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人說“人成熟的標誌是:面對厭惡的人和事,不迎合不抵觸,笑著面對”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手機用戶54349479159


前年調進新單位,聽說這裡有個人人嫌棄討厭的同事,好在本人不與他同一個辦公室。每天食堂吃飯碰見,發現此人確實每天板著個臉,和誰都不搭理,獨來獨往,而且還斜著眼看人,傳說中混身的毛病:自私、怪癖、潔癖、壞脾氣……。倘若在二三十歲時,那絕對是,不和此種人搭理的脾氣,但是不惑之年的人,可能被歲月磨礪過了之後,往往多了些包容,於是每次主動招呼人家,點個頭,看到人家領禮品,幫忙提一下等等。

前陣子有一天,聽說我們幾個女的要去葡萄園買土雞和土雞蛋,然後這個千年不開口的人忽然說話了,又告訴我們地址,又透露內部價,又說自己是那裡的老顧客,什麼樣的雞好,該怎麼挑,至於雞蛋可以郵件外地某地的口味更好……滔滔不絕,原來是個吃貨,我們這回學會很多,還沒有被宰,哈哈。

所以仔細想想,確實不要總盯著別人的毛病,因為不和旁人一起過日子,能包容就包容,能不招惹就不招惹,是個好辦法。每個渾身是毛病的人身上也總有某個閃光點,如果發現了,緊緊抓住放大他,這樣,你也不累我也不累,說不定還能“互惠”。如果整天想著這不好那不好,再背後傳來傳去,那不好的效應始終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有人說人類生來孤獨,已經那麼孤獨了,為何還要自砌堡壘,轉一念就是天堂。此樣的成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從不成熟慢慢走來的。



小喻素人日記


十幾年前的我絕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見到不喜歡的人,討厭兩個字就表現在臉上,不喜歡的事,張嘴就吐槽!結果我人緣極差,領導總說我這脾氣得改改,但我依舊我行我素,還是年輕啊!這不從那裡離職了 已經沒再留下去的必要!

現在心態很平靜,就算遇到不喜歡的人,哪怕已知道他告我的小狀,給我小鞋穿,我也是可以面帶微笑極其正常的同他打招呼!討厭的事情見到但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能改變就做,做不到就閉嘴!當然,遇到壞人壞事還是要打110的,我有點世故,但絕對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現在的人都是很能偽裝的,就看誰更能裝一點!我們習慣用微笑來面對一切,不去助紂為虐,不去雪上加霜,不會張嘴就來一大堆的話!我們適當地保留了自己的觀點 !

我現在的日子過得平靜,跟同事關係尚可,起碼沒什麼言語上的衝突,大家相敬如賓!做事很順暢,遇到的阻力也少了很多!成不了朋友,但起碼沒有成敵人!禮貌而疏離,剋制忍讓,說到底,我們老了!

公司裡的那些年輕人會肆無忌憚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各種牢騷,覺得年輕是真的很好!而我已是俗人一個!



星茉蘭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面對厭惡的人和事,不迎合不牴觸,笑著面對,確實是人成熟的標誌之一。

我現在就是這樣。再過五年我就要退休了,上班對我來說是愉快的,領導主要讓我負責寫材料、宣傳之類,我做起來得心應手,他也比較滿意。最近他又讓我學著做H5,在丁丁上搞培訓,週一就得開始研究了,應該沒問題。

單位有個小妹,不管誰找她要哪方面的東西,她都從別人手裡搞到,給人家後好全是她的。漸漸地,我們科室的人都很煩她這一套。我也不願意去深得罪她,昨天還順便給她捎了點東西,解了她的燃眉之急,算是也買她點好。我何苦跟她鬧得不可開交呢,本來她也沒礙我的事。

人在江湖,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只盯別人的缺點,最後剩的只有自己了。如果能看到別人的長處,並且還能幫到自己,豈不是多條路?又比如有人有過作風問題,人所共知,可是人家現在妻賢子孝,如果你對人家表現得很露骨,討厭人家,那不是多管閒事嗎?

這麼一衡量,我身邊成熟的人實在太多了,大家幾乎都是這樣,包括年輕人也是,甚至年輕人做得比我們還好。怎麼一數,我身邊都是成熟的人,很少有憤青,如果有那種人,該叫傻了。別人不跟你過不去,你去指責別人不好,那不就是神經病了嗎?

不管怎樣,還是應該堅持正確的三觀,疾惡如仇也是要有的,不能沒有是非觀念。我們不去牴觸,不說明我們要去迎合,更不表示我們認可。我們要相信社會的主流是好的,人是向善的,誰也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去雞鳴狗盜,雖然他本人做得不好,但他不容許他的孩子去那樣做。

有心事,看👉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面對厭惡的人和事,不迎合不牴觸,笑著面對,這的確是某一類人為人處事的方略,但是把這種方式作為人成熟的統一標誌,恐怕有失偏頗!

個人觀點認為,對厭惡的人和事,不表明態度的人,本身就是令人厭惡之人!因為這樣的人要不是兩面討好之人,要不就是膽小怕事不敢聲明正義之人,他們自以為八面玲瓏是成熟,是修養,殊不知,他們卻正在喪失為人的基本底線。

行走在芸芸眾生的人海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不可交之人不交,不可為之事不為,這是做人的最低原則!當這種不可交之人所做之不可為之事危害了社會公眾利益的時候,我們有責任表明我們的立場和態度。我們是公眾的一分子,公眾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制止危害社會危害公眾利益的行為,營造好我們共同的和諧生存環境。

所以,面對厭惡的人和事,不牴觸不迎合,笑著面對,這絕不是人成熟的標誌,而是一種冷漠的態度,更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



民傳文化


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成年之後漸漸明白,只要沒死,就都是小事兒。 ​​​​”

或許有點像阿Q精神,但是仔細品來,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面對生活的如意以及不如意。大喜或者大悲,我們都會很平和,沉穩的面對!

