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马超投奔刘备带了不少兵马,为何日后不被重用?

冯开朗


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应该是光杆司令一个,除了马超与堂弟马岱及少数亲属外,没有一兵一卒了。

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马超到成都时,是刘备偷偷的准备了一支部队给马超,然后马超率领这支部队到达成都,接着刘璋就投降了。如果马超真有军队,用不着刘备还要偷偷摸摸的派出军队,就是为了遮人耳目。



为什么马超没有部队了?

马超的军队全部是继承他父亲马腾的军队,马腾到京城后,马超先后数次率军与曹操军队交战。

第一次是在公元211年,曹操借征汉中张鲁的名义进入关中,结果马超、韩遂联合十路关中及凉州诸侯共同抵抗曹操,后来的结果就是曹操用离间计大破马超、韩遂及十部联军,马超大败逃回凉州上邽。



第二次是在公元212年,马超卷土重来,并联合张鲁大将杨昂率军一万多人兼并陇上诸郡县,接着在凉州治所冀城(今甘肃甘谷县南) 攻打凉州刺史韦康,韦康不敌开城投降,马超占据冀城并以此为根据地,割据陇上。

结果原韦康旧部杨阜、姜叙乘马超出城之际,乘机关闭城门,反对马超,而夏侯渊也率军前来攻打马超,马超在前后夹击之下,再次失败,逃入汉中投靠张鲁了。



第三次是公元214年,马超投靠张鲁之后,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围攻祁山30天无法攻克,曹魏方面夏侯渊派出张郃救援祁山,马超见无法攻克,魏军援兵又来了,便率军逃回汉中,无功而返。

马超经过三次战争的失败,他自已手下直属的军队大多战败、溃散或战死,就连马超投靠刘备时,他手下仅存的将领大多不愿意跟随马超继续南下,比如说庞德、程银、侯选等人都留在汉中后来投靠了曹操,仅有一个庞德的兄长庞柔跟随马超南下。



正因为马超手下实在没人了,所以刘备才偷偷摸摸的给马超派去一支军队,以掩盖马超无兵的状况。

马超一投降刘备带着军队来到成都后,刘璋就投降了,可见马超的威名确实如雷贯耳,刘备看中的,也是马超的威名,所以就将马超的官职封得很高,而没有实际权力。



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劝进表中,马超的职位是排名第一的,官至平西将军,爵位都亭侯。但是马超的地位非常尴尬,之前的马超好歹也是贵为一方诸侯,与刘备是平起平坐的地位,马超的投靠注定得不到重用,刘备也不敢重用。

1、马超原就是一方诸侯,如何重用?

这是非常忌讳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原来当老板破产后去打工,如果重用他,有朝一日他利用你的资源再为他自已当老板创业怎么办?换句话,重用马超,将来马超说不准还会反客为主。



刘备可是深有体会啊,当初刘备主政徐州时,好意收留了吕布,结果呢?吕布乘刘备在前方征战,在后方抄了刘备的老巢,搞得刘备容身之处都没有了。现在刘备家大业大了,哪敢再犯这样的错误,注定了不可能重用马超。

2、马超这个人名声非常不好,背负不忠不孝之罪名。

马超的父亲马腾及家族二百余口都被曹操控制在京城,曹操此举的目的就是让马超有所顾忌,不敢反对曹操,但是马超从来就不顾及父亲及族人的生命安全,照样反对曹操,本来曹操第一次进关中时的211年,曹操打败了马超,因为此事是曹操主动挑起来的,所以曹操在211年没有杀马超的父亲及族人。



可是从212年开始,马超可是主动攻击曹操军队的,丝毫不顾及亲人在曹操手中,这下子曹操大怒,将马超家族二百余口人全部杀死,从某种意义上说,马超的族人之死完全是马超本人害的,这就是不忠不孝,这种人,刘备哪敢重用,只能轻用。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马超投奔刘备时,没带多少兵马,但是,马超很快就给刘备带来了不少人马。

在刘备手下,马超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马超给刘备带来多少人?

马超投奔刘备时,带了多少人马?说不清楚,反正不多。

刘备得知马超想归降时,大喜:“我得益州了”!于是,暗中派兵给马超。当马超抵达成都城下时,刘璋以为马超带了许多兵马来,又惊恐于马超的威名,只得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马超离开张鲁时很狼狈,连自己庶妻董氏和仅存的儿子马秋都没有带走!

