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红楼梦》中宝玉挑逗金钏儿被王夫人发现后为什么跑呢?

用户8645633805217


在小说《红楼梦》中,宝玉当着自己的母亲王夫人的面儿挑逗金钏儿,被发现后之所以要跑掉,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宝玉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和王夫人在感情上并不多亲密,甚至还有些惧怕她。

贾母喜欢孩子们,尤其是她的宝贝孙子宝玉,所以把宝玉从小就接到自己的身边,把他抚养成人,而且对宝玉宠爱有加,所以宝玉和他的奶奶贾母是很亲密的,时常地滚在贾母的怀里撒娇。宝玉经常当着贾母的面儿发脾气,就是因为他的有恃无恐,但是在王夫人的面前,宝玉是不敢这么做的。

和所有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一样,宝玉对他母亲的感情就要差一些了,别说是发小脾气了,就是娘俩儿单独在一起说笑的情况都是比较少见的,在书中唯一的一次,就是他们娘俩儿在讨论天王补心丹的药名的时候,而且那时候,旁边还守着黛玉和宝钗,正是在宝玉高兴的得意忘形的时候。

宝玉和金钏说笑,在被王夫人发现之后,王夫人当时就给了金钏一巴掌,宝玉作为儿子,怎能不感到害怕呢,自然会一溜烟儿地跑了。

宝玉自知理亏。

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丫头,这可是宝玉不能调笑的人。

对于父母身边的大丫头,一般都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给男主人做妾,凤姐身边的平儿,就给贾琏先做了通房丫头,夏金桂的丫环宝蟾,最后也是给了薛蟠的。

另一种,就是由长辈选来送给自己的孩子做妾,或者是晚辈向长辈摆明了来要,秋桐就是贾赦送给贾琏的妾,而且贾赦还曾经试图向贾母讨要鸳鸯来做自己的妾。

但是,送也好,要也罢,但绝对不能是私下里勾引的。贾琏这么好色,在贾赦把秋桐给他之前,两人也只敢偷偷地眉来眼去而已,他也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就金钏的事情,贾环曾经向贾政告过宝玉的黑状,说宝玉“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而贾政在暴打宝玉的时候,其中一条罪状就是“淫辱母婢”。可见,宝玉和袭人怎么样都行,但是和金钏就不可以。

宝玉毕竟是个大家公子,这点道理他应该还是懂得的。

宝玉是一个没有担当的大男孩。

那个时候的宝玉,充其量只是一个大男孩而已,尚未成年,遇事自然就会先害怕起来了,而更重要的,就在于宝玉还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金钏的事就是一个明证。王夫人发怒了,打了金钏,宝玉却不知道站在那里,应该先向王夫人认个错,把罪责多向自己招揽几句,也好减轻一下金钏的罪过,如果那样的话,等王夫人冷静下来,她也未必会执意地撵走金钏的。

然而宝玉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跑了,然后,他就不管金钏的事情了。等到金钏死掉了,宝玉到井边祭奠一下她,自认为做的也就仁至义尽了。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红楼梦》第三十回贾宝玉与金钏儿调笑被王夫人发现,当时王夫人气得打了金钏儿,并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在这里可以看到王夫人的怒气全部指向丫头,她唯恐宝玉被带歪,踏错一步半步。

那既然王夫人不会将这事归咎于宝玉,他还跑什么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分析。

宝玉成长阶段亲贾母,疏王夫人

贾宝玉从小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由于老太太看着他惹人疼爱就直接带回来养了,把最好的东西,包括最伶俐的丫头都给宝玉,唯恐他受一丁点委屈,祖孙之间总是其乐融融。

而在年幼的时候,教宝玉认得几千字的是元春,书里说:“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生活上有贾母,还有奶妈和众丫头婆子,学习上早期有元春后期直接上学堂。王夫人做母亲算是省力的,平时也不多见她对宝玉如贾母那般亲密慈爱。宝玉见了王夫人总是规规矩矩地喊“太太”,而不是像宝钗那样甜甜得叫“妈”,所以母子关系显得不够亲切。

小结:母亲的心理,事事向着儿子,有事是丫头挑唆;但是在儿子心里,自己和丫头调笑让宝相庄严的母亲知道,多少有些丢脸,又不能像对贾母一样撒娇,讨饶。连平时贾母看宝玉太胡闹也拿王夫人来吓唬他:快别这么着,仔细你娘锤你!所以宝玉只能一溜烟儿跑了,那是对于母亲的惧怕,不亲近,而不是错处被拿住的恐慌。宝玉因为这些事被贾政打过之后还说为这些人死也愿意,王夫人也不认为是他的错,他怎么会当这个是错事呢?

