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烦恼是不是只有我们人类能体会到?为什么?

蘑菇云22


一看你就是不经常观察事物的人,建议看看动物世界,他们也很有烦恼,你说大雁好好的南方呆着不就行了为啥还要跑到北方,天冷了,还要去南方

还有斑马🦓不也是一样吗?把下游的草吃完了以后要穿过一条河到上游,穿过河一不小心就要因为水深弄不好就要丢命,

上述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这么周而复始的循环,其实都是生活,为了明天有口饭吃填饱肚子,不论是人还是其他人,你自己要活着就有烦恼!希望我的举的事例和我的见解能帮助你,谢谢🙏


玻璃厂小郭


前言

烦恼是一种情绪,适当的烦恼能够让人有更多前进的动力,过上更加优质的生活;而过多的烦恼会导致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人作为高等生物,具有复杂的神经网络,因此有烦恼,有情绪,那动物是否也会有这种现象呢?


情绪被定义为具有高强度和高享乐含量的任何心理体验,烦恼属于其中的一种。动物中情感的存在和性质被认为与人类的情感相关,并且从相同的机制演变而来。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是最早撰写有关主题的科学家之一,从那以后,他的观察性方法(有时是轶事性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强大并且由假设驱动的科学方法。认知偏见测试和学习模型已经显示出对各种物种的乐观和悲观的感觉,包括大鼠,狗,猫,猕猴,绵羊,小鸡,八哥,猪和蜜蜂。贾克·潘克谢普(Jaak Panksepp)基于神经方面的研究,在动物情感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七种核心情感感受是通过各种神经动力边缘的情感动作系统反映出来的,包括寻求,恐惧,愤怒,欲望,关心,恐慌和游戏。通过大脑刺激和药物检测,可以有效地监测这种情绪反应。


人们已经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观察并进一步研究了情绪,包括行为主义,比较等方法,特别是达尔文的观察法。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是科学方法,具有许多子领域,包括功能,机制,认知偏见测试,自我药物治疗,纺锤体神经元,发声和神经内科。

尽管动物的情感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已经在各种各样的物种中进行了研究,包括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大象,马,鸟,狗,猫,蜜蜂和小龙虾,初步结论是它们具有情绪,当然很可能也包括烦恼。

科学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科学界越来越支持动物的情感观念。科学研究为人们在遇到情感时对人与动物之间生理变化的相似性提供了见识。

对动物情绪及其表达的许多支持源于这样一种观念,即感觉情绪不需要显着的认知过程,而是可以由这些过程以适应性的方式来激励它们,正如达尔文所建议的那样。可以从功能或机制的角度研究情绪,仅靠机械或功能研究本身就能提供答案,但建议将两者混合使用将产生最重要的结果。

1. 功能方法

功能方法依赖于理解情绪在人类中扮演的角色,并检验动物中的角色。情感具有三个阶段:(i)评估,其中对事件的有意识或无意识评估与特定事件相关目标。当目标实现时,情绪是积极的,而当目标被阻止时则是消极的。(ii)动作准备就绪,其中情绪优先于一种或几种动作,并可能使一种动作紧迫,以便它可以打断他人或与他人竞争。 (iii)生理变化,面部表情的变化也是一种行为变化。但是,该结构可能太宽泛,可以用来包含所有动物界以及一些植物。

2.机械方法

需要检查驱动情绪的要素和目标动物相似之处。研究人员观察了在人类情绪表达中起作用的机制,可以提供对动物体验的清晰见解。他们指出,在人类中,认知偏差会根据情感状态而变化,并建议将其作为检查动物情感的可能起点。研究人员可能能够使用受控制的刺激作为工具,这些刺激对受过训练的动物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在这些动物中诱发特定的情绪,并评估动物可以经历的基本情绪类型。


3. 认知偏差测试

认知偏见是判断偏差的一种模式,由此可以以不合逻辑的方式得出关于其他动物和情况的推论。使用这种方法,已经发现,经受处理或挠痒痒的大鼠对中间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暴露于挠痒痒的大鼠更为乐观。认知偏见已在许多物种中显示出来,包括大鼠,狗,猕猴,绵羊,小鸡,八哥和蜜蜂。

