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果庞统不死,刘备会不会统一中原?

创造者放映


个人认为,即使庞统不死,刘备也不可能统一中原,因为历史的洪流不会因为某个谋臣而发生改变。

当时的社会形态而言,曹操是合法的政权,因为他一直在供养汉帝,中原百姓追随曹操的人更多,曹操的实力因此更大些,同时又因为百姓思安,都希望安居乐业都不想打仗,因为三国之乱已经死了80%的中原人,整个汉朝的人口从汉灵帝的5500万骤降至三国时期的820万,老百姓太苦了。

理由二,即使庞龙健在,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权可能无法集中,可能起不到太大正面作用。

理由三,如果打赢曹操,曹操必会联合孙权抵抗刘备,因为曹操和孙权都不姓刘,他们是有利益共同点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个庞统还无法左右历史大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大V世界CEO王雷


不要抢,我来说说,如果庞统不死,刘备会统一中原。

我这样说,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徐庶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号“凤雏”,天下知名,和“卧龙”诸葛亮齐名。这里有个误区,可能大家会认为“卧龙凤雏”,庞统的能力就应该在诸葛亮之后。

他的才能其实比“卧龙”诸葛亮高,这可以从他巧设连环计,用火攻破曹军,令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胜出。自此才有了名传天下的赤壁之战。这里的诸葛亮,只是知道可以利用天气原因进行火攻,但能让曹操中连环计,全天下除了庞统绝无其他人。

其实,知道这个事情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给刘备引荐他们的徐庶,事实证明,最厉害的是他,可惜刘备没有能力留住他。



第二个原因,庞统的治理政事能力超强,当初诸葛亮写举荐信让他直接找刘备,打算委以重任。

但刘备以貌取人,基于还是诸葛亮介绍的,就只让他做了耒阳县令。

开始庞统天天出去溜达,回家吃饭喝酒睡觉,对县衙的事情一概不理。

张飞下来巡查,庞统当着张飞的面把积聚起来两个月的政事两个时辰就处理好了。



等诸葛亮回来告诉刘备,刘备才知道埋没人才。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没有曹操的心胸开阔,没有曹操的容人之量。如果是曹操,就不会以貌取人,而是以能力强弱来下定论。

庞统处理事情,比起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是不是要轻松很多?所以庞统不死,就没有诸葛亮的累死于五丈原。

第三个原因,庞统的内政处置能力更厉害,战略性部署比诸葛亮更长远和成熟。如果庞统还在,虽然他是从襄阳出来的,但领军人物已经是诸葛亮了,他就不会属于任何一个集团,也不会偏向于任何一个贵族势力,他只会一心一意的帮刘备取得天下。那他就能分化蜀国的凉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力量,才能更加利于团结起来征战四方。



还有,如果刘备要取得天下,那么还要庞统和诸葛亮要团结,一致对外,方能得到天下。那么徐庶的预言就能成功,“卧龙凤雏”当真就名垂千古了,可惜啊!

“凤雏”庞统终陨落于“落凤坡”,只留下了“卧龙”诸葛亮孤身一人,穷毕生之力,终斗不过曹魏。


白云山水居


《三国志》中对二人的评语是: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陈寿把二人于魏臣相比,认为庞统可以算是荀彧的兄弟,而法正可比程昱、郭嘉,可见二人之谋略也是相当高的。今日,我突然有个想法,如果庞统没有在战场被流矢所射,法正也没有过早去世,刘备的蜀汉集团会更加强大么,会挺进中原,甚至打过黄河吗?姑且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当年,刘备入川时是带着庞统的,假设庞统没有战死,而诸葛亮也没有入蜀,当然赵云、张飞等将要入川协同刘备包围成都,将诸葛亮留在荆州协助关羽即可,没有诸葛亮,刘璋同样会投降,刘备降伏益州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进取汉中,本来就是法正和黄忠的功劳,夏侯渊也抵达不住刘备的攻势,因此,刘备还是顺利的占有汉中。

于是,刘备像历史上的一样,拥有荆州和益州,只是多了庞统和法正两个重量级的谋士,当然要假设法正没有早亡。

第一,诸葛亮历来主张联吴抗操,他在荆州,必定注意和东吴交好,况且东吴有他亲戚,说起话来也方便,诸葛亮在历史上与东吴的外交手段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有他在荆州,必定和东吴关系交好。

