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感觉中医理论与IT编程似乎有高度相似性,有高手来赐教么?

王三48595456


不明白两者哪有相似之处????

莫非中医也有类似面向对象的概念?还是说有变量的概念?应该说清楚点


网红经纪人超哥


正好,我是一个程序员,我也自学过中医。这个问题我还是很有资格与感受来回答的。

此文我有感而发,若你只想看结论,直接文末看就行。若想看为什么有这个结论,请看过程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说,因为他们都是在原本很基础的理论上发展而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复杂,正常人很难从最原始的理论来解决新问题。所以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抽象”,“封装”和“继承”

下面简单说一下:

1,首先,先说编程,你懂编程,那我一些专业术语就不解释了,你能体会。

编程或者说计算机科学,一切源于0和1,因为它俩组成了不同长度和顺序字符串,这个字符串能代表不同的信息,所以发展出了汇编语言。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汇编语言虽然最接近机器语言,但是难以理解,使用起来也困难。于是开发出了C,编程效率大大提高, 后来又有Java出现,在C++的基础上更加抽象,封装性更好。再到现在python,ts等更高级的语言。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就是因为之前的太冗长了,使用不方便,才会推动使其不断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更快速的解决问题。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编用python一点程。但是他们能做到更好吗?不能,因为他们局限于这一个工具,及其提供的API。 程序员要提高自己,最后还是要学 《编译原理》,《离散数学》等最基本的原理,及其发展出来的 《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如此这般,当遇到了工具功能不够的时候才能开发新工具。比如计算机系统的历史演变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每一个程序员都需要精通汇编,硬件,安全,人工智能,应对未来可能的技术升级吗?我觉得是否定的,大多数人能用好现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现实的,比如开发app,网页,运维等。

所以,一门科学的发展,一定有简化版本能让人快速学习使用。才能发展得好。

2,再说下中医

看我接下来的话,一定要抛弃掉我们高中学习的理科知识,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1)什么是科学?

(2)科学等于一定正确吗?是真理吗?

(3)我们自己现有学习到的科学理论真的是全面的吗?

(4)我现有的理论不理解新的理论,那这个理论就真的是错误的吗?

这是我大学思考过的问题,经过我的实践和思考,这是我的一些结论

(1) 科学,指有系统理论,有专著的一门学科。

(2)真理是指一定正确的事,但是一门归纳出来的学科,不一定就真的都是对的,所以科学不等于一定正确。学过化学 燃烧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燃烧理论,当时认为对的科学是有可能在后来被推翻的

(3)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认为我已经会计算各种多少只脚判断有多少只鸡鸭的问题了,感觉知识都被我学习完了。然后初中学了化学:我一眼望去,满世界是怎样的组成我都清楚了,知识都被我学习完了。然后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每次到新环境都会惊叹自己之前的认识太浅薄。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当前的认知很可能是高傲的,不足的,也不易一定正确的。

(4)问题3 已经明确了自己不理解一些东西是很正常的。那作为一个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理解《中医》这个没学过的学科不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吗

有了第4点的结论,问题就好解决了:去学习中医,了解其发展和历史不就好了吗?

言归正传,中医是怎么样的呢?我类比编程来说:

a, 它的基础是阴阳,就是抽象出来的0和1,它的组合变化就像组成计算机世界一样构成了我们纷繁的体质和身体状况

b,五行,不是真的指金木水火土五个东西,而是抽象出来的5个概念,符合该概念的东西表现出类似的性质,比如,脾—五脏,黄色-五色,甜-五味,小米-五谷,嘴唇-五官………都被抽象归纳为土

c,就像我们不必用汇编语言来写app一样,我们也没必要用最深最细的理论来使用中医,用在其基础上推论出来的五行理论就好了,就像数学上加法推导出了乘法再弄出了指数一样,有些问题没必要只用加法了,用乘法和指数一样的结果还方便快捷

综上:中医和编程有啥共同点呢?

