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援武漢“江蘇隊”這樣從死亡線上拉回患者

援武漢“江蘇隊”這樣從死亡線上拉回患者

“各位江蘇省人民醫院的白衣天使們,你們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感謝你們這十多天的照顧,等疫情過去了,我們一定要到江蘇去感謝你們!”2月2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由江蘇省人民醫院醫療隊“接管”的首批5位重症患者康復出院。

加強重症救治是當務之急,這樣的好消息令人振奮。從抵達武漢的那天起,江蘇醫療隊就肩負著努力降低病亡率的使命。他們,是怎樣從死亡線上將患者拉回來的?

最精銳的部隊+最精銳的武器

只有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把重症患者集中到綜合實力最強的醫療機構,才能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從2月中旬開始,一批危重症患者被迅速集中收治到武漢市第一醫院,這裡成為武漢接收重症患者最多的醫院之一。

以最快速度、最大努力,與死神爭奪生命。2月13日晚,省人民醫院緊急組派207名醫療隊隊員火速抵達武漢。“他們中大部分來自醫院重症監護、急診、呼吸與危重症科和傳染病科。”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省人民醫院領隊、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說,僅一天之後,經過緊張嚴格的培訓,省人民醫院醫療隊就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

目前在這個重症監護病房裡,有很多有創通氣患者、無創通氣患者及高流量吸氧患者,這些患者可以說都在死亡線邊緣。“其中有3位從其他病區轉過來的極危重患者,為挽救他們的生命,我們派出最強隊員為這3位危重患者實施有創機械通氣聯合俯臥位通氣這樣高難度的搶救策略。”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專家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齊栩說。

最精銳的部隊,要有精銳的武器。2月22日,一批被稱為“秘密武器”的高級別防護物資抵達,由江蘇援武漢醫療衛生隊指揮部應急協調組成員、省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張群交到了醫療隊手中。“這批物資就是正壓電動送風呼吸器,之所以被稱為防護‘核武器’,是因為它可以在搶救危重症患者,進行氣管切開和插管等操作時,最大程度防止氣溶膠傳播的風險,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生命線’。後面幾天,還有更多‘核武器’抵達戰場。”

“這套裝備非常好用,防護性更強。”“新武器用上了,很棒!為我們減少了被感染風險,但是頭部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醫療隊員們說。

創新醫療手段+實時調整方案

三明治是一種省時和方便的食品,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房,也有一種被大家稱為重症ICU裡的“三明治法”。

齊栩所提到的俯臥位通氣對於危重患者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措施。但是危重患者往往神志欠清,不能配合,醫務人員又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給操作帶來極大難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們在實踐中摸索了一套‘三明治’翻身方法,利用給患者身前、身後包裹床單加以固定,可以相對方便地將患者由仰臥位改俯臥位。此前,每實施一次俯臥位通氣,就需要多達8位醫護人員一起,大約40分鐘左右才能完成。‘三明治’翻身既減少了人力和時間,又保護了醫務人員的安全,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宋瑾說。

在這裡,重症患者被分級、分層管理。“我們根據重症患者情況再細化管理,相對應的管床醫生也分為幾個組,將每張病床、每位患者都落實到每個組、每位醫生身上,做到責任到人,分幹到戶。”齊栩說,醫生每天早晚進行查房,同時進行血氧飽和度和生命體徵監測,一旦發現有異常,及時進行干預。“對於危重患者,則專門由重症監護室醫生專人管理。”

正是因為這樣精細化地管理,“關卡前移”成為可能。“重症患者一旦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會選擇上呼吸機觀察兩小時,如果上呼吸機4小時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情況依然改善不了,我們就會及時再進行有效的通氣處理。”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ICU主任張萍說,另外會將學術前沿研究成果運用到實踐中來。“最近發現有研究報道患者肺部切面上有黏液性的分泌物,這提醒我們臨床治療中要提高警惕,同時可以考慮適當做一些霧化,以及使用一些黏液分解劑,使得黏液更容易排出,從而改善血氧飽和度。”

過硬業務水平+心理配套疏導

2月27日晚,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裡,靜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一名70多歲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正在進行手術。

“患者各項生命體徵數值亮起‘紅燈’,氣管插管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我們果斷選擇開展氣管切開手術。這個手術在平時並不困難,但在這裡醫務人員感染風險較大,要求醫護人員操作既要輕柔又要迅速。”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喬莉僅僅用了5分鐘,就帶領2位醫護人員在穿戴厚重防護服的情況下完成了氣管切開手術的關鍵流程。

過硬的業務水平在千鈞一髮之時挽救生命,也體現在日常醫療護理工作中。“這兩週裡,我們不斷調整工作模式,適應工作環境,形成了一整套護理流程。”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隊隊員、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副主任護師紀婕說,在武漢第一醫院的重症監護病區裡,目前最高紀錄是一個早晨抽50個患者的血,每個患者抽4到9管,“我們必須確保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每次抽血都能‘一針見血’。”

對於重症患者而言,心理上的“坎”也必須邁過去。不少重症患者四肢無力、渾身發麻,甚至表示“站都站不起來”,這不僅僅是生理原因,也有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他們的心理問題普遍比較嚴重,早期對治療沒有信心,常擔憂得睡不著吃不下。”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隊隊員、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丁文秋說,除給予常規抗病毒治療外,還使用中藥湯劑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併為患者加強營養支持和心理疏導。“不但要關注他們的病情變化,同時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

5位重症患者走出重症監護病房獲得新生,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醫療隊員們為他們送上了精心設計的“出院卡”。“卡片上說明了出院標準以及出院後的注意事項。還有一個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隨時和我們醫療組醫生保持聯繫。”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隊隊員、省人民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主任醫師潘寅兵說。(王世停 王 拓 王子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