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汉有哪些百年老字号小吃,你最喜欢和讨厌的又是哪一家?

叼嘴探店


武汉百年老字号很多,主要是因为武汉大、人多、南来北往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汉正街、汉口老租界区、司门口黄鹤楼等好几个片区...


【田恒启糊汤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民族路88附近

根据其自我介绍:"有着百年老字号口碑的田恒启糊汤粉,不仅专注汤底,还调配改良、增加糊汤粉口味,有生烫鱼片、虾仁、猪肝等。浇上鲜嫩生鲜的糊汤粉,味美极佳,在制作米粉时,选用籼稻米磨浆、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挤压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鲜小鲫鱼(或鳝鱼)熬煮成汤汁,再加水调入生米粉制成糊汤,放入各种调味品,成熟装碗时,撒上葱花、胡椒、配以油条佐食,别有风味。"

【武汉四季美汤包】

地址:四季美 | 黄鹤楼南门古肆明清街

作为武汉的百年老字号,四季美的汤包可是拥有响当当的名号!在武汉众多的四季美中,最喜欢位于黄鹤楼下的这家,古色古香,环境优雅。但同时由于靠近黄鹤楼,旅游景区价格偏贵,但好在品种齐全,适合带外地朋友来玩时解决早午餐

~汤包、烧麦、豆皮、混沌、绿豆汤,为了让朋友吃到更多武汉品种的早餐,我们贪心点的略多,最后吃的撑爆了才出门

【老宅藕香武昌鱼】

地址:武昌民主路9号

主打的砂锅鲖鱼、排骨莲藕汤、鸭脖、黄鹤楼啤酒都非常棒棒,也是百年老店~值得推荐

上面是我吃过的,感觉不错的三家。我本人不挑食,所以感觉都挺好,没有差的的地方~~

略微感觉不足的地方是,这些店家都在老城区,吃一次不容易啊,羡慕那些土著武汉娃娃们~


互联网的这些事儿


1、德华楼

1924年

“吃年糕,年年高”

被誉为“中华名小吃”的德华楼,是不少武汉人的童年记忆,每逢过年时,爷爷奶奶们总会专程来到德华楼买年糕,寓意了“吃年糕,年年高”的美好愿景!

就连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先生也被其美味征服,加上包子、饺子等小吃,是根植在老一辈心中的人文情怀,也是埋藏在新一代年轻人记忆中最深刻的味道。

水磨年糕的确是不负盛名,软而弹滑、绵而细腻、耐嚼生津,口感一流,十分好吃。

但是建议大家买生年糕回家自己煮,堂食是厨师现场铁板炒制,味道不敢恭维,量少且贵,远不如自己家中烹饪出的物美价廉。

德华楼的包子也是一绝,老汉口人都知道“清芬的包子”最好吃,指的便是德华楼。

包子的面发得又软又抛,白面皮吃起来也是香甜可口的。馅子调的好,酱肉的鲜香入味,奶黄的流沙甜郁。买了年糕再带一袋包子回家,一煮一蒸就是一顿美味的晚餐。

强烈推荐奶黄流沙包,奶香味甜而不腻。

2、老万成

1910年

3块钱就能买一杯,永远是那样酸甜美好。

酸梅汤就是老万成,老万成就是酸梅汤。用自己的名字代言一种美食,就是老字号至高无上的殊荣。

酸梅汤每户人家都会做,却只有老万成的能把酸与甜两种简单味道调和得十分融洽,完全没有普通酸梅膏冲出来后酸与甜之间略带生硬的口感。

晋冀的山楂,酸甜适度;岭南的乌梅,核小肉厚。待熬出香味,滤去山楂、乌梅,再投入结晶均匀的白糖,细细熬制。这便是手工才能熬制出的微妙,工业化的生产再先进也瞒不过武汉人挑剔的舌头。

数尺见方的小铺,每天数百上千杯的销量,3元一小杯、6元一大杯的酸梅汤,来到吉庆街,人手一杯。

3、老通城

1931年

豆皮配米酒,真是听了头

老通城的队真的排得有点夸张,店内空间比较大,仍然还是从店尾排到店门口又排到了街上,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吃到,餐桌的座位还是靠抢的。

即使如此,五个师傅还是在锅炉前忙得一刻不能停歇。

老通城镇店的就是豆皮,两种口味,三鲜和牛肉。三鲜豆皮是卖的最俏的,想来是因为大多数人想尝一口老字号的传统豆皮味道。

三鲜的鲜香,牛肉的麻辣,豆皮里面塞满了大而纯正的肉块、香菇、笋丁,吃完碗底还剩满满的配料,一碗豆皮配上一碗桂花糊米酒,好吃到飞天。

虽然是老字号,但店员服务态度很好。食客里有许多老人家,店员们即使忙不过来了也对老人们非常尊敬。还会贴心的等豆皮起锅装盘了,再给客人盛糊米酒,以免放凉不好喝。

4、蔡林记

1930年

“过早冒?”

