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人的书法与诗词为什么感觉现代人很难超越?而江湖丑书犯滥?

相随心转5


古人从小就写毛笔字,而今人写的是硬笔字甚至直接健盘打字,所以单从书写方面就根本没有可比性;古诗词的美最体现在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再加上古人的思想与社会环境、汉字汉语的独一性运用,而现代人除了向前看还是向钱看,哪有真正的心思用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及研究上,更别提超越二字。遍看当代文学家、书画家,有几个能做到清心寡欲,不计得失。个个不都想出个名,博个彩,出点洋相,装个文化人。唉,没办法,谁叫现在是个经济社会呀!说到底,不就是为了生活吗!





长安姜勇


古代写字主要靠毛笔,所以不管是记事也好,还是抒情怡志也罢,它是普遍使用的文具。从私学始,就用毛笔书写,继之时久,由生便熟,天天写,天天练,书写越来越自然流畅。同时,科考制度也要求士子,要写好毛笔字。而近代,由于西方文化的介入,人们普遍使用钢笔,很少再接触毛笔,因此今人在书法上超越古书家较难,但也有出类拔粹者,如毛泽东,林散之,于佑仁,啓功,趙朴初,郭沫若,舒同等大家,既继承了古韵之风,又有所创新。至于诗词歌赋,古之格律难学,今人学之者甚少,因此没有产出那么丰富多彩之诗作。但也有超越古人者,毛泽东主席其诗作盖过古之群雄。由于不少学书者,欠缺临帖,甚至有些书家过于想独树一帜的创新,使中华文化瑰宝之书法,出现了一些支流,而主流古风之韵仍占上风。











一叶小舟82704


首先犯滥一词错了,应该是“泛滥”。古人从小就学韵律,对韵词倒背如流。今人很难有古人学习诗词一样下功夫,国学学养非常欠缺,所以今人很难超越,书法书体亦在宋代之前就非常成熟固定,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后人怎么样努力也很难超越古人,而今人就开始走些极端美其名曰是创新(丑书),而这种尝试我认为终将被历史遗弃,也不会成为书法的主流。



8914291520356山虎


古代的诗词和书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高峰,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作品,是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的。

而书法作品也是这样的,每一个书法家都是经过文化熏陶底蕴的传承才成就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和一幅幅伟大的书法作品,现在有些人写一写丑书掩人耳目,扰乱视听,是不能长久的,因为作为真艺术和假艺术是完全能分别出来的,他需要时代的大浪淘沙。而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的诗人作品,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经过大浪淘沙而沉淀出来的精品。

时代和历史终究是认真的,他一定会把那些不能经过考验的假的艺术,假的艺术家,假的书法家淘汰下去,终究会现出自己的原型。任何鱼目混珠,蒙混过关的想法都是愚昧的,也是可耻的。











吴刚作文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总结了几点:

1、首先是古代如魏晋时期,如王羲之等的贵族,本身是贵族玩得起书法,也不会因吃饭而忧愁,所以在读书与书法上下了很多功夫。那时候他们很信仰道,阴阳。要知道写书法,其实也是要符合道的原理的,所以王羲之的字有中庸之美。而现在的人对书法上根本没下多少功夫,也对道研究不深,所以很难与古人相比。

2、古代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对于书法也有促进作用,古代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努力读书,考取官员。所以很多人把大半辈子都用来读书。而读书避免不了写字,天天写字,考试里考官对字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字基本上不会太差。特别是清代还出现了“馆阁体”。

3、书法大家都不知识写字好,他们往往诗书画音乐等都擅长。学书法越到后面,特别文学功底好的,会有不一样的气韵,不容易落俗,例如大文学家苏轼。

4、因为自从钢笔传进中国、且战乱等问题,导致书法传承上有阻断作用,许多人都为生活温饱问题困扰,哪有心思写字。到了现在国家日益强盛,人们满足了温饱问题。又想体现自己的品味,都跑去写书法。但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对笔法一窍不通,也不读书,不临帖。靠自己的感觉去写,就形成了现在的“江湖书法”,而且不在少数。有些还自以为是去收学生,你说书法这怎么可能昌盛。

5、其实随着生活环境与审美的变化,写字风格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如果你非得想写的和王羲之一样,那是不可能的,“望山跑死马”。我们要学会“师古而不泥于古”,字形风格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有创新的。赵孟頫说过“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6、其实“超越”这个词是有不同理解的,在某些方面肯定是超越不了古人的,但是必须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这也是一种超越。但这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也没有多少人能成功。近代如沙孟海,沈伊默,启功等非常好的。所以“超越”这个词,看你怎么理解,如果说书法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们练书法的意义是什么?对吧?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创新,这也是一种超越。





