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書法和篆刻,就現在來說哪個實用性更強,哪個更有價值?

小國寶917


書法和篆刻都是具有實用性的,而且兩者息息相關。篆刻藝術, 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 來製作印章的藝 術, 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 盛於漢, 衰於晉, 敗於唐、宋, 復興於明, 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傳統認為, 篆刻必先篆後刻, 甚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篆刻家的作品與機器刻出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寫”的, 講究章法和篆法, 後者是靠電 腦“掃描”的, 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講究篆法和章法刻出的印章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寫好篆書, 寫好篆書的前提是先練好楷書, 只有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你才會覺得篆印時的便利, 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 往往事倍功半。





Dear於喵喵大人


書法與篆刻都是實用的,書法應用比較廣泛尋常百姓家比如春聯等隨處可見,但是篆刻比較侷限,一般書畫者需要。

詩書畫印有其共通性,特別是書法與篆刻而言更是不可分割的,篆刻藝術離開書法則是無源之水,僅實用性而言是隨著社會文化發展其實用性也是發生變化的,造紙術,筆墨髮明之前顯然是篆刻更實用,從石刻、甲骨文、青銅器銘文都是篆刻是主異性的,秦漢封泥及玉璽皆為篆刻的前世今生。事過境遷現在搞篆刻相對於書法而言相對較少,但也有其存在的必須性,現在篆刻實用面較小,需求人群比較局對於限書畫愛好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書畫愛好者也幾方印是起碼的。

書法其實用性不言而喻,我們現在基本脫離了文盲這是前所未有的,作為中國人寫好漢字是必須的,俗話說:字如其人,字代表一個人的形象,但書法發展顯然是倒退的,電腦輸入法使國人提筆忘字,後果很嚴重,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門對書法有所重視,學校對學生書法考核應該很快提上日程。








王二木的畫


往簡單一點說書法更實用。當然他們相輔相成,書法要配有好的印章,甚至與書法內容、書法形式相適應的印章,就書畫行業來講,治印有一定市場和需求量。但作為商品走市場沒有字畫好。而作為藝術品又因為大小,往往只做書畫點綴之用。純篆刻印譜當然也可單獨作為裝飾品張掛上牆,但日常百姓需求少,多見金石家本身之用。

其原因主要是篆印特點決定,印譜太小,如同郵票一樣,很難產生實際需求。書法則不然,可大可小,裝飾性強,文字內容可以表現主人的情趣和文化素養。

所以就實用性來講,市場需求量來講,書法比繪畫、篆刻更勝一疇。





洪福書畫


書法和篆刻都有其實用性。比較而言,書法的實用性更強一些,藝術價值更大一些。

從漢字沿變和文字藝術的發展角度講,詩書畫印都可歸屬於藝術門類,可稱之為”姊妹藝術”,他們相捕相成,互相包容,有宻切的共同性、關聯性和功效性。

書法是一種利用筆墨紙張來書寫漢字的視覺性藝術。書法作品可大可小,章法佈局、裝飾手段、懸掛展示空間比較大。篆隸草行楷各種字體都可運用。而篆刻藝術是一種以刀石為主要工具,以其印面的形式造型給人以美感享受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性藝術。篆刻是"方寸藝術”,大不逾幾吋,小可至一二分,範圍狹窄,字體大多是繆篆字體,其他字體和肖形圖符少些。由於空間經營地步有限,陽陽凹凸章法佈局難度較大足顯功夫。要印面生動古樸,“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可透風”相當不容易,沒有一定的道行則難以好自為之。

書法與篆刻都是一門藝術,各有其特點,都可以自成體系。關於介紹研究,探討交流書法與篆刻的論著很多。篆刻家和書法家一樣,同樣需要相當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素養。

