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徐佳莹在《歌手》中独自前进

徐佳莹在《歌手》上唱了老王乐队的《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
说起来这首歌在大陆已经实实在在红过几次了,最初是《明日之子》那档节目,后来是在某短视频平台,再后来就是李国庆那条让人啼笑皆非的朋友圈,让这首歌达到了一般独立音乐难以预料的出圈程度。


我们大可以把《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称为新一代台湾独立乐团的代表作,它用酒和烟(想不明白烟有什么不能提的,还改成了眼)两个最常见的意象,一句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自况,就写出了台湾这个世代年轻人的迷茫和无奈,还顺带在大陆这边找到了广泛共鸣。
有很多人翻唱过这首歌,比如去年的上海简单生活节刘若英就唱了,不过那时候她以为“这是一首老人写的歌”,后来她还被邀请去老王乐队的巡演台北场当嘉宾,完成了一次和乐队非常精彩的合作(刘若英唱这首歌的时候其实挺白的,反而有一种向年轻呼喊的力量)。
《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的 cover 有两个比较常见的演绎方式,一种是充斥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把这首歌朝着轻快化、浪漫化的方向呈现,另一种则是鼓起烟嗓,试图流露出一种被生活和岁月摧残过的状态。
但在我看来,这两种演绎方式恰恰都是不合适的(《明日之子》正是这两种方向的集合),甚至和这首歌的创作动机是大相径庭的。
《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的核心基调是讽刺的,去年我们对老王乐队的采访里,主唱张立长说过,写这首歌的时候乐队成员都面临着即将要毕业步入社会,他们不知道前路在哪,社会已经发展到很完备的阶段,需要年轻人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只能用“我还年轻”来解嘲。

要知道当年这首歌是给政大的金旋奖,主题就叫“枉少年”,那种蹉跎青春的感觉,酒和烟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再次强调,是烟,不是什么眼)。
徐佳莹的确很好地规避掉了那两种改编所带来的问题,她给这首歌加上了很浓重的戏剧性,从轻盈流畅过渡到黑暗摇滚风,再到最后高音的全面爆发,她把“我在青春的边缘挣扎 我在自由的尽头凝望”唱的很夸张,但给人的情绪却不再是个人单纯痛苦的呐喊,而有了一丝隔岸观火的戏剧感。
其实这一季《歌手》的三期节目下来,徐佳莹的表现挑不出太多毛病,但也很难称得上有很多惊喜,尤其在选歌上,她还是偏向了更符合观众想象的选择。
但《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算是一次大胆又成功的尝试,台湾主流歌手向来喜欢从独立音乐中汲取灵感,徐佳莹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毕竟在音乐这件事上独自是从来无法往前的。

徐佳莹在《歌手》中独自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