你说这是多么高的殊荣呀。而且吃了,皇上还让他把这些饭食带回家。你说这做为东方朔的妻子得多么有荣耀呀。自己丈夫是身边的红人,说话幽默,而且还能吃到皇上的御宴才有的食品。这是多大的荣光呀。不仅能满足虚荣心,而且真的有实惠。生活中还有快乐。哪个女的不喜欢这样的男人呢?

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东方朔有娶妻的资本。这是可能性。再接着说,汉武帝还常赏赐他钱财丝帛。他会手提肩扛的带回家去。你看,这个东方朔,真是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不羡慕呢。

再说必要性,东方朔喜欢女人。这让他一天一换,成了生活的必须。你说这么多的钱财,他干什么用呢?钱财身外之物,都是死的。他喜欢活的。那就是女人。《史记》中确实是这么说的。

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也就是说,他用这些赏赐都给了长安城里年轻貌美的女子,让他们做自己的妻子。而且大多是一年就换。他的钱财都用在这些女人身上。你说东方朔花心吧。但是,那些女人又何尝不喜欢他的钱财呢,这也可能是各娶所需吧。

别人都说他是狂人。可是,谁又能没有自己的爱好呢?皇上对众人说,要不是东方朔有这个毛病,你们还能与他同列呢,意思是,他早就能做大官了。你说做为一个公务员,作风有问题,这不是大的污点吗?

不过,所谓大智若愚,在人们笑话他是狂人,不检点的时候,他说,

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这就是所谓的隐士的思想。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人们通常所说的小隐,指的是看破人生,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解甲归田,在山间或者小村庄,过个清净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在古代很多,最著名的就是东晋的陶渊明。还有一种中隐,指的是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将自身置于嘈杂的环境中,但却可以做到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我想到了鲁迅,破帽遮沿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而大隐指的是在朝为官,在官员的勾心斗角中,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同流合污,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是归隐的最高境界,古人认为这样才可以算作真正的隐士,所以称作大隐。

在看似狂与不入流的性格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东方朔的大智慧。那种道家的精神。他换的是媳妇,保存的是自己。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有人说,东方朔复姓“东方”,其实这是个误会,东方朔不姓“东方”,而是姓张,字曼倩。

没错,东方朔就是张曼倩,张曼倩就是东方朔,乍一听,还以为是哪个窈窕淑女呢,其实是个纯爷们。


大家来到德云社,会看到德云社门口的牌匾,在牌匾之下,赫然露出绿油油四个大字“曼倩遗风”,说的就是东方朔的遗风—搞笑之风。

东方朔是相声演员的祖师爷,他是汉武帝的开心果。汉武帝闲暇之时,会把东方朔叫过来,说几个段子乐呵乐呵,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当年,汉武帝招贤纳才之时,东方朔积极踊跃报名,写了一封长长的自荐信。

汉朝没有纸张,用的是竹简,东方朔挥毫泼墨,肆意挥洒,根本停不下来,后来写了三千片竹简,雇了三辆大车才运了过来。

汉武帝收到简历之后,大为惊骇,愣是看了两个多月才最终看完,完了之后汉武帝长吁一口气,大声说道:“这是何许人也,口气狂的要死,把东方朔叫过来,朕要亲自会会他!”


东方朔到底写的啥呀?

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从他出生写起,诸如一岁不尿床,两岁会识字,三岁读诗书,十五岁会剑法,十九岁懂兵法等等,啰啰嗦嗦,自吹自擂一通,比诸葛亮都能吹。

东方朔来了之后,觐见汉武帝,侃侃而谈,一点都不怯场,汉武帝觉得这人很有意思,就把他留了下来,封他坐了小官,后来又逐步提拔干了左侍郎。

东方朔有些不着调,干了许多令人“无语”的事情。

有一次,东方朔喝醉了酒,喝的找不到北了,后来一时尿急,就把大殿当厕所了。

汉武帝知道以后,大发雷霆,当场把东方朔免了官,几个月之后,汉武帝忽然又想起东方朔,又把他官复原职。


还有一次,汉武帝赐肉给侍从吃,煮了一大锅的肉,可是左等右等,负责分肉的官员迟迟不来,东方朔坐不住了,亲自拔剑割肉,饱餐一顿后,又割了一大块肉,脱下衣服包了起来,扛回了家里。

第二天,汉武帝质问他:“东方朔,你怎么这么馋啊,家里缺吃的啊?”