自然,狼狈至极的马超恐怕带不出多少人的!

不过,马超这个品牌,可不是浪得虚名。

马超以自己在氐羌中的威望,很快就给刘备拉来不少人。

下辨之战前,马超就以自己的威望,收复了雷定七部万余人!这万余人立刻参与了对下辨曹军主力的牵制!

至于氐人的战斗力嘛···刘备军大将吴兰,就是被与雷定同为阴平氐的强端所杀!


章武元年,刘备在给马超假节时赞许道:暨氐羌率从,獯鬻慕义···

看来,马超所收复的氐羌人士,应当不少!

加入刘备集团后,马超发挥的作用

马超215年加入刘备集团,222年去世。

他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很容易被人忽视。

1、汉中之战中的作用。

提起汉中之战中的马超、张飞,恐怕大家都认为:下辨之战失利后,就退出作战序列了。

其实不然。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刘备不会留下那么的“闲子”的。

下辨之战,张飞、马超由沮关出固山,在吴兰失败后,败回汉中。

既然退回汉中,为何后来阳平关、定军山、汉水之战,都不见他们踪影呢?

上图中,蓝色是曹操攻张鲁时的进军路线;红色是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的进军路线。

蓝色的路线,也是相对靠谱的路线。沿途有水路辅助运输,且道路相对好走。后来诸葛亮“平取陇右”,也是在相似的方向。

而红色的路线,褒斜道,山险难行,沿途多悬空栈道。而且,容易遭到埋伏。

正因为沮道被封锁,才使曹操最终改走路近却很难走的褒斜道,粮运困难,难以长期支撑。(《中国军事通史》就持此论)

正是因为粮运难济,加之刘备的据险不出,曹操才最终连呼鸡肋,退出汉中争夺战!

显然,正是张飞、马超退回汉中,隔绝沮道,才使曹操无法使用“首选路线”,被迫改走褒斜道进军!

因此,马超、张飞在汉中之战中的实际贡献,不容低估。

2、迫使曹操“半放弃”武都。

如之前所言,自武都方向攻汉中,是曹操最便利的选择。

可是,由于忌惮马超在氐人中的影响力,曹操害怕刘备引诱武都氐进犯关中,于是,让张既把武都氐都迁走了。(《三国志.张既传》)

迁走武都人口后,曹操又将原先部署于此的曹洪、曹休军撤到了陈仓。

这个举动,说明曹操基本上放弃了进攻汉中最好的地段——武都。

正是对马超的忌惮,曹操对武都几乎处于半放弃状态。

这个变化,对后来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影响很深,蜀军后来轻取武都,而且每每得以直逼祁山,直攻陇右。

3、镇守阳平关。

刘备称汉中王后,以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后又迁为骠骑大将军,领凉州牧。

马超被派去镇守阳平关。

常常被人忽略的是:马超镇守阳平关,与魏延一起担负起了对北面的防务。(尽管马超官大、假节,但同在汉中的马超与魏延应当是互不统属关系)。

可以说,若非马超去世得太快,年纪尚不大的他,本可能在诸葛亮北伐中发挥大作用。

关于刘备不重用马超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关于刘备不重用马超的说法,有以下几条“证据”。

1、夷陵之战,不带马超。

马超纵横西北,擅长在西北作战。

伐吴之战,是山地与水路两栖作战,马超并不会比吴班等人好用!

因此,马超不参加夷陵之战,是纯粹的军事考虑。

况且,马超于次年去世,很可能在夷陵之战前身体已不好了!

2、彭羕事件。

彭羕被外放,心中不爽,和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马超心中恐慌,向刘备告密,出卖朋友,彭羕被杀。

看起来,失意者彭羕是把马超看成“同是天涯沦落人”,而马超正是因为被刘备防备,才心不自安,出卖朋友。

这是过分解读。

深得刘备信赖的人,照样出卖了彭羕——诸葛亮。

彭羕之所以被外放,就是因为他和诸葛亮啰啰嗦嗦说了一堆类似的蠢话,诸葛亮才密告刘备:“彭羕心大志广,难以保安”。刘备这才决定外放彭羕。

看来,是彭羕有问题,说话口无遮拦,跟谁都是胡说八道!

