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

情义无价品历史


刘备在娶孙尚香之前就已经娶了好几位夫人了,甚至在他起兵之前就有几个老婆。据说刘备命中克妻,在起兵之前“数丧嫡室”,意思就是接连娶的几位夫人都去世了,但都是传言,都无明文记载。刘备起兵之后明文记载有接连娶了四位夫人,孙尚香是第三位。

按照诸葛亮之前的计划是联合东吴共拒曹操,前提是向东吴借荆州南部三郡,曹操势大孙权担心自己抵挡不住,所以就同意了。但是周瑜看出刘备不是普通人,恐怕以后难以收回荆州。果然孙刘联盟在赤壁大败曹操,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表留下的势力基本都被刘备收入囊中,这时的孙权开始对刘备有了畏惧之心,周瑜也看出刘备日后必成大患,所以便建议孙权把刘备拉拢过来,把孙尚香嫁给刘备,用孙尚香来牵制刘备,两个大男人就这么无耻的把孙尚香给卖了,完全忽视了孙尚香本人的意思。

但是孙权和周瑜明显小看了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们的小算盘刘备看的清清楚楚,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时一桩政治婚姻,因为刘备和孙尚香的父亲孙坚是一辈人,比孙尚香大几十岁,孙权既然想要拉拢刘备,显然孙国太和刘备更般配。

要是男方怜香惜玉,女方有赞襄夫君之心,婚后的日子还是会圆满幸福的,然而偏偏一个有枭雄之姿,一个有其父之风,因此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便注定会破裂。据《三国志 法正传》记载,孙权的妹子才思敏捷、性情刚猛,大有她几位兄长的性格气度。在她身旁还时常站着一百多名持刀的侍婢,刘备每次进她的房间都会心惊胆战。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担心“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可见两人婚后生活并不圆满。

刘备入川后,孙权觉得刘备气候已成,自己的计划已经失败了,于是派人接回孙尚香,结果孙尚香要抱着阿斗一起走,所幸被赵云给截回来了,阿斗和孙尚香非亲非故她为啥要抱走,很显然这是孙权指使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威胁刘备,这哪里是夫妻,更像是敌人,孙尚香作为刘备名义上的妻子,从头到尾都是在东吴谋利,这一切刘备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让赵云提防她,所以说他们之间怕是没有半点感情所言,都是各怀鬼胎。

假如刘备与孙尚香真生下儿子,恐怕也没机会继承刘备的基业,更不用说立为太子了。因为刘备和孙尚香属于政治婚姻,即使生下儿子也要从政治方面来考虑。首先刘备在娶孙尚香之前,已经有两位夫人了,分别是甘夫人和糜夫人,其中甘夫人为刘备生下阿斗,糜夫人在长坂坡时为了不拖累赵云和甘夫人投井自杀了,也就是说阿斗是刘备的嫡长子。据说甘夫人姿态抚媚,容貌美艳,内心善良纯洁,性格极其温婉,而且知识渊博,识大体,顾大局,最得刘备宠爱。

甘夫人这样的贤妻良母与孙尚香相比有天壤之别,在古代虽说“母以子贵”然而在实际中大多“子以母贵”。孙尚香本身就和刘备就没有感情,双方的结合就是逢场作戏,所以即使孙尚香生下儿子,也不会得到刘备的喜欢,更不用说立为太子了。

再者说刘备娶孙尚香时已经48岁了,而等到刘备登基后已经62岁了,即使和孙尚香生下儿子,到刘备登基时最多不过13岁,而且他们的孩子还是庶出,与阿斗的嫡长子身份相比差距甚远,即使刘备想立孙尚香的儿子为太子,恐怕诸葛亮与赵云等人也不会同意。

再者说刘备登基为帝时已经62岁,这个年龄在三国时期已经属于垂暮老人,说难听点已经没几年活头了,此时孙尚香最多不过40岁,假如立孙尚香的儿子为太子,意思就是说刘备集团辛苦打下的基业,转手送给东吴,刘备有那么傻吗!

