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申请大类17」考研和出国同时进行可以吗?考研失利还能出国吗?


「申请大类17」考研和出国同时进行可以吗?考研失利还能出国吗?

本篇将针对各位比较关心的考研VS出国问题,小编随便打开了几家中介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统一的“永远都不迟”、“两手准备稳稳哒”、“快来我们家报名吧”。这里给大家刷新一遍三观,规避掉各大中介所宣传的“误区”和“雷区”。


「申请大类17」考研和出国同时进行可以吗?考研失利还能出国吗?

误区1

ⅹ常见误区:考研&出国不用急,先玩个几年,最后再定

√真实情况:大部分中介不会关心学生们大学前几年怎么玩怎么挥霍时光,只会关心到了申请季你能掏出多少银子。这一步也是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的。不可否认有很多玩了几年到了最后阶段放手一搏,国内考研成功或申到理想学校的案例。但团队接触的大部分G5或各国TOP的学生都是大学/研究生阶段早有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走下去的。简单说一点,大三临时决定出国和大一大二就有规划,在GPA和科研/项目/实习等背景上就有明显差异,而这些硬件,是临时抱佛脚决定出国或考研完全无法解决的。因此九牛建议大家可能大学/研究生阶段早些确定好发展规划~


误区2

ⅹ常见误区:

考研和出国两手准备,一只船翻了还有另一只

√真实情况:团队同事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一直强调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在留学和考研的选择中同样适用。同时准备考研和出国看似保险,其实大部分情况是两者准备的都很匆忙,失败率更高。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准备体系,需要投入的精力也不存在重叠部分。因此即使大学前期没有想法,大三阶段也应该决定好一条路“走到黑”。


误区3

ⅹ常见误区:先考研,考研结束再准备留学,反正也不晚

√真实情况:先给结论吧:晚!!!正常团队指导的学弟学妹9-12月投递结束,19FALL咱们第一个牛津offer就是2018年10月末发出的。“早规划早申请早投递早面试”是团队一直倡导的。而每年都会有不少学员2-4月才开始找到我们,申请当年入学,都对留学没有任何认知,更有甚者都不知道什么叫PS。这些就是每年的“考研失利军团”。而他们的结果大致分为三类:

1.匆忙准备申请一些无DDL或尚未截止的学校专业,失利或申到远低于自身硬件档次的学校告终,从而考研留学全失利。

2.认识到来不及,gap一年到第二年申请,损失掉了“应届毕业生”光环。

3.极少数申请到满意的学校,拿到offer后匆匆忙忙准备签证等(硬件较强者,但这类人大部分都是放弃保研,而不是考研失利)。


误区4

ⅹ常见误区:考研结束是不是只能GAP一年再申请出国才保险?

√真实情况:根据误区3,考研失利后再准备出国不是最佳选项。但每年大批量失利大军都在寻找出路,或者来年再战(考研),或者找工作,或者临时出国留学。对于第三者,是否需要GAP一年需要看所申请的学位以及专业:

1.本科/硕士申请MPhil/MRes/DPhil/PhD,如果GAP一年可以有较好的科研/实习/工作单位安排,可以利用这一年强化硬件背景,转劣为优。

2.本科申请MA/MSc,除非一些商科专业支持及鼓励有工作背景,其他最好当年申请,不要GAP,非本科应届毕业生对于申请学校/奖学金都是劣势。

3.本科/硕士申请DPhil/PhD需要走CSC,当年申完全来不及,建议GAP,但GAP期间一定要找到挂靠单位,否则第二年拿到offer后也没有派出单位无法申CSC。


误区5

ⅹ常见误区:考研和出国都是一锤子买卖,不成功便成仁

√真实情况: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都是磨炼一个人心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期。考研失利或出国失利不代表就没了出路,更不代表梦想破灭。小编目前在剑桥教育系读博,之前经历过考研失利,申请PhD也是失败的,拿到MPhil后,几经波折才圆了博士梦。身边拿到Gates奖学金的大神,当年也是清华考研失利的。每条路都有它走过的意义,但踏上它之前请告诉好自己:你将要得到什么,你将要付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