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庄子为何能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朱八戒CC


关于比较老庄思想异同这个方面,还是要着眼于道家本身的特点来看。

首先从先秦诸子起源的问题来说,诸子的思想最开始出现的是儒家,然后是墨家,道家和法家。这四家直接针对当时周文发展到春秋时代出现疲敝这一问题而出现的。儒家推崇周礼,开辟价值之源,建立道德主体,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 八佾》 墨家否定亲亲尊尊,对周文秉持着一种否定的态度,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偏功利主义。法家更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应当时社会现象而出现的一群实用家,变革家。

而道家也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并不可能不受影响。人说,察事变莫过于道,道家人物对时局的事变看的很清楚,而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周文疲敝,周礼已经不能起到本来‘立人’的作用了,那些礼乐典章制度成了一种外在的空架子,贵族早已颓废堕落,周礼失去根本变成了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就是道家所谓的‘有为’,有为即是造作,所以老子针对这个提出‘无为’。反对矫揉造作,反对违背自然,【这个自然并非自然世界,下文解释】而老子的这种‘无为’蕴含着自然,那么这个自然指的是什么,就是自由自在,无所依靠,精神独立的一种境界。老子讲无为,庄子讲逍遥,其实都是反对有为,反对造作。所以说在人生的问题上,生命的意义之上,老庄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就是反对把人生落在虚伪的不自在上。

然后,再通过‘无为’这个含义来了解‘无’,把‘无为’普遍化,提到‘无’之上。无为反对的是什么呢?首先是最底层的生物的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道篇》(第十二章) ,然后是喜怒无常的心里情绪,再往上就是意念上的造作,道家在这里讲无,就是要化去人思维中的固定形式,或者可以说是一孔之见,道家的特点也在这里,他致虚极 ,守静笃(第十六章)处在一种'不发之发'的状态下,是反对存在层面的概念化。他要把这个形式化开,举个例子,倚天屠龙记里边,张三丰将太极剑演示给张无忌,问张无忌看清楚没有,又问他忘掉没有,张无忌想了想,说忘了一大半了;接着张三丰又表演了一遍,和前次完全不同,又问张无忌忘记了没有,他说还有三招没忘;直到最后张无忌说全忘记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的真快。太极剑是并没有招式的,就像道家的普遍性一样变通无碍,切不可拘束住,特别是思想上的桎梏是很严重的。

由此,‘无’作为一个动词看,就是否定前面的三层,否定之后的无就成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无’可以看作是一个名词。这种境界可以用来解释‘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那么后边还有一句,‘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有’也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有’,如何来理解呢?首先,道家将‘无’视一种虚的心境,而通过‘无限妙用’来证明或者解释‘无’的存在,妙用无方,用无限的妙用来应付无限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而这种无限妙用是要依靠‘有’来实现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第一章)这个檄就是端倪,一个联系‘无’和‘有’的桥梁,而天下万物生于有(四十章)‘有’可以直接与‘万物’接壤。但是不能固定住一个方向,否则就变成了‘利’,就违背了虚静的心境。所以这个‘有’是作用层面的上的意义,它可以显示出无的境界,显示出‘无’这个本,所以无为连着无不为,即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这里边有一个圆环,有和无总是互相转化的,无有檄向性,有端倪,用有发出来,发出之后再回到无,否则就变成利,变不成一个循环了,于是有而不有就是无,无而不无就是有,这个循环就是玄,是道家的思维方式。而有,无,和把有无合一化圆的玄,就构成了道。道家的本源思想都不能脱离这个,不规定原理却又把原理包含其中,最具有一种逻辑上的普遍性,所以我们说道家是最具有哲学意味的。

那么关于道家的思想,关于老庄的异同,有人说老子是偏向政治性,庄子则是追求自身的逍遥无碍,我是这样理解的,老子的思想缘起前文已经说过了,是针对周文疲敝这一现象而发的,针对当时诸侯国不再安于周王朝的统治这一历史背景之下,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其实是希望恢复当时周王朝分封制度,毕竟时代是有局限性的。现在我们当代人妄自菲薄的下了老子是愚民政策这一结论是不公平的。老子的思想起于政治但早已超越政治,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境界上的普遍性才是老子思想闪烁着光辉的地方。庄子所处的战国可以说是彻底的诸侯混战兼并战争了,庄子只是把这种普遍性,这种无为自然的境界用自身的逍遥无待来表现出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无的落脚点不同,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因此他们的不同也是落实点不同而已。

中国哲学都是实践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意义的实践即是工夫.道德经中代表工夫的就是致虚极 ,守静笃(十六章)万物虚一守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其根曰静,是谓复命’(十六章)心境平和下来,不躁动,物归其根,人归其命,也是逍遥游里庄子追求的境界,逍遥齐物不就是万物各在其位,各守其性的境界么,由此可见庄子的许多思想已经包含在老子的教理之中,只不过无的檄向性有所差别,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注:本文主要参考牟宗三老师《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才性与玄理》


