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妈妈给孩子报兴趣班,为什么有时候一问爸爸意见,就“全剧终”了?

走起路来飘


说下我老公吧,孩子还小,我说等娃大点给她报兴趣班,画画,舞蹈什么都行。我老公说不学,孩子要有美好的童年。难道学舞蹈童年就不美好了了?我们现在住农村,孩子爷爷也说我们都一起努力,等孩子上学了到城里念书,我老公说不用,孩子要是个苗子到哪都能学好,学习要是不行到北京都没用。说到底都是闺女爸爸自私无所谓,只想着自己吃喝玩乐


我是老王呀


一般孩子的爸爸很少带孩子,不跟别家的孩子做比较,没有紧迫感。还有花钱和偷懒也是很大的原因。我每次和他爸商量给孩子报什么班都被否决,后来干脆不和他说了,直接报名上课,也不用他接送。几年后孩子学的有点模样了,他开心的不得了。我就送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哈哈。


手机用户50520274357


不会的,我从来不问,反正他又不出钱,我只和我闺女商量,只要她想去就报。然后通知爸爸,让他在我没空的时候接送,如果碰着他这个时间也没空,那就直接不用跟他说了,跟我表姐说或者跟我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让她们帮忙一下。


炸酱面85723422


呵呵,这个锅爸爸们表示不能背。其实不在于爸爸不想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而在于爸爸们与妈妈们是否能够观点一致,并且愿意彼此妥协商量。


先来分析下身边有几种爸爸:

一,事不关己,只出钱

我孩子班级就有不少,孩子父亲都是在外面做生意,跑大买卖,教育的事情都交由妈妈们一手打理。每月父亲支付固定的家庭花销,雇佣保洁打扫卫生,提供孩子的教育学费。这样的家庭,基本孩子的教育重任就在妈妈一人身上了,所以不存在什么需要询问爸爸意见的情况。


二,主张愉快教育

孩子幼儿园同班同学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一个是医院妇产科医生,一个是国企销售,硕士学历。夫妻两的教育观念是截然相反的。

妈妈平时接触的家长比较多,经常带孩子一起和其它家庭玩,耳濡目染对学习比较紧张,陆续给孩子添加不同的学科补习班;爸爸呢主张愉快教育,反对报班,基本上是妈妈每报一门兴趣班,爸爸就要争执半天。我常常在等女儿放学的时候,听到爸爸的抱怨。

这种是典型的爸爸兴趣班终结者啊!


三,认为妈妈管的太多

还有一种爸爸,平时虽然不参与教育孩子,但是意见不少。对于妈妈们的教育方式颇有微词。比如说不要盯着孩子作业啊,不要手把手教啊,你这样教育不对啊等等,这种是典型的理论主义者。真是不参与其中不知道教育的难啊!

这种爸爸一般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是理智型的,结合家庭经济状况,会考虑不同时期应该报什么,应该砍掉什么,所以说兴趣班的终结者,也算其中吧。因为他们不去考虑兴趣是要坚持才能有效的,主要根据客观情况和实际经济量力而行。


四,参与教育,但一言堂

大男子主义的爸爸也有,但是现代教育下估计不多了。爸爸承担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对于报什么,不报什么很有权威。这种也许就是题主说的终结者吧。爸爸是一言堂,家里大事小事凡是和钱,教育相关的,都是爸爸说了算。

当然如果爸爸不带孩子,那肯定观点是有所偏颇的。还是要听取孩子和妻子的意见综合考虑。


五,夫妻教育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

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种家庭。夫妻之间凡是本着共同商量,共同承担的原则。

  • 共同商量包括对未来孩子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现阶段的问题等多方面都能达成一致的观念。

  • 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中间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首先不是指责夫妻中的一方,而是共同找原因,弥补差距,乘胜追击。

这样的家庭,夫妻对于孩子兴趣班,补习班报什么,不报什么,未来规划都是拎的清清楚楚的。


总而言之,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孩子不是问题的存在,真正的问题点在于夫妻之间能否做到平等协商,互相尊重和理解。


泥鳅里的香草


你好,我发现好多妈妈都有这种习惯,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而作为爸爸有时候就比较反对。这个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妈妈作为女人比较感性,爸爸作为男人比较理性一点。

其实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学习期望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不落在起跑线上。那爸爸为啥有时候比较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去看待各种兴趣班。我们做决定都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然后尽量最大化最优化去决策。

兴趣班要不要报?条件许可当然要报,多学一点肯定没啥坏处。那是不是报的越多越好?我想肯定不是。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权衡利弊才能决定。

1、既然是兴趣班?肯定要和孩子沟通一下,确认一下孩子是不是有兴趣去学习吧,至少孩子不反感和厌学吧,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兴趣还非常抵触,这就违背初衷了,浪费了孩子和家长的时间,还浪费了钱财和精力,学了半天没啥效果。

