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药品带量采购下半场:新方法、新竞争、新格局

——药品降价的获益者是谁?

——哪些公司会胜出?

——民族药企会不会倒下?

1、新方法:价格竞争从提价到降价

对于医药企业来讲,带量采购放开了一个新的竞争手段——价格战。以往的价格竞争,往往是通过提价来竞争,即通过更高的市场定价来保障各利益相关方获益,以及未来充足的降价空间。而带量采购终于打开了降价竞争的大门,医保费用支付方终于决定集中手中的采购权,来批量购买药品。这种新的价格竞争机会,终于使医药企业可以像其他消费品行业一样,可以使用提价、降价两种价格手段来调节自身竞争能力。

新的价格竞争环境下,在特定的治疗领域中,优势药企会逐渐形成“创新药品+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品”的产品组合格局。创新药品主要通过提价这一价格手段成为现金牛;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虽为廋狗,但作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限制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而成为新的护城河。同时,营销团队将创新药品和仿制药品进行组合营销推广,也保证了这些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市场占有率的可持续,从而使护城河水量得以保持。

2、新竞争:从资格赛转变为淘汰赛

所以新的竞争是淘汰赛,得创新药者可以得市场,而创新药品的玩法将会转变为高低配的组合营销。这一方面会倒逼内资药企加速进行供给侧改革,开发更多创新药品;另一方面拥有大量创新药品的外企也可能会逐步引入低价的仿制药或将过专利期原研药一降到底,为专利药赢得更多市场空间。

除了创新药品之外,像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厂——专注于仿制药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会逐步迎来春天。即通过强大的仿制药储备,以及生产成本优势,与创新药品企业以转让、合作推广、合资公司等形式形成新的竞争力量。当然,营销代理公司、

3、新格局:以疾病类型为划分的独角兽凸显

值得我们投资或工作的药企在哪里?在某一疾病类型(或治疗领域)内创新药布局最合理的企业将会胜出。也就是说,在针对特定疾病类型患者群,治疗方案选择中创新药品越多的企业优势可能越大。这更需要药企在特定治疗领域内深耕,而不是像过往一样广撒网。

新的格局下,要想赢得未来,或者说讲一个感觉有未来的故事,将会是以疾病类型为中心,论述自身产品组合是在所有治疗方案中的最优组合,并且以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挤掉竞争对手,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成本极高。而资本市场也将更青睐于能讲类似故事的企业,那些背负孵化独角兽任务的组织也将找到更多的高潜力药企。

外企在这样的环境下,已有大量仿制药的专利药将加速退出竞争,相应的医药代表将流入其他企业。而内资企业在一致性评价国家信誉背书的战略机遇下,取得与外资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谁主沉浮,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