1,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没有了解学习过的人是很难理解和使用的

2,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子学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要花很多时间学习

3,都发展的太多,以至于有抽象封装的现象存在

4,外在表现都接近“玄学”,你想想,你拿着现在的手机在宋朝皇帝面前刷剧,和家人视频电话。他们会不会觉得你很 玄学? 中医同理,

一切不理解却又真实有效的玄学,只是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罢了


刘and磊


我曾经是bat公司的程序员,因为身体原因现在在家养病和学习中医。中医理论有阴阳五行,基于阴阳(阴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五行(金木水火土),结合天时(季节气候变化)地域(东南西北中)),情志变化(喜怒思悲忧恐惊)),组成基础理论,再结合药学(神农本草经)和诊断学(望闻问切,脉诊,面诊),即可治病,此外,还有祝由科(这是巫的一种,道教仍有传承)。天时,就是五运六气内容,由天干地支组成,每个甲子里六十年有不同的气候偏差,气候偏差可引发疾病。它只有涉及到天时(天文学)的时候才是异常精密的,其它时间讲的都是一种指导方向,是一种思想和道理(道),中医实际上是讲的人和天地的关联,是一种类似于哲学的东西,它需要的是一种悟性。而编程,更多的是像在做工程,是一个建设过程,有不同的工具,首先有一个蓝图(需求文档),然后组织一批人,根据软件工程规范,和设计模式,写成代码。然后翻译成机器(或虚拟机)能够理解的格式,再打包成某种格式。最后由机器按步骤执行。编程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属于制作过程,不允许出现差错。而中医是一种哲学,在指导下纠偏,和养生。中医治病过程更像是编程里面的调试,需要经验,也需要大方向的指导。所以它们并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天一阁图书管理员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认为中医更像log4j和debug。专门找出身体免疫系统的漏洞,然后治好,让程序恢复稳定。而西医就像try catch抛异常,当程序运行不下去报错了,找到错误改正就行,实在不行就往上一级抛,只要程序正常运行,不管程序有多不规范,混乱,鲁棒性有多差都无所谓。

但是相比之下,我不喜欢中医西医之分我更喜欢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传统中医药物混乱,传统西医一样医死华盛顿。但是现在科学发展,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承认一个否认另一个。没有人规定西医治病不能用中药,也没有人规定中医治病不能用西药。只要能治病,我管他是黑猫白猫,甚至一起用效果会更好。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一样有发展西医也一样发展。但是各自依然具有局限性。举例,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就非常的好。屠呦呦先生也说过中国的医药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西医也出现了类似换头术,断指再植等医学奇迹。

所以我认为,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中医西医,能治病就是好医。


塔寨林宗辉


有趣的问题,我来戏说一下。

一 能量

人:食物转化生物电(高压或低压),经脉通畅、阴阳平衡,

IT:直流电(12V、9V、5V、3V……),电路正常、电流平稳。

二 控制

人:高级数控,大脑意识控制躯体,丹田经脉元气饱满则四肢灵活,人体无病。

IT:低阶数控,CPU机器语言控制外设,程序合理条件循环则无bug,设备正常。

三 编译执行

人:阴阳二气相生相克

IT:二进制数字电路,程序管理。

四 病毒

人:害怕病毒细菌

IT:害怕“病毒程序”和“木马程序”

五:发展

人:高级智慧生物,人类对自己、对宇宙仍然无知(比如中医理论对人体的阐述)。

IT:仿生学制造出的机器,随着人类的进步仍需努力改进。



易末


不请自来。

中医我不懂,编程懂些,编程是严谨的,语法错了一个标点都无法编译通过,每一项功能都是由数据算法推导出来的,每条语句意义都很明确,一点点假都作不得,一点点谎话编译器都不认。

请问中医是这样吗


地球体表精修技师陈


我同时学习中医和操作系统,觉得中医更像是操作系统级别的方法,而西医偏向于硬件


Mr现实主义浪漫精神


天龙八部道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1、中医就像乔峰,遇强则强,不管是谁,不管对方用什么招式,最后杀招都是一套降龙十八掌打过去,未尝败绩。