所以说即使刘备和孙尚香生下孩子,也不会被立为太子,在考虑到东吴的因素就更没有可能了,即使没有阿斗的存在,也不会立孙尚香的儿子为太子,刘备集团四处奔波,征战半生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是绝无可能的事,刘备不会这么做,诸葛亮更不会同意刘备这样做。


一个老男人历史


  • 刘备是季汉帝国的开国皇帝,从一文不名,到逐渐占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成为了一方霸主。可惜只做了两年皇帝就去世了,传位于甘夫人的儿子刘禅。
  • 孙尚香,本名不详,是东吴郡主,孙坚的小女儿,孙策和孙权的妹妹。在刘备拿下荆州以后,孙权忌惮刘备的军事力量,进妹固好,与刘备结亲。

十几岁的孙尚香,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三十岁的刘备。其实孙尚香心里肯定是非常不满的,不过瞎子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吴国太如果脑子还有点用的话,就不可能看得上刘备这个女婿。毕竟刘备跟她丈夫孙坚,那是一个辈分的人。所以说这桩婚事,基本上是孙权敲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刘备当时和孙尚香有了儿子,会不会被刘备立为太子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高。

01孙尚香是刘备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生的儿子就是嫡长子。

孙权觉得刘备得了荆州那么多土地和人才,而且军事实力空前壮大。这个时候他不得不与刘备处理好关系,因为这位枭雄接下来只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扩张自己的地盘。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

手里有人有枪,当然是要扩张了。当时刘备能扩张的地区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北方的曹魏,那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一个是西边的益州,崇山峻岭,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下来。最容易得到的,当然就是孙权手里的江东地盘。

荆州和江东,可以说是一衣带水,而且对荆州来说,江东无险可守,只有一条江而已。所以说孙权势必要担忧起这件事。

  1. 于是孙权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是要和刘备进一步交好。毕竟赤壁大战刚刚打完,孙权未必就有这个实力和刘备火并,所以孙尚香便在这个时候嫁给了刘备。
  2. 作为东吴郡主,孙权的亲妹妹,嫁给刘备当然是以妻子的身份,也就是正房太太。刘备此前有好几任夫人,比如甘夫人、糜夫人,全都是侧室,他没有给哪一位扶正过。
  3. 就算糜夫人家大业大,也还是刘备的侧室,可见刘备对正妻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这次孙权的妹妹,那是一方诸侯的妹妹,刘备自然不可能把她也收为侧室。

所以孙尚香是以正房太太的身份,嫁给刘备的。那么孙尚香所生的儿子,自然就是刘备的嫡长子,刘禅这个时候都需要靠边站了。

有了嫡长子这个身份,再加上孙尚香这位强势的母亲作为后盾,这个儿子自然会在刘备当了皇帝以后,成为帝国未来的接班人。

02孙尚香有强大的东吴集团作为后盾,有利于抗曹事业。

刘备集团在当时来说,军事实力的确强大。可是孙权的实力也不弱小,两者算是旗鼓相当。只不过刘备成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孙权才不得不堤防。

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三国志》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孙权还是要比刘备强大得多的。毕竟孙家稳坐江东多年,而刘备得到荆州才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由此可见在刘备这儿,也必须要答应这一场政治联姻。如果当初刘备的那两个女儿没有被曹纯给掳走的话,或许他的女儿也会嫁给孙权。

  • 这样一来两家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刘备叫孙权二舅哥,孙权管刘备叫岳父,咱们各论各的。
    非常有利于孙刘联盟的关系。
  • 孙尚香作为其中重要的纽带,自然是承担着孙氏集团的重要利益。那么等她生了儿子以后,那这个孩子就是刘家和孙家共同的子孙。
  • 有东吴集团这么一个强大的背景作为支撑,刘备在选太子的时候,还会有任何犹豫吗?就算刘备不喜欢这个儿子,可是他背后的政治力量,是刘备非常渴望笼络过来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还是会把这个孩子立为太子。一旦他被立为太子,那么孙权对刘备的支持,就会尽力很多。即使将来刘备真的夺取了天下,至少这天下有一半还是老孙家的。当然对孙权来说这是最无奈的情况。

03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地位低下,而且早逝,刘禅没有根基。

刘禅是什么出身呢?他的母亲甘夫人没有糜夫人那样的家业,也没有孙夫人那样的地位,所以刘禅说到底还是一个庶出的孩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三国志》

在汉朝庶出的孩子,只能给嫡子当奴仆,这是非常无奈的现实。为什么袁术一直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袁绍?因为袁绍是庶出,而袁术是嫡子,这差别就很大了。

所以袁术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家族庞大的政治资源,而袁绍,只能依靠自身的社交能力,努力拉拢各派力量,为己所用。