贾母与王夫人的教育理念不一致

王夫人对于宝玉的期望是和贾政一样的,带有功利性,希望他勤学上进,希望他不要沉溺于闺阁。但是贾母对于这些显得开明很多。

对于上学,稍微严格点,贾母便说“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

多与女孩儿在一处,贾母也有自己的考量:“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等贾母发现不必为此担心,也就不拘谨宝玉在园子里玩了。

但是做父母的心不会这样宽,况且儿子的功成名就直接影响自己老年生活,家族荣辱。所以王夫人一直非常焦虑:“我何曾不知道宝玉该管?……只是有个原故......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要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儿,或是老太太气着,那时上下不安,倒不好,所以就纵坏了他了。”她不敢深管宝玉,但是会在宝玉的丫头身上留心,提防任何风吹草动,一有不好的苗头直接发作。

所以王夫人才会对金钏儿的事件反应如此大。但是她只会处置对丫头,并不敢将这种事让老太太知道,也就不会怎么罚宝玉。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金钏儿死了之后,王夫人才对宝玉“数落教训”。

小结:虽然有贾母袒护,但是王夫人的教育理念肯定是落实到平时的细枝末节,要么斟酌着规劝宝玉,要么严防死守有可能带坏爷的丫头。这也导致了金钏儿的悲剧,但是就算宝玉留下也无济于事,在森严的家族礼法,严厉的父母双亲面前,宝玉只能敬畏和顺从。别说是金钏儿,就连晴雯病中被人从床上拖走,他也不敢吭声。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反抗,也没能力保全任何丫头。

总之:宝玉这一跑,其实是跑向父母教育期望的反方向,也可以在细微处看到他确实于国于家无望。贾府的衰败是必然的趋势,不管王夫人怎么雷霆万钧,都无法将宝玉带上正途,只是徒劳地逼死了几个如花似玉的生命,让她们成为封建统治下贵族家庭的牺牲品而已。


施无霞


《红楼梦》第三十回贾宝玉与金钏儿在王夫人午睡时调情,结果王夫人打了金钏,骂她是“下作小娼妇”,把她撵出去了。

宝玉就吓得跑掉了。


如果换作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多半反应是跪下求饶,就算不替金钏求情,至少也会安静跪下一起等候发落。如果王夫人看到儿子在眼前那么可怜,八成也不好把金钏处罚得那么重。


然而宝玉并不是一个健康正常、有担当的人,他有着病态的懦弱。


宝玉自幼跟着贾母和奶妈长大,过分的溺爱、过度的小心,使得他失去了探究未知的勇气和动力。


王夫人和贾政夫妇都教子严格,贾珠就是在他们的严厉管教之下一命呜呼了。因为抓周不妥,贾政对宝玉有成见,认定他没出息,平时经常训斥。


王夫人因为大儿子死了,只剩下这个小儿子,所以也是过度保护,但是又巴望他有出息,所以有时对宝玉极为溺爱(搂着脖子摸这摸那),有时又翻脸训斥(贾母时常说“仔细你娘知道”)。这种瞬息风云突变的母子相处模式导致了宝玉的无所适从。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宝玉习惯于每逢见势不妙,就赶紧躲开。


正常人是遇到问题就考虑怎么解决问题;宝玉是遇到问题只想马上逃开,先避开风头再说,其实,这样一来反而会在后边引来更多更大麻烦,但是宝玉没有远见卓识,他只想做个鸵鸟,把麻烦丢给别人去。


于是弱小卑贱的金钏只好独自承受了王夫人的雷霆之怒,也正因为此,金钏不服气,才投井自尽了。


此后,王夫人撵走晴雯等丫鬟时,宝玉也是只能在旁一声不吭。宝玉这样的性格,完全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后果。偏偏他又英俊招人喜欢,所以吸引了许多女孩子为了他来飞蛾投火。可叹!