钱自涌


庄子之所以能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是因为他的思想主张与老子一脉相承,并有独树一帜的发展。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被认为是几千年来道家至高无上的经典。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强调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违反客观规律,遵循大道法则。几千年来,他的主张渗透到治国、修身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即使是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他的思想仍然被积极研究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说法,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而光辉不减。

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反映他主要思想的《庄子》一书,倡导清静无为、养生全年,与《道德经》一脉相承。老子说盈虚、祸福、高下,庄子说大小、死生、是非,都具有朴素的辨证主义特色。除了思想上一脉相承,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优美,《庄子》一书同时具备了哲学、美学的亮点,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能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合称“老庄”,最关键的就是他们的角色。老子是道家学派伟大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伟大的传承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主张,在老子的《道德经》之后,他的《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二者同为道家至高无上的经典。




天地有正气


庄子与老子并不是道教中人,他们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庄周死后六百年,东汉末期张道陵才创立道教,道家学派以《易经》、《道德经》、《庄子》《黄帝内经》为核心指导思想,其中《易经》、《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所以剩余这两部书的作者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尊奉为道家始祖。

然而《黄帝内经》、《道德经》、《庄子》,这三部又是以《易经》理论为基础延展出来的,老子的《道德经》被公认为是对《易经》的解答,庄子的思想又围绕《易经》的阴阳,三才,以隐微的事物,奇特的寓言揭示变化之道。《黄帝内经》也是以《易经》中阴阳对应表里虚实,五行对应五脏、五液、五种情绪、五器官,以五行生克平衡为标准研究四季养生之道与病理分析,所以《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的源头。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是以五行中的水作为譬喻,用水的特性来阐述诸多自然法则以及人生哲理,构架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庄子》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出尘脱俗,飘逸逍遥的意境,一个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隐藏的深奥义理,令人惊叹不已,迎合了道家飞仙思想。

李耳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个字,但是文笔洋洋洒洒,里面的道理高深玄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庄周的《庄子》,文采飞扬,汪洋恣肆,庄周梦蝶的故事尽人皆知。这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奇才,都不看重功名利禄,而去追求逍遥自在的简单生活,都具有洞察事物的独特能力,所以被尊奉为道家始祖。


非想


庄子确实是集道家大成者,但庄子和老子谈不上比高低,高低是后来人的见解,我们往往把老子和庄子并称老庄,这个合称其实就有段位高低,如晋朝时期一群士大夫好虚崇玄,这点《庄子》可以满足他们,因此他们把庄子和老子合称为庄老,可见称呼之间也是有排名的,当然最高圣人永远是孔子,毕竟他们的资本和地位需要靠孔子之学来维持。

再说说庄子,庄子其实是一个老子的迷弟,非常崇拜老子,我们在庄子整本书里会看见他鄙视孔子,瞧不起天天御风而行的列子,甚至要把同门杨朱之学 门下弟子的嘴巴给钳住,但在整本《庄子》中,老子永远扮演着智者的形象。

比如

《庄子.德充符》一章: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 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 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 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 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 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因为章篇太长,所以简短介绍一下,这里大概是说有一个叫叔山的人前来向孔子求学请教,叔山因为以前在朝政中不谨慎,导致被砍掉脚趾(可能在朝中得罪君王,犯了错),后来孔子一见叔山没有脚趾,二话没说就以主观臆想,来判断叔山不行了,砍到脚趾政治失败,肯定不咋样,于是叔山退走,见到老子,向老子吐槽这个孔子这个人不咋样,还看不起残疾(孔子话语上没有歧视,但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把残疾人当正常人看),并叹息道:“我若是身体上的残疾,那孔子就是思想上的残疾。”

又如

《庄子.应帝王》中: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 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 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 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章是阳子居问老子一个勤劳能干,思维逻辑都很明智,学道不倦的人可以和明君相比吗?

《庄子.在宥》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 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 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 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 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囗调节讙 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 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 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 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 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 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 ,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 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 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 下大治。

崔瞿请教老子,如何在不管制天下的情况下,让天下变的更好?