  1. 刘禅的身份,其实跟袁绍还是有几分相似的,都是庶出,不过都比嫡子年岁大一些。
    刘禅在长坂坡之战的时候,就已经出生了,而孙夫人是刘备拿下荆州后才入门的。
  2. 所以说刘禅作为长庶子,还真的无法跟孙夫人的儿子相抗衡。毕竟嫡长子继承制,基本上成为了当时那个社会不变的规律。
  3. 孙夫人在有了儿子以后,自然不会想着回到江东去。她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儿子培养成人,将来好继承刘备的大业。

而刘禅这个时候又显得更加可怜了,他的母亲甘夫人早就去世了,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跟孙夫人斗争,所以刘禅压根就没有靠山。

没有母亲的支持,没有外戚力量的帮助,一无所有的刘禅,如何跟拥有强势的母亲孙夫人,拥有强大的外戚力量江东集团的孩子去斗呢?

总结:孙权嫁妹这一招用得好!

刚才说了,刘备当时只想着拓宽自己的疆土,可是相比较强大的曹操和山川险阻的刘璋,孙权的地盘是最好占领的。

所以刘备接下来要对付的,应该就是孙权。隆中对里虽然让他夺取西川,可是当时的西川并不好进入,没有任何基础。再说了,孙权又不知道隆中对的内容。

即使刘备没能拿下江东,和孙权两败俱伤了,对孙权来说,那都是致命的。为什么?因为孙权的压力比谁都大。这个时候的江东还有四大家族的力量掣肘孙权的权力,一旦孙权战败,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取而代之。

再说孙权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曹操难道就不会再次打孙权的主意吗?虽然赤壁战败,可是曹操实力雄厚,再打一仗也未尝不可。

这个时候孙权压根就没得选,只能选择跟刘备结盟,而且必须要刘备答应结盟。这就是刘备进妹固好的精髓所在。


江湖小晓生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可能?且不说刘备在与孙尚香结婚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刘禅,就算没有,他也不会冒然立与孙尚香生下的儿子;就算刘备他愿意,蜀国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的。

我可以举个例子,唐朝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李世民曾经想立老三,也就是蜀王李恪,可是由于他的身份,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的反对,那么李恪究竟是什么身份呢?很简单,就因为李恪的母亲是前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换句话说,李恪是杨广的外孙。如此身份?怎么能够继承皇位呢?于是大臣们纷纷反对,即使是一代谏臣的魏征也是一样。


虽然这个例子举的有些不是很恰当,当时的东吴和蜀国还是盟友,不过天底下没有永远的盟友,今天可以和你结盟,明天就可以和你为敌。果不其然,关羽之死、荆州之丢,意味着蜀国和东吴的盟友关系彻底破裂,即使后来诸葛亮重建两国关系,也难以再回到以前。

所以这样看来,即使刘备与孙尚香留下孩子,也不会让他继承皇位的,因为再怎么说,刘备与孙尚香的结合,是蜀国和东吴结下的秦晋之好。至于皇位的继承,肯定是留给自己之前的儿子,也就是刘禅。



青史回声


Hello!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尘埃HISTORY)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我是自小喜欢历史文化的人,喜欢古代、现代历史,爸妈都是历史老师,从小受到家里熏陶的我,对历史格外感兴趣,对于笔友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就让我为大家解答下:

史书记载,公元194年,即兴平元年,刘备为豫州牧,住在小沛时,纳甘夫人为妾。刘备早年因为多次丧偶,正室之位一直空缺,所以甘夫人常主持家政。建安十二年(207年),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生下儿子刘禅,后来去世,葬于南郡。刘备于成都建国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后又追谥生母甘夫人为“昭烈皇后”。从以上史书记载来看,刘禅只是长子,而并非嫡子。古代家庭,对于嫡庶之分有着非常严格的法理规则,大宗与小宗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汉朝也在法统上确立了立嫡立长的帝位传承制度,因此刘禅作为长子,在刘备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是有继承帝位的机会的,但不是绝对的稳定。

公元209年,也即赤壁之战后,刘备沿江入东吴,迎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在正史及野史中,孙权之妹并没有明确的姓名记载。孙尚香一名,出现于戏剧《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和《别宫·祭江》中,这也是最为人知的孙夫人名字)。后与刘备同回荆州,共同生活了三年,在这三年中,孙夫人以主母身份主持刘备家眷事物,但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及其他正史中,也未提到孙夫人是否在法理上成为刘备正室,故需要考证。