2、孩子的学习情况、基础、精力是否可以适合去报兴趣班。有些孩子本身老师和学校的学习任务都安排不过来、学不好,然后还被家长报了一堆班,孩子本身苦不堪言,兴趣班学习效果不好,还耽误了正常文化课学习,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3、报什么样兴趣班也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就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要营养均衡。一个人的学习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在合适的年龄学习对应的内容,这是要按科学规律,而不能盲目的追求时尚,不顾孩子的感受填鸭式的灌输,不但收效甚微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4、就是从经济和精力角度说,兴趣班要少而精,要对孩子的口味和合理的安排。而不是多而乱,一会儿学这,一会学那,孩子一顿迷糊,钱没少花,精力没少花,报了不参加,报了随便学,吃力不讨好,折腾了半天孩子啥也学到,那就得不偿失了。


教育之道法技器


现在不是流行一个词么,说“诈尸式教育”家庭远比“丧偶式教育”家庭更有破坏力。更无语。

丧偶式教育,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就是一般家庭的爸爸基本很少带孩子。教育孩子一般都是妈妈的主力,妈妈们不管是选择兴趣班,和老师交流等等,全是冲在第一线的。爸爸么,以前有个说法,就是家里的大型垃圾,毫无作用但是又扔不得。就是天天形同虚设。

父爱如山。一动不动的山!

而现在,破坏力更大的一个词出来了,就是“诈尸式教育”。

什么是诈尸式教育呢?

就是妈妈在声嘶力竭地教育孩子,孩子本来就已经听了妈妈的话,正准备改正呢,爸爸突然 从旁边来了一句:孩子不会就别写了!别那么 累!于是,孩子和爸爸就上演了一副“父慈子孝”的温馨画画,足以让妈妈活活气死!

比如,孩子在练琴,妈妈在一边监督,孩子因为某个地方不符合要求,妈妈正在发脾气,孩子哭着练习,这时候,爸爸突然 在一旁说起来了:练不练又不怎么样,我从小就啥也没学,不也活得好好的!于是,满心委屈的孩子赶紧扑到爸爸怀里,人家两个亲亲热热的,完全忽略了旁边气哼哼的妈妈!

比如,孩子考试考得不好,妈妈正大发雷霆,爸爸却说:让孩子快乐成长吧!然后人家两个出门吃饭去了!也就是说,孩子考得差,在爸爸那里反而得到了奖赏!

这种教育出现的插曲比比皆是,就是妈妈冲锋在前,爸爸一动不动,但是,爸爸偶尔诈尸,他的破坏力就是无穷的。他轻松一句话,抵消了妈妈的千句唠叨,然后呢,孩子顺理成章找到了避难所,就赶紧藏在了爸爸的怀里!

这就是诈尸式教育啊!要不管就不管,怎么突然就醒过来,冒出一句破坏性的话呢!


Longsuixinyuan


妈妈给孩子报兴趣班,为什么有时候一问爸爸意见就全剧终了?

现实生活中还真是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首先,这种夫妻双方教育观点的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可能体现了其价值观的不一致,这一点很难改变

其次,这可能与女性和男性的性格差异有关系

女性偏细腻周全而男性更粗犷豪放,更愿意从宏观全局上去考虑问题,不愿意去考虑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儿。

而另一方面女性偏感性而男性偏理性,当爸爸的不愿意参与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讨论,可能仅仅是源于理性的思考,觉着不适合

女人给孩子报兴趣班有一些可能很有必要,但也有一些是源于女人自己小时未完成心愿的一种补偿或者是一种虚荣攀比,所以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兴趣,除了夫妻双方商量之外,一定还要跟孩子商量,得到孩子的认可。

再次,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于我们国家自古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在外挣钱养家,女人负责照顾孩子管理家庭的缘故。虽然现代社会男女地位趋于平等,女人也走向社会参与挣钱养家,但是家庭事务养育孩子的事儿还几乎全部由女人在操持,这儿的爸爸不愿意参与孩子兴趣班辅导的讨论,可能只是源于他潜意识里认为这不是他的事,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大部分古代与近现代的名人提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时也都会强调母亲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例如,大家熟知的古代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以及我们的朱德元帅,胡适先生,老舍先生等大批名人在自己的作品或与人交谈时对母亲大加赞美

可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为什么自古我们国家对女人的德行特别看重的缘故,也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古代家庭教育就是男人学习养家技能,而女人学习持家智慧。

那么现代家庭中是否还是这样,男人只学习养家技能而女人只学习持家智慧就可以了,显然,这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相应的生活压力也变大,而大部分女性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兼顾家庭,情绪难免焦躁容易抱怨,所以这在一定意义上要求男人跟女人在抚养教育孩子上承担相同的责任,要齐心合力而不能有一方的缺失,男性不能再像过去社会里那样,只要女人给男人在家庭内树立好权威他只管在外谋事业上的发展就可以了,现代女性由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已几乎很难做到既要容忍丈夫家庭缺失而又在孩子面前给丈夫树立权威,男人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只会造成女人更加焦虑与抱怨,不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相互协作相互弥补,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与性格养成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一起前行3399


兴趣班,我们通常是指儿童在常规在校课程之外的特长班或者艺术班,(包含:语言表演、美术、舞蹈、体育、乐器、声乐、书法等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侧重于知识层面,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更被教育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当中,艺术不仅仅是兴趣课,更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家长要重视: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常说做什么都需要持证上岗,唯独“家长”不需要经过考核,不需要持证上岗,这就导致很多家长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能以陈旧的思想去要求孩子,一味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以篇概全,不重视孩子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孩子不仅学习差、提不起兴趣,而且也没有培养什么爱好和特长! 所以我们家长也应该不断进步学习,紧跟国家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家校结合,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身教胜于言传,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两手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健康的孩子!