在古代及近代,篆刻僅實用於書畫鈐印、皇家玉璽和個人名章,其實用性主要表現在權威象徵,個人信用憑證和書畫真偽辯識方面。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篆刻藝術已跨進展廳,擠身大雅之堂。人們把篆刻印拓集在一起裝裱成掛軸,還有的把篆刻作品放大製成鏡匾,懸掛於居室廳堂或者參加各種展覽。現如今,篆刻和書法幾乎成為兄弟倆分離不開。請看,凡是相關的展覽都冠名“XXⅩX書法篆刻展覽”。由此可見,篆刻再不是古代的雕蟲小技而已,其實用性和藝術性,已經擴大了許多,預計在將來還會進一步擴大。

綜上所述,不知能否把這一問題闡述得清楚?籍此與大分享,也企望有識之士賜教一二。








冏之辰


本人學習書法和篆刻多年,算是學了些皮毛吧,關於您的問題,斗膽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我認為書法和篆刻是緊密相聯繫的,總的來說,相比之下可能書法更有價值。

這個價值,真不好說。什麼叫價值?是拿出去賣錢嗎?若是賣錢的話,我認為欣賞書法的人要比欣賞篆刻的人多,所以市場更大一些,畢竟篆刻只在書畫圈裡橫行,出了書畫的圈子,基本沒有什麼用。

若是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那麼這兩項就沒什麼分別,就看個人的愛好更傾向於哪個,每個門類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身的價值。書法好的人不一定篆刻好,篆刻好的人書法不一定差,因為這兩個,都屬於大書法的範疇,在這個價值層面是相等的。


光頭如一


書法已經失去它的實用性,之所以現今書法展覽起此彼伏,連連不斷,是因為它的藝術價值之高。篆刻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在書畫印章的上篆刻始終保持它的使用價值。可篆刻的藝術價值大於它的使用價值。二者都是老祖宗傳承下來不可失傳的文化。

一:從價值來說。都是歷史傳承下來的藝術品,從甲骨文,篆書,隸書,魏碑,楷書,行書,到草書經過歷史演變,人們的努力,一代一代發現到今天。它們的價值是價值連城的。現在好的作品拍賣千萬很正常。《蘭亭序》原跡有價價格嗎?既然是祖上留下來的瑰寶,價值是一樣的。我們都得珍惜歷史留下來的這些珍寶,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二:實用性。現在社會高速發展,毛筆,篆刻刀早已經退出了它的真正使用價值。可它們藝術的美,藝術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是無價之寶。篆刻僅有的實用價值是刻印章,算是藝術和實用的雙重身份。可喜可賀。值得驕傲。

藝術價值也好,實用價值也罷。都是祖國傳承下來的文化,我們後代人都得珍惜,都有責任把祖國文化藝術發揚光大。






王喜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書法與篆刻算是姊妹藝術,均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文化藝術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可謂傳統文化中的兩顆明珠!

書法與篆刻哪個實用性更強,可以這麼說,二者基本上都已經喪失了實用性,更多的是藝術性比較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一下歷史上書法與篆刻是什麼地位就瞭然了: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書法方面常見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帖,一種是碑,帖是紙本,碑是石刻,我們平時臨習的碑文叫拓本。帖中精品如羲之的《蘭亭序》、《遠宦帖》、《喪亂帖》、《肚痛貼》,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等,有的是為了記敘某事,有的是誥祭亡者,均是寄筆墨以深情,合時理而成文,此為實用。

《顏勤禮碑(局部)》

至於碑文更不用說了,如《九成宮醴泉銘》、《嶧山碑》、《顏勤禮碑》、《家廟碑》等均是記錄家國大事的,有承載歷史的重用!如果說清朝以前學習書法還能記言記事,考取功名,那麼今時今日又有什麼大用呢?相信更多的還是修身養性,自娛自樂,只把它與美術、音樂等藝術同等看待也未嘗不可,只不過其表現形式較為儒雅罷了。

漢印.皇后之璽

篆刻方面,秦漢時期是篆刻的第一個鼎盛時期,至今我們學習篆刻都要宗法漢印。印章有其良好的防偽性,因此印章(又稱璽)的主要用途在政治和軍事上,私人寄收信件也會用印章加蓋“封泥”。明清以後,篆刻開始流派紛呈,由趙之謙、鄧石如、吳讓之等一批大家將篆刻藝術推上了一個高峰,包括近代吳昌碩、齊白石的出現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史。至此,篆刻的實用性基本上已經是完全服務於書畫作品了。到了新中國成立,官印已經都不用石頭篆刻了,並且統一使用簡體楷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圓圓的橡皮公章,實用性雖強,但這個東西可以說跟篆刻已經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公章.樣本