马超出卖彭羕,与诸葛亮出卖彭羕是一样的,听到那种“悖言”,谨慎一点的人,都是要汇报给领导的,跟受不受信任没有必然联系!

总论

关于马超受猜忌、排挤的说法,缺乏史料支撑,相反,刘备给马超加官进爵、假节,甚至联姻(马超的女儿嫁给刘理)倒是证据充足。

而马超在加入蜀汉政权后,也绝非无所作为,他对于蜀汉军队扩建,对于蜀汉夺取汉中、武都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遗憾的是,汉中之战后,关羽的荆州被袭,夷陵之战爆发,刘备集团的作战方向变成了东吴,马超难以发挥作用!

而马超的英年早逝(47岁),又使他没有赶上后来诸葛亮的大规模北伐!

造化弄人尔!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题主的问题是:马超投奔刘备带了不少兵马,为何日后不被重用?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日后没有被重用!

因为马超本身就不是一个上将之才。

马超身上有两个光环,一个是能打、一个是出身好,但是论起运用计谋可就差多了。

马超在和曹操作战的时候,就曾经中了曹操的反间计,马超、韩遂互相猜疑,结果被曹操打败,差一点让曹操给抓起来。

后来,马超东山再起,夺取了冀城,打算以这里为基地新四面扩张。可没想到的是,上一任刺史韦康的手下不服马超,定好计策,先在卤城反对马超,在马超出城远征的时候,冀城的梁宽、赵衢关闭了城门断了马超的后路。

马超进退维谷只能逃往汉中,最后投奔了刘备。

如果说被曹操用反间计是他和其他将领之间没有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所以被曹操抓住了机会,那么冀城这件事儿,马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般人夺取了冀城之后,收拢了上一任刺史的手下,哪怕真的忠心耿耿,是不是也得考察一下呢?

所以,最应该做的就是马超在远征的时候,从自己的本部人马中抽出一支部队镇守冀城,然后上一任刺史的兵马和自己一起远征,看看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如何。

如果看着不错,可以把打下来的城池让他们去守卫,这些人的家眷在冀城,他们防守的地方也不是自己的本乡本土,基本上不会有二心。

如此一来,马超的军队忠诚没问题,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规模越大实力越强投奔他的人越不会造反了。

谁曾想,马超的操作竟然是带着自己人去打仗,被别人断了后路就怪不得人家了。

关键是,马超竟然是将门之后,竟然做出这样的操作,真是让人不可理喻啊。

这种事儿我觉得赵括都干不出来。

所以,马超过去的军事生涯证明他很容易被别人忽悠。刘备又不糊涂,怎么敢重用他呢?

当然,马超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是将门之后,并且家族在西凉地区根深蒂固,对刘备来说他还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旦刘备夺取关中地区,就可以开始启用马超。刘备只需派马超前往西凉,凭他单人单骑就能够将西凉纳入蜀汉的手中。

西凉地区的骑兵当时冠绝天下,如果刘备夺取了关中,又掌握了西凉骑兵,他统一天下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了。

所以,章武元年,马超被晋升为骠骑将军,兼凉州牧,准备随时随刘备北上收复凉州。

可惜的是,章武二年马超就去世了,他也就只能一生无用武之地了。

当然了,马超活着也没用,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汉元气大伤,从此耗尽了统一天下的资本。


历史风暴


世界上有三种关系很硬:一起站过岗,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

虽然马超威振天下,和曹操也曾不共戴天,但刘备相信的人,还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尤其是桃园弟兄,以及山人诸葛亮!

马超虽然位高为五虎上将,但实际上,在后来西蜀核心圈子中的实际权位,远不如关张和赵云。在刘备取西川之后,马超再也没有立过大功。

01.不是等闲之辈!