第二,历史上东吴偷袭荆州,有一个原因是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对东吴也是十分轻视,东吴自然不满。而如果有诸葛亮辅佐和提醒,相信关羽会收敛许多。即使往最坏的方面考虑,诸葛亮也比关羽考虑的全面,会注意提防东吴的偷袭,即使东吴偷袭,也不会得手。

第三,孙刘既然结盟,刘备出兵,必然请孙权也协助出兵。即使孙权有坐山观虎斗想法,也总得摆摆样子吧,这总要牵制他的一些兵力吧,同时,如果他出兵,也可算是对曹魏的东部攻势吧,会降低刘备攻击的难度。

因此我想,东吴偷袭荆州的历史可能就不会重演。也许有人会说,益州南部还有一个孟获呢,那可是蜀汉后方的一个威胁。我想,其实南蛮的威胁并不大,从历史上看,南蛮皆持勇少谋,他的叛乱依靠的是南中的地势优势加上攻击的突然性。遣大将攻之,定可败之。至于诸葛亮当年亲自南征,是考虑到要收服人心,永绝后患,如果现在要主力攻魏,对于南蛮,使用武力镇压也未尝不可,毕竟,这不是主要矛盾嘛。

现在,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攻势吧。先看西线战场,因为没有诸葛亮,从益州出兵的必定会是庞统和法正,二人不像诸葛亮那般行军谨慎,却多有奇谋,对于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袭,我想他们多半会采纳。而曹魏这边正是两代交接之时,司马懿还未掌握大权,与蜀汉相比似乎处于下风,我想魏延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大。由于事出突然,魏延一举夺下长安也不是没有可能。至于关中诸郡,原本与曹魏中央的关系就不紧密,夹在魏蜀之间,谁强就倒向谁,从历史上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刚一出兵,南安、天水、安定就叛魏降蜀了。因此长安以西地区不难平定,我想,让赵云或马超这样的大将统兵,法正作谋士,平定这一区域是完全可以的。而庞统则要辅佐刘备,率领大军继续东进,张飞、黄忠、魏延的威猛可不是说着玩的,如果借着魏国没有及时组织起抵抗兵力的时机,一鼓作气可以打下洛阳!呵呵,当然这样假设有点乐观,但我想,这不是没有可能!

再看荆州方面,关羽的实力自不必说,历史上仅他一人之力,就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要迁都以避其锋芒,如果又有诸葛亮的协助和刘备西线的兵力牵制,我想关羽可以攻的更远,甚至可以实现和西线刘备的会师!

至于东线的东吴方面,我则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东吴皆习水战,而陆上作战则经验不足,与曹魏的北方军队相比,在陆地作战其实力有一些差距,我想,如果能够牵制住魏国的部分兵力就属不易了。

至此,刘备就实现了跃马中原,再往后的形势,我想就很难预料了。因为,我们推测的战局是以曹魏的国内不稳和长安的防守松懈为前提的,如果刘备攻下了长安甚至洛阳,魏国必定大惊,并全力组织反扑,起用大批有实力的将领,例如司马懿。刘备的军队经过长期作战业已疲惫,需要休整,粮草问题可能也将出现。而东吴方面必定会有所改变,因为魏蜀两国,无论哪边胜利,下一个目标便是东吴,东吴必定是谁弱就帮他抗击另一强的,如今蜀汉势如破竹,他必定会有所考虑。因此我想,之后的战局无法再推测了。

至于刘备能否进一步北上,甚至打到黄河,我想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魏国的实力毕竟在蜀国之上,被其偷袭成功必定反扑,蜀汉的攻势可能也只能到此为止。

当然,以上所述皆是假设,且本人对蜀汉有所偏爱,必然加入了个人情感,历史毕竟是历史,无法改变,对于喜爱魏国的朋友自然无法接受。

闲来随笔,聊以自娱,仅此而已!






L刘哈档案


庞统不死能不能帮刘备一统不好说,他的死却实给蜀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庞统如果不死,诸葛亮也不用急着入蜀,有诸葛亮在,关羽至少不会死,可能就没有了让蜀国大伤元气的夷陵之战,刘备也不会落得白帝托孤。

蜀国又怎么会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如果关羽不死,荆州不丢,诸葛亮何必辛辛苦苦的六出祁山,他在隆中定下的可是荆州和蜀中夹攻魏国的局面就可以实行了。到那个时候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所以庞统的死导致诸葛亮的入川,其实就是为关羽荆州败亡乃至蜀国后边一系列事情埋下的隐患和导火索