長林翌安


  • 说说书法

古人的书法其主要功能是实用,古人相互交流的工具。所以书写者都对书法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写出来的作品真诚、感人。而今人的书写本身,其实用价值已经消失,人们为了艺术而书写,有些人的书写技法不比古人差,但作品已没有了古人的纯朴和自然。

  • 说说诗词

古人读书做文章,是基本技能,诗词是古人表达、传递情感的主要方式,所以作品很能够感动人,千古传颂。五四运动以后,古文废除,白话文兴起,今人已经没有创作古诗词的能力,为了写诗而写诗,很多都是乏然无味,无病呻吟。

  • 说说江湖体

为什么江湖体盛行?市场,因为有市场。现在懂书法的人有一亿左右,另外的十来亿人是不懂的,这十来亿人就是这个庞大的市场,他们不懂,所以无惧。五花八门的江湖者丑态百出地胡写乱画以博人眼球,吸引了那个大市的无惧者,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学习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笔墨工夫和笔墨精神!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光头如一


先说书法,我们现在从小就不会用毛笔写字的习惯。毛笔写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毛笔写字现在也很贵,你一只好的毛笔,好的纸,还要占地方。还有,多少人会欣赏你的毛笔字?现在更多的我觉得是语音转换成文字,连打字都会很少。

再说诗词。古代的文字都很精简,一个字能表达很多意思,之前的诗是包容万象。比如从诗中你可以认识花丛鸟兽,大自然。古人从小学习,着重先从诗开始学。我们现在从小时候的教育就都是西方的教育,分科很厉害。你想再回到古代,超越古人,那不是往回走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时代不同。价值观不同。

再说现在为什么那么多的烂书,因为古时候书很少,能流传下来的也非常少。古人特别在意自己能不能流芳百世,一般人是不会去写书的。而现在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去写书。也不管自己能不能流芳百世,先留下作品再说。

所以丑书会很多。我们可以读死去的人的书,20年前之前的书,我觉得精品会很多。





夏飞读书


你这其实是三个问题

1.古人书法现代人难以超越

2.古人诗词现代人难以超越

3.江湖丑书为何泛滥

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1.现代人书写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直到现在的电脑键盘和手机键盘

用进废退在这个领域同样成立

2.现代人虽然普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但相应要学习的科目也很多

能分摊用在文学方面的时间其实很少

古人则从蒙学到取得功名甚至入仕都需要不断精研文学

同样有用进废退的因素

3.江湖丑书要分三个方面来讲

一种是本身没有什么功底的人在那里哗众取宠表演行为艺术

维越大师在抖音短视频里所讽刺的就是这个类型

另一种的本身就有深厚功底的书家想要博眼球提升名气的一种做法

其外还有就是大家的作品曲高和寡

鉴赏力十分有限但勇气惊人的吃瓜群众大言不惭的敢于评判

这就属于无知者无畏了

古代并没有书法家这么一个职业

现代很多人把书法当职业要靠着这个吃饭

僧多粥少引发了这种八仙过海奇招迭出的现象

几个问题还有一个共性

就是咱们多看到的古人作品是数千年来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品

拿着几十年的积累去参照几千年的积淀

明显是不够看的

纯手打 求好评[耶]


梦蝶也逍遥


古代的书法和诗词除了艺术性还与应用性密切联系。古人毛笔书写是日常生活交流方式之一,书写的东西与生活交往中环境,情感血肉相连。象颜正卿的《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还有王书圣的《快雪时晴帖》表现的都是生活中的真情真意。诗词唱和也是融合与生活环境。而现代人有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表达生活感受方式。书法诗词已纯粹上升为艺术。脱离了生活土壤,仅管有乐此不彼,埋头专研之士,但环境氛围已变,故不可回到古代的状态。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是没有办法的。但也不必哀叹,一个时代有一个時代的代表艺术。时代总是向前的。



美芳名教育


书法和诗词现在衰落是因为现代人没有学习应用,更谈不上专心研究和发扬,何谈超越?

至于江湖书法历朝历代不绝,民间的书写就是江湖书法。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书法也会成为经典,比如二爨。

至于丑书,不明白你的定义。“丑书泛滥”的表现有什么?有数据支持吗?你所见到的书法作品60%以上都是“丑书”吗?还是目前书法界都在宣传、普及所谓的“丑书”?

有些人为了博眼球胡搞八搞的,那不算是书法,那是行为艺术,可以不予讨论。其他的书法探索和实验我认为不能简单的一个“丑书”以蔽之,任何艺术都要允许实验,探索,哪怕不为大众接受——印象派,野兽派的作品你能欣赏吗?对于不能理解的东西就一棍子打死,这并不是一个理智的态度。

对所谓的丑书,你研究过谁?对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理论你研究过吗?如果一无所知,仅凭网络上的传言,凭情绪的发泄,就以此为据发表言论是不负责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