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儒家思想为什么在春秋战国行不通?

三文愚


春秋时期是儒家思想从萌芽到逐步成熟的时间,孔子从周游列国开始,历经磨难携弟子传播儒家思想。

在年老归田时孔子及嫡传弟子们都逐渐老去了,最终解释权落到了王权手里,在外儒内法的政治格局下,当权者选择了最利于封建统治的那部分发扬光大。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这个学说一段时期内非常容易被曲解、割裂甚至阉割。作为比较,你可以去看看其他那几家,法家和道家都是形式和追求一目了然的高度统一,墨家虽然弱一点也说的过去。

但儒家,孔子一死就儒分为八,到汉后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先秦的儒家思想了。不严谨的来说,只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是四分之一呢?如果把形式和追求各算一半的话,越到封建王朝后期作为终极追求的仁爱讲的越少,基本都在搞形式主义,也就是礼乐,这就是剩了一半。而礼乐在后世,也渐渐偏重于礼,而忽略了乐,又偏废了一半。这就是四分之一的由来。

有学者认为礼用来规范下级对上级的行为,乐用来规范上级对下级的行为,合起来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儒家思想越到后来,越是只有臣臣子子,没有君君父父,只强调下级对上级的义务,逐渐淡化上级对下级的责任。这就越发迎合集权统治的需求。

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思想毋庸置疑是伟大的。但是这种伟大并不是儒家思想能得以发扬光大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政治学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受到一些朋友的启发,儒学在法学成熟之后兴盛不是偶然。儒家思想本身对于治世的实用性非常有限。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没有大放异彩,孔子本人在政治上的境遇甚至被称为丧家犬。直到法学成熟,帝国统治阶级内部才有了治国的指导思想(期间经过了秦朝和汉初的一些政治实验,最后确立了外儒内法)。但是势术法这种东西属于帝王之学,在民间普及要出乱子的,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学说来指导和统一统治阶级以外的人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因为我原答案提到的原因,完美符合这一要求。

事实上,作为先秦儒学第三代集大成者荀子本人,就已经有了法学思想。这意味着儒家自己也意识到了儒学必须和法学相配套才能有用。荀子教出了两个著名的法家学生。

孔子本身的著作以资料收集整理为主,本身并没有系统阐述自己哲学观点的著作流传下来,最有名的也只是论语这种语录式的吉光片羽。一方面这使得儒学成了包容性最强的一派,一方面也造成后世对儒学思想的理解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这两点都有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我每每看论语都有一种读圣经新约的感觉,耶稣随便说句话,后世都有人不遗余力的去研究阐述引申。而论语也有相似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学到后来有一部分发展成了儒教的原因。很多宗教的先知著作也是这种语录体,不是偶然。因为这给了后世非常大的理解上的灵活性,本人则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便神化。甚至偶尔自相矛盾也不要紧。反正没有足够的上下文和限定,后世徒子徒孙自有聪明人帮你圆回来。但是缺点就是思想会变得不纯粹甚至脱离本来面目,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完全不是祖师爷那套东西了也说不定。

反过来,你把自己的思想阐述的越系统,越有逻辑性,相应的也会形成很大的自限性。一旦理论体系建立,哪怕你自己本人说一句话,只要是不符合你理论体系的都要给你磕出去。这样对于传播继承而言,路只能是越走越窄,后世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雨落一方


答:如果放宽我们的视界,不单纯地用历史学,而是加上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综合地来分析、判断,会发现,儒家思想的兴衰总伴随着家庭秩序的兴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儒家思想可被视作以家庭为榜样、为国家建立道德原则的意识形态。孔子在春秋末期编纂经典,十分眷恋周朝的社会秩序,但周因战事不断,已在分崩离析之中,而周的核心秩序是家庭秩序,家庭和亲戚关系无疑又是家庭秩序的核心。

周灭商,开创了中国的封建时期,其时,政治权力非常分散,掌控在一系列等级分明的氏族和宗族手中。周天子共设七十一处封地,其中五十三处由他的亲戚治理,剩下的则分给其他文武官员,以及已被击败但愿效忠的商贵族。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在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地家长。”