凭栏翠袖


这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在一个夏天中午跑到王夫人房里去,王夫人正在午睡,丫环金钏一边给她捶腿,一边自己也在迷迷糊糊打瞌睡。宝玉和金钏素来关系不错,这时就拉拉她的耳环跟她调笑起来。他们都以为王夫人睡着了,但原来他们的亲昵全被王夫人听在耳里。于是王夫人翻身起来打了金钏一巴掌,而宝玉见势不妙就溜了。

为什么宝玉要跑呢?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心虚少年见到严厉家长的本能反应,二是他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会带来严重后果。

那个时候宝玉多大呢?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就算按流行的说法,宝玉比宝钗小两岁,那也不过是十三岁。十三岁的孩子,本来就不用指望能有多担事,何况宝玉又是豪门贾府备受宠爱的金凤凰,平时任性惯了,要求他能够像个小男子汉一样站出来为金钏说话,未免太不切合实际。

实际上,那时候的宝玉心性未定,远远谈不上心智的成熟。要不然他也不会和黛玉三天两天地怄气,和好之后也不会因为得意忘形而跑到王夫人房里来跟金钏闹了这么一出。

那份得意暂时遮蔽了平日里面对贾政和王夫人的那份畏惧。但王夫人那一巴掌打出去的时候,宝玉肯定一下子就给吓住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在哪里,而且会马上想起平时老爸老妈发威的样子。趁着王夫人现在只是对金钏吼,在火力没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赶紧开溜吧。

这就是小孩子的本能反应。当然金钏不能溜,一来她年纪比宝玉大,比较成熟能担事,二来她本来就是王夫人的丫环,王夫人正训斥她,她怎么能走?

结果就只能是金钏独自留下来承受结果了。

当然,宝玉开溜是小孩心性,溜出来以后他的表现很能说明这一点。他很快就被一个新发现吸引住了,忘记了正在接受王夫人雷霆训斥的金钏。这个发现就是龄官蹲在蔷薇花架下一边啜泣一边不停画“蔷”字的一幕。这种“女孩心事总是诗”的场景总是能让宝玉如痴如醉,他就静静地在旁边看了很久,后来下雨了,他还提醒这女孩别再写。

在雨中一路跑回怡红院去的时候,宝玉心里惦记的是这个尚不认识的女孩,金钏的情况早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除了宝玉总是会被女孩子吸引,“见一个爱一个”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在他的意识里,的确没有想到金钏的事情会变得那么严重。他当时跑开,主要是避免被王夫人责骂的尴尬,但他并不知道王夫人的怒气会那么强烈。书中是这样写的: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

可见,宝玉只是觉得尴尬,并不认为自己和金钏有什么大错。确实,只是言语轻浮了一些,并没有做什么,被严肃古板的母亲撞见了,生气是必然的,但更多的是尴尬吧,也只是尴尬而已。批评两句,下不为例也就算了。况且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环,就冲她的重要性,王夫人也不至于对她太狠吧。

谁知道事情会那么严重,王夫人气性大到把金钏撵走,而金钏气性大到直接跳井。

这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就连贾政都诧异莫名,因为贾府素来“宽柔以待下人”,从来没出过下人自杀这种有损贾府颜面的事。王夫人也因为这个结果出乎意料而惴惴不安,找了托词抚恤了金钏家人才算摆脱心理负担。贾政和王夫人都如此,宝玉就更不可能预见到事情会这么严重,结果会这么悲惨了。

倘若事前能够预见,他还未必会拔腿就跑,估计多少要留下来辩解几句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什么也无益。最后宝玉终究还是趁着王熙凤生日的时候,偷偷跑去水仙庵祭奠了金钏,这也说明他虽然是个没有担当的孩子,但从心底里怜惜女孩的那份善良还是实打实的。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回答这个问题,先来分析一下王夫人。她高高在上,实际也是苦不堪言,此人面善心毒,长于伪装。宝玉是她唯一的希望和后半生的依靠,维护宝玉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纵使宝玉有错在先,她也不会责怪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平生最恨妖艳狐媚的女孩教唆宝玉学坏,暗中布控设防,又怎么会容忍这可恶的一幕发生在眼皮子底下呢。因此,自私自利,专横残忍的王夫人也不会给金钏儿任何解释的机会,先打后骂然后赶走。

再说说宝玉。首先,宝玉心情无聊见到了金钏儿,先是挑逗,后是要人一块处,做这样的事情他当然理亏又荒唐。其次他十分清楚王夫人一~心让他用功读书,专心仕途经济,将来光宗耀祖,偏偏事与愿违,他只热衷裙钗粉脂,当面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他怎么会不心虛呢!