2、不管教,不管养,却管决策

这是现阶段很多家庭的矛盾,平时带孩子、关心孩子学习的是母亲,轮到决策的时候让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父亲来做,而这样的决策必定失误率比较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爸爸和妈妈陪同来试听语言表演课程,孩子很喜欢,听得津津有味,刚上到一半不到,就被不耐烦的父亲带走了,最后实在想学,过了几天妈妈又带着孩子来报了名,学了一年多,父亲从来没有接送过孩子,而且也没有跟老师沟通过任何孩子学习的情况。

还有一个孩子,爸妈外出打工,平时是爷爷奶奶带着的,一到交学费的时候,才能联系到爸爸妈妈,学校的任何亲子活动都不参加,而父母一脸懵逼,都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孩子要认真

1、选择

3周岁开始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想尝试,但是他还不懂得表达自己的诉求,学东西也会三分钟热度。所以这个时候要以家长为主导,以孩子个人爱好为出发点,帮助孩子选择1~2个好的兴趣课程,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且坚持下去。

2、利弊

兴趣班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锻炼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而且还能缓解学校学习带来的压力。 但是也会占用孩子的很多休息时间,盲目选择会导致孩子厌烦枯燥乏味,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挫折感等负面影响,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在选择时候一定要权衡利弊!

培训机构要专业:

1、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现在艺术培训市场火热,好多机构为了赚钱,开设很多科目,我们应该沉下去,做精做细一门课程,对家长对孩子负责,踏踏实实做好专业的艺术教育!

2、招生方法

一问爸爸意见就“全剧终”,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作为培训机构要树立正确的心态,沉着冷静,家长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对咱们培训机构还不是太满意、不是很放心,而此时我们要接纳家长的这种情绪以及不信任。可以和家长说:“您说的很有道理,毕竟您的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应该好好跟他沟通一下。然后过两天我再给您打电话咨询您的情况”。这样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还不会咄咄逼人,让家长感觉反感!

我们的老师呢,还应该学会对我们的学生、家长进行一个分类,比如哪些是我们的中心客户,哪些是非中心客户,哪些是我们的重点客户,哪些是非重点的客户,那么我们的学生和客户呢,可以分成几类,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分类,比如说家长的职业。比如说孩子的一个学习,(学习就是这个时长,他已经涉及到这个课程已经多少年了),另外对我们家长的一个层次这方面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客户和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学生,我们所分配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其实说实话,不要说我们老师势利,我们对外招生宣传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家长说不同的话。比如说我们和一些比较追求实惠型的一些家长,我们会去给他推我们的一个优惠价格,我们的一个学费性价比这一块儿;对于我们的这个比较重视我们的教学质量,生活质量偏高的这份家长,我们要去推的是什么,去推的是我们的一个整体师资配备、我们给孩子提供的一个平台,能够给孩子带来的短期内的一个目标和长期的一个目标,这种家长更注重的是这个。所以说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要用不同的战略目标、战略方法。同时呢,分配的时间也是要有不同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管爸爸妈妈还是老师,相信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只是注意方式方法,爸爸和妈妈之间也注意多沟通,尽量不要为了选兴趣班的事情,产生矛盾,最后受罪的是孩子!祝您家和万事兴!


少儿口才李老师


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所以,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都要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总想让孩子除学习外能有一技之长。可是,这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或者强迫孩子去的兴趣班,真的能达到逾期的效果吗?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了。钱花了,孩子又没有学到东西。其实,想给孩子报兴趣班不是不可以,要给孩子报孩子感兴趣的兴趣班,这样孩子才会认真的学,学习的效率才会高。



心砚空间


看到这个问题,必须得回答一下,因为我也是想给孩子报兴趣班之类的,结果跟他爸爸商量了一下,直接KO了。孩子爸爸认为孩子就得大撒把,学这么多也不一定有用,孩子学习差不多能及格就行,人家学习好的什么都不报也能考上清华北大。不是学习的料,再好的学校也是白搭,学习管这么多太累,什么英语班啊,街舞班,游泳班之类的都是浪费时间。呵,其实我的理解就是“懒”。

虽说兴趣班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感兴趣,但不去接触一下,你怎么知道孩子就不感兴趣呢?也是为了孩子以后多一项优势,当妈的想的太多。现在孩子上了英语班,因为他主动提出来想学,为娘的甚是欣慰,终于安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