以上略抄三条,至于外篇当中还有很多老子的戏份,就不一一复说。

再回到原题,《庄子》其实本身引用道德经的地方也非常的多,据专门人统计有122条之多,我以下简单列举几条出来。

《庄子.胠箧》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引《老子》三十六章)

《庄子.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引《老子》八十章)

《庄子.达生》:“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引《老子》十章)

《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引《老子》四十八章)

再回到原题,如果我们认真的阅读思考《庄子》,也会发现《庄子》这本书其实也可以用老子解读,如庄子齐物论就是老子说的玄同;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道不止本身也是阐述老子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观点;庄子说的至人用心若镜,实则为老子说的:涤除玄览(以道为镜),能无疵乎!;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实则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可以说庄子其实一生都在实行老子的道,他不与惠子在庙堂中争宰相位子,是因为老子说的:无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他甘愿一生贫穷,比自己作自由的乌龟,是因为老子说的: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但他同时又可以和高高在上的惠子等人打交道,这是老子说的:和光同尘。

庄子就好比老子说的穿着布衣却身上揣着美玉的圣人(道德经: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来,也晓得自己为什么而去,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不厌生亦不惧死,生死在他看来如一昼一夜,万物在他看来不比一叶多,时光在他看来彭祖不比夭婴更寿,空间在他看来泰山不比秋毫还广。

故彼可以为朝菌瞬华之短,亦可为木椿骞林之长,此中玄同何人能知?故老子云:知我者稀。庄子亦如是也。

不如任他与他的鲲鹏逍遥于北冥之上,任他与他的蝴蝶齐物于大梦中,任他与他的鱼儿相忘于江湖之远吧。

有云:不与人争一时,但与人争万古。庄子不争什么,老子也不争什么,因此他们的书籍可以流传万古,被无数贤哲赞颂,成为无数人的精神粮食。

因此你说的谁高谁低,本身就违反了道家不争的理念。

只是这里必须还要提到一点,老子为道家之祖,庄子为道家之宗,我们看文子,列子,杨子,庄子,亢桑子,子华子等书都会发现老子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道家诸子的学问都是从老子这个根源而出发。

因此老子的影响力还是比庄子大的。



修真风水师孟豫


老子,守住臣道,论而不辩;孔子,知世救心,仁礼并行;庄子,悲愤伤世,自求逍遥;墨子,济渡苍生,兴利天下;孟子,信守正道,降维劝主;而荀子,急疾欲医,重典致功,礼乐刑政全面铺开。但有一点:世界的问题永远不是物质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解决世界问题之道,乃是救心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硬核所在!

老子写《道徳经》是有意图的,当时周室衰微,争霸时代来临,再也没有尧舜禹时的大同世界。老子因此作文醒世,反对強权霸道,強调宽柔无为,顺天应民。

老庄都难懂,老孑的金句,庄子的寓言,其实都是有感而发,只是不敢直言,借了形上的隐喻,希望大家得意忘言,从看似缭乱的叙述中得到真知灼见。

比如《庄子》似乎更是拉拉扯扯,说东说西,极不相属。古代文章的写法看上去其实有点印度因明的味道,宗因喻,点到为止,却不注重析理细论。

如果用《执象注易》的方法,老子的每句话都是有所指,无非隐喻而已,得其神得其骨者,就应该是庄子了,他只取有而不言无,反老子之道而行之。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由此也决定了人对道的认识既不能是简单的经验认识,也不能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是物我、主客为一的内在观照,即超验的形上学的观照。庄子曾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这里的至知,就是从知进入到不知的浑池的能观照一切的知识境界。道由于其不可言说性和无限性,对道的体认实际上就是超越理性的直觉认知过程。


爽爽的大跟班


【庄子】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历史上说起道家人物,都有老庄的说法,老是老子,庄是庄周。这“老庄”连字,同时又指道教三玄经中两部经典:《道德经》和《庄子》。其中《道德经》为大经,《庄子》被视为小经。

要说庄子应是道教的祖师爷,当是一点不过。三清观里,怎么也该有庄子一个位置。因为什么?因为庄子把理想化的道家人物给描述清楚了,后人就可以有样学样,照着去“修”了。举个例子,道教中人都想成为真人,可这什么是真人,真人是怎样的样子,那就得去问庄子了。不读他的书,连真人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修个什么?所以说,庄子对道教的意义实在大。

可庄子在道教中,却又没得到那么高的排位,只从唐朝的皇帝那里得了个南华真人的封号。这就有点奇怪了。究其原因,也怪不得别人,可能还是因为庄子太“另类”、形象太鲜明、个性太突出,上仙怎么样也得有点朦胧感,他要作为上仙,怎么看着都不那么像。而且如果你真给他个那么大的名分,以他的个性度之,他肯定很看不上,没准还要数落别人一顿。排位这种东西,对庄子而言实在是个累赘。


流离人间


庄子确实是集道家大成者,但庄子和老子谈不上比高低,高低是后来人的见解,我们往往把老子和庄子并称老庄,这个合称其实就有段位高低,如晋朝时期一群士大夫好虚崇玄,这点《庄子》可以满足他们,因此他们把庄子和老子合称为庄老,可见称呼之间也是有排名的,当然最高圣人永远是孔子,毕竟他们的资本和地位需要靠孔子之学来维持。

