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网文,如何成就经典?是否可以达到金庸,古龙的程度?

云1987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很难!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阅读目的不同

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知名网文,大概种类我们都很熟悉:穿越、修仙、科幻等。为什么这些类型被发扬光大了呢?原因在于读者。

我们读网文,追求的是“爽”,为了获得快感,热血的冲动,以满足自己的幻想或者说臆想,作者的笔力,并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当然我不是说这些网文作者没有实力。

而读传统文学,或者说像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们追求的是更细腻的东西,对人物的刻画、对事件的描述,还有从中悟到的道理等。

所以说从阅读目的上,二者就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造成了网文的成就,很难达到传统武侠小说的高度。

经典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它有内涵。

为什么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等能被拍成电视剧流传至今?

同时人们对于影视剧或者书中的人物可以说是评论到了现在,仿佛书中人物有血有肉一般。

如果金庸没有这种能力,那他的书也一定不会这么被大众欢迎。如果他写的文字没有内涵,也同样不会被人熟读。

正因为经过了时间的验证,这些武侠小数不是肤浅的,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书中的人物,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这才是经典得以流传的根本原因。

金庸这些人的书,已经自成世界了。

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的武侠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书,已经自成世界了,在那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物都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愿意讨论它的原因,同样的,有哪一本网文可以自成世界吗?这不只需要作者的功力,还需要时间和机遇等等因素。

我们不排除现在的网文变成以后的经典,可这是很难的。

网文出现有多久了?有十几年了吧,这个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现在的网文作者也开始往更深的方向去写去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写些快餐文章。这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仅仅十几年,网文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你有没有发现看网络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

但是读经典武侠的人,虽然一直不是很多,但是好在一直受欢迎啊!

经久不衰方为经典,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网文,如果不能转型找更好的出路,我想它是很难成就经典的。


综上所述,我不是说网文一定不可能变为经典,也不是说网文作者就很差劲。这是因为读者需求不同、发展时间短、形式过于随意这几个方面来说,网文想要成就经典是很难的。


闻香书坊


经典是靠口碑,靠文章内容和质量,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凑在一起才能成为经典的。

金庸靠的是他自身的文学功底和积累,古龙靠才气,但同时标志着通俗类型文学水平的故事情节、人塑、文笔等方面。

对于这方面,我相信绝大部分网文作者应该很难能比得上。也许也有偶尔有一小撮网文,立意比金庸和古龙高,或者思想比金庸古龙深,私货比金庸古龙多,但是谢谢作者在文字编排等等估计也难以望其项背。

对于时代方面,金古两位大师处在的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精神生活非常缺乏的时代!

当金庸古龙的作品一出来,凭借着他们自身写作能力和文化内涵等等,再加上报纸媒介的助力。“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下,金古的作品得到飞一样的传播。而后期,更是不停的翻牌成电视剧电影。而这些林林总总,才把金古的作品成为一代经典!

现在的网文,除了作品本身外,还有人民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多彩,远远不止看网文来消遣娱乐的方式了!

或许也可以问问自己,多久没看长编小说了就知道了!


唏嘘的奶茶


其实现代也有很多小说很不错,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总会有人继往开来,再攀高峰。

谈到金庸古龙,这二位大家在武侠小说里的地位已经是数一数二了,而且风格差异极大,金庸以正合,古龙以奇胜。

金庸先生胜在博闻强识,行文大气,文笔雄浑而优雅,堂堂正正,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传统武侠小说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以其艺术实践,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了文学的宫殿,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而古龙呢,就像一个剑客,满身剑气,凌厉但又有趣,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

金古之后,我最喜欢的作家就是烽火啦,对,就是这个素有大内总管称号的男人,从陈二狗入坑,再到雪中悍刀行,觉得雪中目前应该是没有敌手了,烽火小说世界观宏大,角色刻画入微,文笔细腻,读至悲痛处能叫人潸然泪下,至豪放处使人豪气干云,久不能平。人言金古之后读雪中,雪中之后再无江湖。雪中的江湖,是剑开天门的李淳罡,是马踏春秋的人屠徐骁,是一剑六千里的老黄,镇守人间气运的王仙芝,天上剑仙尽低眉的邓太阿,是一人攻城的曹官子,为天下寒士大开龙门的张巨鹿,据北城外的十八宗师……好一个剑气纵横三万里的江湖,小二,上酒!











