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英菲尼迪這個定位二線的豪車品牌,似乎每一次和大家見面都十分狼狽。前段時間由於疫情爆發的緣故,英菲尼迪提出了全國的經銷商每成功出售一臺車即捐贈資金100元,這個舉措多少也是讓用戶心寒,畢竟相比其它車企動輒千萬的支援還是有失偏頗。很多人都知道愛心是不能用價格衡量,不過這種營銷手段還是難逃消費疫情的干係,其實結合英菲尼迪的處境來看,它之所以推出這種無奈的舉措,多少和慘淡的銷售背景有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英菲尼迪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首先英菲尼迪一些沒有換代的車型內飾方面可以說比較古老,一點也不能讓車主感受到步入新時代的感覺。不過好在大部分車型都換代完成,內飾方面的升級也比較明顯,總算是跟得上當前的潮流設計了。當然了僅在內飾的升級還遠遠不夠,銷量的提升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英菲尼迪可以說是轉型失敗的典型,談到它旗下的車型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它的賣點,如果真要入手一款,原因難道在對標BBA確實價格能低一些嗎?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產品自身特點不顯著的車型,註定得不到市場的肯定,如今的英菲尼迪恰好就處在這個當口,在持續磨損發展思路的背景下,慢慢丟失了自身的特性,同時也沒弄明白用戶的新思想。就像邯鄲學步一樣,最後只能爬著走。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英菲尼迪捨棄了它自身本驕傲的大排自吸方式,跟風搞渦輪增壓,放下自身二線豪車的身份,玩起了CVT,之前英菲尼迪可是代表了日系車中頂級別的性能和操控感,可現在看上去呢,只剩下了省油帶低溫防護的CVT以及不知未來前景如何的CVT。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可能一些車主也有一種感受,若干年前看G37這臺車只會覺得它顏值高,動力上肯定給不上勁,不過慘遭打臉,G37也是曾經的性能怪獸,十年前那時還沒有如今這麼多鋼炮車型,G37已然成為民間的佼佼者,當時人們選擇英菲尼迪多半看重的就是這個車企打磨的強悍,穩定動力,這些原本都是英菲尼迪的靈魂,可如今再來看,這種桀驁不馴的性格早已被打磨殆盡。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轉型後的英菲尼迪越來越四不像,以它的性格,比較適合美國的汽車市場,何況英菲尼迪本就是針對美國車市設計的性能車,這些特性對於國人車主來講都是不感興趣的,國內車主也痴迷大排量自吸方案,給不同的性能車好評不斷,但是大排量背後的稅金也是沒幾個人能承受的,因此英菲尼迪要想在國內車市中生存下去,小排量才是王道。新車型Q50淘汰掉了VQ25HR,2.0T和VQ37HR比拼,最後確實後者完成短期過渡後徹底凋零,Q50全系都用上了2.0T方案,國外也有3.0T版本,可是這些和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除過Q50之外還剩一些沒有換代的車型,在它們的身上還能見到英菲尼迪的風骨,其他的車型多少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VCT名號響亮,但還不足以扛動大旗。入門版的ESQ還用著老款自吸方案,QX50的橫置佈局和四驅也看不出賣點,最重要的就是這些車型通通都用到了CVT方案,如果上個雙離合可能都不一般了,何況自己本身還是豪車,反觀雷車,雖然也用CVT方案,但是高配車清一色8AT,這麼一來英菲尼迪自己能拿得出的賣點確實太少了。

英菲尼迪銷量慘淡,漫長的黑夜何時結束?

當下的英菲尼迪,沒有找到新的路徑,反而丟失了自身的個性,最後也沒能得到用戶的認可,可以說這些都是沒有個性的表現。如今談到科技感大家都能聯想到奧迪,談到豪華感都會提起奔馳,寶馬則有頂級的操控感,談到英菲尼迪可能人們也會思考半天都得不出一個答案。再加上當前市場上還在不斷被降價的BBA車型所擠佔,不難想如果企業再不調整戰略和目標,以後在市場上還會更加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