事实上,马超并不是等闲之辈,他祖上是东汉名将马援,而父亲马腾乘着乱世,再次崛起为西北地区的割据军阀。

作为大帅之子,马超在不久以后就成为了少帅,他和韩遂建立了军事联盟,和曹操展开了角逐,开始了更大的奋斗。

于是,建安十六年,在潼关、渭南一带和曹操的浪战中,马超曾展示出他奇葩的想象力。《三国志》记载:

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马超想利用交流的机会,活捉曹操,但粗人许褚多少有些不解风情,他一个眼神就坏了马超和曹操的好事。

02.与曹操不共戴天

年轻的马超终究不能够干了老艺术家曹操,但他让曹操说了一句话:“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一句评价,几乎可以媲美“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七年,马超和曹操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虽然父亲马腾、兄弟马铁、马休还在曹操控制的邺城,但马超却不顾他们生死,依旧在西北骚操作。

在凉州争战中,马超不仅失去了领地,而且他的战争行为直接导致曹操在邺城报复性地杀人,马腾人死于刀下。

马超在投靠张鲁后,被任命为都讲祭酒。张鲁曾经想过嫁女给马超,但有人认为,马超是一个靠不住的人。《三国志注》记载的理由是:

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

或许在人们看来,不顾及家人生死的马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英雄好汉。


03.坚强的反曹同盟

曹操对马超家族的杀戮,激起了马超的愤怒。《三国志注》里说,马超曾经捶胸吐血地说过:"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而暂时投靠的张鲁,永远不是一颗可以抗衡曹操的人物,刘备才是曹操一生的死敌。于是建安十九年,马超脱离汉中入西川,此时刘备正在和刘璋作战,即将成为益州新主。

正在围攻成都的刘备,知道了名震西北的马超到来,于是就有了取城方略。《三国志注》记载:

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很显然,生力军马超到来是天降一个大礼包,虽然马超带的部队不足,但刘备暗中派兵给他,让刘璋们以为,来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于是,成都很快投降!

在取西川中,马超在和刘备第一次合作中就立了大功。于是,刘备任命马超成为平西将军。

04.位高权不重的马超

刘备取西川以后,马超也在西川定了下来,刘备没有亏待曾经和曹操逐鹿一方的英雄,也给予了马超足够的尊重。

《三国志》记载,马超在蜀汉先后成为:左将军、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看上去地位极高。但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门之后,再也没有机会独立指挥大军,独当一面。

事实上,马超在西川期间,只有建安二十二年策动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以侧应张飞。此外,他都被淹没在历史的深处。

而这段时期,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曾经发动过襄樊大战,张飞在汉中挫败过张郃,黄忠也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

很显然,马超虽然得到了尊重,但并没有得到绝对的信任。

或许对于出身很高,又曾经是一路诸侯的马超,刘备有理由保持警惕。毕竟当年他为了自己的霸业,曾经不顾家人生死!这样的人,不控制好不行!


历史迷猴神通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马超投奔刘备时,人马并不多。第二,刘备其实很重视马超,也一直曾经重用马超。

先说马超的人马有多少。

投奔刘备时,马超有多少人呢?我们分析可能就是一万人左右!

马超韩遂起兵关中,联军十余万,军力浩大。与曹操大战潼关、渭河,结果大败亏输,全军覆没。马超退回凉州。等到曹操率军撤走。马超再次起兵,杀死凉州刺史韦康,占领翼城,收编韦康军队,加上羌、胡军队,一共也就一万来人!


但是话说回来,这一万多人在当时的关中、陇右地区,那绝对是强大的武装力量。

原本马超有机会东山再起,可惜被韦康的部下连忽悠带攻击给打败了。只好逃到汉中。

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韦康的老部下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打算合作谋划攻打马超。杨阜、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出兵攻击他们,不能攻破卤城;梁宽、赵衢关闭翼城门,马超回不去翼城。进退不得,只好前往汉中依附张鲁。


马超一共只有一万来人,打卤城要死一些人,翼城肯定还留了一部分人防守。

所以,马超逃亡汉中时,身边最多也就一万人。加上路上的死伤逃亡,投靠刘备时很可能只剩下五六千人了。

第二,刘备重用马超的问题。

刘备有个好处,就是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所以能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马超一世豪杰,所以刘备对他颇为看重。

马超先是参加了攻打成都的战役,随后马不停蹄,作为主力之一全程参与汉中之战。

汉中战后,刘备称汉中王,封马超为左将军。武将中,仅次于关羽、张飞。刘备称帝后,又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

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刘备不重用马超。就是因为汉中之战以后,马超似乎就沉寂下去了!几乎没有什么消息。


其实,那几年,不仅仅是马超,整个蜀汉都沉寂下去了,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都是如此。整个蜀汉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新的爆发,要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

章武元年,刘备当上皇帝三个月,出兵讨伐东吴。马超没有随军出征,也许刘备是留他与魏延一起镇守北部边境,曹魏和羌、胡的进攻。也许是马超已经重兵在身,再也无力驰骋疆场了。章武二年,马超就病逝了。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三国时代,三四十病死的人太多太多了。马超四十七岁病死,虽然可惜,也属正常。

不存在刘备重用不重用的问题,也不存在马超郁郁不得志的问题。


上将嗳福斯


首先,马超从张鲁处转投刘备,确实是带了不少兵马,为什么这么讲呢?