“还冒啊,一起克蔡林记七碗热干面吧?”

武汉的老字号怎么少的了蔡林记,蔡林记的热干面自然不用多说,当属武汉老字号的“扛霸子”。

对于年轻的上班族而言,一碗热干面+蛋酒是过早标配,热干面打包方便,没有汤汁,不会泼洒、还可以边走边吃,一碗管饱,撑到中午刚刚好。

如果你要问武汉人哪里的热干面最方便吃,十个人有九个人会推荐你去蔡林记,深受年轻人喜爱。

当然,对于习惯了黄芝麻酱的老武汉人来说,蔡林记热干面的味道还是稍显不够正宗。并且小编这次外采,感受最深的是,蔡林记的店员态度并不那么耐心。江城的热情在这位龙头大哥身上并没得到体现。

5、四季美

1927年

“汤包大王”

老字号果然名不虚传,排队的人又成了长龙,排队半小时,吃包子两分钟,十几个师父忙前忙后的张罗。

在武汉,没有一个人能躲过汤包的诱惑,吹着气,轻轻咬破包子皮,紧接着把汤汁一次吸下肚子,然后带着愉悦的满足感,慢悠悠地把剩下的包子皮吃干净。

小编这次点了番茄味的汤包,粉红粉红的,外观还是给五颗星的。因为汤包有些腻,但是鲜肉混合番茄味的面皮,吃起来爽口不少!

但是24元一笼,才6个,4块钱一个的小汤包,18块钱一个的大汤包,价格还是不太亲民的!

点餐处的饮水思源牌匾很是扎眼,这大概就是四季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吧!

6、冠生园

1915年

高傲的老字号,不主动、不热情、不拒绝的老派作风。

冠生园吉庆民俗街店,是武汉唯一的实体店。

其中香草蛋糕有口皆碑,如果有人问“你童年记忆中,最好吃的蛋糕是什么?”90年以前的武汉人回答肯定是香草蛋糕,而90后的朋友,只要尝过冠生园的香草蛋糕,也一定会这样说!

店里各种中式糕点满目琳琅,最好吃的当数纯牛奶蒸蛋糕和一口酥。

纯牛奶蒸蛋糕都是新鲜出炉的,软乎乎还冒着氤氤热气。蛋糕是蒸制而成,见不到丁点儿油光,只有淡淡的奶香,绵软细腻得一含在嘴里就能化开,非常适合小孩和老人吃。买回家就算放冷或隔夜,口感也依然很好。

一口酥十分小巧精致,有肉松和奶香两种口味,一口一个十分酥脆,却不油腻。只不过这么小的点心,要2元一个,有些略贵。

7、汪玉霞

1739年

两个世纪的坚守,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年轻的武汉伢就算没吃过汪玉霞,也听过它的传说:汪玉霞的饼子——劫数(绝酥),所以来汪玉霞我们特地品尝了它家的绝酥。

汪玉霞的糕点几乎都是现做现卖,出炉不久就能卖光,柜台和后厨循环接力才能保持糕点供应不断。绝酥是柜台的主角,口味品种各式各样,刚出炉的龙井绝酥和芝士雪花绝酥尤为精致诱人。

龙井绝酥的酥皮是清香淡雅的茶味,酥软绵密的口感让人吃第一口时就被惊艳了。馅料是以蛋黄为主调制的,浓郁的甜香正好与酥皮的清雅中和得恰到好处。

芝士雪花绝酥稍逊龙井绝酥,但也是好吃的。芝士的奶醇咸香中,又裹入了浆果酱的酸甜,极其浓郁的口感让人喜欢,但吃多了会腻。

除了绝酥,店里最受欢迎的是样式最普通的香草老式蛋糕。主配料仅仅是简单的鸡蛋和蜂蜜,真材实料的烘焙完成,就能得到松软香甜的蛋糕,是武汉老一辈忘不了的古早味。









行走江湖的过客


武汉百年老字号众多,比如德华楼、曹祥泰、老通城、老万成、冠生园、汪玉霞。我重点谈好吃与难吃。




最难吃的奖状自然非蔡林记莫属

蔡林记最早要追溯到汉口满春街,随着压面机的出现,热干面发明人蔡明玮在黄陂油面的基础上发明了热干面,继而成为人民群众广为推崇的饱腹之物,成为武汉第一面。祝捷先生回忆说,“1950年,工商登记办经营执照时,蔡明纬认为现在解放了,自己社会地位提高了。又想着这种面的特点是烫一下,干拌着吃,干脆在经营项目中叫他读中学的大儿子汉文填了‘热干面’三个字,这就是武汉热干面的名称由来。”

