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棚室种植蔬菜,易发生病虫害危害,病害虫发生有什么特点呢?

生活八戒


反季节栽培蔬菜是指在不适合露地蔬菜生长的季节,利用塑料大棚或温室,通过调控。棚室内的温度、湿度、土壤条件,人为地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的生产新鲜、优质、高产的蔬菜产品,棚室蔬菜栽培和露天栽培环境条件明显不同,棚室栽培蔬菜可周年生产和供应市场需求,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病虫害发生呈增长趋势,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下面来了解一下棚室种植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土壤;

在自然环境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而棚室类内种植蔬菜,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常年连茬种植,由于蔬菜根部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益微生物群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病害发生频繁;另外,棚室内光照少,而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这样的环境适宜病原菌繁殖蔓延传播,如新建的棚室内发生瓜类枯萎病后,没有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一般情况下,从病情发生到普遍发病只需4至5年时间,而在大型的温室中,根结线虫病从发生到普遍发病只需3至4年,病株率可达100%,作物减产率达到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来年侵染源,露地环境下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病情发生较迟,危害效果较轻;而在棚室蔬菜过程中,棚内的环境适宜病菌安全越冬和繁衍传播,又能全年侵染蔬菜,严重影响棚室蔬菜生产,如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黄瓜,甜椒,韭菜疫病、白菜黑斑病、猝倒病、立枯病等;此外,棚室环境内的环境也使易引发地下虫害发生;

二、湿度;

在寒冷季节,棚室在夜晚密封保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导致棚室内长时间结露,蔬菜叶面和果实形成水膜,这样的高湿环境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蔬菜抗病性差;而这样的高湿环境却是以多种病菌萌发、侵染和繁殖,也利于虫卵孵化,如黄瓜霜霉病毒,发病条件要求苛刻,必须在叶面和果实结露或形成水膜3小时以上才能萌发侵入寄主发病;棚室内病害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易引起病很强大流行,严重影响蔬菜的经济收益;

三、温度; 棚室内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通常也适宜病菌繁殖蔓延导致病害流行,适宜虫卵孵化危害作物,如高温环境下瓜类作物易发生病毒病、褐斑病、白绢病等病害,螨类、瓜螟、烟粉虱等虫害;茄果类易发生免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烟粉虱,红蜘蛛,棉铃虫,烟青虫等虫害;豆类易发生病毒病、煤污病等病害,豆野螟、螨类、豆秸黑潜蝇、逗天蛾等虫害;十字花科类易发生病毒病等病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蔡明等虫害;
中等温度环境下瓜类作物易发生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疫病,蔓枯病,灰霉病等病害,白粉虱、南美斑潜蝇、黄守瓜等虫害;茄果类作物易发生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白粉病、溃疡病、黄萎病等病害,地下害虫、瓢虫等虫害;豆类作物易发生枯萎病;豆象、大豆食心虫等虫害;十字花科作物易发生霜霉病,软腐病等病害;蚜虫,菜蛾、菜粉蝶、猿叶虫等虫害;
低温环境下瓜类作物易发生黑星病、菌核病、灰霉病、冷害等病害;茄果类作物易发生斑枯病、灰霉病、黄萎病等病害;豆类作物易发生炭疽病、菌核病、锈病等病害;十字花科类作物易发生黑斑病、白斑病、根肿病,细腰金针虫、沟金针虫虫害。

四、寄主; 如番茄晚疫病菌,黄瓜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等都是专性寄生菌,离开寄主就不能存活,随着冬季棚室蔬菜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使病害可继续发生危害,为陆地蔬菜提供大量病菌源,成为全年常发性的主要病害,由于不同蔬菜品种对主要病害抗病性、耐病性又不相同,会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病害危害程度。
五、入侵;
蔬菜生产过程中盲目引种和调种,可直接使危害性病害远距离传播蔓延,如黄瓜黑星病原在吉林省零星发生,后在东北三省暴发流行,发病严重的区域减产高达70%以上,然后又扩大蔓延传播到山东河北等省份,现已成为黄瓜种植区常见的病害之一,另外随着国际交流和农产品贸易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危害性病虫入侵并遭受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如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西花蓟马等虫害传入,增加了蔬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棚室蔬菜的生产,棚室的环境条件不是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如蔬菜病毒病是发生较为普遍、危害比较严重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病害,但在棚室种植蔬菜过程中,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种植的番茄、甜椒以及越冬的菠菜等蔬菜上,危害程度远远低于同期露地栽培的蔬菜。

病虫害是棚室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病害,病害发生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棚室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发生,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利于生产无公害的蔬菜食品,有利于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