周朝早期处于部落和酋邦之间,史书中称为“国”的,都不是真正的国家,换言之,整个国家为一系列封地君主和其亲戚团体所拥有,土地和民众,都是可传给后裔的家族财产,只受父系家族亲戚规则的约束,这个社会中没有公私之分,每个占统治地位的宗族都可征兵征税,并作出自认妥善的司法裁决。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是东周时期,真正的国家开始成形,它们设立常备军,在界定领土内实行统一原则,配备官僚机构,征税执法,颁布统一的度量衡,营造道路、灌溉系统等公共基建。然而,国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战争。许倬云计算,春秋时期的294年,中国的“国家”之间共打了1211次战役,和平岁月仅有38年,超过110个政治体倍灭绝。后续的254年战国时期,打了468次战役,仅有89年太平无事。连绵不绝的战争使周朝亲戚家族的社会秩序土崩瓦解,建立其上的儒家思想当然也就摇摇欲坠。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冲突背后的症结是旧贵族秩序分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庶民寻觅新机会,以攀登权力阶梯。不过,东周的分裂始终被看作旷日弥久的异数,中国需要承担天命的血统崛起,予以拨乱反正,统一才是最正统,最符合天命的古老理念,换言之,就是看哪个宗族获得统治中国的荣誉,这也为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卷土重来,独尊天下,埋下了伏笔。

希望这个答案能回答以上的问题,谢谢!



芥子藏龙


因为儒家思想是治心的思想,他稳的是人心,而不是时局,更不是行为,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所有的君王所关心的都是富国强兵,所以说,大家找的都是富国强兵的办法,自然而然,法家就会脱颖而出。

法家治行,而后医心

在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制定好的法案,在短时期内规范人的行为,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告诉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如果做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落实到纸面上的,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到,看得到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照着做,大家行为统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儒家正心,以静思医其本

如果以把诸子百家比喻成现在的艺术的话,儒家思想就是中医学派,而法家思想则是西医学派。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但凡行事以仁为先,能让则让,以礼待之,这个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最好的法则,大家做人做事都会有一个底线,都会根据前人的行为举止来鞭策自己,但是这个想要在短时间内见效,自然而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你想要宣扬君王的政治体系和派系学说,你得建立学堂,通过老师教授的点击和日常的行为举止,来一点点的影响学生,学生通过书中所学,四方游历之后再感悟其中的道理,在这期间,会浪费非常非常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可能敌军早已经把你吞没了,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反抗。

其次,儒家思想教的是君王该怎么对待人民,人民该怎么对待君王,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长与幼,讲的都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细节的方面的问题,他这些主张对长治久安有用,但是对于短时间内提升国力与战力却没有丝毫帮助。

切入重点,快速成长

当商鞅刚刚进入秦国的时候,对于秦国的贫弱深有感触,那是人民不相信政府,下属不信任长官,平民获取军功无法升迁,平民想要光宗耀祖,更是痴人说梦,而当时唯一能光宗耀祖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进入士人阶层,但是读书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他们无法承受这样的开支。

所以当看到百姓的痛点之后,商鞅开始推崇法制,通过醒木立信之后,明确的告诉人们,想要光宗耀祖、发家致富应该怎么做,通过一套套法案的颁布实施,引导着百姓们朝着致富的方向前进。打破常规,让百姓也能看到除了学习之外的升迁之道,也因此让秦国在短时间内,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注重的是引导,是长与幼、上与下的引导,而法家则是规范,通过一种制度的实施,来告诉百姓们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说,一个之本,一个是治标,战乱时期用法治人,而和平时期用儒引人,这也就是,二者能一直并存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关键。


大胖子爸爸


儒家思想不仅在春秋战国行不通,而且在整个北宋之前都没怎么行得通过。

这是因为: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皇帝讲什么?尤其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这样的大分裂时期,讲仁义,既不能安邦,也不能治国。

2、说说大汉王朝。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雄才大略的武帝,真正行的其实是“外儒内法”,看看其任用的丞相就知道了,每一个儒家思想的人!汉朝还有一点是“以孝治天下”,这个操作性强啊。

3、说说大唐王朝。纵观唐朝近300年,安史之乱以前,基本上是以道教和佛教思想交替作为朝廷意识形态;安史之乱后,则以法家为主了。儒家思想从未登主流。阅遍唐诗,诗人们的思想是极其开阔,很少有儒家思想的表现吧?

4、儒家思想真正成为朝廷意识形态,是披着“程朱理学”的外衣大行其道的。宋元明清,一以贯之……

5、根本原因是,儒家思想不能治乱世,只能在大一统王朝时才适用。尤其是,程朱理学通过“三纲五常”把儒家思想进行了固化和政治化,这才能够“操作”了。


锄扬轩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争之时,要的是富国强兵,并非礼义仁智信!