4. 发声监测

尽管非人类动物无法提供有关其感受的体验和认知细节语言反馈,但其他动物的各种情绪发声可能是潜在情感状态的指标。众所周知,黑猩猩和其他大猩猩会像笑声一样发声,为科学家提供了有关他们的情感经历的更多象征性自我报告。

对老鼠的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它们会发出50 kHz的超声波声(USV),该声音被认为可反映出类似于原始人类欢乐的积极情感状态(情绪)。这些电话被称为“ 笑声 ”。大鼠的50 kHz USV受享乐刺激(例如,挠痒,奖励脑电刺激,安非他命注射,交配,游戏和侵略)独特地升高,并受到厌恶性刺激的抑制。

举个栗子?

1. 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尤其是大猿类)是能够体会情绪和心理的物种。大猿有复杂的社会制度,年轻的猿猴和他们的母亲有着很强的依恋纽带,当黑猩猩或大猩猩死的婴儿死亡时,它们的母亲几天之内都不会碰尸体。 简·古道尔(Jane Goodall)将黑猩猩描述为表现出悲哀的行为。

2. 啮齿动物

1998年,Jaak Panksepp提出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具备产生情感体验的大脑。其中一项研究检查了大鼠是否可以减轻同种异体的困扰。他们通过训练大鼠按一下操纵杆,来避免电击。然后在某种情况下对它们进行了测试,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块吊在空中,可以通过按下操纵杆将其降下。与对照组相比,先前曾经历过特定种种窘迫的大鼠表现出比从未经历过特定种种困扰的大鼠表现出了三倍以上的响应,从而降低了所经历的困扰。这表明大鼠将积极努力减少与情绪有关的困扰。


3. 狗

一些研究表明,家犬可能会以与人类相似的方式经历负面情绪,包括某些慢性和急性心理疾病的等。早先被反复训练以使听觉刺激与电击进行关联的狗,随后在发出警告后并未试图逃避电击,即使该狗只要做一个简单的逃离动作。这只狗甚至没有试图避免这种“刺激”。因为它之前的惨痛经历告诉它,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减少遭受电击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与人类相似,在长期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约有三分之二的狗会出现习得性无助或长期抑郁。

小结

以上简单列举了一些动物,其实还有很多动物能够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因此动物是有情绪的,也会感到烦恼,但它们表现烦恼的方式既不是“买买买”,也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是通过与此类似的种种表现来实现的。当然这些信息的解读依赖于对动物行为的更广泛的研究和认知,这样才能对它们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走进动物的世界。因此人人烦恼,为钱为权为人;物有物忧,为生存为繁衍......


梓龍腾


大千世界,万千物种,烦恼肯定不是人类的专利,只要有生命就会有烦恼,只不过表现的方式程度不同,许多是人类无法感知的罢了。

人的烦恼高级,动物的烦恼低级

人属于高等动物,是“万物之灵”,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各种情绪的差异性,相应决定了人的烦恼也比较复杂多样。

许多人都养宠物,鹦鹉、八哥会说话;狗能听人指挥,而且对主人会察言观色。养鱼的估计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常喂鱼食的人一到鱼缸前,鱼儿就会马上游到缸边,眼巴巴地看着你。马戏团的各种动物们,就更不用讲了。动物知道迁徙捕猎,知道哪里找水源找食物。俗话也说“鸟有鸟语,兽有兽言”。这些说明啥?这说明动物不仅有交流、有情绪、有欲望,而且会思考、能感受,只要有了这些东西,那一定会有烦恼。普通动物也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有冻饿之虞,有伤病之苦,他们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几乎所有的烦恼,也都是源于生存繁殖的一种本能。

动物的生存智慧证明起码有得失的烦恼

许多比人类低一等的动物,它们觅食、生存的种种表现显得极为智慧,有的甚至让人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这样的例子很多,就举一个吧。央视的《人与自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只雄狮追赶攻击几只黑斑羚,就在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黑斑羚竟放慢了速度,并且蹦跳腾跃,姿势优雅,还不时回头看看身后追赶的狮子。狮子大吃一惊,倏然放慢了脚步,最终放弃了这次猎杀。动物学家解释说,这是黑斑羚给狮子造成一种强大的“我不怕你”的心理暗示,狮子感觉到黑斑羚无所畏惧时,攻击的自信便瞬间崩溃。