《三国志·马超传》(马超)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从公元213年到214年,近两年的时间,刘备都未攻下成都,后来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又沿江西上,攻取了桂阳、江州等郡。在214年初,到达成都的南面,形成了包围之势。但是,就这样刘备也未能立即拿下成都。而马超投降后,率领大军到达了成都城下,史书记载,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如果马超只率领少数人马,那么不至于使城中之人感到震怖,更不至于使刘璋立即决定投降。由此可见,马超率领的人肯定是不少的。

其次,也没有史书记载,刘备没有重用,反而刘备给了马超高官厚禄。

马超的投降,立即使刘璋束手投降,刘备顺利得到成都,这是一件大功。紧接着,汉中之战,马超与张飞同为先锋,马超又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汉中之战,刘备攻打张郃时,也就率领了一万的精兵。同时,到汉中之战后期,蜀汉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马超策动的这万余人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为汉中之战赢得了不少兵力。所以,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把仅跟自己两年的马超排在关羽、张飞之后。可以说此时马超是蜀汉政权军事上的第三人。

到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刘备又加封马超为骠骑将军,而张飞却只是车骑将军,位在马超之后(关羽在219年已死)。骠骑将军可不是朝中的“太傅、太保”一样的闲差。汉朝将军排位是:大将军、四征将军(征东、西、南、北)、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右左后将军。可见刘备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黄忠和魏延被重用也是一个例子。可见,马超此时是深受刘备的重用。位列张飞之前,刘备为了弥补张飞,也只能让刘禅娶了张飞的女儿。


读史思辨


马超这个人出身高贵,是个不争的事实,他的父亲是汉末军阀之一;马超有威名也是一个事实,曹操将他当做劲敌、张鲁也怕马超,就连刘备久攻不下的益州,马超率兵来到城下后,刘璋立马就开城投降了。

马超割据西凉时,曾大败曹操,他的军事才能比之关羽张飞并不差,《山阳公载记》记载,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自行撤军了。"但是被韩遂的"半渡击之"的计谋代替。曹操后来听闻了马超的计策后,感叹:"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曹操如此忌惮马超,可见马超能力不差。按道理来说,重视人才的刘备不会荒废了马超的才能,但为何不愿重用马超呢?

刘备向来看人的眼光很准,原因自然在马超身上。首先便是马超的人品。看看人家对马超的评价,王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啥意思呢?马超虽然很厉害强大,但为人不仁义,不能作为盟友。如何看出马超是这样的人呢?马超的父亲马腾、兄弟马铁马休在朝廷为官,马超不顾及他们的性命,联合关中诸侯起兵反曹,导致父亲兄弟惨死。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备不放心马超。马超是什么人?雄霸一方的诸侯,敢和曹操叫板的强劲人物,投靠刘备是迫不得已。让一个诸侯投靠到别人帐下当将军,会甘心吗?就像吕布那样,投靠别人只是势穷依附,保不准哪天实力大了就反客为主了。因此刘备不敢给他太大实权,马超也没有能力,担惊受怕,只得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将军。


月落污龟


能够回答您的问题非常荣幸

马超,字孟起,西凉太守马腾之子,马腾是世代公侯,当年讨伐董卓时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马超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曾逼得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马超后归降刘备,位列五虎大将之一。