成熟的我們身上必定呈現的表現:

1、不容易焦躁

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做事的時候,會變得不容易焦躁,即便是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不會一味的焦躁,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更加隨和。

2、對待事情理性

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做事情的時候,不會像以前一樣考慮事情不夠全面,對於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考慮,而不會只抓住一點不放,除此之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思維也越來越偏向理性化。

3、語言和行為不那麼衝

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生活的時候,不管是語言還是行為,都不會像以前那麼衝了。即便是一件讓別人看起來非常生氣的事,但是對於真正成熟的人,在遇到生氣事情的時候,語氣上不會那麼嗆人,行為上也會變得比較舒服。

4、不隨大流

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生活的時候,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會隨大流的生活。對於自己喜歡的事,可以真正做到不在乎外物的眼光。在遇到一些重要事情的時候,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畏畏縮縮,而是變得更會把握機會了。





解憂雜貨鋪1213


我也認同這種說法!

一個成熟的人必然內心會很強大,有些事情只是看破而不說破。他知道這個世界會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討厭你,你肯定也會有喜歡或討厭的人和事,悟透了這些之後,即使對待不喜歡的人和事也能表現出不迎合不牴觸的超然心態。

“不迎合,不牴觸”,如果換個詞語來表達的話,那就是“不卑不亢”。這是一種處世的態度,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平常心”,不管我們面對的事物發生多大的改變,但是我們的心依然是靜如止水的。

無論是面對我們喜歡的事物還是討厭的,無論是面對身份高貴的人還是地位卑微的人,我們都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雖然平等有時候也是相對的。成熟就是把看不順眼的事情看順眼了,把聽不慣的聲音聽慣了,把看不起的人看起了,把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不僅能跟自己的內心和睦相處,而且也能跟周遭的環境和諧共存。

明明很討厭一個人,讓我們說服自己,強迫自己去喜歡自己很討厭的人的確很難,但不把這種討厭放在臉上,擺在明面是一種修養和禮貌。

你討厭的人,同樣也會被其他的人共同討厭,看破也不需要說破。成年人的世界都需要體面,成熟的人不會去揭人短,也不會當眾讓人下不來臺,心中有數,笑著面對便是一種風度。

寫在最後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幫助,您的點贊和評論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感謝關注!


小遠愛心理


李熬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把人兩類,:“不是朋友的就是敵人!”對錯我們不去評判,但這是對人的劃分標準之一。常言說“對事不對人!”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就像古代打完仗回去的信使,報勝利的話,就有吃有喝有賞,報敗的話就有殺頭的危險,這是既對人又對事的極端做法。

我認為比較成熟的做法是,首先要分柝你所討厭的人和事的性質。討厭,這種情緒本身就有主觀性,是從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凡是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就討厭,反之就喜歡。

很多時候自己的需求本身就不正當的,這種情況下,就不能以“不迎合、不牴觸、笑著面對”的態度面對,而是要淡化、消除自己的需求,從討厭到不討厭的轉變,應該採取批判性、修正性的態度。

對於一些違背道德、違法甚至是犯罪的人和事。這類討厭的人和事採取不迎合不牴觸笑著面對的態度也是不可取的,而應採取作為的丶見義勇為的方式,也是國家所倡導的。

事情有大小之分,討厭的事情也有大小之分。諸如排隊買票、就診被人插隊,這大概屬於小事的範圍,以“不迎合丶不牴觸丶含笑面對”的做法未嘗不可。


軍112945911


有人說成熟的標誌是:面對厭惡的人和事,不迎合不牴觸,笑著面對。在我看來,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將要步入四十歲的我,沒有了年少時的無知,沒有了青春期的輕狂,亦沒有了初入社會時的迷茫。

我打過工,開過店,當過老闆賠過錢。人生就像坐過山車,時而衝上雲霄,時而跌入谷底。感覺前半生就像在演戲,一路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戲份裡,用不同的身份演繹著幸福,快樂,悲傷或者痛苦。哭過,笑過,感動過;怨過,恨過,失望過……

一路走來,隨著人生閱歷不斷豐富,慢慢地我發現,有些人或者有些事並不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也許心地善良;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上司對員工的打壓也許是為了員工在這個崗位上儘快成長……當我年少無知時,會討厭脾氣暴躁的人,覺得他講話太難聽;會對老師懷恨在心,覺得因為一點小事又被訓斥;會認為上司有意刁難,為了維護他自己的地位……

但是當我經歷地多了,越來越發現,原來每個人都不容易,原來每個人的某個瞬間都那麼像自己:曾經悲傷的自己,曾經無助的自己,曾經努力的自己,曾經快樂的自己……於是也慢慢學會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嘗試去理解別人,去原諒某事。

在這期間,我感覺自己確實慢慢地成長了,成熟了。

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題主有幫助,謝謝!


簡一心理


贊同!

莊子說:"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莊子的書中有聖人,真人,至人,達人,神人等等劃分。至人算是有智慧的人。他們對世事的態度是像鏡子一樣,本性為空,有人和事來的時候,照見一下,不迎接不歡送。

凡事該來的遲早會來,喜歡的人和事會來,不喜歡的人也會來,喜歡不喜歡都得接受,不必大驚小怪,該走的時候,它就會走,對於壞的事不必趕它走,對於好的人和事也不必要依依不捨。

一切隨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