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总投资185亿元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2020年2月28日,国家电网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陕北—湖北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宣布工程开工。《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项目总投资185亿元,计划于2021年建成投运。

“今天开工建设的陕北—湖北工程,是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大工程,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毛伟明说道。

记者了解到,陕北—湖北工程起于陕西省榆林市,止于湖北省武汉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4省,线路全长1137公里。送端连接陕北能源基地和西北750千伏交流电网,受端接入湖北负荷中心和华中500千伏交流电网。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

依托陕北—湖北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将推进±800千伏、输送容量800万千瓦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技术、设备和设计的标准化,推动直流套管等环节的自主研发、生产及应用,带动特高压直流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特高压技术升级的样板工程。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电网先后发布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保障10项举措,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12项举措,出台贯彻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的8项举措。

对此,毛伟明表示:“这集中展现了国家电网的‘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公司在全力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安排各项重点工程复工复产,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建设陕北—湖北工程,打造陕西送电湖北的能源输送大通道,发挥电力基础设施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对于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提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回血”中国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记者了解到,陕北—湖北工程连接湖北和陕北,预计将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在降低湖北全社会用能成本、促进陕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保障湖北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湖北省是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用电需求较大,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较大。”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说道。

采用特高压工程将陕北能源基地电力直送湖北负荷中心,每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可有效缓解湖北及华中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陕北—湖北工程与华中已有特高压工程配合,可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优势,有力支撑华中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优化当地电源结构。

据悉,陕西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大省,特别是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质好、易开采,电源建设成本及发电成本均相对较低。预计“十四五”期间陕北地区电力外送需求将超过1000万千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