小宇电影剪辑


在三国之中,“卧龙凤雏,的一人便可安天下”。卧龙说诸葛亮,凤雏说庞统。他们两个都是世上少有的人才,但是人们对庞统的死感到非常遗憾。庞统的死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他是神人,但他是在指挥进攻成都的战斗中被射死的。虽然诸葛亮很有权势,但毕竟他也会生老病死。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庞统不死,他可以与诸葛亮联手便能统一天下。如果按三国演义的设定,庞统不死那就真的大结局了。庞统这个人,谋略不输诸葛亮。张飞去看他的时候,半天处理完几个月的事务,说明在处理其他事务上的能力也非常强,我们姑且可以认为他治理内政也没问题。但事实上,即使庞统还活着,刘备也几乎没能统一全国。地盘,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指标都在魏、蜀、吴三国之末。他只能团结吴国,抵抗曹操,占领汉中,然后模仿刘邦的统一道路,但太难了。此外,而且天时地利人和也没有优势。仅仅依靠顶级谋士,仍然难以改变天命。首先,刘备北伐的时机很少。赤壁战役后,北伐曹操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刘备越晚,就越被动。因为曹操的地盘比较大,经济比较强,蜀汉根本耗不起。所以不管是天时地利人和,蜀国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即使凤雏没死,刘备也不一定能打败曹操孙权一统三国!




小熊读历史


假设庞统不死——刘备能够更快平定益州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但是到了北伐前夕的“出师表”中,却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同样是益州,怎么在刘璋手上又是沃野千里又是民殷国富的,到了刘备手上,却疲惫不堪、危急存亡了呢?

那是因为战争对人力物力的破坏是巨大的,东汉桓帝时期人口有5000万,可是西晋统一之时,人口只有1600万,可见,经过东汉末年到三国的混战,中国人口锐减到原来的1/3,在庞统的谋划下,“所过辄克”,一直打到雒县,庞统身死以后,刘备命令诸葛亮等人入川,经过巴郡、雒城等战役,最终包围成都。就拿张飞打败巴郡太守严颜这一战来说,表面上是以张飞的胜利结束,实际上长远来看对刘备集团是重大损失。

张飞和严颜的战争,同时消耗了荆州和益州的兵力,实际上刘备原本是打算跳过巴郡,直取成都的,等夺取了成都,巴郡自然可以兵不血刃传檄而定,可惜庞统身死,打乱了刘备的战略部署,不得不调集诸葛亮来支援他。可是荆州与雒城距离千里之遥,刘备当时已经是孤军深入,如果诸葛亮要率兵支援刘备,必须自江陵西向武力夺取周围郡县,以武力夺取益州东部郡县,无论是刘备集团失败还是刘备集团胜利,对于益州来说都是属于内耗状态。

汉中之战,虽然刘备在正面战场打败曹操,夺取汉中,但是实际上曹操已经提前迁移了汉中人口,刘备是“得地失人”,而且汉中之战刘备集团其实打得非常艰难,甚至前期的作战是非常不顺利的,直到法正献策、黄忠阵斩夏侯渊,才反败为胜。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结果,实际上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再加上夷陵之战,数万益州精锐全军覆没,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之前说益州民殷国富,北伐之时却已经是益州疲敝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庞统的意外身死。

假设庞统不死,不需要调遣诸葛亮入川,益州荆州的实力也不会损耗那么大,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是比不上庞统的,如果庞统不死,刘备集团能够更快的平定益州,平定益州以后就有时间赶在曹操之前进攻张鲁,凭借张鲁的能力,肯定敌不过有庞统、法正两大顶级谋士。这样一来,无需与曹操进行“汉中之战”,就能够夺取汉中之地了。

假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够继续留守荆州

因为庞统的身死,刘备不得不命令诸葛亮、赵云、张飞前来支援,这样一来,整个荆州只剩下关羽一个人留守,而高傲的关羽根本看不起江东孙氏,为今后孙权集团袭取荆州埋下伏笔。实际上吕蒙的白衣渡江之策并不算多高明,诸葛亮如果留守,是可以识破吕蒙的计策的,而且诸葛亮性格极其谨慎,一定会把荆州防线布置的固若金汤,吕蒙敢不敢偷袭都是问题。江陵城易守难攻,如果南郡太守糜芳不投降,实际上是可以坚持到关羽回援的。可是糜芳因为和关羽有矛盾,居然直接投降了吕蒙,如果诸葛亮在,糜芳是断然不敢投降的。假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够继续留守荆州,荆州也不至于失守了,这样一来,隆中对从荆、州益州二路分兵的计划可以实施,蜀汉很有可能真的北伐成功的。