东方朔嘿嘿一笑:“皇上您有所不知,俺们家女人多啊,我这点工资养不起她们啊!”

汉武帝噗嗤一笑:“我说东方朔,你一年娶一个老婆,天天当新郎,身体扛得住吗?”

东方朔不知羞耻地答道:“皇上,告诉你一个秘诀,多吃肉,才能有劲!”

汉武帝将信将疑,又问道:“你的女人数量都要超过我了!”

东方朔摆了摆手:“哪里哪里,俺的女人都是寻常姿色,陛下的女人都是仙女,没得比啊!”

汉武帝哈哈大笑。


东方朔为何一年换一个媳妇呢?

有人说东方朔是个隐士,大隐隐于世,他行事荒唐,纵情声色,肆意妄为,恰恰说明他看破了红尘,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个一个道理。

我觉得这是扯淡。东方朔之所以经常换媳妇,是因为他是个渣男,是个花心大萝卜,别为花心找借口。


一半秋色


东方朔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文人,曾经在长安城引起了一股风潮。通过自我的举荐,他也得以在汉武帝身边侍奉左右。

作为汉武帝身边的人,东方朔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著称,经常惹得汉武帝开心大笑,久而久之就成了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可是有一天在朝堂上,有人却举报东方朔,说此人品德败坏,一年换一个老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古来妻妾成群是常态,东方朔方式不同,目的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也没有必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要求东方朔,毕竟在他那个年代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事。

而且从东方朔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东方朔也不会用一个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东方朔从小父母就早亡了,是他的哥哥和嫂子把他抚养长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东方朔肯定有士大夫这方面的追求,也更有上层人生活的欲望。

所以,有了条件和资本之后的东方朔,娶一个又一个的女人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只是他的方式比较另类,别人是取回来就养在了家中,而他是一年就换掉再娶一个。

二、散尽家财,少了牵挂,能更好地留在汉武帝身边!

东方朔这个人为什么能在汉武帝身边呢?

他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打破了人才选拔的制度后,让每一个有志之士可以自我举荐。

东方朔就洋洋洒洒的搞了一篇吹嘘自己的文章——一个需要两三个人抬的竹简。因为古代造纸术还没有流行,汉武帝时期的文字书写都要写在竹简上。

这篇自我介绍让汉武帝足足看了两个月,也正是这样,东方朔剑走偏锋,让汉武帝记住了自己!

而之后,东方朔就一直陪在了汉武帝身边,因为他说话的风格深受汉武帝的喜欢!

为了能一直待在皇帝身边,东方朔就把皇帝赏赐的钱财给了每一任娶的小妾身上,正好一年散尽一次自己的钱财!

三、君臣相交,揣摩圣意是关键。东方已深谙此道!

东方朔是一个聪明人,虽然说他的一些行为有些另类,但是他所做的行为是不偏不倚的讨得了汉武帝的欢心。

一个聪明人,他所有招摇的行为有可以有所解释。

所以,当大家把目光放到了他一年换一个女人身上的时候,他就当着皇帝的面解释了自己为何这么做: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不聚财敛富,而且保持对自己妻子的喜爱,其他女人只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

他这样做,起码可以让汉武帝对他不起丝毫的忌惮之心,他这样说,汉武帝听起来很顺心。

东方朔运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而且深得汉武帝的认同,那是因为他认真研究了汉武帝的喜好!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