2、西医则像姑苏慕容,以彼之技还施彼身,但慕容复要做到这样必须首先修炼百家功夫,对已知的武学很熟,才能做到还施彼身,如果遇到不知道的武学他也做不到还施彼身。

两位都是武学大牛,乔峰的打法需要坚强的内力和很高的天赋作为支撑,就像中医也需要天赋才能做到一个好中医,

慕容家的还施彼身的盛名是祖先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形成的,只是他的后辈没有把斗转星移练到化境,不得不搜集天下武学,提前研究,维持着慕容家的威名。假如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也能把斗转星移练习到他祖先的境界,他又何须偷学少林武功,慕容复又何需在关键时候需要王姑娘的指点,一套斗转星移打的对方不知道东西南北。

因此,乔峰和慕容龙城等天赋高的人适合中医打法,几千年不管什么病毒,都是一套理论体系开中药,就像乔峰、慕容龙城不管面对什么对手,用好自己绝学就搞定一切。

对于天赋低一点的,就按照流程提前研究学习病毒特性、发病机理,研究特效药,就像慕容复提前研究天下武学,掌握其克制的招式,实现还施彼身。

因此,两种练武模式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个人的问题。但目的都是相同的,把武练好。


二胡娱乐影视


感觉不错,有悟道。

中医的理论就是如程序化,十二阴阳经络,八大奇经外脉,七百多穴位,等等,相互作用交感运化。有程序化架构但是距真正的程序还差的很远,以个人角度聊聊,供网友们讨论。

本人在民间研究中医,是因为机缘机会,经自我对人体气脉的感悟,加上小时候在村里常见,几位老人用"绝招“治病,有些印象,相互思考,对中医有了特殊的认知。又借网络视频学了不少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的过去和今生,有了个人的独特见解。

其中心思想就是认为中医的精髓是:“藏象感悟学",因为它是把人体内部描述出的景“象“。完全区别与普通的讲的中医是“哲学"、"经验学"。更不同那些把中医学说成“玄学""巫学"之类。

中医几千年前就形成体系,从理论到医术,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我们现在都知道中医讲的脏腑与直观解剖的看到的脏腑有区别,是结合配备的一条经络而言的,并且分阴阳,一次性把功能特症从气到脉到神志都讲的十分清楚。它不解剖也不透视(当时不可能有),但却以透视的方式描述,加上感觉的气脉与神志,以及人体外在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而总结出来的中医“理论学说"(四维)。

在《内经》的描述中,黄帝与几位"贤达"的交流告诉我们,这是对人体的综合描述。同时也很直观的告诉我们,只有"超凡脱俗"的“贤达"才能讲道,少之又少,高之极高(达四维)。而不是谁都能随便说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最精典的宝籍《易》《内经》等等,都是在那个(四维)阶层的巨著,都是围绕"天人合一"的基础,而总结的:人与自身健康,人与社会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的精辟“道“学。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精髓,所以总是奇妙无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进化,大脑变的聪明了,狡猾了,心燥意浮沉不下,远远失去了古“先贤“的虔诚,也就远远达不到那个境界(四维)。到现在更离谱了,全是唯心的猜想推理,几乎退到用二维去猜四维,结论可想而知。

中医理论:人体气脉阴阳平衡,人与自然协调,所以用"哲学"概述,也是有些道理的,但不能代表全部。说“经验学"也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

至于"玄学““巫学",那就离谱了。

看中医精典,气脉就是气脉,经络就是经络,没有任何含糊其辞,更没有一字半句"可能“呀,“估计”呀,"应该吧“,等等的妄猜,怎么与“玄与巫"挂钩呢?

信息数据编程,是严谨的电子数据对应真实可据事实数据,缺一不可。因中医发展现在虽有许多方面特效,但对"先贤"理论的描述,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提供不出准确事实数据,不能现代化的程序论证。

不过这个思维想象的形态是很超前的,也很现实的。


苦善禅根1


我是程序员(10年以上从业,年薪90W,应该还算资深),我们讲究量化,精确,可复现。 和中医在这些方面略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