放眼至今,后人以史料为基础,我们可以以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四州,又以天子令诸侯,成为最大的诸侯政权,赤壁之战后,曹操虽未大伤元气,但暂时也无力南下,一统天下。彼时,曹操仅仅占有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孙权获取了江夏郡和南郡,而刘备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获取了荆州四郡,分别为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而孙权在江东已经过父兄三代经营,人心凝聚。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最为强大,孙权次之,刘备最弱,故孙刘为了加强联盟,共同对抗曹操,采取了联姻的最常用而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以以上条件为基准,孙夫人成为刘备正室,是完全具备所有条件的,日后孙夫人若能为刘备诞下皇子,毫无疑问,就是真正的嫡子。到此时,长子在法理和传承上就无法与嫡子相抗衡了。而孙夫人之子,又有强大的外戚作为靠山和后盾,那么刘禅的世子或太子之位能否保持下去,就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商榷了,东汉开国之君刘秀就因为外戚是世豪大族,不得已立大族女为皇后,而他深爱的阴丽华也只能偏居妾位,这就是现实中的例子。


历史的尘埃HISTORY


如果他们俩真的有儿子,应该会被立为太子,但不是因为东吴的关系,而是因为宗法制。刘备与孙夫人所生儿子是嫡子,而刘禅是庶子。嫡子比庶子更有继承权。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一向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尤其是皇位继承,更是应该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历来“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为了保证皇位的传承有序,纵使皇帝多喜欢庶出儿子或者小儿子,大多数也会立嫡长子为太子。偶有违反的,都闹得个鸡飞狗跳,元气大伤,不少王朝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走向灭亡。

所以,刘备的太子,自然也需要从嫡长子继承的角度来选取。很多人认为刘禅是刘备的嫡长子,其实不然,刘禅是庶子,只是因为刘备实在没有嫡子可立了,才立了他。

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但是必须说明的是,继室也算正妻。古代,妻妾是有明确区别的,妻是法定的配偶,而妾则地位地下,仅仅比下人高一些而已。值得说明的是,原配夫人去世了,续弦明媒正娶进门的也是正妻,而妾则永远是妾,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话,讲究“毋以妾为妻”,妾想转正是难上加难。


刘备一生有过好几个正妻,《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先主数丧嫡室,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有提到过一个(也可能是不同的两个),在徐州与吕布交战时,“布虏先主妻子……先主求和于布,布还其妻子”,“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这里说徐州吕布两次擒获刘备的原配妻子和儿子(这个儿子是不是正妻所生不得而知,但一定不是出生于刘备在荆州时的刘禅),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以后,刘备才夺回妻子儿子。但是好景不长,刘备与曹操决裂后,再次到徐州,又被曹操打败,“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这可怜的妻子和儿子,又被曹操生擒。此后,史书再也没有了刘备这位正妻和儿子的下落,想必或死于曹操之手,或被曹操赐给属下了。


之后有明确记载的正妻,就是孙夫人(孙尚香为戏曲所说的名字,史书没有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为巩固孙刘同盟,与孙权之妹孙夫人结亲。这是明媒正娶,所以,孙夫人是刘备的继室,是正妻。如果孙夫人生下儿子,那就是刘备的嫡子,理所当然,要被立为太子。但是事实上孙夫人嫁给刘备大概三年时间,二人关系一般,孙夫人一直单独居住,刘备的属下对其也多有防范,在刘备入蜀后回到东吴,也没有生下儿子。


最后一个正妻,是刘备入蜀之后,娶了蜀中望族吴壹的妹妹吴氏为妻,吴氏原为益州牧刘焉长子刘瑁(刘璋大哥)的妻子,瑁死后一直寡居。刘备称帝后,封吴氏为皇后。这是刘备第三位正妻。吴氏也没有给刘备生下儿子,刘备入蜀后所生两个儿子刘永、刘理,生母并没有记载,应该也是刘备后宫的普通嫔妃。

所以,几个正妻,最后两个没有为刘备生下儿子,最早的是否生了儿子不明,就算生了,那儿子显然也就是被曹操俘虏后死了。所以,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刘备立了活着的最年长的庶子刘禅为太子。


刘禅的母亲是甘夫人,《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妄。先主数丧嫡室,(甘夫人)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说得很清楚,甘夫人是刘备在小沛时纳的妾,刘备接连丧偶,正妻空缺,甘夫人一直主持内务,后来生了刘禅。