所以宝王挑逗金钏儿被王夫人发现,心虛理亏的宝玉跑了。这真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在此给恋爱中的女孩一个衷告:随心所欲的男孩轻许的诺言不信也罢,那里面全是鬼话,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水滴石穿1980


主要是问题严重,设及【奸淫母婢】。《红楼梦》三十三回,宝玉大承笞挞,原因就是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三十回,一日盛暑之际,宝玉打俏金钏,笑道,我和太太说说,讨了你,咱们在一起吧。这说明母婢非经同意,是不可行不才之事的。如同贾赦,若无贾母同意,不得对鸳鸯无理!主子对自己的奴婢,具有生杀之权,但对长辈奴婢不可越礼!而金钏却告诉宝玉,【你往东小院里头拿环哥和彩云去】。彩云是王夫人奴婢,贾环与彩云在东院之事,让宝玉前去捉拿,就等于教唆宝玉学而为之!王夫人若对贾环和彩云行为事先不知,现突然听到金钏之言,竟让宝玉效仿,怎么能不勃然大怒!王夫人指着金创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金钏一声不敢言语,听到王夫人要撵她出府,忙跪下哭求,我再不敢了,我跟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金钏被撵,投井自尽(这是后话)。而宝玉早一溜烟跑了。问题太严重了,宝玉担当不起,也无力担当,只能逃脱而已!这是《红楼梦》作者既要告诉读者,封建礼教的威严和不可侵犯,又告诉读者,作者也是无奈啊!


大展宏图3329


你好,我是国风

这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分明是宝玉这东西薄情负义。有惹祸的能耐,没有人担当的能力。有好色的心没有好色的胆!王夫人一发飙,他第一的选择就是逃跑,扔下本处于劣势的自己的小情人,让她自生自灭。连在母亲面前保护自己心爱的人的本事都没有,还谈什么爱不爱?

如果宝玉有担当,能在第一时间内向母亲下跪求情,承担自己的错误。即使他母亲不消气,也顶多将他两个一顿臭骂。宝玉再多跪一会儿,孩子再小,他有自己的面子。母亲至少也能给他留点脸面。就不会把全部的怒气发泄到丫头金钏身上。自然也不会把她撵出去,陷入绝境。最终羞愤自尽而死。

可他第一时间跑了。王夫人全部的怒气撒到了金钏身上,这时候自然没有人敢替金钏承担罪过,能替金钏承担罪过的宝玉跑了。剩下的只有金钏倒霉的了。所以金钏之死,不安全在王夫人一个人身上。也在宝玉的没有担当和无情!

算上后面的芳官晴雯,在红楼梦中,宝玉没有一次有过担当。也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

即使是宝黛爱情的悲剧,也有宝玉没有担当的原因。宝玉完全可以在家里亮明态度:非林黛玉不娶,以他在家中的地位。应该没有人愿意违背他的意思,老太太也算上。可是他自始至终模棱两可,最终家人包办钗玉婚姻,酿成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国风1974


为什么当时宝玉要逃之夭夭?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连一向吃斋念佛、目慈心善的母亲霎时变成了扬手打人、口吐恶言的怒目金刚,这时候对宝玉来说,最好的选择似乎就是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所谓见机行事,就是说做事为人要有眼色,能把握风向、趋势。

应该说,贾府这位上上下下紧紧拥簇的至尊宝玉,虽然说有些不被世俗人理解的痴、呆、多情,但他绝对不蠢不傻,他自然知道这时候自己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因为作为当家太太的母亲已经耳闻目睹了自己的言行作为;与其正撄母亲怒锋可能落得灰头土脸,还不如等其火气渐消、心态平复后再去涎皮软磨一番,凭借王夫人对自己的宠爱,说不好还可以收得奇效呢!

其次,宝玉其时尚未成年,身体、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遇到此类事情,仓促间不知如何应对,起身逃走,不过是出于少年人的自我逃避本能罢了。

金钏挨打受骂和宝玉逃走,故事发生在《红楼梦》(脂评本)第三十回。在此之前,作者不止一次点明了此时宝玉的年龄为十二三岁。

大观园题诗题联之后:

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宝玉亦发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还有第二十五回,凤姐、宝玉被赵姨娘借助马道婆之手魇镇算计,传奇的僧道再次出现,摩挲通灵宝玉,发出点化之语:

十三岁的怡红公子,乍遇慈母雷霆震怒,再加上理亏在先,他怎么能冷静沉着地应对?故转身逃走,似乎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似不宜苛求责备。