马超降蜀后,却并未受到重用,锋芒渐失。我感觉是因为马超本就是一路诸侯,因落难才投奔蜀国,本身就是很有野心的人,刘备和诸葛亮是何等有心机有权谋之人,派他出去打几次仗,就为他积蓄了力量,再起兵自己割据去了,恐怕是喂不熟的狼。所以宁可给个虚职高高在上养着他,也不能派出去带兵打仗,本就是豪杰出身,和关羽张飞赵云都不一样,他们三个都是小弟出身,人家马超本身就是大哥!所以还是在家待着修身养性吧。马超唯一一次作为大将出征是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当时魏国统兵50万,分五路进犯蜀国,诸葛亮胸有成竹,分五路拒之,其中命马超领兵北拒10万羌兵。为什么派他打羌兵呢?因为老马家在老家西凉的时候就和羌族部落是好朋友,马家军里面也有很多羌族人充当将领和兵士。诸葛亮算到了派马超去和羌族人打,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且胜利归来,既让马超释放了野性,建功立业了,又让蜀国用最小的损失战胜对手,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个原因就是马超在《三国演义》里虽然忠肝义胆。但在真正的史实上,马超当初决定造反,明明知道造反的结果会害死身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却对韩遂说出:“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自己亲爹都不要了,这人还能好到哪里去,无非就是个见利忘义之徒罢了,从此,他的人生就已经贴上了“不忠不孝”标签。

以上回答,是我认为他不被重用的原因!





鸿涵先生


历史上马超投奔刘备时,几乎没有兵马,但是刘备为了给刘璋施加压力,派遣了大约三千兵马跟随马超出现在成都城下,为此刘璋最后的心里防线崩溃最后献城投降。刘备收马超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因为马超在少数民族号称神威天将军,对少数民族有着不小的威势,对于压制四川周边羌人有着先天优势,然马超历史上是个坑爹货,所以马超对于刘备只是一杆旗帜,吸引人才镇压少数民族的旗帜,刘备是不会给予其太多兵马的,也因此马超郁郁不得志,最后英年早逝,马超最后的结果还是因为其对马腾不孝,对朝廷不忠所致,其多次在西凉发动少数民族叛乱,惹得天怒人怨,最后身败名裂,最后不得不投奔刘备,而对于这种不忠不孝之人刘备怎么可能重用,所以最后给挂了个有名无实虚职只至其病亡。


瘋馬哥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马超投奔刘备时,应该带的人马并不多,最多就几千人而已。

马超在潼关战败以后,败逃回了凉州。在凉州他召集了羌人、氐人,恢复了一定实力,并乘曹操回师许昌之机攻击陇上各郡,杀死凉州刺史韦康,占据了冀城。不过随即马超被韦康旧部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击败,马超妻子、儿子都被杀,他自己逃到汉中投奔张鲁。

后来马超曾经在张鲁援助下,率数千羌氐联军围攻祁山,但是没有能攻下。之后因为夏侯渊命张郃率五千人前来救援,马超撤走。

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

根据这段资料看,马超投奔张鲁时,最多只有几千人马。而且在面对张郃五千人的情况下还不敢交战,他的部队战斗力应该并不强。

据《典略》所述,马超此后还多次北上攻打凉州,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张鲁部将杨白等人嫉恨马超,想要加害于他。所以马超不得不从武都逃入氐中,然后转投刘备。不过马超逃的时候,没有带上妻子董氏、儿子马秋,连部将庞德都没有随行,可见他当时走的非常仓促,所以他的部队能带走多少是个问题。

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

另外根据《典略》记载,刘备在得知马超来归顺时,特意通知马超暂停前进,资助他兵马以后才让他来成都,“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

刘备这么做,很可能是想让刘璋认为马超是率大军而来,迫使刘璋投降。刘备的计划很成功,成都城中军马看到马超率大军而来,“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所以马超当时本部人马应该不多,否则刘备不用这么多此一举的派部队去增援他。

刘备不重用马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马超投奔刘备只是无奈之举,加上他的性情,刘备并不是很信任他。

马超离开张鲁,是迫于形势,而且此时他和曹操有深仇大恨,并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投奔,所以才选择了刘备。马超和刘备历史上上并没有什么交集,更没有交情。而且马超曾经起兵间接害死自己父亲,这种人刘备自然不敢随便信任,宁可使用关羽、张飞等人。

二、马超几次兵败以后,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刘备也没法用他。

马超几次兵败,而且其中两次扔下家人逃跑,家人大多被杀,“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仅有马岱一人还跟随马超左右,这对马超打击很大。

汉中之战时,刘备曾经命马超和张飞一起去打曹洪,结果兵败而回,并没能发挥什么作用。后来彭羕劝马超造反时,马超也是立刻去告发,显然此时的马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英气,已经英雄迟暮。

所以刘备不敢重用,也没法重用马超,只是给他一个高位供起来,但是不给实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