综述,假如庞统不死,蜀汉是可以一统天下的。


海洋说历史


庞统,作为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只来得及在赤壁大战中牛刀小试了一下。在加入刘备军团后还没来得及施展满身的才华就被刘璋乱箭射死。那么假若壮志未酬的凤雏庞统庞士元没有死在落凤坡,个人觉得蜀汉会势力大增。但是蜀国是否会因庞统而一统天下,个人的观点是可能性会提升但是不会成为决定性力量。

都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到了也没得到天下。因为争夺天下最终凭借的是人才、粮饷、平民的拥护程度、政权是否富庶等综合力量的较量。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蜀汉之所以没能取得天下第一是丢掉了荆州:关羽北伐丢失了北出宛、洛的重要通道-荆州,关羽也因此兵败身死。刘备尽起全国之兵,没带诸葛亮东伐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全军覆没,这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经此一战,蜀汉元气大伤。刘关张都死在这段历史当中,蜀汉人才凋敝。所以说荆州丢失到后来的夷陵之战成为蜀汉国力的转折点。

丢掉了荆州,蜀汉只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一次一次的北伐和平定南中。把诸葛丞相活活累死,只留下姜维支撑大局。

如果说庞统侥幸生还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庞统在蜀汉这段历史当中是否会起到决定性的扭转作用。

取西川

刘备取西川带的是副军师庞统庞士元。诸葛亮和关、张、赵云等镇守老家荆州。正是庞统被明白过来的刘璋射死,诸葛亮才带着张飞、赵云统率援兵进川。留下关羽一个人看家。

如果庞统不死呢?当然假若庞统不死,那么西川也能取过来后,诸葛亮和荆州文武也得来到西川。因为以后的统治中心就在成都了吗?庞统最佳的去向就是回荆州协助关羽镇守。因为刘备集团即使取下西川,也只有荆州和益州一个半州之地。荆州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次于益州。荆州物阜民丰,人才辈出。庞统自己就是荆州当地人,况且和江东也很熟悉。所以辅佐关羽镇守荆州最合适。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庞统不是诸葛亮的备份。也就是说庞统在刘备集团当中不具备诸葛亮那样的威望。即使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是通过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大战以及巧计安排娶孙尚香借荆州等等同甘共苦才取得了关羽、张飞刘备近臣的认可。而庞统是后加入的,和关羽本来相处就不多。所以虽然庞统确实是最合适辅佐关羽镇守荆州的人选,但是二人之间的配合是否能达到“将相和”的默契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个人感觉够呛。因为关圣人骄傲不逊,在赤壁之战中在诸葛亮帐下立下军令状要擒拿曹操。最后都可以放走曹操,庞统性格敦厚,是个实诚君子。这样的性格和赵云搭配还不错,至于和关羽搭配感觉够呛能劝住关羽。

如果庞统降不住关羽,历史就会重演。关羽北伐,丢荆州进而引发夷陵之战。蜀汉就会走上老路。那我们假设庞统活着就没太大的意思。那么退一步说假设荆州在二人默契配合下没丢,我们再看西川诸葛亮的安排。

最好的结果是荆州还在蜀汉的手里,南中也顺利平定。刘关张都不会受打击早死,蜀国的元气都还在。诸葛亮也不会到处忙着平南中,六出祁山北伐累的半死。这样经过认真策划,按照隆中对的格局和套路就别等天下有变了。如果蜀汉国力以最佳状态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北伐曹魏的话,就得安抚东吴的孙权。如何让他放弃对荆州的执着,让孙权放弃蜀汉顺江而下假途灭虢的可能性配合蜀汉北伐曹魏也是一个重大的难点。

孙权不是傻子,江东文武也不会看不出蜀汉占据荆州对东吴的巨大风险性。由于蜀汉在益州的特殊地理位置蜀汉统一全国只能走两条路,就是隆中对中说的一路出汉中进关中平原;另外一路从荆州出宛、洛北伐。但是荆州不但可以北上还可以顺江而下灭吴。因为东吴和曹魏比起来还是东吴弱一些;并且东吴依仗的长江天险在蜀汉的荆州看起来就没有任何作用。蜀汉通过荆州把长江通道也攥到了手里。

况且荆州有关羽和凤雏庞统镇守,东吴能神经大条的忽视这样的风险配合伐魏?这又是问题,况且这个问题基本上使死胡同;除非把荆州移交给东吴关上蜀汉东出的大门。这又是不可能的。