浪子oc


网络小说从诞生起来,一直饱受质疑,常常被冠以”垃圾“”粗制滥造“之类的字眼,
那么究竟网络小说能否产生经典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经典?如果是以严肃文学而言,那么毋庸置疑,网络小说这种形式是不会产生托尔斯泰式的作家,也注定不会产生《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样的经典,这不是它们的使命,他们的目标最多是《魔戒》和金庸小说这样的经典。


而网络小说最为人诟病的两个问题,商业化写作和粗制滥造,都不妨碍它产生这样的经典。

一、金庸小说同样是商业化写作
金庸从50年代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促进报纸的销量,虽然是发表在纸媒上,但可以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写作行为。他创作武侠的时代,适逢港台报纸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与网络小说生长于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并无二致。
与今天的网络小说相同的一点是,金庸在创作小说时,也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并根据读者反馈不断迎合市场,而现代的网络小说读者与写作者频繁的互动,只不过使这种反馈更为快捷罢了。
金庸本人的创作速度也是很快的,他在《飞狐外传》的后记中说到,
《飞孤外传》写于一九六○、六一年间,原在《武侠与历史》小说杂志连载,每期刊载八千字。在报上连载的小说,每段约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飞狐外传》则是每八千字成一个段落,所以写作的方式略有不同。我每十天写一段,一个通宵写完,一般是半夜十二点钟开始,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工作结束。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每八千字成一段落的节奏是绝对不好的。这次所作的修改,主要是将节奏调整得流畅一些,消去其中不必要的段落痕迹。


可以看到,金庸先生码字速度大概千字每小时,速度比之现在一般的网络写手也不遑多让。
如果说金庸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有必要说一说另一位奇人,这就是张恨水,对张恨水的印象很多人是鲁迅先生批判的“鸳鸯蝴蝶派”,但毋庸置疑,他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却是通俗小说中的经典。
更为难得的是,张先生码字速度飞快,从不拖稿,质量还颇高,所以在民国书友中炙手可热,深为书商和读者喜爱。他巅峰时期甚至要同时连载5-6部小说,真正做到了日更万字,有传闻说,张先生沉迷麻将,所以左手打麻将,右手写字,不耽误第二天交稿。这样的码字速度,使张恨水在一生中,写下了共计120部小说,4000万字。而他的时代是没有电脑的,这样的写作速度并没有影响他的作品成为通俗小说中的经典。
陈寅恪晚年病中曾请人朗读《啼笑因缘》、《水浒新传》,成为病中的消遣。而鲁迅的老母也很喜爱张恨水的小说,鲁迅先生是个孝子,几次在信中提到为母亲买张恨水小说的事,这应该算是张先生的小小胜利。


