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個年輕醫生在武漢立“賭約”

三人都是心血管內科出身,又都是瞞著家人主動請纓來到武漢,巧的是還分到重症病區的同一個醫療小組,三個人的熟悉度和相似度都非常的高。就是這樣平時是好朋友、好同事,現在又是好戰友的哥仨,到武漢進駐受援醫院以後,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三人要在支援活動中共同努力、一起獲獎。而為了鼓勵自己,他們也立了一個“比較殘酷的”賭約:誰沒獲獎誰請客。

他們三個人就是黑龍江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哈醫大二院團隊第三醫療組的三名“小”醫生:張若溪、孟慶洋、曹威,之所以稱他們為“小”醫生,是因為他們分別出生在1984、1987、1988年,與這些醫療隊裡經驗豐富的老醫生來說,他們當然是小字輩。

三個人因為平時就是好哥們,來到武漢三人中張若溪自然成了大哥。因為張若溪是黨員又是大哥,每天工作結束後,大哥總會組織兩個小兄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大哥的帶領下,孟慶洋、曹威兩名小弟也已經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也就是在這種積極爭先的氛圍裡,三個人立了個不大不小賭約。為了保證賭約的合理性,還加了個附加條款:同時獲獎或同時落選三人AA制。

賭約立下了,三個兄弟工作起來更加拼了。

三個人中的“大當家”是張若溪,是一名優秀的心血管醫生,有著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極為擅長。三個人剛剛接觸病房,就發現71床大爺的情況異常,除了基礎的肺部疾病外,大爺還合併嚴重的心律失常—房顫,並已經導致了心衰。他就迅速組織了組內討論並果斷為患者申請了肺部以外的三維心臟多普勒檢查,立即加用了利尿劑等抗心衰的藥物。三天過後,之前已經吃不下飯的大爺,現在吃飯已經狼吞虎嚥。

為此,兩個兄弟也非常佩服大哥的能力,但同時也暗自給自己的工作“加了碼”。

前幾天 ,他們負責病區16床大爺的搶救過程,驗證了三個哥們的默契,也見證了三個人的努力。

凌晨2點,這位大爺出現了急性呼吸衰竭,不能躺下,呼吸急促,只能端坐位的呼吸,很有可能一口痰液堵在呼吸道而出現生命危險。三人來到床前,一秒鐘的眼神交流,大哥去準備呼吸機,二當家去準備化痰藥,小弟弟告知了家屬病情徵得呼吸機使用同意。30秒後,哥仨同步歸來開始搶救。一個調參數,一個加氧氣,一個監測生命體徵,爭分奪秒的抓住搶救機會,10分鐘後,伴隨著大爺的一聲:謝謝!他們知道搶救成功了。而此時留給哥仨的,是一身的汗水。

25日武漢下了一整夜的雨。26日早,三人起來的第一件事都是趕緊看通過手機收到大爺的化驗檢查情況,而通過手機討論大爺的病情也就開始了。吃完早飯,不約而同提議帶點水果和酸奶,去醫院看看老爺子。“畢竟沒兒沒女在病房裡太孤獨了”。同時他們也想看看老人好點沒,需不需要調整下藥物。

而這時,他們已經把賭約的事全然忘記了。(記者 朱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