甘夫人是妾,孙夫人是妻。如果孙夫人有儿子,就是嫡子,地位高于庶出的刘禅。故而虽然刘禅年长,也依然应该立嫡子为太子。


伊耆角木


别说孙尚香没儿子,就算有儿子,刘备也不可能立他为太子。

娶孙尚香之前,刘备自己就有儿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禅刘阿斗。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就只剩下刘禅这么一根独苗。所以刘禅算是理所当然的嫡长子。刘封虽然勇猛,毕竟只是养子,继承皇位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从当时的法理和人们的观念来说,刘禅做太子毫无争议。

刘备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刘永、一个刘理,按照史料的记载,这哥俩似乎比刘禅贤明一些,但是刘备也没有因此就废黜刘禅,改立太子。因为:

第一,刘禅虽然不如刘备那样气魄恢弘,但是为人厚道,肯听人劝,智力还算正常,而且身体很好。这样的条件做皇帝问题不大。没有必要换太子。刘备对刘禅自然不是太满意,但是还没有到失望的地步。刘禅的字叫做“公嗣”。嗣者,继也。——《尔雅》。摆明了就是要刘禅当继承人嘛!

第二,废长立幼从来都是取乱之道。这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刘备诸葛亮何等聪明,见识过人,岂能不懂这个道理?三国之中,蜀汉最弱,经不起折腾。刘备诸葛亮为了刘禅皇位稳固,能够杀掉刘封,又怎么会给蜀汉留下这样动乱的隐患。为此,诸葛亮也是豁出老命去捧刘禅,说什么“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第三,就算换太子,也绝不会是孙尚香的儿子。大家都知道孙尚香和刘备没有孩子,并不是刘备身体不行,而是两人感情实在太差,根本没有机会生孩子。刘备平生最恨的不是曹操,而是孙权。孙权先后两次背信弃义偷袭荆州,第一次占领了三个郡半个荆州,第二次害死关羽,全取荆州。刘备眼看着夺取天下的美梦就要成真,偏偏被孙权一次又一次破坏。刘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还说什么立孙尚香的儿子做太子,没把孙尚香吃了就算好的了。


上将嗳福斯


导语: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刘备西汉“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后人,东汉末年分三国时,依靠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诸葛亮最终占据益州巴蜀一带,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有着“克妻”的属性,他曾“数丧嫡室”,于“赤壁之战”后,公元209年,孙权把妹妹孙氏嫁给刘备作为嫡室。

历史上的孙夫人,具体名字不详,孙尚香此名乃是后人附会。

孙夫人与刘备↑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如果孙夫人为刘备生子,此子会成为太子,进而成为蜀汉的皇帝吗?

我认为不会。

甘夫人的地位

后主刘禅的母亲是甘夫人,于公元207年,刘备46岁之时出生。古人多为早婚早育,这个年龄的刘备已经是老来得子了。

因之前刘备老婆孩子多被曹操、吕布等俘虏去,战争频繁,刘备颠沛流离,嫡室夫人多失散或是病死,甘夫人基本是代理正室的地位,虽无嫡室之名,但有嫡室之实。

此事见于《三国志》:

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

也因此原因,刘备在公元221年,60岁高龄称帝是,很快就追谥为“皇思夫人”。

刘禅的名字

刘禅的地位基本不会动摇。刘禅和哥哥刘封的名字合在一起是“封禅”的意思,什么样的人才封禅,只有皇帝。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刘备的野心。

刘封原名寇封,刘备在亲儿子刘禅出生后,取此名,意思很明显。四十六岁以前的刘备没有儿子,已经收养刘封,本来的打算就是以刘封为子嗣,用以作为继承人。只是没有想到,自己还能生儿子,后来还生了好几个。

此前以他人之子为养子而己业先例的不是没有,比如曹操的祖父曹腾。

刘禅↑

孙夫人的个性

孙夫人嫁给刘备时,刘备已经48岁,于孙夫人的年龄相差很大。

但这个“小姐姐”是个“女汉子”,令刘备这等人物都害怕。《三国志:法正传》中记载:

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同样是在《法正传》,诸葛亮曾说: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