二、明代中后期的商业写作


无独有偶,这样的商业写作盛行的时代并不鲜见,明代的中后期同样也出现过这种行为。
当时的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手工业也开始繁荣,二者一拍即合,催生了明代的商业写作类型---俗文,也就是通俗小说。 这种崭新的写作模式,培养了大批职业写手,促进了明代文化繁荣,透过这一百多年商业写作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商业写作的弊端和乱象前人不但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也丝毫无害于那个时代涌现优秀作品。
说到明代商业写作不能不说一个人,熊大木。明代没有版权意识,当时《三国》《水浒》盛行,很多书坊主都纷纷刊印。在刊印的过程中,书坊主们发现其利润实在丰厚,是个生财之道,但苦于没有好书稿。毕竟经典就那两部,你印我印大家印,只能陷入同质化竞争。所以很多书商就开始动脑子,这时候熊大木出现了,他开始创作一本叫《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的书,由于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利润,节操早都扔到了垃圾堆。
说是创作,但熊大木本身没有多少创作才华,不过他脑筋活络,开创了很多商业化的先例。为了提高创作速度,选择了直接翻译史书,把文言文大段大段的翻译成白话;为了掩饰自己创作能力的低下,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信史的感觉,他又大段大段原文使用了奏章、题记、檄文、书信,有的章节甚至一节之中,六成以上的篇幅都是奏章圣旨。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熊大木上面的创作特点,其实他的作品,可读意义不大,而面对的读者可能文化水平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厮天才的发明了“弹幕体”,他以评点本的形式刊行小说,直接在夹批里进行解释。
熊大木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架不住明代读者书荒啊,甫一刊印,竟然成了畅销书,熊大木火了,一下子变成了熊大大,他再接再厉,按着这个模式,又连出三本。其中有本书叫《南北宋志传》,这本书他又开创了一个先河,他几乎全文抄袭了当时市面上旧有的平话,美其名曰收集,然后增加了大量战争描写和奏章,增添了很多“有诗为证”的顺口溜来提升文化品位,毫无疑问,熊大木越来越红。
其他的书商一看,纷纷表示“***,这也行?”,“熊大木都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纷纷大干快上,跑步进入商业创作。
其后几十年,明代的通俗小说界就是这么一个乱象。后来又出了一个奇人,此人名叫余象斗,他是出版界的又一奇才。当时的刻书市场,流行的都是讲史演义,而余象斗抓住机遇,推出了一本书叫《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公案小说自此出现,一经推向市场,立刻收到良好的市场反应。余象斗一发不可收拾,他又连续推出新书,当然也同样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他甚至直接把诉状和判词编撰成书,然而即使这样,仍然火爆。

余象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跟风,万历年间,《西游记》开始刊印,这种级别的神作自然立刻大卖。很多书商意识到,神魔小说要开始流行了,都瞄准了这个市场。余象斗自然不例外,他下手极快,脑子也灵活,节操也没有下限,你不是写《西游记》吗,我就写《北游记》,《北游记》写完我写《南游记》,内容上,大量抄袭民间故事和佛经,“借鉴”已经成功的西游记,尤其南游记,余象斗直接让主角跟哪吒打架,跟铁扇公主成亲,简直就是一部西游记的同人作品。这样的作品自然水平不可能高,鲁迅先生的评价是“芜杂浅陋,率无可观”,但是在当时却是一如既往的火。
这个时期的明代商业写作跟现在的网络文学特别相似,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抄袭、跟风、粗制滥造,种种弊端,一样不落。而明代由于没有版权概念,一部书刊印出来,立刻会被其他书坊翻刻,“专以货利为计,遇各省所刻好书,闻价高即便翻刊”就连余象斗也是苦主之一,这位抄袭界的大拿还愤怒地说:
不佞斗自刊《华光》等传,皆出予心胸之编集,其劳鞅掌矣!其费弘巨矣!乃多为射利者刊,甚诸传照本堂样式,践人辙迹而逐人尘后也。今本坊亦有自立者,固多,而亦有逐利之无耻,与异方之浪棍,迁徙之逃奴,专欲翻人已成之刻者。袭人唾余,得无垂首而汗颜,无耻之甚乎!

有意思的是,由于写书的都是下层文人和书坊主,写书虽然赚钱到底视科举正途的时代为人所轻视,加上明代理学盛行,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这些商业写作的“俗文”特别注重传播正能量,即使很多格调不高的情色小说,也念念不忘劝人向善,这倒是跟当今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俗文乱象持续了一百多年,市场蓬勃发展,不断吸引文人进入这个行业。等到了凌濛初、冯梦龙这样的既有才情,又有良心,还不太缺钱的编撰者,终于开始出现经典了,他们编选和创作的《三言》《二拍》把明代的拟话本小说推向一个高峰。

可以说,中国的网络文学正好处于明代中期商业写作的乱世时代,所以出现各种丑陋的现象,但这种模式却是健康的,它较好的解决了作者盈利的问题,只要不遭遇外力,一定会产生经典作品,我们只是需要等待一个金庸、张恨水出现而已。【ZZ】