在这个例子中,黑斑羚有死里逃生的兴奋,那狮子则会有失去猎物的烦恼。

植物同样也有烦恼,以人类不了解的方式

植物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自我保护能力,他们不会感受思考,那他们的烦恼,就可能仅仅源于生存,是一种比动物更简单、更低级的烦恼吧。

比如,含羞草为了降低风雨对它的伤害,受到外界刺激就会闭合叶片;仙人掌为了避免被吃掉的命运而全身长满了刺;寄生植物从其他植物身上窃取水分和营养;沙漠植物必须忍受极端干燥的环境,山地植物必须应对极端寒冷的天气;非洲南部的圆石草和角石草会“骗人”,他们混生于沙砾之问,外形、色泽和纹痕与石头相差无几。

这说明植物为了生存,也是有一定智慧的。你认为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植物也会有烦恼呢?


琳琅三少


我想这不是我们人类独享的,其他哺乳动物应该也会感受到烦恼,只是感知烦恼后,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比如,非洲的大猩猩,当统治一个族群的雄性大猩猩发现新生代的雄性大猩猩觊觎它的妻子时,他应该会体会到烦恼,因为有新人要挑战它的权威,它思考过后,做出决定:消灭这个打破平衡的东西。所以我们高级哺乳动物都是有烦恼的。


角落里的小女孩


你好!这个问题我感觉要用到辩证法了,烦必燥,恼必怒,比如,自己在农村养的一条狗,他小的时候是不需要栓狗绳子的,可是等他大了就的拴起来,让他看家,拴绳子的第一天他是不舒服的,他会躁动不安,他会对主人用汪汪的叫声表达他很恼怒,别的动物皆是如此,烦恼怎么可能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有呢?我前段时间读西游记,其中有一个问题说,修仙的前题需要什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可以,祖师说,身有九窍者皆可修仙,能修仙说明动物皆有感知,当然,这是神话传说,可是这里面也是让我们能悟出一些道理的,烦恼是什么?套用佛门中的几句话,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因为他们都是外界加给我们的,他们不受自己控制,所以烦恼了。


梦中身为客


凡属动物都有烦恼,都有喜怒哀乐,只是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同而也,比如说,人烦恼时会沉默寡言坐地静思,会愤愤不平骂个不休,会悲伤流泪向人诉说,动物的烦恼就不同了,你看猴子的烦恼会发出尖叫声表情不同,会亙相撕咬打架斗殴驱逐同类等,各种动物的烦恼不同,表现不同,只属于人类还没有揭密认知。


人和万事成


大千世界,有千万物种。

动物有动物的烦恼,植物有植物的烦恼。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人是高级动物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猪怕壮来马怕骑,猴子怕打地怕犁……

烦恼不是人类专利……





平安92200


烦恼的事,生物几乎都是有反应,人类反应强烈一点。你拿打火机烧一片树叶,它会发出信号,告诉树群们它的烦恼。小狗到点了没开饭,它们会烦燥不安,叫声连连。


刘承泽3


烦恼是指不愉悦,不快乐,不顺心的情绪,它出自《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个人觉得世间众生应该都是有情绪的,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人作为高级动物,可以互相交流,感知他人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转化自己的不良情绪。除开人类的其他动物也应该是有它的思维模式,所以才会有老马识途,鸠占鹊巢……而它们的思维交流中不排除也有烦恼的情绪,只是这种情绪无法与人类共享或者交流而已。


马识途


从生命的生理角度考量,烦恼不是人类独有的专利,动物也有烦恼,它们的烦恼是在生气,用咆哮来表示愤怒,有攻击性。如大象用吼声加动作表现出来,狮子追杀鬣狗垴怒到极点,猴子和猩猩烦恼按奈不住浮躁,拍脑门加跺脚加吼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