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总体来说是: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论多么标榜仁政爱民,骨子里依然崇尚法家学说,理由是法家思想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儒家更多的是一种理想。

孔子曾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结果却处处碰壁。各诸侯国都觉得此种方略与富国强兵之道有点距离。

孟子跟梁惠王谈了那么多次话,讲了一堆仁政学说,梁惠王思来想去,觉得短时间内无法无法实现国家的富国强兵,也就没有实行。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渴望建功立业,甚至不惜远走他国,最终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对富国强兵之道颇有建树:

1.吴起 本是卫国人,却历仕鲁、魏、楚三国,尤其在楚国,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使楚国瞬间强大起来,而吴起也担任了楚国的令尹一职,也就是后世的宰相。

2.李斯 本是楚国人,在楚国做了一个小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觉得自己应该干一番大事业,决定前往秦国,最终帮助秦王嬴政一统九州,官拜丞相之职。

3.商鞅 本是卫国人,在魏国不被重用,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奔秦国去了,最终,他在秦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在秦国践行法家学说,搞了一场永载史册的“商鞅变法”,是秦国很快强大起来。

4.张仪 本是魏国人,还是贵族后裔,但为了自己的胸中抱负和大好前程,他最终也投奔了秦国,官拜丞相之职,还曾率军攻打自己的故国魏国。

当然,儒家思想并非完全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大一统的环境之下,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百姓渴望安居乐业,儒家这时候的功能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如唐朝。

大一统之后,还实行法家的严刑峻法,甚至搞暴政,那就行不通了,如秦统一后的秦始皇和隋朝的隋炀帝。


周慕白1988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流派涌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时期。儒,道,墨,法等和各种适合各诸侯国增强实力的学说流派纷纷出现。儒家以仁为思想核心倡导各国施仁政其实不太有利于当时各诸侯国的迫切需要。那个阶段如果什么学说流派能促进诸侯国当上霸主,能有助于把对敌对的国家打败,能有利于在各国间保持平衡,这种思想就有可能受欢迎。以法家为例能使秦国增强国力,能让秦国最后打败六国而统一中国就可以看出。


小鸟喜欢飞


春秋战国政治上分裂割据,从西周时期的礼乐政法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春秋时期相继为了争夺地盘和财产,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这些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春秋无义战”。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形式开始有了一定变化,从无义之战开始转向统一战争。各个诸侯国为了能够在统一战争中获得胜利,纷纷开始组织变法,引荐人才。那个年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哪家的思想能够迎合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就会采纳。

在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只有法家的思想强调“要在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法家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六国中,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的运用使得秦国如日中天,最终为其战胜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儒家思想主要仁政,为政以德,企图恢复旧制度“周礼”,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只有在国家安定统一的基础上,儒家思想的魅力才能得以彰显。

因此,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最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影响了两千多年。



西神堂


儒家倡导仁爱治国!春秋争霸各君王的内在政治思想是法治律令霸治安国安邦,方能纵横春秋时期之八方天地!因此,“儒治方略”大多得不到各诸侯王的支持!“儒治方略”比较适合天下已定,黎民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儒家思想未在春秋时广为传播!


三界游童


这主要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战乱的大环境决定的.

所谓“春秋无义战”,便说的就是那个特定时期,群雄争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拼争,讲的只是实力.这一时期局势也经常是变化无常,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实现自己利益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只要机会来临没有抓住的话,也许就再也遇不上了.而这样的情况下,其主张实施起来容易,见效比较显著的法家,纵横家,兵家等就当然的成为各国君王的座上宾,股肱臣.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在国家一统的前提下,对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所谓“马上得天下”,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将就权谋的春秋战国乱世基本上不大可能有被采用的机会.后来历朝历代一直不遗余力的推高儒家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改造,这些都是出于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太凌轩


战争动乱年代,能活着就不错了,哪来的闲情逸志谈天说地,文化的兴起发力都是靠在和平时期的潜移默化未雨绸缪的发力弘扬。到拼到最后养兵千日战至生死存亡之际,方知国家在平时文化熏陶出来,代表民族精神的救亡精英们(如毛泽东、周恩来),才是一个国家的救命稻草,谁的国家文化强,谁的民族救命稻草就会多,民族就能永远不灭。所以文化是护城河,是城墙,要靠平时高筑,战时已来不及了,只能用来救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