我们再退一步说就是东吴同意了,蜀汉和东吴携手攻伐魏国就一定能够成功。根据史书记载,魏国无论是土地、人口还是军队的野战能力基本上都可以是孙刘两家之和还要多。历史上汉中之战时,魏国在东西两面同时开战和刘备在汉中还僵持了好几年。况且这次是守势。

孙刘两家合力进兵的结果都未可知,况且这还是假设庞统和关羽在荆州将相和并且东吴漠视自己来自蜀汉荆州的风险配合蜀汉攻伐魏国的结果。而前面这两项究竟能否达成都是个未知数。

凤雏庞统没死的话蜀汉政权的日子会好过许多。人才、粮饷、荆州等等都会处于最佳状态。但是究竟对蜀汉统一中原要说有什么决定性作用,个人觉的确实够呛。


无心140102310


我来回答:

在赤壁之战之后,庞统投靠了刘备,历史上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刘备才开始快速发展,最终成其统治的。当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及偶然性。

首先,隆中对诸葛亮就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宏图,里面说得其实很清楚,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在与天下的争衡中那是占尽优势,刘备在历史上也是具有枭雄之姿,但是在中原地区与曹操征战半辈子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反而落得颠沛流离,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依据能说明未来刘备拥有四川之后能打赢曹操。另外,孙权方面国泰民安,曹操那么强大都兵败赤壁,刘备在当时也是没有能力拿下来的。所以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进军蜀中,立足脚跟后再北伐中原。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庞统足智多谋,说不定有他的帮助刘备能打赢曹操,其实这都是三国演义造成的误区。在真是历史上,如果论整个刘备集团军事统帅能力最强的人,肯定非刘备自己莫属,西川刘璋等人本来就不是戎马半生的刘备的对手,而且征服西川主要的战役都是在刘备的指挥或者遥控指挥下进行的。庞统的作用与法正类似,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军事参谋型人才,随军主意不少,单独难以出任方面大员。

刘备占领西川后,趁曹魏不备偷袭汉中得手,其实在与曹魏的战术对峙方面已经有所优势了,但是随后曹操率领大军而来,刘备没有能力再多前进一步,不过也没让曹操占到便宜,保住了汉中战役的胜利果实。按照当时三国的基本格局来说,曹魏是最强大的,吴蜀都是小型割据政权而已。

再加上当时的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都在北方,而曹魏独占天下大半,在国力完全碾压吴蜀两方的情况下,如果内部没有特别大的矛盾出来,根本就没有吴蜀什么事情。再加上曹操善于治国,其实最后三国的格局那个时代已经定下来了,只能是北方统一中国。

再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从南方发动战争最后统一天下的,只有朱元璋,而老朱的那个时代,南方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北方。其他像东晋、南朝宋、齐、梁等朝代,哪个在与北方的对峙中占有优势的?而南北朝时代大部分时候,长江以南是属于一个政权的,即吴蜀两地都是一块的,北方有时候还会有分裂,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有最后统一,更何况三国时代那北方远远强于南方呢。

其实战争谋略中人的因素很重要,但是就相当于近现代的战争一样,国力还是第一位的(就等同于二战时代德军将领中的天才战术家不少,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说德国最后能干得过美国与苏联一样)。曹操为何强大,并非来自祖业,而是自己在中原群雄割据中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刘备在中原争霸失败,退而求其次,寻求割据。所以以当时的状态及刘备的能力来说,乱天下有余,平天下的话连曹操都做不到,更何况他呢。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阿踏米


假设庞统不死——刘备能够更快平定益州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但是到了北伐前夕的“出师表”中,却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同样是益州,怎么在刘璋手上又是沃野千里又是民殷国富的,到了刘备手上,却疲惫不堪、危急存亡了呢?

那是因为战争对人力物力的破坏是巨大的,东汉桓帝时期人口有5000万,可是西晋统一之时,人口只有1600万,可见,经过东汉末年到三国的混战,中国人口锐减到原来的1/3,在庞统的谋划下,“所过辄克”,一直打到雒县,庞统身死以后,刘备命令诸葛亮等人入川,经过巴郡、雒城等战役,最终包围成都。就拿张飞打败巴郡太守严颜这一战来说,表面上是以张飞的胜利结束,实际上长远来看对刘备集团是重大损失。