“文革”开始不久,造反派就把蔡林记的牌子当封、资、休给咋了,公私合营的蔡林记变成了“国营武汉热干面馆”。1977年初,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逐步淡出蔡林记。

蔡林记的衰败标志是1993年江汉区生成南里整体改造,1996年蔡林记门面的拆迁后,与厚生里餐馆合并,再次打出蔡林记招牌,生意却是一落千丈。再后来,富思德策划公司推动蔡林记大力连锁扩张,对标麦当劳肯德基,一时间遍布武汉,但品控不过关,接连倒闭。

2008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下,成立了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张向阳任董事长;张绪民出任董事总经理;武汉德云楼经理王永中出任董事执行总经理负责技术。蔡林记完成重组。

要人想不到的是,变革后的蔡林记在努力“去蔡化”,口味上以使用黑芝麻酱和卤水著称。与老蔡林记的黄芝麻酱、小磨香油和绝不使用卤水泾渭分明,视本地人对蔡林记热干面味道的吐槽于不顾,一意孤行。

可以说,在武汉人眼里,蔡林记早已不是传统热干面的代表。2015年9月,曾参加《十二道峰味》为代表武汉热干面参加一城一味PK大赛时,即使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热干面技术)蔡林记董事总经理王永中亲自下场,仍败给后起之秀第二届武汉热干面大赛第七名面妈妈热干面。




近来,蔡林记也在进行革新,比如原来纯正的黑芝麻酱开始加入八成黄芝麻,但还是不够香。香,才是一碗热干面的最佳体验,没有这一点,这碗热干面就是不够好。像蔡汉文、曽麻子、蔡明玮、麦香园等连锁,以及老田记、李明增、长毛等好评都不逊色蔡林记。

最佳的老字号非四季美莫属

与蔡林记的传承出现问题相比,四季美的传承并没有断代。

四季美汤包,创始于1922年,如今已然98岁了,风风雨雨,历久弥新。四季美,将发源于淮扬的汤包品种移植到武汉,并针对湖北人口味做出了工艺和配料的调整,丰富了武汉的美食小吃品种,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其制作技艺经徐大宽、钟生楚、徐家莹、余文珍等四代传承人的传承,总结出汤包制作技艺的特征:“面熟碱准水适当,节准量足个一样,边薄中厚扦园形,馅子挑在皮中心,花细均匀鲫鱼咀,轻拿轻放要摆正,火候时间掌握准。”

质地上,具有皮薄、馅嫩、汤鲜、味美的特点。外形上,具有花匀,汤包口有十八到二十二个褶,呈鲫鱼咀的特点,使色、香、味、形方面臻于完美。

这种种因素,使得武汉四季美汤包成为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开封“第一楼”、扬州“富春汤包”齐名的四大名包。




虽然是老字号,但四季美不会抱残守缺,除了坚持传统的汤包外,还多番尝试推出了新品,活力十足。

在吉庆街旗舰店,网红大汤包很出彩,比如西红柿口味,比如小龙虾口味,还有网红牛蛙腿,以及24节气饮品。前些天,江城如火,我就喝了一款栀荷饮,就是栀子花、薄荷与蜂蜜,很时令的,受女孩子喜欢。




在黄鹤楼店,我记得有复古做法的豆皮,里面加了心头、口条、唐人神香肠,是现如今武汉吃口满是糯米的豆皮不同。还有全料热干面,以及肉坨坨馄饨。这大概是除了三镇民生甜食馆(就餐环境不够好)外,武汉小吃最丰盛的地方了。


