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遮蔽的天空》,阪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會發生一個特定的次數,一個很少的次數,真的。你還會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個特定的下午,那個已經深深成為你生命一部分、沒有它你便無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許還有四五次。也許更少。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無窮的。“

——保羅·鮑爾斯 《遮蔽的天空》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在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 Ryuichi Sakamoto: CODA》中,坂本龍一表達了對鮑爾斯這段話的喜愛,而他也為這段話出自的小說《遮蔽的天空》改編的電影奉上了自己的配樂。作為一直站在20世紀流行文化前端的坂本龍一,為什麼會這麼推崇一部寫於1949年的美國小說呢?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藝術就是把日常現象從其存在的背景中驟然呈現出來,迫使人思考。

——解毒

《遮蔽的天空》,講述了一對美國夫婦逃離紐約的撒哈拉冒險,藉著迷人的北非風情,向世人呈現了一種戰後的存在主義生活。有點像一部發生在沙漠的公路片,抑或是現代都市人的一個沙漠探險夢境。除了光怪陸離的撒哈拉景象,這部小說更吸引人的,還是它給讀者心靈帶來的深刻觸動。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一個藝術作品,如果不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和反思,註定會淪為其他經典的註腳。正如一位哲人所說,“藝術就是使生活陌生化”。一部好的小說,正是可以通過對一個想象世界的傳遞,陌生化讀者的生活,迫使他們重新審視自身的境遇,以達成一種精神上的共鳴。

人自從出生開始,就沉溺在一個“日常世界”中,在這裡我們知道日落後會黑天,知道花開會花謝,知道月盈後月虧,我們把日常世界中的大部分現象都默認了,習以為常了。生命中再也不會有第一次看到滿月時的感動,那都淪為記憶。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身邊的人和事,也都從陌生變得熟悉,進而熟視無睹,理所當然。生命在熟悉的過程中,變得索然無味,人也變得不再思考,每天靠著本能以及形成的種種習慣,應對身邊大部分的事情。同時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斷去尋求新鮮感,當新鮮變成熟悉,又只能再去追尋更多的新鮮感。

旅行就彷彿是一場生活行進過程中的藝術體驗,突然轉換的時空和文化氛圍,會讓人的好奇心迅速被點燃,原本不會關注的街道、集市、人群,都因為在一個不同的氛圍中變得新鮮且有趣。旅行,激活了生活的陌生化,讓人有機會去品味很多熟悉的事物,在第一次初見時的內心歡喜。就像在異國他鄉,抬頭望見滿月都會讓人思緒萬千一樣。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遮蔽的天空》恰好完成了一個二重的陌生化,小說中描繪的異域世界之旅,陌生化了讀者的想象世界,而作為一部藝術作品本身,又給讀者帶來重新陌生化審視自己所處的現實世界的機會。

過了某個點就再也沒有回頭路,而你必然到達那個點。

——卡夫卡

小說的男主為了打破枯燥的生活,從現代的紐約出發,登上非洲大陸。寄希望以此改變人生的狀態,同時也希望改變與妻子的關係。

他是愛她的,他心裡明確的知道。但他卻找不到曾經愛她的那種衝動。或者說這份愛太熟悉了,熟悉到已經足以讓人忽略掉愛情存在的境地。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一份感情,或許總要經歷一個過程,就是從“愛”到“知道愛”。從一種發自本能的,根本無需語言描述和思想提醒的情形,轉變為需要提醒自己,知道自己是愛ta的,並不斷地為這份愛尋找更多的理由以及存在的證據。

當我們發現,努力去抓住,不想放手的,緊緊擁在懷裡的,只不過是曾經愛的記憶的時候,當這種現實與自己努力用一生去維護一份愛的期望出現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失望的,不是這種感情的變化,而是這個殘酷世界本身。這種不管做出什麼樣改善都不會重新點燃的失望,也許是執迷於懷舊的不現實,但也是追求完美人的魔咒。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一切都會在現實的裹挾之下,衝向一個點。

那個點也許是感情的高潮,一切情感最美好的集合。但我們卻無法停留在那裡,我們必然會到那裡,也必然衝過去,再無回頭路。

那個點也許是人生的狂喜,一切得意和幸福的彙總。即便再留戀,終將成為記憶中那個初次狂奔、初見滿月後的烙印。

那個點也可能是逝去前,一切記憶和智慧碰撞的清醒,人生一幕幕在眼前流轉,一切道理一切終極的真理都順理成章,但我們終究無法停留。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別了,”垂死的男人對著他們舉到自己面前的鏡子說到,“我們永遠不會再見。”

——瓦勒裡

人生就是在撒哈拉沙漠喝一杯茶。

小說第一部分叫做《在撒哈拉喝茶》,其中一個舞娘講了一個小故事:三個女孩為了尋找財富,去一座城市成為舞娘。但她們心中始終有一個願望——“在撒哈拉喝茶”。在做舞娘的過程中,他們見識了醜陋的人,也遇到過英俊帥氣的愛人。醜陋不斷繼續,帥氣也沒有停留。她們終於向著她們的目標出發,用盡財產,跟駝隊去撒哈拉旅行。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在一個月亮初生的夜晚,舞娘們等到駝隊的人都睡著了,去尋找一座最好最高的沙丘,要在上面一邊喝茶,一邊將撒哈拉盡收眼底。走了很久之後,找到了她們心儀的沙丘,拿出她們準備許久的茶盤、茶壺和茶杯。可她們有點累了,想著睡一會兒再起來煮茶。

許久之後,一支駝隊路過,發現山丘上,躺著三個姑娘,以及裝滿撒哈拉沙子的茶杯。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保羅·鮑爾斯深受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在《遮蔽的天空》中,濃縮的勾勒出人生的一幅終極景象。我們曾經對生活報以的希望,對未來的想象,對意義的追尋,無異於期待著在撒哈拉沙漠中喝一杯茶。

“存在先於本質”,除了存在,沒有什麼預設的意義、本質和人生的目標。人是用人生、用經歷、用選擇填滿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用追求和行動達成某一個宏大的、神聖的目標。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在熟悉了街道、住所、城市、山川、河流之後,人們不斷追求的那些新鮮感,那些不曾見過的東西,那些新的意義,那些遠大的目標,與我們所熟悉的街道和鄰里無異,都是“日常世界”的組成部分。

人生不是虛無的,但目標和意義是虛無的,認清這種虛無的人,才可能更加渴望真實地活著。

在那些可能獲得的、未獲得的或永遠都不能獲得的目標之下,我們熟悉的日常世界才是生活的真實所在。在每一個滿月,母親唱的每一個童謠,夏日午後的每一個冰淇淋中,就蘊藏著人生一切的有限與無限可能。


《遮蔽的天空》,坂本龍一的最愛,存在主義經典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