张飞和严颜的战争,同时消耗了荆州和益州的兵力,实际上刘备原本是打算跳过巴郡,直取成都的,等夺取了成都,巴郡自然可以兵不血刃传檄而定,可惜庞统身死,打乱了刘备的战略部署,不得不调集诸葛亮来支援他。可是荆州与雒城距离千里之遥,刘备当时已经是孤军深入,如果诸葛亮要率兵支援刘备,必须自江陵西向武力夺取周围郡县,以武力夺取益州东部郡县,无论是刘备集团失败还是刘备集团胜利,对于益州来说都是属于内耗状态。

汉中之战,虽然刘备在正面战场打败曹操,夺取汉中,但是实际上曹操已经提前迁移了汉中人口,刘备是“得地失人”,而且汉中之战刘备集团其实打得非常艰难,甚至前期的作战是非常不顺利的,直到法正献策、黄忠阵斩夏侯渊,才反败为胜。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结果,实际上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再加上夷陵之战,数万益州精锐全军覆没,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之前说益州民殷国富,北伐之时却已经是益州疲敝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庞统的意外身死。

假设庞统不死,不需要调遣诸葛亮入川,益州荆州的实力也不会损耗那么大,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是比不上庞统的,如果庞统不死,刘备集团能够更快的平定益州,平定益州以后就有时间赶在曹操之前进攻张鲁,凭借张鲁的能力,肯定敌不过有庞统、法正两大顶级谋士。这样一来,无需与曹操进行“汉中之战”,就能够夺取汉中之地了。

假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够继续留守荆州

因为庞统的身死,刘备不得不命令诸葛亮、赵云、张飞前来支援,这样一来,整个荆州只剩下关羽一个人留守,而高傲的关羽根本看不起江东孙氏,为今后孙权集团袭取荆州埋下伏笔。实际上吕蒙的白衣渡江之策并不算多高明,诸葛亮如果留守,是可以识破吕蒙的计策的,而且诸葛亮性格极其谨慎,一定会把荆州防线布置的固若金汤,吕蒙敢不敢偷袭都是问题。江陵城易守难攻,如果南郡太守糜芳不投降,实际上是可以坚持到关羽回援的。可是糜芳因为和关羽有矛盾,居然直接投降了吕蒙,如果诸葛亮在,糜芳是断然不敢投降的。假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够继续留守荆州,荆州也不至于失守了,这样一来,隆中对从荆、州益州二路分兵的计划可以实施,蜀汉很有可能真的北伐成功的。

综述,假如庞统不死,蜀汉是可以一统天下的。





朝闻夕记


在刘备落难见司马微之时,司马微对刘备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后来刘备两个都得到了,当时刘备占据荆州一大片地盘,武有五虎上将中的四员(关公,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是在后来攻占西川时收服的,文有诸葛亮,庞统。当世两位顶极军事人才,真可谓是一统天下的条件基础都已经俱备了,只需等待机会就可以率军出征,机会很快就来了,张松献图为刘备引路搭桥,刘备亲自出征,庞统为军师,而当时的西川刘璋手下也没有什么很高明的人才,庞统很快就可以能够帮刘备攻占西川。可刘备瞻前顾后,庞统又立功心切,所谓心急就容易出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凤雏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下。恐怕庞统在死的时候是心不干的。以他的军事才华居然寸功为立,按当时的情况讲刘备攻占西川之后,西川不是很稳定面临曹操的危胁,荆州孙权早就想攻占了,如果庞统不被射死的话,诸葛亮,庞统就是刘备的左右臂,应附当时的危机是很容易的,一个守荆州,一个守西川,也不会出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公被杀,张飞被手下割头的事情,严重的削弱了蜀国的国力。以致于刘备集团从事业的顶峰衰弱下来。按当时刘备集团的国力跟曹操,孙权比刘备集团是最弱的。曹操,孙权身边当时有一大批谋臣辅佐。如果当时庞统没死。有他和诸葛亮辅佐就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也不至于蜀国后来人才青黄不结,诸葛亮活活累死的局面。

但如果庞统没死,刘备会一统中原了。这个看上去也不太可能,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多未能成功。搞得国力一天天的衰弱最后走到灭亡的地步。当时魏国和吴国国力强盛身边有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他效力。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陆逊,即使庞统在也只能帮蜀国把国家冶理的强盛一些。也不太可能帮刘备一统中原。魏蜀吴三国的国君当时都是明主,谁也灭不了谁即使换成庞统代诸葛亮出征也不可能成功,最多只是留下很多经典战役,也不会改变当时三国局面。

到最后也只能是孙权,曹操,刘备他们这一代创业者先后死去,等到下一代强者一统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