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迎來“利好”的在線教育,能華麗轉身嗎?

一場到處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把很多本就處在寒冬的企業,逼到了生死臨界點。

前有西貝高呼現金流只能維持不到三個月,後有老鄉雞老闆怒撕員工信件。這背後都指向一件事,疫情帶來的社會生產生活的半停滯狀態,讓許多重線下場景的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行業受疫情影響,被推上了舞臺中央。


迎來“利好”的在線教育,能華麗轉身嗎?


當學生們足不出戶,2億學生、三四億家長瞬時湧入雲課堂,在線教育迎來了一次空前、甚至此後也再難復刻的歷史性機會。

在線教育

此前,受行業發展成熟度、用戶認知成本、商業模式等種種因素影響


在線教育沒有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行業,仍舊是重線下交付的場景佔主流。

但是,疫情到來之後,學校屬於人群密集,容易造成傳播的場所,絕大多數線下教育的運行被強行打斷,教育被”推“上臺前。

我相信,行業的從業者內心上並不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走到臺前,但是,疫情到來之後,教育的訴求必須有人來滿足。

此次疫情是催化劑,如果要預測未來的在線教育終局,就是在線大班能活下來十幾家,但在線小班能活下來的更多。

迎來“利好”的在線教育,能華麗轉身嗎?


剛剛經歷冰與火的在線教育行業,突然被按下了快進鍵。

面向學生的免費直播課、針對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線上直播平臺……過去一個月,大概是眾多在線教育公司有史以來最超負荷運轉的時期了。他們無不想通過這次機會,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但現實果真如此,像它看上去這樣美好嗎?

與此同時,國內的線上教育也初見規模,2018年6月國內在線教育人員參與度就達到了1.72億人次,據相關媒體預測,2020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330億元。

● 一面是龐大的用戶群,另一面則是繁榮的市場,再加上特殊時期市場需求的加持,似乎線上教育將迎來黃金髮展期,但現實的骨感和種種問題就隨之消失了嗎?

在此次社會因素爆發之前,可以說整個在線教育都處於低谷期,早在2016年,在線教育因大量資本的入場攀上高峰,已經經過一輪風口了。

但隨著2018年教育培訓方向上一系列監管政策的落地,資質和合規化的問題導致線上教育機構甚至連帶一部分線下機構都歷經倒閉潮。


儘管資本市場曾經推波助瀾,但實際的運營情況卻不甚理想,這其中獲客難度大和盈利難,是主因。


迎來“利好”的在線教育,能華麗轉身嗎?


在線教育在大起大落後,資本市場已經看淡,但當下,確實也有更多的平臺蜂擁入局,這背後的原因既有欣喜,也有無奈。

欣喜的是企業展現了責任感。幾乎所有主流在線教育平臺都宣佈推出免費直播課程內容產品,包括國內短視頻巨頭,也上線了“停課不停學”的專區。

這既是一種公益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獲客手段,趁著這個線上旺季來吸引更多用戶,這和字節跳動花6億請全國人民看電影《囧媽》是同樣的道理。

同時也催生了老師被逼成主播,學生給APP低評分的時代話題。

無奈的是線下教育機構,這些主營業務集中在線下授課的教育機構在這段時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如新東方因寒假班無法開課,導致數百萬學生翹首以盼,如果全退費,七八萬老師及員工的生計,會摧毀這家近三十年的企業。

此時匆忙轉型線上,還得面對祭出免費送課大招的各種平臺同業競爭,短期內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2019 年,線下機構大量關門營業,線上機構也生存艱難,線上大班成為了最熱的賽道,尤其是以跟誰學為代表的企業完成了盈利以及上市。相比一對一和小班,得到了更多資本的押注。相比之下,小班能個性化教學,但是規模化擴張很難


迎來“利好”的在線教育,能華麗轉身嗎?


誰會成為在線教育的終極贏家?

這是一個在過去幾年裡被無數次叩問的問題。 出於不同角度的回答有許多。比如有人認為教育行業足夠分散,很難像其他互聯網行業那樣贏家通吃,會同時並存多家公司;也有人認為,由於線上化的加劇,在線教育行業也會呈現寡頭化。

所以毫無疑問,經此一疫,能夠最終活下來甚至成為最終得勝者的教育公司,勢必是技術和運營層面的雙冠軍。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之前的問題:為什麼越小的公司、線上化越不堅定的公司,很難成為這次歷史時機的最終獲益者,甚至有可能被拖垮。

無論如何,教育公司的每一位創業者至少應該感到幸運。相較於眾多傳統行業在此次疫情中遭受的普遍困境,在線教育反倒在面臨一個空前的超車可能。只是這個看似從天而降的餡餅,誰接得住、誰被砸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