再说说庄子,庄子其实是一个老子的迷弟,非常崇拜老子,我们在庄子整本书里会看见他鄙视孔子,瞧不起天天御风而行的列子,甚至要把同门杨朱之学 门下弟子的嘴巴给钳住,但在整本《庄子》中,老子永远扮演着智者的形象。

比如

《庄子.德充符》一章: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 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 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 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 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 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因为章篇太长,所以简短介绍一下,这里大概是说有一个叫叔山的人前来向孔子求学请教,叔山因为以前在朝政中不谨慎,导致被砍掉脚趾(可能在朝中得罪君王,犯了错),后来孔子一见叔山没有脚趾,二话没说就以主观臆想,来判断叔山不行了,砍到脚趾政治失败,肯定不咋样,于是叔山退走,见到老子,向老子吐槽这个孔子这个人不咋样,还看不起残疾(孔子话语上没有歧视,但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把残疾人当正常人看),并叹息道:“我若是身体上的残疾,那孔子就是思想上的残疾。”

又如

《庄子.应帝王》中: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 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 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 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章是阳子居问老子一个勤劳能干,思维逻辑都很明智,学道不倦的人可以和明君相比吗?

《庄子.在宥》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 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 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 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 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囗调节讙 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 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 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 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 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 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 ,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 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 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 下大治。

崔瞿请教老子,如何在不管制天下的情况下,让天下变的更好?

以上略抄三条,至于外篇当中还有很多老子的戏份,就不一一复说。

再回到原题,《庄子》其实本身引用道德经的地方也非常的多,据专门人统计有122条之多,我以下简单列举几条出来。

《庄子.胠箧》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引《老子》三十六章)

《庄子.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引《老子》八十章)

《庄子.达生》:“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引《老子》十章)

《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引《老子》四十八章)

再回到原题,如果我们认真的阅读思考《庄子》,也会发现《庄子》这本书其实也可以用老子解读,如庄子齐物论就是老子说的玄同;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道不止本身也是阐述老子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观点;庄子说的至人用心若镜,实则为老子说的:涤除玄览(以道为镜),能无疵乎!;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实则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可以说庄子其实一生都在实行老子的道,他不与惠子在庙堂中争宰相位子,是因为老子说的:无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他甘愿一生贫穷,比自己作自由的乌龟,是因为老子说的: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但他同时又可以和高高在上的惠子等人打交道,这是老子说的:和光同尘。

庄子就好比老子说的穿着布衣却身上揣着美玉的圣人(道德经: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来,也晓得自己为什么而去,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不厌生亦不惧死,生死在他看来如一昼一夜,万物在他看来不比一叶多,时光在他看来彭祖不比夭婴更寿,空间在他看来泰山不比秋毫还广。

故彼可以为朝菌瞬华之短,亦可为木椿骞林之长,此中玄同何人能知?故老子云:知我者稀。庄子亦如是也。

不如任他与他的鲲鹏逍遥于北冥之上,任他与他的蝴蝶齐物于大梦中,任他与他的鱼儿相忘于江湖之远吧。

有云:不与人争一时,但与人争万古。庄子不争什么,老子也不争什么,因此他们的书籍可以流传万古,被无数贤哲赞颂,成为无数人的精神粮食。

因此你说的谁高谁低,本身就违反了道家不争的理念。

只是这里必须还要提到一点,老子为道家之祖,庄子为道家之宗,我们看文子,列子,杨子,庄子,亢桑子,子华子等书都会发现老子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道家诸子的学问都是从老子这个根源而出发。

因此老子的影响力还是比庄子大的。


超级科学奶爸


从道家学派来看

他俩都是伟大的哲学家

也经常被相提并论

但没有并称道家之祖这个说法

即使是从道教来看

老子是道祖

庄子是南华真人

也没有并称道家之祖的说法




梦蝶也逍遥


庄子子在道家学说叶的地位如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故“老庄”并称,亦如儒家之“孔孟”并称。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伟大学说。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齐物论

他发展了老子道思想,提出“齐物”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

二,逍遥游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人要取得绝对自由。实现“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里有一段话: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就实现逍遥游的方法。

逍遥游,就是实现人生自由,这个自由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是摆脱一切(身、心)束缚的自由,是无拘无束,无所凭借,是除自身之,只有天地和六气,且可以游于无穷的自由,如庄子所言——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无己,无功,无名,任意遨游的大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庄子给起了个名字——逍遥游。

逍遥游,对一个生命体而言,是真正的自由。

三,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政治思想上庄子提出“内圣外王”。奇葩的是这一思想对儒家影响也板为深远。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起互相阐发,成为儒家政治抱负的追求。自北宋以来,儒家借用了“内圣外王”的名词来解释儒家思想,“内圣外王”就成为儒家的内在道德追求和外在建功立业努力的最高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