以上說的是書法與篆刻的實用性更迭,現在說二者的價值。通過剛才簡述的書法篆刻史,我們實在難以權衡孰輕孰重,一般來說,篆刻中要見筆力,方能避其鋒芒,書法中要見刀功,可顯沉穩厚重,因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另外,以現在書畫界的普遍審美來看,一幅好的書法或國畫一定要有一方好印相配,如若不然,就如同炒菜之時不放鹽,喝酒沒有花生米,讓人總感覺少了點味道!

最後說一句,選擇學習書法或者篆刻都沒有問題,但有一點,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初心是什麼,如果僅僅是因為覺得它有用而去學,那註定是走不遠的,就像交朋友一樣,總想著哪天能利用人家一下,這樣的關係又怎能長久呢?


真然書道


其實不要說現在,就算有以前,書法的實用性也是遠遠大於篆刻。

篆刻源於甲骨文,至春秋時期印章出現,以篆書作為表現型式的印章便稱篆刻,逐漸成為了一項專門的技藝。唐代始,印章使用範圍日益廣泛,除了代表身體的官印、姓名印外,又相繼出現了書柬印、收藏印、堂館印等。最重要的是“閒文印”的問世,標誌著篆刻開始成為一種藝術,在書法、國畫上也開始加蓋代表作者身體的姓名印和表明作者意味的閒章,至些,篆刻已經成為一門具有審美價值和學問的相對獨立的藝術體系。

而書法的歷史要悠久一點。書法源於文字,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這幾個階段。書法開始只是作為人們記錄當時社會事件和當時人們互相交流的載體,真正意義上的書法作品應該始於先秦李斯而成於秦漢,如蔡邕的飛白書就是。至魏晉鍾繇,二王始,書法大盛已成為最具中華意味的藝術體系,歷代名家輩出,如唐代的顏柳,宋代的蘇黃米蔡,明代的王寵,文徵明等等。

至於說到那一個更好,我則認為藝術無分形式,只有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而已,書法也好篆刻也罷,能達到所在領域的頂峰都是好的藝術品。

如果要論實用性,我則認為書法的實用性稍微好點。書法一直延續了其“記事”和“交流”的特性,所以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在以前人們靠之與遠方的親朋戚友交流,商家靠之書寫招牌,文人靠之修養心性等等。

時至今日,篆刻已經淪為非常小眾的藝術體系,只在有相當藝術修養或有一定社會地位中的人群中互相流傳、欣賞;書法雖然也相對式微,但處境稍微好點,人們在辦公室擺設,家居裝修,店面掛牌,春節揮春等等方面也依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小林探花


我是西早走天涯,愛好書法篆刻我來答。

我國的書法從最早的文字雛形甲骨文演變到了秦篆(小篆)而形成,而篆刻也是秦朝開始,篆刻是書法的其中一個體現。

書法的普及更廣,在書法的光輝歷史中,上至朝廷,下至民間。湧現出不少的書法家,有宋徽宗(瘦金體)、乾隆皇帝書法,也有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王羲之,還有“顏筋柳骨”的顏真卿、柳公權以及後來的啟功等諸多書法家。

書法的實用性更強,因為它有不同的載體和體現,貨幣、文書、碑文、摩崖石刻、書畫、篆刻等等。

從文化的傳承來說,書法無意是當之無愧的最使用也最具價值的藝術。

篆刻是書法藝術通過工具把書法(通常為篆書)呈現在印章上。最初的篆刻,大多是“官印”,平民百姓比較少擁有的。唐宋以後,“篆刻”在文人墨客中廣範使用,直到今天。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篆刻並不是那麼實用,使用意義不大,所以說篆刻實用性並沒有那麼強,但是同樣具有很高的價值。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各位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