简单的说,孙夫人令刘备非常害怕,此等人物假使刘备驾崩后,她所生之子为帝,岂不是要干预政事,诸葛亮如何能够匡扶汉室,六出祁山,所以不可能让她之子为太子。

而且,孙夫人依仗是孙权的妹妹,她带去的吴兵大多不遵从法纪。凡此种种,法正劝说刘备,让孙夫人回到东吴,

“正劝先主还之。”

法正↑

结语:

除以上原因之外,我认为刘备孙夫人之间的婚姻实质是政治联姻,带有目的性。刘备从为蜀汉的利益出发,应当也是不可能过多的偏爱孙夫人及其子。另外孙刘结婚三年,孙夫人没有怀孕的记载,说明可能是因为刘备害怕孙夫人两人之间很少有互动,所以无子。毕竟刘备入蜀与孙夫人分开之后,马上又生了两儿子,说明刘备是没有问题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南岭说史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

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 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后宅事务。刘备大儿子早夭,二儿子是义子,且因错自杀。相对而言,刘禅的岁数最长。

但如果孙尚香生了儿子,那么历史就要改写。因孙尚香与刘备虽然只是政治婚姻,但孙尚香却是在刘备嫡妻,她生的儿子就是嫡子。过去讲究立嫡立长。有嫡子在,不立庶子,有长子在,不立幼子。孙尚香的儿子,在身份上就站住了脚。

不要担心孙尚香的儿子做了刘备的太子,会把刘备的基业,双手拱送给孙权,人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血缘关系很重,但一旦有了利益冲突,那就以利益为重了。古代有天家无父子之说,为了自己的江山,孙尚香的儿子绝对不会甘心让出自己的利益的。孙尚香也不会放着好好的皇后或太后不做,甘心去做孙权没有任何权利的妹妹。

并且,如果孙尚香的儿子做了太子,刘汉虽然不至于把江山拱手送给孙吴,但却有与孙吴永结联盟的可能,如果孙刘永结联盟,共抗曹操就占有很大的优势,那样曹操灭刘灭吴的时间很有可能往后延长个一二十年了。


萍风竹雨123


如果刘备和孙尚香生了儿子,也做不了太子,和东吴多少有点关系——但是关系不大。因为刘备有个大儿子刘禅,自古有立长不立幼。就是刘备想立他和孙尚香的儿子,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些重要的大臣和将军们也不会同意的。


隐者康司马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孙尚香是《三国演义》里面名字,而在历史上她没有名字,可以简单称呼为孙氏。

如果题主的说法成立,那么蜀汉政权很大程度上完了。孙氏之子坐上了太子,会使得东吴会更加强烈干涉蜀汉的内政,而理由十分正当,以孙权和他手下的谋划,蜀汉要么成为了东吴的附庸,要么就只会灭亡,所以刘备很有可能在犹豫之中选择这个难题。


刘备荆州政权所处的背景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通过自己的征战得到了荆州南面的四郡,同时孙吴也给予刘备南郡,使得刘备占据了荆州的三分之一,成为一个小军阀,但是刘备和东吴十分微妙,从210年刘备自己前去会见孙权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 周瑜为代表的鹰派要求孙权立刻控制刘备,吞并刘备的部下。周瑜曾经为孙权设计如何控制刘备,他建议在刘备来会见孙权时,孙权可以修筑宫殿,多养美女和玩物以让刘备贪图玩乐,再分割刘备的大将关羽,张飞,让他们各自守备一地。如此一来刘备集团就可以被瓦解。而他的部众被吞并后将成为东吴扩张的新力量。和周瑜一样想法的还有吕范。

  • 鲁肃为代表的鸽派主张团结刘备,共同抵御实力强大的曹操。鲁肃的意见一直被孙权采纳,刘备朝见孙权时,孙权之所以没有扣押刘备据,按照推测也应该是鲁肃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周瑜去世后,也是鲁肃提出要把南郡分给刘备,以分担东吴在长江一线抵抗曹操的巨大军事压力。由于东吴在攻打南郡时的损失惨重,这使得孙权对于曹操的力量有了新认识,他因此在暗中支持鲁肃,因为现在还不是除掉刘备的时候。

  • 对于刘备而言,孙吴也是可怕的对手,在当时刘备还是依附东吴的势力。刘备为了求取都督荆州,不得不前去会见孙权,但是刘备其实受到诸葛亮的劝阻,诸葛亮担心孙权会扣押刘备,但是刘备当时发展太快,需要新的领土。于是前往东吴。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备会见孙权时,虽说是一帆风顺,孙权同意了刘备的都督荆州的请求,但是背地里却是暗潮涌动,双方都充满了戒备。在曹操还存在庞大势力的时候,为了双方能够生存,孙权和刘备都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在实际上已经是互为敌对势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东吴的内部已经有控制和吞并刘备的想法。