更多武汉美食请关注大武汉美食榜

<strong>


大武汉美食榜


武汉的老字号小吃店里,我最亲睐四季美。四季美虽凭其汤包闻名于武汉,且有97年历史,但此行却被四季美的芙蓉馄饨给征服。食美食,吾喜闻香、观色、品味。于美食,鼻子乃最先品尝的器官,四季美芙蓉馄饨未入桌,扑面而来的香油味和浓汤香味,鼻子已先拜倒在芙蓉馄饨裙摆下;馄饨上桌,大粒馄饨浮于汤面,吓,瞳孔不自觉放大,在家乡吃惯耳勺馄饨,来武汉也吃过其他家馄饨,如此大粒可曾见过,也真真应证芙蓉姣好这个词;馄饨入口,肉的鲜,姜的香,搭配武汉人最喜的胡椒,这种组合竟让馄饨味道特别又出奇的的好吃,热汤入喉,高汤、香菇、虾仁、紫菜的鲜直冲上颚,岂只鲜美一词形容。

不喜欢谈炎记的水饺(更喜欢叫它馄饨),来汉三年,素来听说湖北只有两个国家级的中华老字号,一个四季美(吉庆街店),一个谈炎记(利济北路店),四季美已然光顾,此次当然直奔谈炎记。走到路对面就看到谈炎记招牌,到门口,只觉像一般早餐店装修,想来颜值不重要,毕竟是来吃吃吃的,味道好就行。进店点了一份套餐----蕨菜鲜肉水饺+软饼,很快端了上来,餐具是可循环使用的,很环保,呃......,但是为什么给的是儿童勺子呢?想来是一饱口福的,何必介怀,毕竟馄饨样貌可人,挺有食欲,舀起一颗馄饨,分三口吃下,馄饨裙摆很薄,软而不烂,肉身咬一半,吃到一粒蕨菜,很脆,口感很好,但是一半肉身入口,另外一半实在吃不下。你肯定想问,这可是中华老字号,人家吃了几十年了,你怎么吃两口就吃不下了?我想说的是里面肥肉给的太多,也没有尝到传说中加了牛肉的鲜味,肉馅没什么特别,但是特别腻,不想再吃下去,本着赏美食写食后感的目的,两颗下肚后,味蕾是拒绝再接触的,又不想浪费粮食,拿个加了辣椒油和醋的碟子,吃了大半,相比之下,套餐里的软饼很好吃,就着咸菜一卷,一叠下去,加半碗馄饨,饱腹扬长而去。


琉鎏鎯


武汉老字号特多。

肖汤袁的排骨藕汤,四季美汤包,老通城豆皮,一品香糊汤米酒,福庆和米粉,厚生里刀削面,德华的包子,春明楼的饺子,老会宾的年糕,谈元记的馄饨,郭溢泰的锅贴,五方斋汤元,东来顺的涮羊肉,武昌大中华的清蒸武昌鱼,……汉阳钟家村的野味香就不和时宜了!(许多都成了历史,已经玩不见了,关门大吉了。)

面窝丶粑粑丶糍粑丶欢喜坨丶油饺丶藕丸丶藕蟹丶鱼丸丶鱼糕丶臭干子……各种小吃
也多得数不清。

食在武汉,是名副其实!




大蝎子用户5950467594


武汉的老字号小吃店里,我最喜欢的是五芳斋。武汉五芳斋成立于1946年,虽然远远谈不上“百年老店”,可是也走过了七十载以上的风风雨雨。

或许因为爱吃甜食的缘故,在武汉的老字号里,我对五芳斋“情有独钟”。

我只要去汉口大智路那一带,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必去五芳斋,点一份汤圆,再加上一份其他主食,静静品尝一番,然后再坐一坐,欣赏其店内的雅致布置。

听说武汉五芳斋被浙江五芳斋“收编”了,不知此事原委究竟如何?无论如何,我希望汉口五芳斋店仍然延续下去,希望汉口五芳斋继续保持其汤圆特色,为武汉的“饮食文化”留下一支血脉传承。


晓帆轻舟


现在,曾经的武汉名餐馆,除了德华楼的年糕、包子我们觉得还保持了传统品质外,其它一律是徒有其名。尤其是冒充〝四季美“的汤包,简直是对老四季美名牌的亵渎。甚至比现在德华楼新开发的汤包产品还要差一大截。德华楼如能做出原来的炒面,就更加完美了。


李汉才


牌子个个亲切,出品没一个是原味,就是没有口味记意的一代人,举块牌子神操作


Weika99888


武汉市的著名小吃很多,其中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豆丝、小桃园的煨汤、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并称武汉八大名小吃。其中又以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小桃园的煨汤、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合称武汉“四大名小吃”,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让很多“老武汉”如数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区有武昌户部巷、黄陂好吃街、汉口吉庆街等


90美食


啊浓是山里毛虫呀,谢谢了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