最后,这样处理,既显示了“玉之微瑕”(按脂砚斋的评语,“赤瑕宫”之“赤瑕”即红玉有病之意),更是为后文的故事情节“伏脉”。

我们来大体捋一捋:

宝玉只身逃走——金钏被王夫人撵出贾府——金钏不忿含耻跳井自尽——宝玉挨打——王熙凤(也是金钏)生日,宝玉缺席出城祭拜(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从第三十回起,作者一直勾连照应起后十几回内容,由此可见这个宝玉的真实性情,也使得行文线索或显或隐,小说情节摇曳生姿、十分耐读。

注:依据《红楼梦》(脂评本)而写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根芥微尘


说明王夫人的威严和贾宝玉没有担当。

贾家是百年公爵府,规矩大,家规严,不执行是不执行,执行起来很严厉。
一、王夫人的威严

王夫人这个人看起来是木头做的,很端庄。有空就念佛,但是杀伐果断,说一不二。王夫人最大的期望就在贾宝玉身上,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对贾宝玉那么娇惯呢?

是因为以前和贾政管教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太严了,连打带骂,竟然把贾珠逼死了。所以王夫人改变了态度,对唯一的亲儿子贾宝玉比较娇惯,但是王夫人和贾母不一样,贾母是真惯,王夫人对贾宝玉还是寄托了全部的希望,所以都是贾政打骂贾宝玉,但是她也是经常教育贾宝玉的。她的威严贾宝玉是心知肚明。

现在一看被母亲发现,赶紧溜之乎也,免得挨骂。

2.贾宝玉没有担当

贾宝玉是个没有担当的少爷坯子,看起来是淡泊名利,但是自私胆小的很。

林黛玉是寄居到荣国府,也发现经济越来越差,入不敷出,给贾宝玉说了一下。贾宝玉说,只要你我两个人不少钱花就行!这话要让父亲贾政、母亲王夫人听到,会气得吐血。

贾宝玉没有担当,有很多具体表现,比如这一次溜之乎也!比如以后王夫人赶走了晴雯等等,贾宝玉都是一声不吭。

贾宝玉没有担当,宁可当着晴雯面流泪,死后写祭文悼念她,但是也不会替晴雯说上一句话。

所以,贾宝玉一看被王夫人发现,马上溜走。


陈健4396


这一情节发生在《红楼梦》第三十回,时值夏日,王夫人躺在凉榻上睡觉,金钏在身边伺候。贾宝玉进门见到金钏,先是摘掉她的坠子,而后又喂她随身携带的香雪润津丹。看到金钏没有拒绝,宝玉更近一步,想要把金钏讨到自己房中。随后两人言来语去,举止亲密。王夫人发现后,怒火中烧,狠狠的教训了金钏,并将她逐出了贾府,宝玉则借机“早一溜烟儿去了”

从宝玉的逃跑,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事实:

第一,说明贾府家教严格

在中国古代社会,大户人家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贾家更是如此。从贾宝玉每次面对父亲都是如履薄冰的态度以及不久以后“宝玉挨打”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平时贾政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而作为贾家的少爷,在自己母亲眼皮底下公然与母亲房中的丫鬟眉来眼去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不被古代礼法所允许的。宝玉情知犯错,为了避免被父母教训,所以一溜烟跑掉了。

第二,体现宝玉性格懦弱

贾宝玉自小生活在贾府,长期受到封建礼法的束缚和限制,加之贾政的高压管教政策,使他逐渐养成了懦弱的性格,缺少男人该有的担当意识。在后文的故事情节中,王夫人狠狠教训了金钏,并将她赶出贾府。而贾宝玉此时却没有任何表示,刚刚还在说的那句“我只守着你”登时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贾宝玉这种懦弱、缺少担当和反抗的意识也注定了他和林黛玉的爱情将以悲剧结尾。

第三,揭示底层奴仆悲苦

事情发生时,金钏已跟随王夫人十来年,与贾宝玉也是非常熟络,但在并不能掩盖她身为奴仆,地位低贱的事实。在古代封建社会,无论你样貌如何,才艺如何,但只要出身低下,卖身为奴,是根本不被主人认可和看在眼里的,主人随便一句话可以决定你的命运,随便一个转身也许就能将你置于死地。贾宝玉作为贾家公子,根本就没把这些丫鬟仆人当回事,事情败露后,抽身就走,完全不顾她们的死活。

从贾宝玉一个动作中,我们看到了贾家严格的家教,看到了贾宝玉性格懦弱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当时底层奴仆艰难的处境和悲凉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