刘备和孙夫人的联姻是孙权企图控制刘备的一个举措。

在中国古代,政治联姻是十分常见的行为,并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在实际上孙夫人和刘备的联姻也是这样。

必须说明的是孙夫人不同于一般女子,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孙夫人手下是有一百多人的武装婢女,这些女人像士兵一样持刀护卫孙夫人,从军事意义上这就是武装士兵,刘备迎娶孙夫人之后,他的周围也就是内府就一直存在这样武装力量,这支女子军队一旦受人指挥,很有可能控制住刘备,这也是《三国志》说:

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不仅如此,孙夫人还带了一批吴人将吏组成的士兵。

孙权将他的妹妹安排在刘备身边,有三个作用:

  • 起监军或间谍的作用。作为刘备的夫人,孙夫人可以知晓刘备的政治动静和军事行动,她可以暗中把这些消息传递给孙权,让孙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付刘备,也使得孙权对于刘备一举一动了解得更为全面。

  • 孙权可以借助于所孙夫人所统率的大量军队发动政变,推翻刘备的统治,控制刘备集团。孙夫人统帅的一百武装婢女生活在刘备的身边,她们可以依据孙夫人接受的东吴指令一举拿下刘备,让刘备没有反抗之力,从而使得刘备受到控制。

  • 渗透刘备阵营的重要军事将领。孙夫人可以借助东吴的势力对于刘备阵营的将士进行收买,让这些人为东吴效力,以此扩大东吴的势力范围,削弱刘备的力量。

当然刘备对于孙夫人的行为也有所察举,派遣赵云作为自己的内府总管,让赵云去约束孙夫人的军队。但是依旧酿出了大乱,在刘备征讨益州之时,孙夫人在荆州发动军事行动,东吴派遣军队接应孙夫人,让孙夫人带着刘禅前去东吴,在路上孙夫人的军队被赵云所率领的军队拦截,最后才功亏一篑。刘禅被留在了荆州,而孙夫人则失去了东吴。这也是蜀汉和东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假设孙夫人生儿子会怎么样?

鉴于孙权和刘备的紧张关系,假如孙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么可能有以下情况发生:

  • 首先,孙夫人的孩子子以母贵会对于刘禅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威胁,刘禅的地位可能会被废弃。由于孙夫人在蜀汉的实力强大,自己拥有军队,这使得孙夫人会要求刘备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即使孙夫人没有这个要求,孙权也会提出这个要求,孙权可以通过自己的外甥控制刘备集团的内政,因为孙权对于蜀汉的干涉借口更加名正言顺,对于刘备集团的军事行动也可以打着外甥的旗号。

  • 其次,刘备也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刘备集团内部的诸葛亮等人肯定不会想孙夫人生下的孩子成为刘备的继承人。因为孙夫人的孩子成为继承人,孙夫人一系的人肯定会成为刘备集团的一大势力,这势必会损害刘备集团其他的人的利益。还有一点,诸葛亮等人也不希望刘备受到孙权的挟制,而后被孙权侵蚀内部政权。

  • 最后,刘备集团可能会因为继承人之争而灭亡。三国时期有两个继承人之争而灭亡的政权,一个袁绍集团,一个是刘表集团。袁绍的长子袁谭和幼子袁尚相争导致袁氏集团分裂,最后袁氏集团灭亡。刘表的长子刘琦和幼子刘琮相争也使得刘表集团的分裂,最后刘表集团灭亡。可以说孙夫人的孩子和刘禅势必会使两人相争,也会使得刘备集团灭亡。



结语:孙夫人的孩子会被立为太子吗?

孙夫人的孩子会不会立为太子,取决于刘备的考虑。在历史上刘备作为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老人,他迎娶孙夫人之后生育的概率也是很低。再加上刘备作为枭雄,他也不会和孙夫人生出孩子。因为这样会使得刘备比较被动。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孙夫人没有怀过孩子,除了生育原因外,更多的是刘备内心的戒备。

历史告诉我们孙夫人没有孩子,这或许就是历史的答案,孙夫人不会也不可能生出孩子,因为孙夫人假如有了孩子,这是一个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