天天读诗


金庸的作品当年是在报纸上连载的

如今的网文是在网络上连载的

载体不同而已

最大的区别在于曝光率的不同

那个年代时讯读物并不丰富

如今海量信息都在博人眼球

真正的经典名著多无人问津

即使心血来潮买回也大多在书架上蒙尘

成就经典很难

毕竟是一个凭买方喜好来决定的市场

更新速度需要保障

卖方为了利益不说粗制滥造也很难精益求精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那是不要想了

金庸古龙的标准不易达到

更经典的就不可能了

红楼梦很好

战争与和平也很牛

这些经典通读过一遍的都不多见

哪有兴致去看太深刻的长篇


梦蝶也逍遥


金庸和古龙已经像李小龙一样成为永恒,后面肯定会有经典超越他们,但是达到他们这个程度和影响力却很难,因为这需要时空背景。

这就好比真论成就和影响力,成龙早已经超越李小龙,但成龙永远无法达到李小龙作为功夫象征的那个程度。犹如篮球乔丹,拳击泰森,足球马拉多纳,舞蹈杰克逊一样,他们已经在各自领域封神,后来人无论如何努力,最多齐肩,若要超越,那么就要开宗立派,在新的领域成就神话,或者在旧的领域玩出新花样。

金庸、古龙在武侠小说领域已经封神,更要命的是几乎已经把这一题材写尽,大到家国情怀,小到儿女私情,武当少林,各种神兵利器都已经有了范本,你很难跳出这个框架,而你不跳出这个框架你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经典。

首先你得不要再提什么八大门派,盖世神功,正邪两立,神魔两教,只要有这些元素,基本上故事就是陈词滥调,了无新意。而没有了这些,就变成了玄幻、奇幻、修仙,就需要架空历史背景,重塑世界模型,不写南拳北腿,就变成了斗气法力,写着写着就成了网络爽文,上天可揽月,下海可捉鳖。感情线也不再是黄蓉爱上郭靖,而是神教、魔教、鬼教,神仙姐姐和地府妹妹通通爱上大仲马,一袭黑衣跨300年。

所以时代变了,读者也变了。现在的网文不能说没有经典,吃亏就吃亏在没有正统的时空背景,完全架空构造,可以有爽的代入感,但很难与有真实历史参考且慢工出细活的金庸古龙小说抗衡。无论文笔,还是小说的文化意义,都差距甚远,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武侠那个程度。

比如江南和猫腻的写得很不错,但世界和人物没有真实历史做参考,就很难达到天龙八部和鹿鼎记那个影响力。

这里提供
一些成就经典的建议:参考《权利的游戏》


品鉴狮


首先,作为通俗小说,其主要作用为娱乐大众。就像古时候的《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是大家茶余饭后消遣所用。他们为什么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令人难以忘却。在描述故事的同时,又能起到影射历史政治的作用,从而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那么近现代小说如何成为经典?以金庸古龙为例,我自认为。武侠作品吸引读者的出发点都是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人不喜欢英雄所以我们爱侠之大者。无论主人公武功强弱,智力优劣。所有剧情,所有的戏剧冲突都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我觉得这就是现代网文的初级模板,不停的奇遇与冲突。所以要想知道网文怎样才能成就如金庸古龙一样的经典。就要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网文的优点。它能让你迅速的寻找到爽快的感觉;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剧情;跳脱现实道德的束缚,可以更加深入的描写人性的真实。然后我们说一说它的缺点。因为是连载方式的原因,长篇幅文章的写作对于情节的起伏性与伏笔性有很大的挑战;对于读者的记忆力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剧情过于太过于冗杂所以除了主角以外的其他角色,都不能够让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综上来说。网文要成就经典,必须要扬长避短。修复自己天生的缺陷。个人认为,网文薪酬的模式是亟待解要解决的;网文作者的门槛需要加高;这些是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学环境的基石,也是营造良好竞争的有效手段。在“文学”意义上回归正轨的前提下,减小篇幅,创新剧情,打磨角色。这些都慢慢还好起来之后,终究会有一部传世经典出现。

另外个人认为虽然网文诸多缺点。但由于它的作者群、读者群都很强大,注定了这种写作模式会成为经典。



睡前一点光


网文成为经典必须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不必所有人都能看懂,但是走进去认真读的人一定会心领神会。不需要达到古龙和金庸程度,达到他们的程度就会有效仿的嫌疑,要清新不艳,嫩而不娇,虽然写花却没有陈词滥调没有惊险刺激确有说不出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